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二章:流水線的萌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景泰天下

  “為何這么久?召集天下之工匠,加上兵部和工部的人也需要這么久?”朱祁鈺不解得問道。

  “啟稟陛下,因為工程量之大,所以需要的人手也多,初次上手速度定然十分緩慢,當工匠已經習慣上手之后,以后的速度定然會加快許多。”范辰解釋道。

  這確實是朱祁鈺忽略掉了,他忘了無論召集再多的工匠人家也是新手,這是新式武器,根本不存在老手這樣的人,恐怕就連范辰也不敢自稱老手。

  “你需要多少人?”朱祁鈺向范辰問道。

  范辰思考了一下后回答道,“嗯……目前有三十名工匠可以獨自制作燧發槍,只是還不是太熟練,需要我負責監督協助,如果訓練他們快速上手的話,大概還需要半個月左右。”

  “之后可以再訓練一批人,需要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而那三十人要出師的話,至少需要三個月,暫時還是不需要太多的人,這些人就夠了。”

  “需要這么久嗎?”朱祁鈺有些不解的問道。

  “雖然我們的人是從火銃坊調來的,但是燧發槍還是與火銃有比較大的區別,一個人熟練上手還是有很大的挑戰的。”范辰解釋道。

  目前燧發槍主要的制作問題還是集中在槍膛和機座那里,對于底盤和擊錘的安裝以及引藥鍋這些,都必須要嚴格的按照規制不能有一絲意外。

  這些在旁人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只要組裝就行了,但是各種物件的制作在現在的工業水平上都很繁瑣復雜的。

  想要單獨一個人完成這一切,三個月出師已經算是很快了。

  朱祁鈺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看向范辰問道,“朕這邊有一個提議,不知道你看看如何。”

  “以流水線生產,一批人各自制作單獨的各個零件,另一批人負責組裝,譬如,你們負責制作槍膛,他們負責制作機座零件制作,他們負責組裝,這樣不是大大的節省時間了嗎?”

  其實關于流水線這一概念,朱祁鈺在翻閱古籍的時候發現在秦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雛形,只是后來隨著對匠人的單獨管理開始后。

  這一流水線的概念就消失了,再加上子承父業、獨門絕技的這種思想,導致一些手藝不能被外傳,所以制作一般都是由一個人單獨負責的。

  哪怕現在的火銃也是,單獨各自完成制作,這就讓朱祁鈺很是無語,這樣不僅延長了制作時間,還容易導致各個火銃的口徑和長度大不一樣。

  這也是為啥現在火銃的口徑有25毫米的、26毫米的、27毫米的等等,各自都不一樣。

  不過這樣也方便管理,國家可以好好的掌控那些制作火銃的匠人,防止他們出逃或者流失。

  但是朱祁鈺覺得流水錢豈不是更安全,自己都無法單獨完成,他們只會制作其中的一部分,豈不是更能保證手藝的安全。

  畢竟他們只會部分制作的手藝,無法單獨一人完成全部的制作,更加的安全。

  “若是這般的話,確實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只是這樣……”范辰有些遲疑道。

  朱祁鈺擺了擺手,“朕記得之前秉彝(苗衷)曾與朕提過,你們槍膛的制作時無法單獨一人完成的,既然已經需要兩人一起制作了,何不直接將其全部分開。”

  苗衷聽著朱祁鈺的話,他知道朱祁鈺這是說給自己聽得,早在上次徐有貞那次,關于匠戶分離的問題就已經說出來了。

  只是朱祁鈺沒有給一個完整的章程,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是現在朱祁鈺提出來了,那么恐怕對于匠籍這一戶籍的改革也要開始了。

  “陛下,此舉雖然可以大大的加快燧發槍的制作,但是這樣對于匠籍得管控也需要更改了,現如今的匠籍只會讓工匠們懈怠罷工,對加快制作速度毫無益處。”苗衷回答道。

  既然苗衷開口了,范辰也知道接下來沒自己的事情了,他之前還是糾結怎么回答朱祁鈺的話呢,畢竟那些東西根本不是他可以插嘴的。

  他也不敢隨便的說些什么,一旦表態錯了,那么后果可不是他能承擔的起的,他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

  “朕自然知曉,只是關于匠籍的問題也必須要進行改善了,工匠們的待遇若是不加以改變,那我大明就會失去更多優質的兵器,其中得失想必你們也是十分清楚的。”朱祁鈺嘆氣道。

  “如今既然已經提出來了,那么也要加快了,這燧發槍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裝備到神機營中,所以對于匠戶的改制,你與世用(高谷)兩人這些天抽空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匠戶們到底要怎么管理,戶籍到底應該怎么分層,匠戶們的待遇應該如何安排等等,這些都要由你們去考慮一番,畢竟軍匠和工匠都是在你們二人的管轄之下!”

  “臣領旨!”

  苗衷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了下來,早在之前其實他們心中都已經有了大致的打算,對于重新改革匠籍這方面,雖然有違太祖皇帝的規定。

  但是目前看來似乎真的要改革了,他們也都并非迂腐之人,目前匠戶制的缺陷已經打在了他們臉上,若再裝聾作啞就有些過分了。

  而此時正在工部忙著修建運河規劃和修建道路規劃的高谷,得知這件事情后,也沒有多家考慮,轉身從身后眾多文書中抽出了一本仔細看了看。

  然后便讓太監帶回皇宮呈交給朱祁鈺了,這次不用走內閣這邊了,直接呈交給朱祁鈺。

  看著手中的文書,朱祁鈺有些小小的驚訝,他倒是沒想到高谷竟然早就準備好了,自己交給他的事情可比兵部的多太多了。

  又是修運河,又是修公路,雖然現在國家沒太多錢用來揮霍,但是朱祁鈺有的是拿到錢的方法,所以關于運河和公路的修建也成了工部現階段重點目標了。

  至于黃河那邊,徐有貞已經明確拒絕了工部的協助,所以工部也就撤了回來,如今正好有不少時間優先對順天城附近的公路進行勘測調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