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66 獲取魔都綜合大學教職的難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還有一周就要正式開學,按照魔都綜合大學的慣例,當下的這一周也被稱為“第零周”。

  許秋研究生期間的新輔導員,鮑偉,已經開始工作,拉群聊、發郵件……

  材料系輔導員的數量比較稀缺,因此同一級的博士生、碩士生、直博生、碩博連讀生都是共用著一個輔導員的,通常是由“人才工程”的學生負責擔任。

  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博士一年級的學生自己當自己輔導員的情況。

  當然,許秋并沒有遇到這種特殊情況,鮑偉目前是材料系聘用的青年副研究員。

  許秋特意查了下鮑偉的履歷,發現他是五年前從魔都綜合大學材料系博士畢業,然后去漂亮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當了兩年的博后以及訪問學者,之后回國后到魔都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當了三年的高級工程師,現在轉到魔都綜合大學做青年副研究員。

  “青年副研究員”這個職稱嘛,聽起來挺好聽的,但實際上這種稱號不算正式,不是一種通用的制成,可能在當前的學校里還能承認,要是出去了,其他高校不一定認,級別的話理論上和副教授平級,但終究不是副教授,因此可以認為約等于講師,下一級的升級路線就是副教授。

  這也能看得出現在魔都綜合大學是有多難進:

  首先,鮑偉是魔都綜合大學的博士;

  其次,他有兩年國外交流經歷,還有三年的高級工程師經歷,以及黨政工作經歷加成;

  再次,他有十多篇SCI一作的工作;

  最后,鮑偉投奔的大老板,也是材料系里為數不多的幾位“長江”之一,楊振華。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鮑偉還得干三年輔導員,才有機會拿到副教授的職稱。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鮑偉基本上就是走個流程,等三年輔導員干完,“青年副研究員”直升副教授并沒有太大的懸念。

  畢竟,楊振華現在年齡已經60,他把鮑偉拉過來大概率是要接他的班,鮑偉評副教授的條件基本都達標了,院系方面肯定不會過多的阻攔。

  楊振華主攻的研究方向是“材料失效分析”,許秋之前大三時修讀了他的《材料失效分析》課程。

  這個老師講課還蠻有意思的,說話的口音比較有辨識度,類似糅合了普通話的魔都話。

  在課堂上,楊振華介紹了他們做的一個項目:“對核電站里的一個橡膠墊片進行材料失效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自己研發了一種新型橡膠墊片,可以用很長時間不失效”,總體來說他們的研究比較偏向實際應用,和魏興思這種相對比較概念化的領域有所不同。

  許秋查收了一下新的學號郵箱,里面只有寥寥幾封郵件,包括學校學生教務處群發的歡迎新同學,以及輔導員鮑偉發送過來的“開學注意事項”郵件。

  入學后,許秋的新學號是1x11030001,郵箱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的后六位,看到這個學號后,他的職業病又又又犯了,忍不住研究了下輔導員群發郵件中其他同學的學號。

  經過一番縝密的推斷,得出結論:

  前兩位是入學年份,第三位的“1”指代博士生,如果是碩士生的話,第三位就是“2”,第四到低六位的“103”是材料科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的代碼,最后四位“0001”就是編號第一。

  許秋也不知道這個編號是怎么來的,反正肯定不是按照姓氏拼音排的,但不管怎么說,拿到了0001號的學號,感覺還是蠻爽的,至少很好記。

  輔導員的郵件里,開學相關的事情還是比較多而雜的,包括培養方案、選課、開學后導師選擇、開學班會、提交材料、開學注冊、開學體檢、宿舍分配情況等事項……

  是真特么的多……

  不過,作為學生,這些事情又不可能回避,必須要耐心的處理好每件事情。

  都是成年人了,不給其他人添麻煩是基本的做人原則。

  培養方案。之前許秋已經初步了解過,直博生需要修讀40學分左右的課程,在減免了8分英語課程后,還有32分,他打算分在兩年內把所有課程修讀完畢,這樣換算下來,大約每學期要修8學分的課程,也就三四門課程的樣子。

  課題組里的幾位學姐,田晴、陳婉清、吳菲菲她們已經幫許秋把該踩得雷都踩過了,并匯總了一份研究生“水課”名單,所謂“水課”就是不需要點名,期末開卷考試,或者不考試只需要做PPT演講的那種。

  這份“水課”名單,許秋自然是笑納了,倒不是他不想聽課,實在是這些基礎課程對目前的他來說,知識的密度太低了。

  因為授課老師需要考慮全體學生,就不可能對某一領域進行太過深入的講解,更多的是淺顯的科普,如果想要獲得前沿的、專業的知識,還不如自己讀文獻。

  比如,抱著想開拓視野的想法,許秋每周會看幾篇新出來的CNS主刊,也算是給自己做積累,畢竟,日后想沖擊CNS,自身工作質量是一方面,語言表達、作圖也同樣要做到近乎完美。

  選課。作為新生入學,就只有一輪選課,即開學后前兩周的自由選課、退課,而且研究生的數量比較少,課程幾乎不存在選不上的情況,就算選不上,和授課老師講一下也可以讓老師直接在后臺導入學生的學號,這個問題不大。

  開學后導師的選擇。博士生、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在錄取的時候就已經確認了導師,不需要走這一步。

  這一項主要是針對碩士生的,包括兩年的專業碩士和三年的科學碩士,他們需要在入學一個月后,進行學生和導師之間雙向的互選,而且不鼓勵學生提前進入課題組……

  如果真的傻乎乎的按照學校這樣的路子走,在開學的前一個月就只能打醬油了。

  最終選到的導師,要么是沒什么經費的副教授,要么是那種令人聞之色變的BT導師。

  其實,從學校的政策,許秋也能大致看出來日后的風向,碩士生不以培養其科研能力為目的,或許之后再擴招擴招,博士的含金量可能不會下降太多,但碩士生的地位可能就和幾年前本科生差不多了,尤其像兩年的專業碩士,基本就是過來上兩年的課。

  文科專業這方面的趨勢更加明顯,比如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的專碩,直接明碼標價,學費非常的貴,折算下來相當于花幾十萬買一個學位。

  但即使這樣,不少人仍然趨之若鶩,畢竟魔都綜合大學的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的名聲還是非常響亮的,幾十萬雖說是有點貴,但效果比起出國鍍金也差不多,而且勝在方便,在魔都工作的話還可以在職讀。

  班會,被定在正式開學后的第一周,估計就是正常的走個流程。

  提交材料。直博生、博士生、碩博連讀生需要提交科研計劃書,類似于開題報告,許秋作為本校直博生,這一步已經完成了。

  體檢。就在校醫院,據幾位學姐所說,就是一些常規的檢測,抽個血,拍個X光,測測戴著眼鏡下的視力之類的。

  最后,宿舍問題。

  他的宿舍被分配在了邯丹校區的北區16號樓的402A,新生暫時沒有一卡通,需要憑借錄取通知書直接到北區物業領取宿舍鑰匙。

  因為學校系統里只提示房間號而不顯示室友,所以宿舍消息公布后,新的班級群里活躍了起來,紛紛以房間號為“暗號”找室友。

  許秋看了兩眼群聊就沒再關注了,反正最多過一周就知道了,給自己留點懸念也好。

  另外,陶焱特意發送消息過來報上了他的宿舍號,可惜這次兩人的新宿舍這次沒有被分在一起。

  按照許秋的推斷,學校應該會把幾個直博生的宿舍分到一塊,因為直博生前兩年的住宿待遇是和碩士等同的,第三到第五年,住宿條件將升級為博士生的級別,這樣在博士三年級的時候涉及換宿舍,就可以統一進行調整,假如讓直博生和碩士混在一起的話,到時候會發現這里少一個坑,那里少一個坑,調整起來比較麻煩。

  材一216,田晴獨自擔負了電荷輸運方面的測試,莫文琳負責制備器件,于是韓嘉瑩就空閑了出來,坐在辦公桌前碼著字。

  許秋看完郵件后,決定親自跑一趟北區看看宿舍的情況。

  于是,他起身從背后環住學妹的腰,在她的耳邊呢喃:“學妹”

  “啊”韓嘉瑩略帶顫音的輕聲回應:“師兄,怎么啦?”

  許秋柔聲道:“等下幫我測試一下IDIC4F材料的DSC,我預約在了今天下午,好不好。”

  韓嘉瑩面無表情:“噢,知道啦。”說完,她甩動著身子,象征性的試圖從許秋的懷抱中脫開,但在嘗試了三秒鐘,發現掙脫無果后便停了下來,嘟著嘴,做出一副我需要被哄的樣子。

  許秋在學妹的腦袋上順了順毛,“乖乖等我回來請你喝奶茶。”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