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44 怎么又一個這么猛的本科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周四上午,莫文琳帶著樣品,前往魔都高鐵站,向京城進發。

  這三天來,她制備了三批器件,湊齊了所需二十個電池器件。

  每個電池器件都用專門的小黑盒裝好,外面再套一層密封的塑料袋包裝,最后在手套箱中,將樣品統一放在一個充滿氮氣的密封金屬容器中。

  這種金屬容器類似于手套箱傳送艙的結構,中間是圓柱體形狀的不銹鋼艙體,兩邊是帶有密封橡膠圈的不銹鋼蓋子,通過卡箍將蓋子和艙體固定,即可實現很好的氣密性。

  在三層保護下,可以盡可能的保持最佳的器件性能。

  中途,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莫文琳來到號線地鐵站,進站安檢。

  安檢員是個歲出頭的小哥,他看著電腦中圖像,眉頭一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便將莫文琳的包裹截了下來,要求開包檢查。

  最后,發現包里面有一個奇怪的金屬物件,還用一個塑料袋包裹著。

  “這是什么?”安檢員問道。

  “是樣品容器,我要把它送到京城進行檢測。”莫文琳尷尬一笑,選擇實話實說。

  “這個沒什么危險性吧?要不你打開給我看看。”安檢員追問。

  “安全的,但不能開啟,因為里面裝的是氮氣,如果開了后,進了氧空氣,樣品就會損壞。”莫文琳忙解釋。

  安檢員猶豫了一會兒,擺擺手道“進去吧。”

  之后火車站的安檢,莫文琳并沒有被攔下。

  另一方面,韓嘉瑩基本忙完文章修改的事情,就差莫文琳那邊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了。

  于是,她就去參加了院系的保研夏令營,跟著其他校外保研生一同逛魔都。

  和去年許秋參加的夏令營類似,今年的夏令營也是采用了頭一天游玩,第二天面試的模式。

  只是當時許秋懶得湊熱鬧,就沒跑出去玩,而學妹不同,她比較喜歡熱鬧一些。

  與此同時,許秋拿到了深城光電公司承諾的塊獎金。

  考慮到塊的獎金,數額也不算小,許秋便去和魏老師講了一聲。

  魏興思當即表示“這些錢就用作組里團建的基金吧,你負責把控就行。”

  回到,許秋聯系了一下深城光電公司的銷售,“錢已經收到,兩種帶氟的單體材料什么時候發貨。”

  銷售很快回復“兩種單體都已經合成好了,正在進行純度檢測,這周五可以寄出。”

  許秋盤算了一番,放假前應該能夠拿到兩種單體,就是沒機會合成出兩種衍生物給體,和了。

  本來他還打算試試這兩種單體,看能不能把器件效率再往上沖一沖,不過能有單體也夠了,可以自己在模擬實驗室中合成。

  至于剛被接受的關于的文章,許秋沒打算分享給銷售,準備拖一陣子,等文章出了電子版再告訴對方。

  一般文章剛被編輯通知接受后,其他研究者暫時還是看不到的,因為之后還有“(校對)”這一步。

  等校對過后,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會電子版發表。

  電子版發表后,其他研究者就可以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了,有些期刊會把這個狀態叫做是“(剛剛被接受)”。

  再之后,如果不是這樣的純線上期刊,還會等待紙質版發表。

  只有紙質版發表后,文章才會有正式的卷號、期號和頁碼。

  像這種大熱門期刊,排隊正式發表,可能得大半年。

  周五,韓嘉瑩參加夏令營面試。

  負責面試的老師還是那幾個熟悉的面孔,周數學、于強……

  魏興思沒有來,因為他覺得即使自己不過來,韓嘉瑩也能通過面試。

  周數學負責主持“這位同學,請簡單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叫韓嘉瑩,學號……,材化專業,績點,現在在魏興思課題組,主要從事有機光伏領域的研究,現已發表一作文章四篇,一篇,一篇,一篇,一篇,現在還有一篇文章,剛收到審稿意見,正在修改中……”

  聽完韓嘉瑩的“簡單”自我介紹,眾老師們安靜了十多秒……

內心的第一反應都是  “怎么又一個這么猛的本科生,等等,我為什么要說又。”

  “這種學生不收,簡直是院系的損失啊!”

  現在高校之間也是有競爭的,大到學校排名,比如魔都綜合大學能不能穩住全國第三的排名,小到每個院系、學科也要排名,現在又出了什么“雙一流”的稱號。

  這些排名和稱號,主要考察的指標便是科研成果,換句話說,主要就是看文章。

  像于強這種,靠工作年限以及做輔導員才熬出來的副教授,手上高質量的文章還不如韓嘉瑩多。

  很多普通的教授,能發一篇都可以跑出去吹上一年。

  周數學開口打破尷尬“咳,這位同學有這樣的學術成果,別的問題我也不多問了,就好奇的問一下,你和許秋什么關系。”

  韓嘉瑩笑著回應道“許秋是我的師兄。”說起來,之前課題組年終聚餐的時候,她還給周數學敬過酒,沒想到對方轉頭就把她給忘了,不過也正常,畢竟是日理萬機的教研室主任嘛……

  周數學恍然的點點頭,繼續主持面試“其他老師有什么問題嗎?”雖然像韓嘉瑩這樣的學生鐵定會通過,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于強接話“簡述一下你的一個代表工作吧。”

  韓嘉瑩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回應道“以那篇文章為例,我合成了一種非富勒烯受體,打破并保持著系列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

  保研面試順利結束,學妹有著大量學術成果傍身,而且經由每周一次組會鍛煉,臨場表現也非常不錯,最終獲得了分的面試成績,位列面試成績第一。

  下午,莫文琳傳來消息,的檢測報告已經出來了。

  許秋推測她應該是費了一些功夫,畢竟體制內的個工作日,通常就是個工作日,而且特殊情況還會順延。

  魏興思向銀行匯款了塊后,莫文琳拿到了檢測報告和發票,將韓嘉瑩:體系的拍照提前回傳回來后,莫文琳再次乘坐高鐵返回魔都。

  測試結果一共有四頁,前面兩頁加蓋了公章,都是一些通用的信息,后面兩頁是具體的測試結果,包括測試條件,曲線,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表達,寫的非常的詳盡,尤其是免責條款很多“此數據僅對被測樣品當時狀態有效”、“我院僅對加蓋‘國家計量科學研究院校準專用章’的完整證書負責”、“本證書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表達,準確含義以中文為準”。

  最終的檢測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學妹的:體系,效率剛好。

  韓嘉瑩將三四頁的測試結果圖片放在文章的“支持信息”中,經由魏老師將最終修改版本在網站中上傳。

  其他九個體系,總體的偏差均在以內。

  陳婉清的那個:的體系,檢測值比實驗室測試值都高,達到了,算是打破了有機光伏領域現有的效率記錄,直把學姐給樂壞了。

  七月二十六號,周一,假期前的最后一次組會。

  比較簡單,主要最近人們都在趕著寫文章。

  吳菲菲也是寫文章老手了,一周的時間就把手頭二維鈣鈦礦的文章基本上給肝了出來,正在收尾中,打算今天投掉。

  段云的文章已經在上周日投掉。

  田晴的工作,假期前是完不成了,她給馮盛東那邊送了一批樣,打算合作研究。

  陳婉清的文章已經在上周四投出,目標期刊,亮點是“首個近紅外非富勒烯受體”,之前她的體系在折戟,這回她又重新殺了回來。

  許秋基于和的、兩篇文章,在上周五投出,亮點是“受體單元改性、高效率”。

  韓嘉瑩的:體系因為發現了“小能級差也能實現有效電荷輸運”的現象,打算沖擊一波,就需要等馮盛東那邊的數據,假期前便來不及投出,而且剛好也要等一等許秋的文章發表,畢竟那篇算是她的前期工作。

  鄔勝男的體系文章也在上周日投了出去,目標期刊,亮點是“新給體單元、高效率”。

  同時,她合成出來了六種的衍生物,表現出一副被榨干了的樣子。

  這些材料在現實里的器件性能來不及摸索,不過許秋在模擬實驗室中已經拿到了結果。

  六種非富勒烯受體,分別是、、、、、,均以和兩種給體材料作為標樣。

  其中,前三種是針對側鏈進行的優化,、均能夠提升器件的性能,器件效率相較初始的均有所提高,從到了,兩篇文章初步到手。

  體系,不僅有效率的提升,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體系,大約納米的薄膜,器件性能可達,繼續加大有效層膜厚,制備納米厚的厚膜器件,器件的性能仍然能保持在以上。

  至于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肯定是由于側鏈更改所致,不過具體該怎么分析,許秋目前沒有其他實驗數據的支撐,也不好下定論。

  但不管怎么說,憑借“厚膜、高效率”這個亮點,一篇往上的文章肯定是跑不了了。

  畢竟“厚膜”是有機光伏的痛點,像或是傳統的體系,一旦做厚膜,效率會從,急速衰減至、,甚至以內。

  后面三種是對單元的優化,其中,的器件性能介于和之間,同理,而的性能優于和。

  總結一下就是,依然堅挺,可以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

  這些體系,包括新的、舊的,許秋打算之后一,打包整理在一起,發一篇文章。

  單獨拆開發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太水了點,還不如合起來發一篇好的。

  莫文琳:三元體系的文章也已經基本寫好,亮點是“首個高效率三元非富勒烯體系”,打算今天投出,目標期刊,基本上還是比較穩當的。

  許秋指導了一番莫文琳的文章寫作,再加上這個三元體系也算是他提供的,最終混了一個排名第二的共同一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