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66 更高的山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什么是更高的山峰呢?

  答案顯而易見,《自然》大子刊,乃至《自然》和《科學》的主刊。

  同樣,想要登頂的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必須要做出重大的突破才行,就算許秋坐擁系統,仍然不是那么容易能辦到的。

  從SCI二區到一區,文章發表的難度雖然增加了不少,但也只是線性的增加,可從AM、NC這種級別的一區頂刊到《自然》大子刊、CNS主刊,那發表難度就是指數級的跨越式提升了。

  很簡單的例子,假如能在研究生階段發表一篇《自然》的話,畢業后直接到國外牛津、哈佛、麻省、劍橋之類的高校找個大牛組讀兩年博后,回國后有很大的機會直接以“青千”的身份人才引進,然后到985高校當特聘教授或研究員。

  而對國內的教授來說,能發一篇《自然》,其他方面不拖后腿的話,基本上一個“杰青”的帽子就穩了,換句話說,許秋在魏老師組里發一篇《自然》,現在還是“青千”的魏興思,過不了多久就能評上“杰青”,基本都不怎么用走人脈關系,躺著就能進步。

  “師兄你不要一作的話,那我們共一吧,”韓嘉瑩嘿嘿一笑,“我在上面,你在下面。”

  “這什么破路,你都能開車。”許秋抬手輕敲了敲學妹的頭,這次倒是沒有再次拒絕,“隨你吧。”

  “那另外一個B3T6的體系,也由師兄來寫文章,給你一作,怎么樣?”韓嘉瑩再次提議道。

  “不用,我不需要。”許秋搖搖頭。

  “不,你想要。”韓嘉瑩堅持道。

  “你該不會是不想寫文章吧?”許秋思索片刻,狐疑道。

  “沒有,不是的……”韓嘉瑩慌亂解釋著。

  “嗯?”許秋稍微加重了語氣。

  “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這樣啦,”被戳穿后,韓嘉瑩坦然承認:“寫文章多無聊啊,還是做實驗有意思呀,師兄,可不可以嘛”

  許秋考慮了一會兒,點頭應下,“行,反正數據都是全的,而且投ACSAMI的話,不用寫的太認真,等我手上這篇EES投掉后,花一周時間寫完它就是了。不過,下不為例。”

  “師兄真好”韓嘉瑩撒嬌般的往許秋身上蹭了蹭,說道:“這里菜上的好慢呀,都十多分鐘了就來了兩聽可樂。”

  “我們六點才吃的晚飯,現在才九點多……”許秋吐槽道。

  “這不是知道晚上有宵夜吃,特意留了肚子嘛。”韓嘉瑩解釋了一句,頓了頓說道:“話說等我們的3DPDI體系文章都發表后,還要繼續嘗試其他PDI體系嗎?”

  “沒必要,”許秋搖頭道:“這個領域我們能把手上的文章都發表就足夠了,之后除非把效率沖到10以上,或是提出什么新的觀點,不然也發不了更多的好文章,最多就是JMCA、CM之類的弱一區。”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頓了頓,許秋繼續分析道:“目前來看,我估計PDI體系上限也就是10左右,或者再往上估計,頂天能到12,大概率無法超越富勒烯體系。而且想要達到10這個數值可不容易,肯定繞不開大量的材料合成、器件優化,需要反復試錯,性價比太低,我們就不去浪費這個時間,不如這個任務交給同行來做,然后我們把精力留給更好的方向。”

  “那我們也和學姐一起做ADA體系嗎?”韓嘉瑩聽明白了許秋話語之中的潛在含義。

  “沒錯,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要轉移到ADA領域,”許秋點點頭,解釋道:“剛剛徐正宏他們發表了一篇《自然·材料》,把非富勒烯領域的效率上限提升到了10,雖然從短期來看,發文章的門檻是提高了,尤其對學姐非常不利,但從長期來看,可以把這個領域的熱度炒作起來,吸引其他研究者來一同研究。”

  同一領域內的研究者們之間確實存在著競爭關系,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合作關系,科研發展到現在的階段,想要推動一個大領域的發展,一個人或是一個課題組的力量是不夠的,哪怕是院士大佬,也需要一群小弟來幫忙。

  就比如,有機光伏領域,有人負責開發給體材料,有人負責開發受體材料,有人負責研究其中的電荷輸運機制,還會有人去研究新型傳輸層材料,從其他層面去把器件的性能優化到更高,或是研究卷對卷加工、環境友好型溶劑、大尺寸、柔性這些與商業化相關的技術,為將來有機光伏器件走向應用鋪墊道路。

  研究者越多,領域就越熱門,領域越熱門,發展就越快,領域發展越快,進入領域內的新人就會越來越多,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反之亦然,冷門的領域,如果沒有重大突破來打破惡性循環,最終就會走向消亡;這也是馬太效應,贏者通吃的體現。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是我認為有機光伏領域的未來,”許秋停頓了一下,認真說道:“就在非富勒烯領域!”

  “師兄有什么具體的研究計劃嘛。”韓嘉瑩問道。

  “計劃么,”許秋尷尬的摸摸頭,“隨機應變算不算計劃。”

  “隨機應變……”韓嘉瑩扶額,“我還以為師兄已經成竹在胸了呢。”

  許秋攤了攤手,解釋道:“ADA類型非富勒烯受體領域,可不似之前做的PCE11以及3DPDI體系,有現有的體系可供參考,也就是說大方向上可以判斷,但是具體的細節無法提前得知,需要我們以及其他同行不斷摸索。”

  韓嘉瑩好奇道:“徐正宏他們組的一些前期工作,也可以借鑒的吧。”

  “嗯,合成手段可以借鑒,畢竟很多合成反應都是同樣的類型,”許秋話鋒一轉:“不過在分子結構設計方面幾乎沒有參考的空間,沒辦法,他們之前的效率數據太低了,大多數都在5以內。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他們做了一些分子結構優化,把效率從2提升到了3,這種程度的提升,說不準就是實驗誤差導致的,或是低效率的那個體系器件加工條件沒有優化到位。”

  “那他們剛剛發表的那篇《自然·材料》呢?”韓嘉瑩化身為好奇寶寶。

  “嗯……”許秋思索片刻,解釋道:“那篇工作雖然把效率提升到了10,但只是一個孤例,除了給我提供一個在D/A單元之間夾其他單元的想法,以及關于穩定性研究的思路外,在其他方面并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

  除非我們去模仿他們,開發IDTBR的衍生物,比如改一改中央D單元上的側鏈,或是在“B”、“R”上面加點東西之類的……

  但這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覺得用我們組自己開發出來的ICIN單元更好一些,而且學姐怎么說也打破了ADA體系的世界紀錄不是么,只保持了負一天的那種。”

  “負一天……”韓嘉瑩輕笑一聲,“還蠻形象的嘛。”

  許秋喝了一口冰可樂,說道:“其實,我也不是完全沒有計劃,大方向上是以我們的ICIN單元為基礎,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禁帶寬度,或者說光吸收范圍的富勒烯受體分子,然后基于這些受體分子,按照光吸收互補、能級匹配能原則,合成一系列與之適配的給體材料……”

  “我明白了”韓嘉瑩靈機一動:“這就叫給體、受體兩開花!”

  “什么兩開花,真是章口就萊,”許秋反駁道:“明明是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好伐。”

  “剛才還沒說完呢,”許秋繼續說道:“我的設想是構建豐富的給體庫和受體庫,兩兩匹配,得到最優的體系,構建給受體適配的理論模型,之后還可以往半透明以及疊層電池器件的概念上發展。”

  “聽起來工作量好大的樣子。”韓嘉瑩歪了歪腦袋。

  許秋輕松說道:“慢慢來唄,再說除了我們還有數百同行呢,不過,日后估計要不少麻煩魏老師出去PY交易了,幫我們找其他課題組要一些材料回來。”

  韓嘉瑩問道:“師兄,話說PY是什么意思啊,是我想的那個嘛?”

  許秋思考了三秒鐘,才解釋道:“PY,就是朋友嘛,跟我讀坡鞥朋,醫藕友,朋友。”(鞥:音eng,一聲,意為馬韁繩)

  韓嘉瑩艱難的發音:“坡嗯噴,醫藕友,盆友”

  “是鞥不是嗯,是朋友不是盆友。”許秋耐心教導。

  “坡,嗯,噴友”韓嘉瑩漲紅了臉。

  許秋攤了攤手,原來學妹前后鼻音分不清啊,平常他都沒有注意到。

  這時,服務員端來兩大盆小龍蝦,還送來了一大包一次性手套,“你們的小龍蝦來了,配菜在底下。”

  “終于來了,餓扁了都。”韓嘉瑩迫不及待的戴上手套,感受了一番,說道:“總感覺我要進實驗室的樣子,不過這手套和實驗室里的一次性PE手套相比,也太薄了吧。”

  “節約成本嘛,畢竟在這里就算手套漏了也沒什么危險。”許秋隨口解釋道。

  請:m.laidud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