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了人手去抓捕歐洲戰場上國內未曾出現過的外星生物個體之后,陳新這才靜下心來思考該如何加強前線部隊作戰能力的事情。
雖然說這次視察的結果是前線的部隊已經能夠抵御外星生物的進攻,并且表現出了一定的從容,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增強作戰能力。
這幾個月呆在歐洲,陳新雖然不是很能獲取國內的信息,但每個星期國內還是會有簡報傳過來,而且即時通訊也還是通暢的,該知道的信息他也都知道。
洞庭湖戰區如今已經轉守為攻,盡管攻勢并不強烈,有幾次進攻還沒有達到效果,被外星生物擊退了,但很明顯攻守已經易型了。
靠著陸行艦、移動基地作為戰略支撐,有泰坦搭配動力裝甲部隊作為攻堅力量,即便只是普通士兵也有著外骨骼搭載重機槍和噴射背包保證火力和機動力,炎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已經和歐洲各國之間形成了相當明顯的代差。
雖然說歐洲方面也開始裝備動力裝甲和外骨骼,但無論是裝備的數量還是對裝備的應用思路,歐洲方面都和炎國有著很大的差距。
盡管歐洲方面靠著炎國的支援,已經逐漸從之前搖搖欲墜變成了可以支撐得住,并且能夠抵御外星生物的進攻,但很顯然光只是能夠抵擋外星生物的進攻是遠遠不夠的。
人類必然會反擊,也必須去反擊,因為這是人類的家園,不可能任由外星生物侵占。
如果只是隔絕災害,那炎國也好,歐洲各國也好,其實已經做到了。
靠著堅固的防線和軍隊的奮戰,他們已經將外星生物入侵的災難擋住了,擋在防線之外。
雖然這樣做帶來的是巨額的軍費開支,以及人類必須將大量的有生力量耗費在抵擋外星生物的進攻上,但擋住了畢竟是擋住了。
對于一些沒有那么有進取心和責任心,只想著維持現狀的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畢竟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想法,維持住現在的生活,自己不會受到影響就可以了,至于說人類怎么樣,平民的生活怎么樣,從來不在那些大人物的關心范圍內。
或許有人會打著將這場戰爭變成所謂的永續戰爭的想法,從而從中獲取源源不絕的利益和好處,但這對于人類而言,卻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真正的有識之士眼里,是絕對不能這樣做的。
陳新沒有這樣的想法,炎國的高層同樣也沒有。
在他們眼里,建設和發展才是他們所需要的,靠著持續的戰爭去獲取私利而損害國家、乃至是全人類的利益,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考慮和選擇的。
這也是為什么炎國的軍隊會在剛有了反擊能力之后,就以一種近乎急不可耐的態度展開了反攻。
因為在高層看來,和外星生物之間的戰爭已經嚴重的拖慢了炎國建設和發展的道路,更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早一天解決這些外星生物,國家就能早一天將精力和資源重新轉回到建設和發展上來。
即便這樣著急進攻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但比起現在國家維持戰爭狀態所帶來的消耗來說,這些損失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的。
然而在炎國已經可以反攻的時候,歐洲方面才剛剛擺脫了被動挨打的局面,稍稍緩過了一口氣,能夠應對外星生物的進攻而已。
固然這當中有陳新這個幫炎國開掛的人存在,但不得不說歐洲方面的情況著實糟糕的一塌糊涂。
如果不是這段時間陳新和援歐艦隊的努力工作,再加上炎國的大力援助,歐洲方面根本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恢復過來。
所以短時間內希望歐洲方面擁有反攻的能力是不現實的。
如果以當年炎國開國太祖在《論持久戰》中所劃分的三個階段來說,現在的炎國方面已經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但歐洲方面才剛剛從戰略防守轉為戰略相持。
這段時間里,歐洲應該盡可能的積蓄力量,以待反攻。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陳新才會大力去整治歐洲混亂的秩序,并且建立起一套行而有效的治安維持體系,以及民兵和騎士團這樣可以視作預備兵力的組織,以為歐洲方面培養足夠的預備兵力。
這樣一來,當歐洲方面轉入戰略反攻階段的時候,就能夠迅速的武裝起來足夠的部隊投入到反攻之中。
只是如果想要反攻,光靠預備兵力是不夠的。
歐洲方面現在資源產出雖然恢復了不少,加上援歐艦隊的努力,保障前線的消耗和民眾的生活需求算是馬馬虎虎,但顯然這樣是無法為反攻積蓄起來資源的。
想要讓歐洲方面能夠積蓄起來用于戰略反擊的力量,除了盡可能的提升現有的資源產出,讓產出大于消耗之外,還需要盡可能降低現有的消耗。
民眾的生活物資消耗這一塊雖然很想說不能縮減,但事實上在戰爭時期這一部分往往是最先被壓榨到極限的。
陳新雖然很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承認,即便物資出產的情況有所改善,歐洲地區民眾的生活條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雖然各國對于各自國家的掌控能力有限,自治城市完全可以稱得上脫離了他們的掌控,但盡可能的壓榨底層民眾,獲取更多的資源他們還是做得到的。
這一點就連那些自治城市也是一樣,畢竟他們不被各國軍方當做敵對勢力的關鍵一點就是他們仍舊在向各國官方繳納稅收。
只要一點點的在自治城市容忍的范圍內加稅,就能夠不斷的對他們進行壓榨,只要控制在一個不會引起自治城市反彈的程度,就不會有問題。
所以陳新想要降低現有的消耗,就只能從前線來想辦法了。
如何在不削弱,甚至提升前線戰斗力的前提下,做到盡可能的減少消耗,這便是陳新所需要去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