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72 再次變為萌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許秋北區16402寢室B、C房間的另外四個室友也都搬了進來。

  眾人聚在一起聊了聊,發現有四個是直博生,兩個是科學碩士。

  材料系今年五個直博生,四個男生都在16402套間,還有一個是妹子,宿舍樓不在16號樓。

  其中,A房間的許秋和孫一凡是本校本系材化專業直博的,B房間的也是本校本系直博的,一個材物專業,一個電科專業,C房間的是兩個外校保研過來的科學碩士。

  雖說許秋和B、C房間的另外四人也算是室友,但平常基本上也不會照面的,關系更類似于本科時隔壁寢室,甚至還要更加冷淡一些。

  倒不是說彼此見面時會冷著個臉,當面遇到都會客客氣氣的打著招呼,只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工作節奏,不會主動聯絡罷了。

  這些天,許秋重點關注的是住在同一間房的室友,孫一凡,畢竟每天強制要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和室友待在一起的。

  如果遇到一個奇葩,比如晚上磨牙的、打呼嚕的、夢游的……那滋味就別提了。

  好在,幾天接觸和交流下來,許秋發現孫一凡還是比較好相處的,而且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夜間行為。

  孫一凡身高185,高高大大的,比較愛干凈,而且衣服都是自己泡好,手動洗,像許秋就比較懶,除了內衣外,其他的衣服都是直接丟樓下的2塊錢一次的公用洗衣機里。

  另外,許秋在閑聊之間,了解到孫一凡是魯省的。

  魯省給許秋的印象就是學霸比較多,大一入學上《數學分析》課程,有一個期中、期末考試、平常小測試都是100分滿分的學霸就是魯省的,也算是現實中“別人能考100分,是因為滿分就是100分”。

  而孫一凡當時走的是自主招生的路子進魔都綜合大學的,他高考成績是650分,然后降分50分被錄取,那年魯省魔都綜合大學的分數線是682分。

  一般自主招生直接保送的情況并不多的,大多數都是根據筆試、面試的成績給予降分錄取,相較于競賽加分、少數民族加分、烈士子女加分等,自主招生降分錄取只能針對單一的學校,局限性比較大。

  不過,對于學生來說,也沒什么選擇的余地,有的降就不錯了。

  而且,自主招生怎么說都是正道,比起高考移民之類的旁門左道強上不少。

  畢竟對于魯省這種的高考大省,考生的每一個機會都不能錯過,如果只想著硬考的話,750分的滿分要考682分,難度就太大了。

  但話說回來,魔都綜合大學對硬考進來的學生,即提檔線超過錄取分數線的學生是有優待的,那就是專業優先選擇權,加分、降分只能讓你進學校門,在專業選擇的時候只會看提檔分,也就是高考裸分。

  同理,保送生一般也很難選到好的專業。

  比較出名的就是清北大學的考古系。

  許秋高中時一個成績常年排年級前三的同學就是去那里考古了,也不知道現在混得怎么樣,有沒有為國家挖到文物,抑或者中途轉專業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類型只要不是國防生、定向生、委培生就都可以轉專業,但有些時候保送的時候會附加“不能轉專業”的條件,這個時候要不要去考古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周日上午,開學注冊,校園里人山人海,在校門上還掛著橫幅“歡迎xx級新同學”。

  許秋重新入學,再次變為了一枚萌新,他在校園里隨意逛了逛,欣賞著校園中各處的“風景”。

  魔都綜合大學是綜合性質的大學,沒有明顯的文理偏向性,可能稍微偏文科一些,因此男女比例比較正常,接近1:1,新生的質量都還不錯,比友校魔都交大強了不少,據說那里是“一對情侶三對基”……

  開學注冊如果是老生的話,相對比較簡單,直接到各個院系的教務處直接打卡、蓋章注冊即可。

  而新生的注冊地點,為了方便被找到,都直接設置在校園里面。

  其中,本科生的注冊點比較醒目,從魔都綜合大學正門進入,“毛像”的兩邊連續擺著若干新生報道攤位,每個攤位的旁邊立著對應專業的標牌,比如“管理學院”、“自然科學試驗班”等等。

  輔導員或獨自一人,或帶著助輔在攤位前接待新生、給新生拍照、發放材料,攤位后面的樹上則掛著有各種各樣的標語。

  有雞湯式的:“用青春的活力幻化絢爛彩虹,用生命的熱情譜寫生動旋律。”

  有搞怪式的:“小妖精們,你們終于來了!”

  有簡潔版的:“這是一條迎新的橫幅。”

  還有直接把校訓拿過來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在校園里逛了一圈后,許秋前往研究生的注冊點,北區的體育館,這里的籃球場地被改造成了迎新的地點,人還不少,需要排隊。

  許秋找到材料系的攤位,負責接待的是輔導員,鮑偉。

  鮑偉三十歲出頭的樣子,許秋見到真人后,發現他的長相有些濃眉大眼的,跟個劉備似的,和之前看材料系官網上看起來文縐縐的照片比較起來,簡直判若兩人。果然照片不可輕信,這年頭,不只是妹子們會照騙這項技能啊。

  “輔導員你好,我來領材料,我是許秋,學號是……”

  “你好,許秋,歡迎加入材料科學系的大家庭。”

  鮑偉還是比較熱情的,勁頭滿滿的和每一位新生打招呼,然后給每個人發放了一大堆的材料。

  許秋非常慶幸自己背了個書包過來,不然空手拿這些材料還真是有些不方便。

  其中,材料包括沒有打印照片的一卡通、空白學生證、培養方案、新生入學手冊、校園地圖、新生個人信息表、體檢表、體檢日程安排、學術誠信承諾書等等……

  一卡通頭像的地方是空白的,不過專業、姓名、學號已經被打印了上去,門禁、食堂消費等功能都已經開通,而且里面還有100塊錢,當然這個錢不是學校送的,而是預支的,開學后需要交到輔導員那邊。

  學生證的話,需要填寫信息,粘貼一張近期的免冠一寸照片,然后統一上交打上學校的鋼印。

  其他大多數材料都是需要手動填寫的。

  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學術誠信承諾書,本科的時候,許秋沒有見過這東西。

  這個承諾書的做工還不錯,硬卡紙彩色打印,一式兩份,正反面還搞了個中英文雙語的,仔細閱讀了一番,大概意思就是:“我承諾:在攻讀研究生期間,我不會做出學術不當、學術不端行為,誠信做科研……”,下方是承諾人簽名。

  乍一看,有點像是用戶條款的樣子……

  許秋推斷是學校、院系用來免責的,學生只要一簽字,就表示學校、院系已經把這件事情告知了學生,且學生已經充分理解了承諾書的內容,并作出了承諾,那么日后出現了學術不當、學術不端的問題,就是學生個人的問題,和學校、院系無關。

  當然,要是真出了事,學校、院系肯定是無法完全甩鍋的,不過有了承諾書,多多少少可以把鍋甩掉一部分。

  周一組會。

  吳菲菲開始撰寫“二維鈣鈦礦”綜述。

  段云和吳菲菲的工作交接基本完成,開始一同研究“鈷納米線摻雜的PVDF熱電材料”。

  其實,段云雖然文章發的不多,但實際上干的活并不少,因為熱電材料的制備、測試相對來說不難,比較困難的是測試設備的搭建,國內沒有專門做這個儀器的公司,其他做熱電材料的課題組也是自行搭設設備,這是個從0到1的任務。

  孫沃忐忐忑忑的匯報:“上周配制了……等錫基二維鈣鈦礦溶液,進行旋涂,這次涂出來的薄膜平整了不少,但器件性能較差,最高只有0.01,XRD檢測結果表明,二維鈣鈦礦薄膜的結晶性較差,需要進一步的優化……”

  魏興思摸了摸腦殼,頗感無奈說道:“0.01的效率就不要說了嘛,直接說器件不工作就完事了……”

  隨后,魏興思看著投影幕布,手指輕輕敲著桌子,二郎腿翹起來抖啊抖,過了十多秒鐘才說道:“這些個體系再試試吧,不行的話,就先從鉛錫混合體系做起,不要做純錫的,工作想要發表,至少得有效率啊。”

  孫沃囁喏的回了一句:“好。”

  “田晴,你來講吧。”魏興思擺擺手,說道。

  田晴起身,擺弄好激光筆,不急不緩的講述:

  “上周測試了基于J2:IDIC4F體系的CEILV、TOF表征……”

  “兩種測試方法得到的遷移率數據接近,其中,CELIV法得到的電子遷移率為1.46乘十的負三次方厘米平方每伏秒,空穴遷移率為……

  “電子、空穴遷移率的比值接近1,有利于抑制電荷復合,提升器件的填充因子……”

  “這周打算測試其他ITIC系列受體材料的激子結合能、激子擴散距離數據,補全數據庫。”

  “嗯,干的不錯,”魏興思聽完后,滿意的點點頭,“到時候把多個體系放在一起,整理好激子結合能、激子擴散距離數據,弄篇文章出來。”

  陳婉清繼續手上的兩個工作,IEICO4F的工作,文章快要寫好,但由于缺光源數據,暫時還投不了。

  這次的光源測試,有兩項,GIWAXS和RSoXS,時間均被定在了九月十四號,也就是下周二。

  許秋上周后面基本都在肝IDIC體系的文章,除了光源數據和NIM第三方檢測數據外,其他數據均已齊全,文章進度也達到了八成左右。

  韓嘉瑩上周主要幫許秋進行IDIC4F體系的基礎表征。

  同時,她也在撰寫自己J2、J3兩個給體材料體系的文章,之前本來還被分配了一個ITICTh的體系,有些忙不過來。

  最終,學妹只好把J2材料列為第一優先級,畢竟IDIC4F體系用到的給體材料就是J2,需要先行發表J2材料才行,文章的撰寫進度也達到了八成左右。

  鄔勝男手中的體系也很多,包括六合一體系,mITIC,以及IDICM。目前,六合一體系的表征基本完成,開始撰寫文章,下周計劃開始mITIC體系的表征測試。

  莫文琳今天沒在,她回到了津城的開南大學進行新生注冊,以及辦理交換生的各種手續,順便許秋還塞給她幾個樣品,包括J2:IDIC4F等體系,預約了NIM進行第三方檢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