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54 鄔勝男頓時來了精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組會結束后,有機光伏五人組開了一個小會,再次明確了每個人分工。

  鄔勝男和韓嘉瑩將前往張疆校區做合成。

  前者為4TIC、IHIC等ADA體系的近紅外受體材料,后者為J2、J3給體材料。

  陳婉清和莫文琳將留在邯丹校區。

  前者整理自己手中IEICO4F、IEICO4Cl兩個工作;

  后者則主要負責制備器件,即包括她手中的兩個三元體系,也包括之前鄔勝男合成出來的IDIC、ITM等在內的六個新體系。

  只有六個新體系的器件性能結果出來,許秋才有機會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優化,把IDIC4F這個材料合成出來,不然從邏輯上講不通為什么要突然合成這個材料。

  也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做兩三批器件,一周內就可以搞定。

  周一,沒有組會。

  其他人按照計劃執行,許秋自己則跑了一趟江彎校區。

  假期臨近結束的時候,小吳給他發了個消息,說那邊的裝修已經初步弄好了,催促他收假后去現場驗收。

  許秋也能理解小吳,早日驗收合格,他們就能早日收到工程款嘛,和高校合作,雖然基本不會擔心賴賬,但是做工程的,現金流還是比較重要的。

  大多數情況下施工方都是要墊資開工的,畢竟雇主要是提前付了全款,肯定會擔心施工方瞎搞,雇主作為甲方,沒必要這么卑微,最多提前給一部分定金,全款一定是驗收合格后才會給的。

  這幾日,雖然是假期末,但邯丹校區還是比較熱鬧的,因為有不少的觀光游客,既包括剛剛高考完考入魔都綜合大學的,也包括一些高一、高二的學生被家長帶過來,看看國內TOP5高校是什么樣子的,可能還有一些考入魔都其他高校的學生,慕名過來看看不同高校之間有什么差別。

  而江彎校區就比較冷清了,許秋下了校車后,發現和上次來的時候一樣,依然沒什么人,還是那個“江彎大草原”。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許秋發送給校長信箱的兩封郵件,都已經收到了回信。

  “保安和中年婦女”郵件的回信,除了一些標準的官話、套話外,許秋聽出來的大體意思是:“將對江彎保安團隊進行整改,對待校外人員或將采取類似邯丹校區的管理辦法”。

  總的來說,有改進的意向,至于具體改不改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食堂難吃”郵件的回信,大體意思是:“已經收到大量類似的反饋,處理方案是更換江彎二樓食堂的承包商。”

  這個就比較明確了,而且是正在進行整改,之前許秋看到江彎食堂二樓沒開放,應該就是承包商更換的緣故。

  一般這種高校食堂都是承包制,外包出去給承包商,承包商再進行二次招商,或者內部消化,具體學生能吃到什么,就看承包商那邊的選擇了。

  總體來講,高校食堂有補貼和嚴格的價格限定,最終的定價肯定不會高,至于好不好吃,那就不一定了。

  就像現在的江彎食堂,那是真的難吃……

  估計是有不少過來踩點的理工科課題組的學生或老師,發現了食堂難吃的問題,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反饋給了學校。

  尤其是老校長強勢推進實驗室搬遷這個節骨眼上,校方對于這種反饋意見自然是高度重視。

  要是整體搬遷實驗室的計劃,最后因為食堂難吃這個原因而擱淺,那就搞笑了。

  因此,校方的動作很快,傳達出來的意思就是:“學校這邊是有誠意的,只要你們肯搬實驗室,其他的咱們都可以談嘛”。

  許秋輕車熟路的達到先進材料樓,這回他不用開導航也不會迷路了。

  兩個實驗室現在都已經煥然一新。

  天花板的吊頂已經做好,之前裸露在外的煙霧報警器、淋浴噴頭不似之前那般明顯了。

  通風櫥通風管路那邊還是留著一個大坑出來,暫時沒有被封住,這個地方得通風櫥安裝完畢后再補上,當然,不補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丑。

  實驗臺都是嶄新的,表面是黑色塑料質感,應該是加了著色劑的酚醛樹脂,因為酚醛樹脂本身是無色或黃褐色。

  五個攝像頭都已經按照之前的規劃接好,不過現在還沒有進行工作。

  實驗室里安裝的這種攝像頭和保衛處那種不太一樣,沒有本地的儲存備份,只能通過網絡連接,然后在手機或電腦上下載APP,傳輸實時圖像。

  當然,云端上是有備份的,不過備份的時間并不長,只有48小時。

  主要考慮要是課題組發生意外的話,第二天基本也就發現了,然后有兩天的錄像,基本也能找到原因了。

  而且之前邯丹、張疆實驗室沒裝攝像頭,也沒有說出現過什么嚴重的問題,因此這個攝像頭的象征意義更大一些。

  環視了一圈,許秋覺得這里總體看上去稍微有那么些實驗室的樣子了。

  不過,既然是驗收工作,還是要做的細致一些。

  現在發現問題,還可以返工、改工,要是等之后搬遷過來,才發現問題,那就有些麻煩了。

  許秋一一檢查每個水管的管路,有沒有通水,還有電線、插座之類的有沒有按照之前圖紙設計的想法做好。

  最終,驗收完成,沒什么問題,許秋滿意的點點頭。

  看來魏興思遠房親戚這個身份還是有點用處的,畢竟化學系那邊是提前和小吳他們預約好的,現在小吳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他們的兩間實驗室基本裝修好,已經算是比較快的了。

  就是稍微有些瑕疵,他們施工完成后沒有幫忙掃地、拖地,地面上現在有一層灰。

  當然,這都是小問題。

  現在已經搞定了裝修,剩下的通風櫥和氣體管路就比較好解決了。

  通風櫥只需要把柜體、風機拉過來,和原先留下的水路、電路、通風管路對接即可。

  氣體管路同理,之前已經規劃好了位置,他們人過來直接裝就是了。

  至于說張疆那邊實驗室的幾個通風櫥、實驗臺該怎么解決。

  這個系里已經有了解決方案,在搬遷完成后會由院系接手。

  這倒是方便了不少,畢竟像通風櫥、實驗臺這種東西,又大又沉,主要構成部分就是鐵皮、木頭和塑料,不怎么值錢,搬起來卻很麻煩。

  而且,張疆那邊的實驗室就比較大,當時設計的實驗臺也都比較大,現在搬到江彎的話,也很難放得下。

  現在院系幫忙解決了這個問題,倒是不用糾結,只需要把儀器、試劑什么的運過來就好。

  不過,話說回來,儀器還好說,試劑中可是有不少像正丁基鋰、濃硫酸、錫試劑、氟試劑、有機氰化物之類的危化品,搬運起來可不容易,到時候就不知道學校或者院系會怎么處理了。

  周四,莫文琳那邊已經完成了許秋指定的任務,“對六種新的非富勒烯體系進行性能摸索”,給體材料她用的是H43和J1,得到的結果和許秋在模擬實驗室中的結果趨勢相近,當然總體的效率數據比模擬實驗室中低0.30.5左右。

  于是,許秋再次拉著有機光伏五人團隊討論了一番。

  許秋首先起了個高調,侃侃而談道:“我們的運氣還不錯,六種材料中,三種側鏈優化的體系性能都提升了,另外三種中,ITM的性能也比之前ITDM高,可以有好幾篇文章寫。”

  隨后,許秋話鋒一轉:“進一步的優化,我打算合成IDIC4F以及IDICM,這個任務交給鄔勝男你來完成,沒問題吧。”

  鄔勝男稍微猶豫了一下,便點點頭道:“沒問題。”

  許秋內心給博后學姐點了個贊,她還是蠻聽指揮的嘛,隨后繼續說道:“至于這六個新體系文章的歸屬,我一個人肯定吃不下,打算分給你們幾篇。”

  對此,莫文琳、陳婉清和韓嘉瑩倒是沒太大的反應,她們現在每個人手頭平均都有兩三篇文章在寫。

  鄔勝男頓時來了精神,她可是博后,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大概率要在科研圈混一輩子的,文章肯定是多多益善。

  畢竟,博士畢業后如果不找工作,而是找了博士后崗的話,就會少了一輪關鍵的校招,之后再轉行的難度就比較大了,基本只能自己社招海投簡歷或者內推。

  按照正常的時間來算,大一18歲入學,四年本科,六年碩士、博士,兩年博后出站,等出站了人已經30歲,這個時候沒有絲毫工作經驗,又沒有家業可以繼承,基本只能走高校教職的路子。

  高校教職,自然是學術成果越多,越容易進好一點的高校。

  雖說現在對于普通科研工作者來說,科研圈子算是紅海,想要去好一些的高校,比如重點本科、雙一流之類的,招聘模式都是類似國外“助理教授”那種,六年達到XX條件,非升即走,但是沒有學術成果的支撐,連進入這些高校的門檻資格都沒有,可能只能去二、三本或者專科掛職混一混了。

  而科研這個行業,一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如果教職找到了二、三本、專科里,且不說能不能招到研究生幫忙干活,因為不是所有高校都有碩士點、博士點,就算能招到研究生,生源的質量大概率也比不上重點本科、雙一流。

  沒有好的生源,想要出成果,就只能靠導師自己,就會非常的困難,文章多半難產,文章難產就無法晉升或者跳槽,然后生源一直差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總的來說,導師、學生都是互相成就的。

  這也是平臺的重要性,以及為什么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次重要機會,因為只要考的好,就能搏到一個高的起點,身邊都是優秀的人,自身變得更好的幾率比較高,近朱者赤嘛。

  像魏興思組里的段云、田晴、陳婉清包括新來的孫沃,雖然看起來好像有些混,但那是和組里許秋、吳菲菲這樣頂尖的人才進行比較,如果放在普通課題組的話,可能也是頂梁柱的級別。

  請:m.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