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60 編外人員+1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周一,組會。

  吳菲菲開始撰寫二維鈣鈦礦的綜述計劃書,目標期刊AM。

  段云將之前投稿ACSAMI被拒稿的稿件,改好格式轉投了RSC

  Adv.,同時和吳菲菲進行熱電領域的工作交接。

  雖說是工作交接,但其實也是新開了一個研究方向,然后段云和吳菲菲一起研究。

  如果段云在他畢業前能夠把文章寫出來,那么這篇文章就是他的,反之,就交由吳菲菲繼續研究,文章的一作也就歸吳菲菲了。

  方向是段云選擇的,他為了省事,選了一個新意不太大的研究項目,就是用“鈷納米線摻雜PVDF制備熱電器件”。

  因為之前已經使用過銀納米線、鎳納米線摻雜PVDF,發了兩篇文章,所以現在除非制備出來的器件性能非常好,不然最多也就是發一篇ACSAMI級別的文章,搞不好又是一篇三區的RSC

  田晴上周已經將“二維鈣鈦礦標樣體系的電荷輸運研究”的工作整理好,并按照魏興思的意愿,投稿了Adv.

  Sci.,然后表示“這周打算看看文獻,尋找一下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這當然是比較委婉的說法,直白點呢,就是“接下來的研究方向我母雞啊,要不魏老師你幫我安排一個,我考慮考慮?”

  其實,田晴也有點怕魏興思再給她安排類似“鈣鈦礦量子點合成的工作”,她是真的不想做合成。

  不過,她這種理論研究比較特殊,很難自己閉門造車,必須依附于一個現有存在的體系進行研究,而鈣鈦礦的幾個標樣體系她都已經研究過了,因此一時半會兒沒有了思路。

  魏興思點點頭沒再言語,算是默認了。

  孫沃開始匯報:“接下來,我打算研究錫基二維鈣鈦礦光伏器件……”

  “二維加上錫基,能做的好嗎?”魏興思似是自問自答道:“不管怎么說,先做做看吧。”

  許秋聽出來魏老師話語中的糾結之意。

  一方面,魏老師能夠理解現在二維鈣鈦礦體系競爭壓力大,孫沃或是吳菲菲另辟蹊徑選擇一個細分的冷門領域沒什么毛病;

  另一方面,鈣鈦礦這里的冷門細分領域和有機光伏的三元共混體系,或是三元共軛給體材料冷門細分領域不同,前者冷門是因為它難以出成果,后者是因為缺乏新意。

  換言之,有機三元體系的性能是有二元體系作為保底的,不會差到哪里去,而鈣鈦礦錫基、二維兩個策略雖然分別解決了“鉛的毒性”、“環境不穩定性”的問題,但兩者均會造成性能的降低,差差疊加,性能結果大概率不太行,很可能效率連1都破不了。

  當然,如果最終結果是好的,比如錫基二維鈣鈦礦材料的效率數據有12、15,按照現在鈣鈦礦領域的熱度,發篇CNS都是有機會的,但這種想想就行了,就算真可以,也基本上輪不到孫沃。

  陳婉清繼續手中IEICO4F、IEICO4Cl兩個體系的工作整理。

  她也不急,反正這兩個體系都缺少光源的數據,至少也得等九月份把光源測試完,才能投出。

  同時,她現在開始每天也會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專門用來整理自己的博士生畢業論文。

  魏興思現在對陳婉清和段云兩個即將畢業的博士生管的就沒有之前那么嚴了。

  畢竟兩人的文章數量都已經達標了,只要他們做好工作交接,沒必要卡著人家。

  而且,學生日后混的比導師好的情況比比皆是,維系好師生這層關系,那就是妥妥的人脈啊,科研圈里面的師生關系,只要不是學生和老師兩人鬧僵了,那都是很穩當的。

  因為圈子就這么小,如果學生叛出師門,其他人在與之合作的時候,就會考慮自己將來會不會被背叛。

  哪怕背后是有各種原因的,但其他旁觀的人不可能完全知情,只會按照正常的思路進行評判,給這個學生打上一個“人品不行”的標簽。

  當然,話說回來,這都是建立在師生都在科研圈子里混,而且兩人的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足夠耀眼,很多缺點就會被掩蓋下去。

  許秋開始匯報:“上周進行了ITIC、IDIC的激子結合能測試,原理是……”

  “其中,ITIC、IDIC的激子結合能分別為117、112毫電子伏特……”

  “進一步的擬合結果表明,在常溫、太陽能電池器件正常工作的條件下,超過80、甚至90的激子將自發拆分成自由電子/空穴……”

  “這個結果與之前韓嘉瑩H43:IT4F體系相吻合,我個人推測是ITIC類型非富勒烯材料所具有的通用性能……”

  上周魏興思忙著投田晴、韓嘉瑩和段云文章,許秋就沒有把這個結果提前告訴他。

  因此,魏老師在看到這個結果后略微驚訝,思索片刻后,說道:“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如果能在機理方面再深挖一些,找出更多的非富勒烯體系和傳統富勒烯體系的差異,或許可以沖擊一篇大文章……許秋,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嗎?”

  “有。”許秋操作激光筆,將匯報的PPT翻頁,繼續侃侃而談:

  “另外,我和莫文琳發現不同于ITIC體系,IDIC體系的器件性能對膜厚、器件尺寸不敏感。我猜測是兩者激子擴散距離不同的緣故,故而打算進一步以HOPG方法,測試ITIC、IDIC的激子擴散距離,不過目前剛測試了ITIC體系,而且數據也還沒處理完。”

  現在許秋在課題組里的權限很高,購買單價低于2000塊的儀器、材料、藥品等都不需要和魏興思匯報,因此魏老師并不知道這一回事兒,不然他之前做過HOPG的實驗,看到許秋買HOPG,肯定可以直接聯想到他打算激子擴散距離的測試。

  “巧了,”魏興思饒有興致的說道:“激子擴散距離,這個我之前在漂亮國做過,用的就是HOPG,對了,你是怎么測試的?”

  許秋簡單解釋了一番:“首先用膠布粘HOPG的表面,得到新鮮、光滑的襯底,然后……”

  “嗯,方法是正確的,你抓緊時間把結果給擬合出來看看。”魏興思點點頭,隨后陷入了思索,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田晴,你不是說暫時沒有研究方向嘛,不如去幫幫許秋,比如測試其他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激子結合能以及激子擴散距離,怎么樣?”

  許秋內心嘀咕著:“那可是田晴哎,感覺我有些消受不起啊……但拒絕肯定是不可能拒絕的。”

  田晴考慮片刻,點頭說道:“我沒問題。”

  上周,液氮在邯丹校區頭一回被使用,田晴也是首次見到液氮,對其非常感興趣,圍觀了好一會兒許秋的實驗,知道這兩項測試不涉及有機合成,也沒太大的危險性。

  對她來說,不論是有機還是鈣鈦礦都沒太大的區別,只要不從事危險性的實驗操作就可以接受。

  “那就行,之前有些陷入思維誤區了,一直把你規劃到鈣鈦礦那邊。”魏興思笑著說道:

  “其實現在有機非富勒烯體系,也可以用CEILV、TOF,甚至場效應晶體管FET研究研究嘛,你剛過來的時候,我記得我教過你P3HT體系的研究方法,現在換成其他體系也是類似的。”

  見田晴沒什么異議,魏興思轉頭看向許秋。

  許秋同樣點頭回應,表示他這邊也沒問題。

  田晴暫時就算作編外人員吧,許秋自認為指揮不動她,而且他也不愿意違背其他人意愿去強迫別人努力。

  畢竟,在少數精英個體引導整個文明向前發展,即全民韭菜的大背景下,努力的韭菜只會讓自己長的更加肥美一些,終究難以超脫出韭菜這一物種。

  換言之,中產想要突破界限,幾乎是不可能的,出生前,有投胎的一次機會,出生后,想要打破壁壘,大約有且只有兩種途徑,嫁入/入贅豪門,或者一路開掛……

  類似中500W、1000W彩票這種,算是開一次掛,并不足以實現層次上的升華,一般都稱這類人為暴發戶,除非天天中大獎,那才稱得上是“一路開掛”,當然這種掛就開的太明顯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被請去喝茶什么的。

  這種“少數精英”指導整體文明,通過割韭菜的方式發展的模式,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這恰恰就是人類文明自身做出的選擇,從封建社會,甚至更早的文明時代,一直到現在,國家的運轉機制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生產力沒有達到極致,物質沒有極大豐富的時候,放棄這種模式就是在作死,必然導致混亂。

  當然,具體到不同時代,不同國家,韭菜們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

  第一種情況,幾百年前,封建帝王社會。

  普羅大眾的最低生活水平是1,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很多人會餓死、凍死;

  中間部分的生活水平是1100,努努力可以讓自己不餓死、不凍死,這個時候的中產還是非常想要努力的,因為不努力就會死;

  上部分的生活水平是10010000,不會餓死,但生活也就那樣,上限遠遠比不上現代社會,就比如古代的皇帝生活,在現在很多人看來也不過如此,許秋就覺得在一個沒有網絡,沒有肥宅快樂水的世界,還不如在現代當一條咸魚呢。

  第二種情況,現今。

  因為三次產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高速發展,普羅大眾的最低生活水平達到了100,這意味著只要有口氣,基本上餓死、凍死很難,而且還有低保,雖說可能會有黑幕,比如類似新聞報道中的開寶馬領低保,但總體上還是比較干凈的,只是這個保障的力度并不大,也僅限于保障基本的生存;

  中間部分的生活水平是10010000,但絕大多數人都是處于1001000的范圍內,拉不開太大的差距,努努力的話,或許能打破1000這個小壁壘,達到1000以上(相當于月薪2、3W以上),但想要上10000(比如有實權、年薪幾百萬之類的),百萬個人中才可能會有一個吧;

  上部分是1000010000000,生產力在不斷發展,世界總體和平,沒有進行資源的重新分配,根據馬太效應,最頂端和最低端的差距自然會越拉越大,也就是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用一個很簡單的事實來表達,就是不論什么稅,收到最后指向的都是中產。

  第三種情況,不談意識形態問題,對于漂亮國、歐洲的發達國家來說,它們依靠金融等手段,將其他國家作為韭菜進行收割,這也讓它們的整個社會處于高福利狀態。

  普羅大眾的最低生活水平是500,中間大部分是100010000,上部分同樣是1000010000000。

  因為有著高社會福利,所以中間這一檔都是1000起步,努努力的話,也不過到2000、3000,拼了命能到10000。

  但到了10000又能如何呢?再往上你也上不去。

  這也是歐洲人普遍比較佛系的原因,就比如德意志,每年365天,平均休假150天,動不動就休假,動不動就旅游。

  反正每周工作四天,也足夠維持高質量的生活了,剩下的時間旅旅游、玩玩游戲、“玩玩游戲”,干啥都好呀。

  還有不少人,會選擇極限運動之類的項目,這也被笑稱是“外國人為什么那么少的原因”。

  從國家的發展角度,自然是希望韭菜長勢喜人一些,可以一茬茬的收割韭菜,這便是種花家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歐美數百年的積累,甚至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實現超越的一大原因。

  本質上就是這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種花家的崛起也是必然的。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全集TXT電子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