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51章過墻(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家大侄子

  第051章過墻(三)

  “朋友來了我們用好酒,豺狼來了用刀槍。”

  這句話簡單中帶著些不簡單,被漢朝作為對匈奴宣戰的口號,寫在了對內的圣旨與對外的戰書中,很快便在沛縣傳開了。

  自然,百姓們都認為這句話是皇帝說的,并不知道出自劉信之口。

  劉邦要對付匈奴,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權威,便在小小的沛縣再次進行征兵,請求沛縣父老子弟再次幫一幫他劉季,抵御外辱。

  如果是別的縣,可能并不會理會皇帝,最多也不過是敷衍應付。但這里是沛縣,劉邦的大本營,對劉邦那是十分擁戴的。

  自然,劉邦其實也擔心沛縣人不鳥他,先下了圣旨,將沛縣劃歸為皇帝的湯沐浴,永久免除沛縣人的徭役。

  沛人自然歡喜無限,對皇帝感恩戴德,但劉信怎么辦?

  劉信是沛侯,沛縣本是他的封地,如今卻成了空頭的侯爺。

  這在許多對政治敏感的官員看來,是皇帝再一次打擊劉信勢力的信號。當下急于撇清與劉信關系的臣子紛紛上書彈劾劉信,指責劉信飛揚跋扈,目無尊上,即便殺頭也不為過,至少也該剝奪劉信的爵位。

  張良、陳平、全旭、司馬芝也都有上表。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劉信本人并沒有什么動作,只是將自己關在屋里,寫寫毛筆字,練習書法。

  劉信寫字,虞姬幫忙研墨,她喜歡看劉信淡定從容的樣子。外面的風雨讓她擔驚受怕,所以她經常到劉信的書房里來。虞姬第一次來時,劉信有些愕然,后來也都不攆她走。兩人客客氣氣,相敬如賓。

  皇帝在沛縣建立了一座高臺,取名黃金臺。準備在黃金臺上,向沛縣父老以及全天下百姓宣讀他皇帝的志向。由叔孫通、陸賈來制定一切的禮儀章程。

  十月一日,黃金臺建成。皇帝準備開始他的表演,并熱情邀請劉信參加。

  皇帝的使者走后,劉信放下了筆,出了書房,去臥室換了一身黑底鑲紅的禮服,頭戴粱冠,腰佩美玉,身持寶劍,翩翩公子模樣。

  劉信深吸了一口氣,剛出了臥室門,便看到虞姬同樣換了一身紅色禮服,手持長劍,微笑著看向自己。

  虞姬微笑道:“我們母子這些日子受公子照顧,無以為報,愿請公子欣賞劍器舞。”

  不等劉信回話,虞姬便已經揮動長劍舞了起來,當真是婉若游龍,飄若驚鴻,仿佛兮若青云之碧月,縹緲兮若流霜之回雪。

  到了后來,節奏便日趨高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劍器舞罷,虞姬汗浸透了衣衫。

  虞姬舞得精彩,劉信看得癡醉。但也僅此而已了。他們都被現實捆綁得太深,也各自朝現實低了頭。

  “我走了,如果我不回來,就去找田七。他會幫你們安排好。”

  劉信說完,便真的走了,只留下虞姬在原地,胸膛起伏。

  黃金臺在原沛縣酒樓前建成。偌大的一個高臺,長五十步,寬四十步,版筑而成,整個高臺如同階梯式的金字塔。

  劉信徒步走到黃金臺前,他來得較晚,此時群臣都已經在臺上了,劉邦也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復雜地俯視著劉信沿著階梯而上,朝自己走進。

  面對劉信盛裝的公子服裝,劉邦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位大侄子的確是風采照人,更是年富力強。如果他是自己的兒子該有多好?自己便可以放心的將帝國傳承給他。

  臺下,百姓也都靜悄悄的。皇帝與沛侯叔侄二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秘密了。日子久了,即便是在愚昧的百姓也都看出這叔侄倆不對付。黃金臺倒像是斷頭臺。

  皇帝忽然離開了龍椅,站了起來,走向了劉信,握住劉信的手舉起面向沛縣父老,朗聲道:“朕欲將趙地委任給自己的侄兒,封他做趙王,你們說好不好啊?”

  百姓聽了,頓時歡聲沸騰了起來,齊聲高呼皇帝萬歲,都覺得他們的皇帝與那秦朝的皇帝不一樣,是個有人情味的皇帝。

  張良與陳平對視,都看到了對方臉上的輕松與笑意。

  司馬芝與全旭站在一起,低聲與全旭道:“我終于明白皇帝建立黃金臺的用意了,他這是要用民意束縛住沛侯的民望!”

  全旭淡淡道:“至少君侯保住了性命。皇帝能有這番措施,天命又豈能不在他身上。”

  司馬芝有些黯然,隨即想到:“老皇帝雖然深諳帝王心術,但畢竟老了,他那些兒子卻并不成器的。”想到這里,司馬芝便又重新振作了起來。

  劉信被封趙王,且不提旁人的感受,但就劉信自己而言,他并不感激劉邦,只是把這當作是老皇帝的一次無奈的妥協。

  面對與匈奴的戰爭,劉邦顯然并不如表面上那樣自信。他或許不需要劉信的才能,卻需要劉信活著給他壯膽。這是自己還能活到現在的重要原因。

  但能夠活著,還是一件開心的事。

  劉信知道皇帝想要什么,于是他跪在了地上,向皇帝宣誓:“臣侄劉信,愿意世世代代為國家鎮守河北,永不叛漢,若違背此諾,人神共棄之。”

  皆大歡喜之后,劉邦便在黃金臺上宴請群臣、百姓。酒酣耳熱之際,皇帝舉起酒杯唱起了歌來。

  歌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皇帝唱罷,劉信和之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叔侄二人相得如此,宴席中充滿了歡快與活潑的氣氛。

  王平與雍離多少有點尷尬。他們本都是劉信的故交好友,卻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與劉信劃開了距離,以求獲得皇帝的信任。顯然,他們做得太成功了,將劉信得罪得太狠,以至于皇帝十分放心將趙相與郎中令的職位交給他們。

  劉邦的目的十分明顯,讓他們二人監視劉信。

  比起王平、雍離二人的尷尬,劉信倒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以趙王的名義,催促他們二人先行一步往趙地探查形勢。

  劉信還需要找劉邦要人,畢竟整頓偌大的河北,單靠他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