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三十章 影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之前,許秋對將來的研究方向進行展望,大概率要朝非富勒烯體系努力。

  不過,轉換方向倒不是很急。

  現階段還是要圍繞著PBT4T,以及它的四個衍生物來研究。

  畢竟,他目前是大四,剛選擇直博的學生,將來做科研的日子還很長。

  做科研,很多時候講求的是一個體系的完整性、連貫性,比較忌諱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研究。

  這一點在大課題組中體現的比較明顯。

  尤其對于一個領域的先行者,導師會要求他們的學生,在平時科研工作以及最終撰寫畢業論文時,要完整的、連貫的做一個體系。

  畢竟,現實的科研生活不像小說,隨便就可以跨行業,今天造火箭,明天核聚變。

  隔行如隔山。

  哪怕是科研大牛,大都也是在一個大領域的幾個細分類目下,不斷的沉淀、挖掘、突破。

  究其原因,就是現在科研領域已經趨于紅海,大部分科研的紅利,已經被早些年的科學家瓜分的差不多了。

  像是牛頓、愛因斯坦那個年代,科研大廈初步建立,隨便一個發現就能載入史冊。

  現在不同了,對科研的探索,已經快要接近人類的認知邊界了。

  想要取得大突破,不僅要有足夠的科研人才,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試錯。

  這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些類似。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進入瓶頸期,就需要普及全民教育,提升全體人類的綜合素質,才能繼續向上突破。

  接下來,許秋開始考慮給韓嘉瑩安排一個研究方向。

  目前,他基于P2FBT4T-2OD的文章已經投出,投了AM。

  剩下的邊角料有:

  PBT4T這個原始的分子,可以發表一篇文章。

  P2FBT4T系列,四種不同側鏈的分子,可以相互比較,發表一篇文章。

  這兩篇文章還是要快點投的,不然可能也會被其他課題組捷足先登。

  P2FBT4T-2OD材料,研究它的結晶性能與溫度的依賴關系,這篇文章已經被學姐預定了。

  想來想去基于PBT4T的體系,也沒什么剩余的研究方向了。

  上面前兩個工作不能直接給學妹,因為都是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的,而且主要實驗者是許秋。

  這要是送一篇一作給她,有點太過了。

  那么,其他方向呢?

  當初他還設計了PBT2T、3T、5T這些方向。

  不過,把這個方向交給學妹,對她來說會不會有些太難了?

  之前,光是調節個側鏈,都會對分子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許秋在實驗過程中可是遇到了不少難題。

  歷經千辛萬苦,才將效率從4%提升至10%以上。

  現在要是直接改變主鏈的話,肯定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甚至可能所得到的分子,不適合作為光伏材料也不一定。

  至于簡單的方向也很容易想到,可以模仿學姐的那一套路數:

  三元共混有效層、三元共軛聚合物……

  或者是走走其他偏門,柔性襯底、鈣鈦礦傳輸層、半透明電極等等……

  許秋思考片刻后,決定還是把兩條道路擺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選擇吧。

  他找到韓嘉瑩,說道:

  “關于你的項目,我這里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比較困難的,一個是比較簡單的……”

  話還沒說完,韓嘉瑩就毫不猶豫做出了選擇:

  “我選擇困難的!”

  “不具體聽一聽內容嗎?”許秋好奇道。

  “先做選擇,再聽也是一樣的。”韓嘉瑩道:

  “我也希望未來能夠像師兄一樣,發AM這樣的好文章。”

  沉默片刻,許秋道:

  “那你就研究PBT2T、3T、5T的體系吧,可以上手直接用帶兩個氟原子2F的體系,這樣可能性能會好一些。

  等下周我忙完,你和我一起去張疆學習合成吧。”

  “好的。”韓嘉瑩點點頭。

  原本許秋打算說“我們不一樣”,但話到嘴邊還是收住了。

  有什么不一樣呢?

  都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啊。

  在她的身上,許秋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就像是初入科研圈時的自己,敢闖敢拼,敢于立下宏愿。

  這樣好也不好,萬一方向沒選對,可能就會碰個頭破血流。

  當初他也是豪氣沖天,想著改變世界,后來才發現,這有多難。

  個人的力量在這個大時代的洪流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哪怕他有系統這個不大不小的掛,哪怕自己在未來真的能夠改變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也注定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向前走的。

  許秋又想到了陳婉清,他科研道路上的領路人。

  想到了學姐的自知之明,雖然夢想是一篇AM,但知道她自己的能力不夠,所以拼命水二區。

  日后,找機會看看能不能給她圓夢吧。

  畢竟,還有一年多,要是順利的話,她就要畢業了,也不知她之后會選擇什么樣的路。

  周一組會。

  吳菲菲之前投掉了一篇關于氯化銨添加劑的文章,投在了CM上,還沒有返回意見,現在她又開始了新的工作。

  對于傳統鉛基鈣鈦礦材料,采用的是碘化鉛,她則選擇了一種擬鹵素的鉛化物,硫氰化鉛,作為添加劑。

  也就是在傳統MAPbI3中,加入一定比例的Pb(SCN)2,形成MAPbIx(SCN)3-x這樣的結構。

  現在已經取得初步進展,效率已經超過了標樣。

  現在,鈣鈦礦體系的最高效率已經突破20%,儼然成為一個新興熱門的領域。

  而且,魏興思回國后,這個領域的才剛剛開始起步不久,他就是最早進入這個領域的一批人。

  對于一個新興的,潛力無限的領域,有很多研究方向可以挖掘,能夠產出不少文章。

  吳菲菲,頗有點站在風口上的感覺。

  當然,她本身的實力也是擺在那里的,實力運氣兩相疊加,自然文章發的風生水起。

  若不是許秋異軍突起,吳菲菲一定是課題組內,做科研最閃亮的那位。

  接著是田晴,她中規中矩的,匯報著電荷輸運方面的研究結果。

  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小眾,很難發大文章,但是配合鈣鈦礦熱點,發個小文章還是不難的。

  之后是段云,他也算熬出了頭,前段日子剛剛把設備搭建起來,現在正在測各種標樣。

  再加上陳婉清和許秋剛剛投掉一篇AM。

  五人皆有不錯的實驗進展,組會上難得一片風平浪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