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77 666,高人竟在我身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幾天后的一個中午,許秋在家里吃中飯的時候,母親白曉芬突然說道:“兒啊,今天下午舒艷阿姨朋友家里的孩子想要過來見見你,她高中是省城二中的,今年剛高考完,進了浙大……”

  舒艷阿姨和母親白曉芬的關系大概類似于閨蜜,前者在家鄉步行街商場里面租了個小鋪子,開了一家服裝店,做著小生意。

  許秋小時候還是經常能見到對方來自家串門的,不過,自從他高中去了省城讀書,之后又考入魔都綜合大學,就已經好些年沒有見到過舒艷阿姨了。

  對于她們的上門拜訪,許秋并不排斥,他扒拉了一口碗中的燜面,隨口問道:“噢,是男的,還是女的?”

  “是閨女,她們老家也是我們這邊的,算是老鄉。”白曉芬在說“閨女”兩字的時候,眼睛似乎都在放著光芒。

  “行,那就見見唄。”許秋隨意的點點頭。

  “我和舒艷阿姨講一聲……”說話間,白曉芬突然露出了一副莫名的笑容,看的許秋直發毛:“你什么時候領一個女朋友回家呀,浙大的這個姑娘我看著還不錯,要不你和她好好的交流交流……”

  許秋連忙搖頭,并找了個借口:“……我現在都研一了,浙大這個才大一,差了四級呢,不合適吧。”

  他和韓嘉瑩在一起的事情,還沒有和家里人說,倒不是許秋打算開魚塘養魚,主要還是怕母親白曉芬嘮叨:

  作為母親,在單身的時候,會催著趕緊找對象;當找到對象后,又會催著結婚;結婚了,還會催著要小孩……

  不如索性晚一點講呢。

  “才差四級而已,”白曉芬駁斥了許秋的觀點,一副鍥而不舍的樣子:“算上你早讀書的兩年,可能你們實際年齡也就差兩三歲,還是合適的嘛……”

  與母親爭辯是不可能勝利的,許秋選擇岔開話題:“她們下午什么時候過來?”

  “這個我還不清楚,我問下你舒艷阿姨。”白曉芬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開始用手寫輸入法慢吞吞的發送消息。

  許秋快速將碗中的燜面吃完,丟下筷子,溜入自己的臥室。

  關上門后,遠遠聽到白曉芬的聲音:“她們下午三點多來——”

  許秋隔空回應了一句:“好——”

  大約下午三點半,門鈴響起。

  白曉芬起身開門招待,門外一共有三位來者。

  其中,一位是舒艷阿姨,雖然幾年沒見,但許秋還能認出來對方,另外兩位都是陌生人,看樣子是母女倆個,大概率就是今天約好的訪客。

  許秋大致的打量了一番兩位陌生人。

  年齡小一些的妹子,收拾的非常的整齊,短發,顏值還算可以,有種鄰家小妹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許秋的錯覺,他感覺對方一進門就一直在盯著他看。

  年齡大一點的母親,著裝也比較正式,看起來保養的不錯,可能是專門的家庭主婦,或者從事著非體力工作。

  像家鄉這邊比較落后的五線城市,很多家庭過的還是比較勉勉強強的,有不少甚至都沒有脫貧。

  比如,許秋高中進的是宏志班,里面就有接近半數的學生是貧困家庭出身的。

  再比如,洗衣機在家鄉這里并沒有完全普及,如果家里的條件不好,買不起洗衣機的話,家庭主婦就要用洗衣粉、肥皂,加上搓衣板手動洗衣服,長此以往,手肯定會變皴,不會保養的很好。

  這一對母女,單從外表來看,家庭條件大概率是已經超過家鄉當地90的家庭了。

  許秋主動上前,打了聲招呼:“舒艷阿姨好。”

  舒艷笑著略帶方言口音的說道:“許秋,自從你去省城念書,都好久沒有見到你了,小的時候還經常抱著你耍呢。”

  說完,舒艷轉身指著陌生母女倆介紹道:“這是柳青青,這是柳青青的媽媽,胡瑤,今天主要是帶著柳青青過來,和許秋你請教請教的。”

  許秋謙虛的擺擺手:“指教談不上,不過柳青青你有什么關于大學里的疑惑,我倒是可以給你說道說道。”

  白曉芬向許秋和柳青青揮了揮手:“那你們去里面聊吧,我們在外面客廳聊。”

  胡瑤也點點頭:“青青,你和許秋哥哥一起去吧。”

  柳青青依言走到許秋的旁邊,應了一聲:“好呢”

  許秋內心有些哭笑不得,這是千方百計給自己創造機會嘛,可是自己并不需要啊。

  不過,他也沒有拒絕,還是把柳青青帶到了書房。

  小輩們進行交流的話,如果旁邊有大人在場,確實不太方便。

  誰知,兩人剛一進到書房,柳青青就直勾勾的盯著許秋說道:“許秋……學長,我好像看到過你……你是不是之前上過微博熱搜的那個?”

  “我確實上過一次微博熱搜……”許秋點點頭,腦海中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那次是本科畢業,他的畢業論文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優秀畢業論文,還被魔都電視臺采訪,最后同時上了一次微博熱搜和逼乎熱榜。

  不過,當時熱度也沒有維持多久,就被流量明星們給擠了下去。

  現在事情都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沒想到居然還被人認出來了。

  說實話,在家鄉這邊,基本上沒有什么人會關注科研圈的,這也是許秋很少在家鄉這邊提及自己圈子的原因。

  如果強行和圈外的親戚朋友講科研圈內具體情況的話,雖然用“對牛彈琴”來形容有些不合適,但確實有點對牛彈琴的意思在里面。

  沒辦法,科研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遙遠的地方,也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

  像其他的大多數職業,不論是醫生、律師、公務員還是什么的,基本上老百姓們平常都可以見到、接觸到,也可以想象的到這些職業的具體情況。

  而科研,對于大多數民眾來說,就像是一個黑箱一樣,不僅新聞報道的比較少,而且想要了解其中具體情況的門檻也非常高。

  除了自己親自去讀研究生以外,通過其他手段基本上都很難了解到較為真實的科研圈。

  因為現在不論是和科研圈相關的熱門還是熱門電視劇,藝術加工的痕跡都太過了,還原度能有50就不錯了。

  可以說,現今的科研圈算是最游離在世人之外的行業之一了。

  得到了許秋的正面回應,柳青青兩眼放光,有點像是粉絲遇到了明星一樣,不過她倒是比較克制,沒有直接撲過來,但語氣還是非常激動的:

  “那肯定是你沒錯啦,我記得那會兒我才剛剛高考完,正等著出高考成績呢,結果刷微博的時候就看到了關于你的報道,印象非常深刻,你穿白大褂的那張照片我還保存下來了呢,沒想到今天見到真人了!”

  年少的時候,追星算是普遍的現象,柳青青也追星,不過她和其他同齡人不太一樣,她不喜歡那些娘里娘氣的泡菜國明星,崇拜的是出名的科學家,也很關注科研領域的消息。

  可惜,現在主流媒體上報道的科研相關的消息實在是太少了,很多時候都是連著好幾天也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新聞。

  因此,當許秋的事跡出現在微博上以后,柳青青立馬就粉了許秋。

  當時,她還搜索過許秋的微博,想要,追逐偶像的腳步,結果發現自己的分數不夠……

  然后,想著退而求其次,去同樣位于魔都的魔都交大,結果分數還是不夠……

  可如果去魔都其他高校,比如同基大學之類的,她又有些不甘心。

  于是,柳青青最后就跑去浙大了。

  畢竟,浙大也是工科見長嘛,她想著既然高考的結局已經注定,無法改變,那就等之后研究生的時候,再到魔都綜合大學去讀研。

  柳青青興奮的有些結巴了:“我,我,等下……你可以給我簽個名嘛。”

  “哈哈,當然可以。”許秋被柳青青這一陣吹捧,也是有些飄,隨意問道:“柳青青,今年高考的呀,浙大,考了多少分?”

  柳青青回應道:“裸分是641分,再加上20分的省一化學競賽加分。”

  “可以啊,”許秋贊嘆了一句:“你這比我當時高考分數都高,怎么不來魔都綜合大學呢。”

  “本來是想去魔都綜合大學的,結果分數不夠,”柳青青吐了吐舌頭:“可能今年高考題目簡單,分數線比較高吧,我全省理科排名是第132名,魔都交通大學的分數線也上不去,最后就跑去浙大了。”

  許秋點點頭,他當初高考是全省理科排70多名,一般全省前50名的學生是去清北大學、港大、港科大,之后50150名去魔都綜合大學、魔都交通大學、浙大。

  其中,魔都綜合大學可能是因為招的人數比較少,只有10人左右,所以分數線第三高,僅次于清北大學。

  “你選的什么專業?”許秋又問道。

  “化學。”柳青青脆生生的說道。

  “化學啊……”許秋重復了一遍,然后豎起了大拇指:“有勇氣,是比較喜歡科研嘛?”

  “嗯吶。”柳青青點點頭,隨后反問道:“許秋學長覺得化學專業怎么樣,之后如果想做研究的話。”

  “你倒是和我蠻像的嘛,也喜歡化學,我本科的時候的選擇,也是和化學沾邊的材料化學。”許秋沒有直接回答柳青青的問題,而是話鋒一轉,問道:“想做研究的話……你的家庭條件怎么樣?”

  柳青青雖然有些疑惑許秋為什么這樣問,但還是認真回答道:“……還可以吧,家里做餐飲生意的。”

  許秋“嗯”了一聲,繼續問道:“那你數學怎么樣?”

  “還行……我數學競賽是省賽二等獎,據說差3分,就能進入省一,可惜呀。”柳青青頓了頓,說道:“大一上學期高數學起來,稍微有些吃力,不過刷了刷《吉米多維奇》,這學期期末考了92分。”

  “唔……那英語呢?”許秋追問。

  “高考145分,今年剛考了四級,不過分數還沒有出來,估計至少600分吧……”柳青青回應道。

  “666,高人竟在我身邊……”許秋用手比了一個6,晃了晃,又問道:“績點呢?”

  柳青青得到許秋的夸獎,很是受用,臉色有些發紅,過了幾秒鐘才回應道:“……績點呀,績點是4.51,這學期我有一門ZZ課沒考好,拖了總績點,不然能上4.6。”

  “4.51?”許秋很快反應了過來,浙大那邊應該是5分制的績點,換算成魔都綜合大學4分制的績點,應該就是3.61,這還是比較猛的,妥妥的女學霸啊,也就比自己剛入學的時候差那么一點點。

  了解過柳青青的基本情況后,許秋內心盤算了一會兒,說道:

  “首先,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科研的,如果你對科研不是非常有執念的話,我這邊其實建議你考慮轉計算機或者經管……不過浙大的話,以工科見長,轉經管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轉計算機去當一個程序媛大概率是一個好的選擇,至少從之后就業的難度和收入上來講,計算機的薪資和就業容易程度,在短時間內肯定是遠超化學的。”

  柳青青耐心的聽完許秋的話,笑盈盈的說道:“可人家比較喜歡科研啦”

  “嗯,那就當我剛剛什么都沒說。”許秋攤了攤手,他看出來柳青青信念比較堅定,可能是受到家庭方面的影響吧。

  許秋盲猜或許是柳青青的父親或者母親對于科研有執念,但他們當時因為某種原因錯過了,沒有機會入行,就想讓自己的女兒代替自己經歷他們曾經憧憬的人生。

  接下來,許秋斷斷續續的說道:“如果選擇科研的話,你可以提前在寒假學習大一下學期的專業課程,然后在下學期多修讀一些學分……”

  “這樣,大二的時候你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課題組,去大致了解一下科研究竟是什么……”

  “因為科研這個東西,還是需要自己親身去感受的,我現在即使給你說的天花亂墜,你也不一定能夠聽明白……”

  “嗯,到時候……你可以把想選擇的方向告訴我,我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再之后的話,如果到了大三,確認要走科研的道路,我建議你選擇出國的路……”

  “不論是從鍍金還是開拓眼界的角度來考慮,決心做科研的話,研究生階段出國都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然后可以提前物色好大概想去的學校,準備對應的語言考試,如果想省錢,就著手自己進行申請學校的準備,如果想省事,就找留學中介辦理……”

  “另外,還要做好心理準備,女孩子選擇科研,想要修成正果的難度,可能是男生的若干倍……”

  “嗯……嗯……”柳青青若有所思的連連點頭,最后說道:“我們加個微信吧?之后可能還要再請教許秋學長。”

  “可以。”許秋掃一掃加了柳青青的微信,對方的頭像是一張旅游的照片,旁邊是巴梨的鐵塔。

  如果照片不是PS的話,那說明柳青青的家庭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家在五線城市,還能夠出國的家庭,非常的少見。

  像柳青青這樣,如果有家庭做后盾的話,確實是可以堅持自己喜愛的事業,就算失敗了,堅持不下去了,也有退路可以退。

  柳青青:“那我現在要為科研做什么準備嘛?”

  許秋:“這個倒不急,先把大一的基礎課題修讀完畢,大一時候的績點還是比較重要的,等你大二的時候,加入了課題組,科研是什么,你自然就會明白了,如果那個時候還不懂,也可以來找我。”

  柳青青:“那平常呢,學生會、社團之類的需要參與嗎?”

  許秋:“看你自身的社交需求吧,我反正幾乎是沒有參加過學生會以及社團。”

  柳青青抿了抿嘴,突然問道:“學長,你有女朋友了嘛。”

  許秋被這個問題問的有些猝不及防:“……有。”

  柳青青燃起了八卦之魂:“大學時候認識的?”

  “嗯……”許秋一邊回應,一邊順手把書房的門關了起來,擔心給母親白曉芬聽到。

  柳青青似乎有些迷茫:“大學時候的戀愛是什么樣的?我還沒有談過呢。”

  許秋:“自己去嘗試一下不就知道啦,按你的條件,應該不缺乏追求者吧。”

  柳青青:“是有幾個,但是都沒有那種感覺,不說這個了,談談許秋學長和你女朋友吧。”

  于是,后半段的話題就徹底歪了,兩人全程幾乎都在聊許秋和韓嘉瑩的事情……

  聊了二十多分鐘,許秋發現柳青青因為中學時家教比較嚴,沒有談過戀愛,所以對于大學里的愛情有些憧憬,但又感覺同齡人都太過幼稚,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這也算是成熟的代價吧。

  這時,柳青青從懷著的口袋中取出一個粉紅色的小本子,翻開到嶄新的一頁,一臉期盼的看向許秋:“許秋學長,給我簽個名嘛,如果……能夠寫一條寄語的話,那就更好了。”

  “可以。”許秋接過小本本,內心吐槽了一句:“還寄語……我又不是文科生……”

  許秋思索片刻,提筆寫下了魔都綜合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然后,許秋又簽下自己的大名,成功應付了過去。

  柳青青、胡瑤和舒艷阿姨并沒有久留,在五點多鐘便離開了。

  之后,日子繼續歸于平淡。

  不能人前顯圣的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返校的時候。

  許秋提前給攜程客服打了一個電話,詢問行程單的事情。

  然后,他得知行程單已經被攜程公司打印了出來,只需要網上填寫行程單的郵寄地址,就可以等返程后統一郵寄。

  另外,這個寒假許秋過的也是相當充實,在離開家之前,他拿到了模擬實驗室的最新結果。

  基于Y系列受體材料的二元單結器件的最高效率,已經達到了18.08,成功越過了18的門檻!

  具體來說,使用的受體材料是Y20,給體材料是L6Cl。

  L6Cl是在之前臧超軍、盧長軍他們課題組開發的L6材料基礎上,往BDT單元上引入了一個氯原子。

  采用的加工方法是噴涂、90攝氏度熱旋涂、0.25體積分數DIO添加、真空放置16小時、不退火、不溶劑退火。

  這次的突破,看起來似乎沒有遇到什么瓶頸,一切都水到渠成。

  但其實并不完全是水到渠成,而是有時間這個大殺器——

  一方面,寒假期間模擬實驗室II、III在全功率運轉;另一方面,模擬實驗室I也會經常上場,比如合成這些新的給體材料,為了能夠比較快的拿到材料,許秋都是自己動手的加速合成出來的。

  因此,實際上的摸索時間,轉換為現實時間的話,可以達到一年以上。

  這個工作,許秋打算投《自然》。

  不過,等返回學校后還得演一演,盡量讓L6Cl和Y20一步步的合理的合成出來。

  2月18號,許秋乘坐飛機,返回魔都。

  說起來,許秋之前不怎么乘坐飛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大一入學,第一次從家鄉飛往魔都的時候,在航行中途出現了耳朵疼的癥狀,而且痛感非常的明顯。

  而過年前許秋從從魔都回家的時候,他本來以為坐飛機耳朵還會疼的,結果發現并沒有什么嚴重的痛感。

  現在,再次從家鄉返回學校,航行中途許秋發現他的耳朵又開始疼了。

  不過,疼痛的程度,倒沒有記憶中第一次乘坐飛機那么嚴重了。

  許秋推測,大概是從南往北飛,容易耳朵疼,從北往南飛,不容易耳朵疼?大概和氣壓有關?

  可惜樣品太少,只能得到粗略的推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