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五十四章 看破不說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許秋現階段對金錢的概念,還是比較佛系的,畢竟是學生嘛,錢夠用就行。

  未來他主要打算在科研圈、學術領域發展,那么當下的主要任務就是專心做科研。

  至于搞錢什么的,不用急,況且急也沒用。

  等科研做出了成績,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天辣所在的商圈,合生匯,距離學校不遠,步行大約二十五分鐘。

  在學校附近的地段,因為有各種單行道、兩車道以及禁止掉頭轉向的交規,如果打車的話,可能還沒有步行快。

  這個時候,要是像陶焱那樣,有只電驢,出行就會方便許多。

  不過,在學校附近騎車載人,容易被抓到,然后罰款。

  之前,陶焱騎電驢載他的時候,陶焱的表現,就像是個特務頭子似的,每經過一個路口都非常小心,觀察有無紅藍閃爍著的燈光。

  還是乖乖步行吧。

  兩人漫步在校園中。

  途徑雙子樓的時候,韓嘉瑩道:

  “師兄,那邊有共享單車,我們要不騎車去吧。”

  許秋順著她的手指看去,是自行車停車場,那邊有一排小黃車,整齊碼放著。

  可上次送她回寢室的時候,她不是說不會騎車嗎,怎么這次……

  算了,看破不說破。

  “好啊。”許秋應和道。

  然后拿出手機,準備輸入車牌號,獲得解鎖碼。

  魔都綜合大學作為小黃車的第一批試點高校,申請騎行只需要上傳校園一卡通圖片審核。

  不需要交押金,每小時五毛錢,而且每天還能領若干張一塊、兩塊的抵扣券,相當于每次騎行都不要錢。

  不過,許秋剛經歷過米團餓了呢千度外賣,三方外賣平臺的混戰,也很清楚小黃車這種行為的背后邏輯。

  外賣大戰的時候,新人30塊任意滿減的紅包,一分錢的外賣,一塊錢買十幾瓶飲料,單單不足十塊就能吃外面三、四十塊的便當。

  這些,他都經歷過,尤其是在超市兼職的時候,一群人去褥平臺的羊毛。

  在持續了一兩年后,米團、餓了呢,干倒了千度外賣和一眾其他小的平臺,市場占領的差不多,用戶習慣也培養好了。

  米團、餓了呢攜手,一起緩緩漲價,市場秩序重新建立。

  顯然,共享單車,小黃車,小紅車也是一類的套路,前期的讓利,只是資本在擠壓競爭對手,占領市場罷了。

  日后肯定會漲價,也肯定會收押金的,甚至小黃車能不能存活下來都未曾可知。

  不過,那都是未來的事情了。

  目前的小黃車規則,校園內有單雙號兩種牌照,它們都可以在校園內自由通行,但是只有雙號才能駛出校園。

  校門口,小黃車還專門派了工作人員守門,阻攔單號車輛駛出校園。

  在雙號車駛出校園后,有24小時的保護期。

  在保護期間,其他人無法開啟該車輛。

  同時,騎行者也必須在保護期內再次駛回校園。

  當然,規則定下了,執行起來,就只能靠自覺的。

  大學生群體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尊重規則的。

  這也可能是小黃車選擇先在他的學校進行試點的原因之一吧。

  小黃車用的是機械鎖,需要在手機APP中輸入車牌號,獲得固定的四位解鎖碼,然后開鎖。

  據說,有人做了WIKI一樣的東西,他發動了一大批人,共享了所有遇到的小黃車的解鎖碼,幾乎涵蓋了校園內大半的車,不需要使用小黃車APP即可開鎖。

  不過,許秋還是有節操的,一直都是乖乖的用APP開鎖。

  兩人各自打開一輛車,駛出校園,然后沿著大學路,一前一后騎行著。

  韓嘉瑩對附近的商圈也是比較熟悉的,所以也不用許秋帶路,直接在前面帶頭。

  許秋在后面看著她的尾燈,心道:

  車技這么好,還說自己不會騎。

  當時學妹說起謊來,毫無痕跡,臉不紅心不跳的,也是個高手啊。

  十多分鐘后,到達目的地合生匯,兩人在商圈外的自行車停車場停好車,記好位置和車牌號。

  這邊的商圈占地面積非常大,內部是純粹的步行街,有專門的保安守在各個入口處,因此自行車無法在上面騎行。

  又步行了十多分鐘,兩人終于走到天辣的門前。

許秋還是第一次來這邊的店里吃  大致觀察了一下店內食客的面部表情,感覺應該沒有踩雷。

  他又看了眼手機中大眾評點的號碼單,小桌還有五桌,便同學妹說道:

  “快了,前面還有五桌。”

  “好呀,那我們在這邊坐著等一會兒吧。”

  兩人并肩坐下。

  估計要等半小時左右,干點什么好呢。

  許秋看到韓嘉瑩拿出手機,便好奇的看了過去。

  心想,大概率是刷刷微博、逛逛逼乎什么的吧,如果是打開了起點,那學妹和我就是同道之人。

  誰曾想,學妹的操作令他始料未及。

  她,居然打開了郵箱,然后下載了他下午剛發給她的論文草稿文件。

  韓嘉瑩也注意到了許秋訝異的目光,說道:

  “怎么啦,我本來打算周六看的,現在不是剛好有時間嘛,很奇怪嗎?”

  “沒有,沒有,”許秋道:

  “我只是覺得你應該會逛逛微博什么的,打發零散時間。”

  “微博啊,我偶爾會上去看看熱榜,關注一下最近發生的熱門事件,不是很喜歡經常逛。”

  解釋過后,韓嘉瑩指著手機上的WORD文檔,說道:

  “師兄,這個文章標題,我看有些人喜歡用兩段式的,就是前面幾個詞,中間加個冒號,后面再接幾個單詞。

  這種格式看起來很不錯呀,我們怎么不用這樣的格式呢?”

  “這個純粹是個人的寫作習慣問題,不需要刻意去模仿別人。”許秋道:

  “比如我的這個標題也可以改為,‘高性能聚合物給體材料:設計、合成與光電應用’。

  可以改,但是沒有必要。”

  “這樣啊。”韓嘉瑩若有所思點點頭。

  兩人又開始了學術討論。

  聲音雖然不大,但周圍的人還是能聽到的。

  不過也沒有引起太多波瀾,大多路人只是好奇的看了他們一眼,然后繼續忙他們的事情。

  畢竟,科研討論,和尋常的家長里短,對他人來講,又能有多少分別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