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45 漢國的危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明爭霸場

  燕武6年初,草原上發生了一件讓大漢帝國都感到棘手的大事。

  東胡王盧煞吉向匈奴大單于臣服,東胡王庭被納入到匈奴的統治之下!

  盧煞吉則成為匈奴大單于之下的一個封王。

  隨后,匈奴兩支大軍進入東胡王庭所在的草原,將烏桓人的主力和鮮卑人的主力一戰擊潰。

  烏桓王和鮮卑王更是在匈奴人窮追不舍的追殺下雙雙被斬殺。

  皇太極所部趁機侵占烏桓人和鮮卑人的草場,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控制住了烏桓人和鮮卑人,將其納入到八旗體制當中。

  烏桓王和鮮卑王的死讓兩個族群群龍無首,剛好被皇太極趁虛而入。

  吞下果實的皇太極回頭就向來勢洶涌的匈奴人投誠,愿意臣服匈奴的大單于。

  皇太極的投誠讓匈奴大單于看到了一統整個大漠草原的機遇,欣然接納,并分封皇太極為金王。

  東胡王盧煞吉和皇太極的投誠可不是跪拜一下就可以,匈奴采取的雖然是分封制度,但卻有完善的朝貢體系。

  臣服的東胡王盧煞吉和皇太極不光名義上是匈奴大單于的臣屬,還要派出一定數量的戰兵加入到匈奴的軍隊中,對漢軍進攻。

  后勤糧草什么的都得自己籌備!

  東胡王庭的草原已經被匈奴鐵騎占據,盧煞吉不得不帶著本部兵馬跟隨匈奴鐵騎,進攻大漢帝國的上谷郡居庸關。

  皇太極由于投誠的比較早,避過了匈奴鐵騎的踐踏,但仍然要帶著軍隊配合匈奴軍隊進攻大漢帝國的城墻和外圍烽火臺。

  一時之間,大漢帝國的東北部邊防頻頻告急,大量的烽火臺被一一拔除,匈奴和胡人聯軍用不了多久就會兵臨居庸關!

  原本由于胡人在匈奴和大漢帝國之間保持中立,居庸關的軍事壓力并不大,遼東關更是只需駐扎一支偏師。

  所以大漢帝國的主力都集中在雞鹿寨和雁門關一帶跟匈奴人反復鏖戰,不時還出關打擊匈奴人的游牧部落,掠奪匈奴人的人口和牛羊馬匹。

  現在胡人完犢子了,大漢帝國的邊防壓力瞬間增加兩三倍之多!

  大漢帝國首都長安皇宮大殿中。

  “陛下,東胡王庭潰滅,盧煞吉臣服匈奴,女真金王崛起,也選擇臣服匈奴。

  東北荒蠻之地和朝鮮半島被蠻人中的燕王統一整合,瞬間就能拉起數萬大軍,帝國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長此以往此消彼長,帝國恐怕難以抗住匈奴人的南下。

  一旦帝國疲軟之態被西羌發現,羌人必然會升起覬覦之心。

  南方的閩越之國為前朝余孽所創,一直對帝國南疆虎視眈眈,夜郎自大之輩不知天高地厚,恐怕也有趁火打劫之舉。

  帝國想要改變目前的困境,不能再如同以往那般獨力而戰了。”

  漢武帝劉徹聽過后,眉頭緊皺,現如今的帝國國策是他力排眾議定下的,如果取消的話,對他的皇帝威嚴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然而,下方大臣所言句句屬實,漢武帝劉徹不是深居皇宮的肉糜皇帝,他甚至經常御駕親征帶兵上戰場,自然明白東胡王庭崩塌后,對帝國的外部環境打擊有多大!

  大漢帝國能威懾四方,靠的不是外交,而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底氣。

  當初幫助衛滿國擊敗三韓之地,就是大漢帝國的武力外交的鐵證。

  自然而然的,這種武力外交必然會將周邊小國得罪。

  遍觀大漢帝國的周邊小國。

  西羌被大漢帝國打成了附庸國,趕到了西北高原的荒蠻之地生存,每年都被迫向大漢帝國繳納貢賦,心中的敵對情緒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因為匈奴大敵當前,西羌現在生活的又是高原苦寒之地,物質生產不富裕,戰馬產地寥寥無幾,大漢帝國早就將西羌這個落后的族群滅亡了。

  同樣的道理,南方的閩越之地,就是前朝的殘兵敗將建立的,南方的叢林和瘴氣成為這些前朝余孽的天然保護罩,帝國南下的成本超乎想像的高,根本不是現在與匈奴血戰的大漢帝國能承擔的。

  反倒是南部的閩越兩國,北上十分容易,因為兩國北面大漢帝國所占領的郡縣都是開發成熟的富饒之地,所以大漢帝國的邊防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閩越兩國國力不強,騎兵比大漢帝國還弱好幾個檔次,出了山林根本不是漢軍對手。

  至于所謂的夜郎國,還處于青銅時代,沒有完成生鐵時代的晉升!

  是時代壁壘消失后才跟大漢帝國接壤的。

  只可惜,夜郎國頗為自大,一直對大漢帝國掌控的富裕巴蜀之地垂涎三尺,一旦大漢帝國流露出弱勢姿態,漢武帝毫不懷疑夜郎國會第一個出手。

  遍觀四野,全都是大漢帝國的敵人,真是國事艱難啊……

  最可悲的是,一天不解決匈奴問題,大漢帝國就一天無法抽調精銳主力西征和南下解決那些宵小之輩,依靠地方駐軍能守住基本盤就很不容易了。

  畢竟南方富裕之地每年都要為北方前線提供大量的兵員和物資。

  漢武帝劉徹知道所謂的改變國策,就是拉攏周邊的國度。

  比如說安撫西羌,用削減或取消西羌的貢賦來消解兩者的矛盾,甚至雇傭西羌的勇士編入軍隊中,一起對抗匈奴人。

  窮苦的西羌什么都缺,就不缺敢走出來拼搏富貴的勇士。

  而且西羌只是大漢帝國的統稱,羌人雖然是文化差不多的族群,但羌人中分為數個部落,互不統屬,只有最強的參狼羌作為盟主共同對外。

  所以,只要大漢帝國舍棄一些利益,放下身段,分化拉攏羌人部落還是比較容易的。

  不過那么做,大漢帝國對西羌的政治優越地位將會消失不見,從此以后羌人在漢人面前不會矮一頭了。

  這同樣是一個隱患。

  更何況雇傭羌人勇士編制軍隊,同樣要花費大量金錢,安撫西羌則會減少收入……

  因此,這個國策只能解燃眉之急,卻會對未來形成隱患。

  只是,現在的大漢帝國無法解決邊關的危局,一旦那個關口被破,整個大漢帝國都將遭遇一場浩劫!

  請:wap.biqi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