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32 肥美的韭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拿到了幾種新材料的初步性能表征數據后,有機五人組的主要的任務變更為準備光源樣品。

  “都過來一下,”許秋召集眾人:“統計一下這次光源的樣品。學妹你負責記錄。”

  “好噠”韓嘉瑩取出實驗記錄本,翻到新的一頁寫下:“6月21號,光源樣品準備”。

  許秋說道:“首先是我的ITIC和ITIC衍生物體系,包括PCE10:ITIC、H22:ITIC……等12個體系,每個體系都要有給受體單獨組分、共混組分的樣品,不同體系之間,可能會有部分重復的樣品,就不需要重復測試了,先都記錄下來吧,最后再統一整理。”

  “我的兩個二維鈣鈦礦體系,異丁胺和對苯二乙胺有機間隔層的……”吳菲菲在內心估算了一番:“一共810個體系吧。”

  “我的FNIC及衍生物體系……”鄔勝男補充道。

  “我的簡單,就只有一個三元共混體系。”莫文琳笑著說道。

  “幫俺也測兩個熱電的樣品怎么樣。”段云從里間實驗室歸來,也跑過來湊熱鬧。

  “可以啊。”許秋點點頭。

  “最后,我自己的H2x、H3x、H4x體系……”韓嘉瑩記錄完畢,皺了皺眉頭:“好多啊,這回怕不是要準備200多個樣品。”

  “沒辦法,剛好趕上一批新材料出世。”許秋攤了攤手:“先統計一下具體的樣品種類和樣品編號吧。”

  半小時后,韓嘉瑩整理完成,向許秋匯報:“加起來,一共要做63組樣品,每組重復3個,樣品數量就是169個。”

  “辛苦你啦,”許秋在心中盤算了一番,說道:“看樣子應該要完整的測完12小時了,好在這次是在白天測試,不然通宵到上午九點的滋味還是比較難受的。”

  “是啊是啊。”“每次熬夜都要有黑眼圈。”“熬一次夜,就要貼一周面膜才能補回來。”幾個妹子深以為然的附和著。

  待她們討論完,許秋開始安排任務:“今天晚上加明天,我們要配好各自的溶液,還有要準備大約250片硅片襯底,然后周三統一進行旋涂,鈣鈦礦和熱電的樣品,吳菲菲段云你們自己負責,有機這邊的樣品……”

  許秋考慮到莫文琳的旋涂技能是有機五人組中最低的,剛好可以靠這個機會大幅度刷熟練度,便說道:“就由莫文琳你來旋涂吧,有沒有什么問題?”

  “沒問題。”其他人紛紛響應。

  周四早上七點四十分,組里除了段云和田晴外的另外六人在材一216匯合,帶著6個49規格的樣品盒以及鑷子、一次性PE手套等必要的工具整裝出發,一同打車前往魔都光源。

  這次他們叫了一輛專車,可以載七個人的那種,價格稍微貴了一些,不過相比于打兩輛車還是要劃算一些。

  八點四十多分,眾人到達光源門口,做好登記后,領取個人輻射計量計、門禁卡,進入內部。

  莫文琳是第一次來的,好奇的到處觀望著。

  她在碩士期間基本上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學校外出測試,畢竟主要方向是有機合成,實驗設備課題組都有,表征測試手段一般都是常用的那些,學校的公共儀器平臺基本可以滿足。

  不像搞材料的,表征測試會比較復雜,要涉及到光源GIWAXS、瞬態光譜TAS以及其他大型非常規儀器。

  韓嘉瑩嘰嘰喳喳的給莫文琳當著導游:

  “這個是個人輻射劑量計,可以檢測輻射強度,不過不是實時的……”

  “原來是這樣,就像這樣別在衣服上就可以了嘛?”

  “嗯嗯,帶在身上就行,那邊是……”

  許秋則盤算著將魔都光源復制到模擬實驗室中。

  當前模擬實驗室的體積已經達到了1000000立方米,即一百萬立方米,而魔都光源占地面積300畝,也就是20萬平方米。

  看起來魔都光源的占地面積很大,其實一大半都是道路、空地、綠植,還有食堂、住宿處、辦公樓等配套場所,主樓的占地面積許秋估摸著只有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而且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池塘,不過并沒有魚,許秋也不知道為啥要設計這個東西出來,大概是用來提升逼格,也可能是當初建造這里的時候批下來的地太多了……

  魔都雖然房價很夸張,但其實并不是因為真的缺土地,也不是蓋房子用的鋼筋混凝土的物料成本有多高,主要還是奔向一線城市的人太多,加上了房價這樣一個篩選機制。

  這座城市在用房價來告訴外來者,配鑰匙嗎,三百萬一把,一千萬三把,你配嗎?

  其實,這也是城市之間發展不平衡導致的結果,如果國內每個城市都堪比一線,或許就沒有高房價這事情了。

  當然,如果理解了高房價背后的本質,就會明白,就算沒有高房價,也會有高教育成本、高就醫成本等等冒出來。

  對于肥美的韭菜們來說,鐮刀永遠都是存在的,無非是收割的形式不同罷了。

  除非生產力真的發展到物質生活極大豐富那種程度,不然割韭菜這套社會運轉的底層邏輯是不會改變的。

  許秋動手將光源主樓裝入模擬實驗室中,至此,除了瑞典那邊的激光實驗室外,有機光伏領域涉及的各種實驗室都已經集齊了。

  說起來,什么時候能去瑞典玩玩呢?

  暫時估計是沒機會,之前申請中瑞國際交流項目要七月份才開始遞交材料,年底才能出結果,要是能評上的話就可以公費出國交流(旅游)了。

  一行六人進入主樓,找到BL14B1線站。

  前一組的測試人員已經測完離開,接待許秋他們的老師是第一次碰到的那位資深老師,羅陽。

  寒暄了幾句,羅陽開始進行調試。

  之后,眾人開始正常的測試,吳菲菲、鄔勝男一組,韓嘉瑩、莫文琳一組,兩組人輪換著進行換樣、測試操作,陳婉清負責實時處理實驗數據,導出GIWAXS結果。

  許秋開始劃水……

  嗯,也不算劃水,他在撰寫手上的兩篇文章,直接把熱乎的GIWAXS數據插入文章中。

  這次測試沒出什么意外,X射線的能量是正常的10千電子伏特,中途也沒有掉光現象發生。

  晚上八點半,樣品測試完畢。

  段云的幾個樣品都撲街了,測試的結果都是環狀的,表明樣品應該是多晶結構,在面內、面外沒有取向性分布。

  這次光源的數據還是比較關鍵的,吳菲菲那邊一篇JACS,許秋這邊一篇AM,一篇JACS,陳婉清這邊一篇JMCA,都是只差光源數據。

  周五,許秋從模擬實驗室中找到兩個新的三元體系,交給莫文琳。

  其中一個是H22:ITIC:IEICO,另一個是PBDBT:ITIC:PDI4B4T,模擬測試的結果表明,這兩個體系的性能均在11出頭。

  這兩個體系都是圍繞著許秋開發出來的ITIC,也算是他在為自己開發的材料進行造勢。

  在互聯網時代,講究一個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

  只要不是爛的扶不上墻的那種,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都能夠火起來。

  當然,這也只是現階段的情況,未來如何還不好說。

  因為一種策略,用久了就不靈了,在影視圈,早些年隨便請點小鮮肉,拍一拍,在各種媒體上宣傳一番,就算劇情爛的一批,豆瓣醬評分拉胯,被人們追著罵著爛片,票房卻依然能夠堅挺。

  但現人們慢慢開始不買賬了,就比如《魔都堡壘》,主演傻狍子,制片成本3.6億,最終票房一億出頭,投資方拿到手的不足六千萬,直接虧損3億。

  學術圈也是類似的,假如在有機光伏領域,近期發表的文章都是ITIC相關的,包括ITIC的衍生物,ITIC和不同的給體結合,基于ITIC的三元體系,那么勢必會引起其他人的廣泛關注、跟風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這種材料成為一種基準材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周六加了一天班后,許秋搞定了手上的兩篇文章,得到了最終草稿版本。

  第一篇是PCE10:ITIC體系,擬投AM,一作許秋,二作韓嘉瑩,三作陳婉清,四作鄔勝男,五作魏興思掛通訊。

  第二篇是H22:ITIC體系,擬投JACS,韓嘉瑩、許秋共一,三作莫文琳,四作陳婉清,五作鄔勝男,六作龔遠江掛通訊,七作魏興思掛通訊。

  不到兩周的時間肝出來兩篇AM、JACS這樣級別的SCI論文,還是蠻快的。

  這兩個體系,一個效率8.32,另一個效率10.27,除了徐正宏他們開發出的IDTBR體系,在ADA領域中這個效率還沒有其他人能與之抗衡,文章發表的難度應該不大。

  如果被拒稿了,對許秋的影響也不大,最多換個期刊再投就是了,這種工作不愁沒人要,他估摸著眼下ITIC這個工作的級別,引用次數破百是鐵板釘釘的,一旦被確立成為基準體系,引用破千都有可能。

  周日,許秋把文章發給組里的幾個掛名作者,讓她們幫忙找BUG,最后找魏老師修改、投出。

  PS:連著爆發了一周多,每天想劇情碼字時間平均超過12小時,有點更不動了,休息幾天。當然,不是請假,只是恢復正常的更新量,日更六千,這本書從去年8月份開始發書,連著160天,從未斷更、請假,作者君還是比較有節操的對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