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章 云實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許秋有一門學位專業課納米材料學在周三上午,還有一門選修課在周五上午。

  此外,這學期還有一門生產實習,不過這門課程不是每周都要上的,一般在學期中的時候由院系統一安排教學內容。

  通常是參觀工廠、車間、生產線等等,三個專業的教學內容各不相同,差不多持續半天到一天的時間。

  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的課程會少很多,本科要修讀一百五十學分左右,而碩士只要修讀三十多學分,博士只需要修二十學分不到。

  陳婉清在博士一年級的時候就基本上把課程修讀完畢,所以這學期就沒有課程了。

  因此,周三早上她就去了張疆校區,許秋則在中午飯后才出發。

  A501房間。

  許秋進門,看到陳婉清躺在沙發上休息,便調侃道:

  “這邊魏老師管不到,學姐是不是在偷懶啊。”

  “我可沒有偷懶,一上午我干了不少活呢,”陳婉清板著手指頭,說道:

  “這次投的反應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加了封端劑,三甲基錫代噻吩的已經反應過了,現在在進行溴代噻吩的封端,而且你的反應我也幫你弄好了;

  還有,昨天泡在堿缸里的玻璃儀器我也拿出來,用超聲波清洗儀洗干凈了;

  此外,上上次索氏提取的產物,也就是第一批材料,我把它們取了出來,一起放在真空烘箱中烘干。”

  “學姐辛苦了。”許秋道。

  “勤能補拙嘛,不過說起偷懶,段云才是劃水高手,”陳婉清道:

  “之前他不是在張疆嘛,有差不多一個星期,他都沒有做實驗,也不知道一天天對著電腦在干什么。

  我當時就在想他組會怎么辦,沒想到他組會上說‘他做了一次合成實驗,但是沒有成功,推測是濃度過高導致的,接著他又降低了濃度,再次實驗,但還是沒有成功,因此接下來的實驗打算進一步降低濃度。’

  要不是我那段時間也在張疆,還真被他騙過去了。”

  “段云看起來老實,也會做出這樣的事,這就是云實驗吧。”許秋笑道。

  “也不算是云實驗,這個結果其實是他上周的數據,但他在上周組會上并沒有報告,而是充當了這次組會的報告內容。”陳婉清道。

  “段云很機智啊,這種方法我們也可以拿來借鑒一下。”許秋道。

  “不被發現就沒事,被發現可就慘了。”陳婉清道。

  “那學姐你再休息一會兒,我去實驗室看看。”

  “好的,注意安全。”

  穿戴好防護裝備,許秋進入A502實驗室,走到自己的通風櫥旁。

  里面有兩臺油浴鍋。

  一臺是裝有反應容器的,還在120攝氏度加熱中,正在進行溴代噻吩的封端反應。

  這次的氮氣球很堅挺,筆直的立著,還有著實心球的大小。

  看來涂抹了真空硅脂后,體系的氣密性已經足以保持24小時以上了。

  反應瓶是兩口燒瓶,其中一個瓶口與球形冷凝管連接,另外一個瓶口用橡皮塞塞著。

  可以利用針筒從橡皮塞注射藥品進去,比如封端采用的兩種封端劑均為液體,就可以直接注射。

  如果是固體試劑,比如催化劑,則需要用溶劑溶解后,再注射。

  當然了,在注射前,要保證注射器中沒有空氣。

  像醫院里給人打針那樣,先噴點液體出來,把空氣排盡。

  仔細觀察后,許秋發現,反應容器瓶內部有一圈固體物質。

  應該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比較大的時候,在溶液中溶解度下降,導致其析出。

  綜合判斷下來,至少從體系氣密性和產物分子量的角度來看,這第二批PBT4T材料的合成反應是比較成功的。

  許秋又看向另外一臺油浴鍋。

  這臺之前是用來做索氏提取的,提取管內用濾紙包裹的第一批PBT4T材料,已經被陳婉清取走真空烘干了,但是整套儀器還沒有拆除。

  應該是學姐太忙,沒顧上拆,當然也可能是她忘記了。

  下面三角燒瓶內溶液的顏色非常深,再次說明第一批材料的分子量偏低。

  許秋將三角燒瓶中的溶劑倒入廢液桶中,再將裝置拆除。

  順便幫學姐的裝置也處理好后,他把玻璃儀器均放入超聲波清洗儀中清洗。

  這次的玻璃儀器不需要先泡堿缸,因為比較干凈,而且等第二批材料反應完畢,這套設備還要拿來用。

  當陳婉清來到實驗室的時候,發現許秋已經幫她做好了收尾工作,便說道:

  “封端反應的時間差不多好了,我們來做第二批材料的后處理工作吧。”

  許秋關停了油浴鍋的加熱裝置,然后把反應容器抬到油浴鍋油液面的上方,等待其自然降溫。

  “學姐,今天還投新的反應嗎?”許秋道。

  “不了吧,連著做實驗太累了,”陳婉清道:

  “而且,這兩批的性能還沒測試呢,先拿它們做幾批器件再說吧,不然下周組會沒東西匯報。”

  “好的。”

  許秋用一次性PE杯接取甲醇,準備濾紙。

  等待反應容器降至室溫后,拆除裝置,用一次性滴管吸取溶液,滴入甲醇中。

  和第一批產物的后處理不同,這次溶液滴下去,形成的是一個個藍色的小圓餅,緩緩的落入杯子底部。

  而且一滴管下去,大約兩毫升溶液加入甲醇中,甲醇溶液仍然是透明的,接近于無色。

  這說明大多數的產物都以固態形式析出了,產物分子量很高。

  將反應瓶內的溶液吸干后,瓶子的內壁還有一圈固體產物,形成了一個帶狀薄膜。

  因為這個東西已經是固態了,所以不需要再用甲醇處理。

  許秋用不銹鋼刮刀直接把它取出,丟到甲醇溶液中。

  然后過濾,靜置。

  完成后,陳婉清略顯激動道:

  “這次的分子量很高啊,應該是我做合成反應以來最成功的一次。”

  隨即,她又換了語氣道:“不過,我看文獻,分子量也不是越高越好的。”

  “是啊,雖然分子量越高,理論上光電性能就越好,但是溶解性就會隨之降低,”許秋道:

  “如果溶解度低到一定程度,沒辦法成膜,那再好的性能也無濟于事了。”

  “希望這批樣品的性能會比較好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