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64 我沒有針對誰的意思,我是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回到216,許秋突然想起之前閱讀文獻時注意到的現象:

  在有機光伏領域,大組在AM、JACS灌水的比較多,而在NC灌水的比較少。

  今天看到NC的版面費用后,許秋開始懷疑,會不會因為是NC太貴,他們灌不起……

  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

  既然NC這么貴,那《自然》主刊的版面費用是多少呢?

  許秋好奇的登錄了Nature官網,,進入“期刊信息”一欄,開始尋找。

  在“期刊信息寫給作者發布選項傳統發表模式”下,有文章投遞、審稿、發表等一系列流程,還提了一句“發表的文章將提供給訂閱《自然》雜志或付費閱讀特定文章的機構和個人”,但并沒有標注出具體版面費用。

  沒有注明,那大概率就是免費的。

  很快,許秋注意到“傳統發表模式”下面緊跟著有一欄“Open

  Access(開放獲取)”,表示作者也可以開源自己的文章。

  不同于NC那種全部稿件強制開源,《自然》主刊則由作者自行選擇開源與否。

  而且,還煞有介事的列舉了“開放獲取”的三條好處:

  對于作者來說,他們的作品將被更多的人看到,與存在付費墻(阻止非付費用戶瀏覽網頁內容的屏蔽系統)的文章相比,開放獲取文章的瀏覽和引用頻率更高;

  對于讀者來說,他們可以訪問和建立在他們領域的最新工作和數據集。

  對于文章的資助者來說,他們資助的工作將有更廣泛的受眾,并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在末尾處,重點來了。

  選擇“開放獲取”,需要收取9400歐元的版面費。

  9400歐元,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十萬軟妹幣。

  這是如此多的一筆巨款,以至于都能在魔都買個一兩平米的衛生間,裝一個馬桶了。

  正當許秋感慨萬千的時候,韓嘉瑩已經測完了今天制備的器件,臉上洋溢著笑容,蹦蹦跳跳的從里間實驗室出來,她的身后還跟著陳婉清,學姐也是面露笑意,不復上午的頹廢樣子。

  韓嘉瑩身體撐在許秋座椅靠背上,從背后環住了他的脖頸,在耳邊輕輕吐聲:“師兄,猜猜我這批器件做到了多少”

  許秋被學妹的突然襲擊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他很快發揮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小心試探道:“難道,破8了?”

  韓嘉瑩歡快的說道:“不止哦,再猜”

  感受著身后學妹柔軟的觸感,許秋用夸張的語氣說道:“天吶,不會超過9了吧?!”

  “bingo!”韓嘉瑩松開雙手,挪動兩步,在許秋旁邊坐下,“參照師兄之前體系的優化條件,效率達到了9.05,一發入魂!”

  “恭喜學妹啦,”許秋似若無奈的搖了搖頭,“哎,我剛突破了世界紀錄,還沒保持幾天,就又被打破了呀。”

  陳婉清突然插話道:“你能有我慘嘛,剛剛我的器件效率破6了,要是明天才看到早上那篇效率10的《自然·材料》,我還能開心一天呢,現在連一天的世界紀錄都么得……”

  三人閑聊間,樓道里傳來一聲重重的關門聲,以及熟悉的“噠噠噠”的腳步聲。

  他們頓時開啟了“假裝討論”模式:

  “我覺得可以試試后退火處理。”

  “DIO的添加量還可以再優化一下。”

  “溶液濃度還可以提高一些。”

  很快,魏興思夾了個公文包出現在216門口。

  他的神色看起來有些疲憊,朝內部環視了一圈,看到辦公桌前的三人,隨口問了一句:“今天器件做的怎么樣?”

  沉默了兩秒鐘,許秋主動說道:“韓嘉瑩的體系最高做到了9,陳婉清的最高6。”

  現在,許秋已經代替從學姐,成為了有機三人組中的領頭人,一方面是許秋現在的科研能力暫露頭角,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學姐不太愿意直接面對魏老師。

  “9……”魏興思看了看許秋,又看了看韓嘉瑩,考慮了一會兒,略帶期待的說道:“具體多少,有機會破十嗎?”

  “9.05,”許秋斟酌了一番,說道:“突破10的機會不大,她這個體系和我之前那個很相似,最優的器件加工條件不會偏差太多。”

  “嗯,我明白了,”魏興思朝許秋點了點頭,轉頭向韓嘉瑩問道:“現在你的文章寫的怎么樣了,就是之前第二代的體系?”

  “唔……”韓嘉瑩估算道:“差不多完成了七成左右吧。”

  “你把文章的格式改為ACS,準備改投CM吧。”魏興思見韓嘉瑩疑惑的樣子,解釋道:“不然你這個9效率的第三代體系就不好出手了,要是把第二代、第三代兩個體系合二為一,也有點可惜,畢竟第二代的表征都齊了,文章都快寫好了,投個CM應該還是很容易中的。”

  “好的。”韓嘉瑩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過了一秒鐘,又說道:“對了,馮盛東老師那邊的TAS數據還沒開始測呢。”

  “那讓他先不要測第二代的體系了,然后我們快點寄一批第三代體系的樣品過去,把TAS的分析放在第三代的體系中。”魏興思頓了頓,朝許秋說道:“你那篇NC投掉后,最近沒什么其他事情吧。”

  許秋點頭回應:“沒有。”他大概猜到了魏老師要說什么。

  “行,”魏興思點點頭,“沒什么事情的話,你可以幫韓嘉瑩一起做下實驗或者寫寫文章,具體分工你們自己商量吧,爭取……在兩周內把第三代9的那個體系的文章寫出來,可以做到嗎?”

  許秋暗中盤算了一下,現在關鍵的器件數據、GIWAXS數據已經拿到手,TAS、TRPL可以拜托馮盛東老師,剩下的表征其實并不多,他和學妹兩人合作的話,兩周時間雖然有些緊,但也不是做不到。

  其實,許秋也知道對這篇文章來說,魏老師的心理預期可能是三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寫完,但會故意說兩周,只要花費的時間沒有超過魏老師的實際心理預期,他那邊都是可以交差的。

  有點類似于中學時期父母叫孩子起床:“七點了,要遲到了!”,而實際的時間可能只是六點半而已。

  要是他們一直提前謊報半小時還好,最怕當你已經習慣了半個小時的提前量,然后父母突然某一天說真話了,那就直接涼涼,遲到半小時,喜提一次罰站。

  將發散的思維收回,許秋點點頭說道:“應該沒問題。”

  韓嘉瑩見狀,也應了下來:“我也可以。”

  許秋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馮盛東老師那邊……”

  “馮盛東那邊你們不用擔心,我會和他講的,讓他優先做我們的測試,”魏興思笑了笑,“說起來,他們這種擁有特種表征設備的課題組真是占便宜,隨便兩個實驗,寫兩段話,就能蹭一篇NC、AM的通訊作者,不過有利有弊,他們想自己發文章確實挺難的。”

  “陳婉清,你的如何?”魏興思頓了一下,自語道:“噢,剛才好像提過,超過6了,是吧。”

  陳婉清尷尬的“嗯”了一聲。

  有學妹的9珠玉在前,學姐的6就沒那么驚喜了,不過魏老師還是鼓勵了一句:“辛苦啦,文章抓緊時間寫起來,先按AM的格式寫吧,不管怎么說,還是要試著投一投的。”

  說完,他又朝里間實驗室看了一眼,不過沒有進去,直接轉身離開。

  待魏老師遠去,陳婉清突然八卦道:“你們猜猜他干嘛去了,會不會……”

  韓嘉瑩隨口接話:“還能干嘛,下班了回家唄。”

  許秋搖搖頭,說道:“我猜他去做大保健了。”

  “大保健?”韓嘉瑩突然紅了臉:“就是,就是那個,那種很舒服的……”

  “沒錯,魏老師連續投了四篇文章,身體有些吃不消,今天下午我看他改文章到一半的時候,都是站起來繼續改的,”許秋頓了頓,解釋道:“這么晚了去醫院肯定不合適,就應該出去做個按摩推拿,活動一下筋骨。”

  “嘁,”韓嘉瑩反駁道:“這叫什么大保健,明明是馬殺雞。”

  “不說這個了,”韓嘉瑩提出剛才的疑問,“為什么這個工作要轉投CM呢?”

  “一方面……,另一方面……”許秋把之前的分析過程,詳細給學妹解釋了一下,最后總結道:“主要還是求穩。”

  “這樣啊,”韓嘉瑩這回聽明白了,又問道:“那我另外一個B3T的體系怎么辦呢?”

  “我想想,”許秋考慮了一會兒,說道:“留著最后寫吧,現在還是要和其他課題組搶時間,優先發表性能更好的體系,到最后B3T的體系估計只能發一篇ACSAMI了,不過二區也是文章嘛。”

  “二區也是文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陳婉清突然插話。

  “學姐,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我是說……”許秋道。

  “嗯?”陳婉清雙目一瞪,舉起了拳頭,揮了揮:“繼續。”

  ‘并沒有什么威懾力的樣子,甚至有點點像招財貓……’許秋止住話頭,轉移話題:“我是說假如日后ICIN這個結構能做好的話,學姐一區還不是隨便發,再來幾篇都有可能。”

  “可現在到6都吃力,”陳婉清輕嘆一口氣,“說起這個我就來氣,他們怎么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把效率給捅到了10,這讓別人還怎么做啊。”

  “不直接捅到10,也發表不了《自然·材料》,NM呀。”許秋隨口解釋了一句。

  “倒也是,”陳婉清道:“話說《自然》的子刊,縮寫怎么都這么奇怪,又是NC,又是NM的……”

  “可能N比較特殊吧,”許秋笑了笑道:“《自然·光學》、《自然·物理》都是NP,《自然·化學》也是NC……”

  請:m.laidud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