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41 杜絕軍隊貪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明爭霸場

  擺在簡斐慥和庫帕兩人面前的二選一選項清晰明了。

  一個是一郡之主的封疆大將,除了苦寒貧瘠,人口稀少,地處燕國邊境外,沒什么缺點!

  另一個則是人口相對肅慎多一些,生態環境好一些的扶余郡,只是在這里需要受到燕國朝廷官府節制監視不說,獲封的土地封戶人口護衛數量都有限制,還要和低級的小封建主擠在一起做鄰居。

  想當土皇帝?

  做夢去吧!

  如果不計較居住的舒適環境和生活質量,一味追求權利的話,自然選擇去肅慎郡當封疆大將來得爽。

  趙作仁給出這兩個選項,也是尋思著順帶測一測兩人的野望。

  肅慎郡看起來各方面條件很差,但受到的限制卻很現在沒有自成一體的能力,但繁衍幾代人之后,在肅慎形成地頭蛇一般的存在還是很容易的。

  并且幾代人過去后,人口的缺陷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

  相對而言,選擇去扶余郡當封建將軍,未來的發展潛力就很差了,不過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一定的武力。

  無論是朝廷分配的封戶還是可以從軍中抽調的護衛軍骨干,都不用得到封賞之人自掏腰包。

  到了封地,獲得的也都是開墾過的熟地,只需要一兩年時間就能站穩腳跟。

  于是,庫帕選擇在扶余郡,簡斐慥則選擇去肅慎郡!

  這兩人的選擇讓趙作仁措不及防。

  原本趙作仁以為庫帕會選擇去肅慎郡,畢竟庫帕一直在軍中以老資歷囂張跋扈,野心不小。

  即便庫帕沒有野心或不敢有野心,選擇扶余郡,看似平平無奇的簡斐慥也不應該選擇去肅慎郡啊。

  簡斐慥給出的理由是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余生為大燕王國戍邊,建立一道肅慎防線。

  庫帕給出的理由則是他希望能繼續追隨在趙作仁身邊,為趙作仁征戰四方。

  雙方給出的理由都比較充分,也表達了自己的忠心,正因為兩人的配合,先鋒軍和虎賁旅的高級將官分封和整編十分順利。

  不錯,在分封庫帕和簡斐慥為首的高級將官后,兩只燕國的野戰部隊自然再一次迎來整編。

  這次整編不是從上而下的改制,僅僅只是將兩只隊伍合并起來,方便白起管理而已。

  白起在如今的大燕王國可是圣眷正隆,借著平定三韓的軍功,直接被趙作仁越級提拔為大都督。

  如果不是另外兩個掛總兵銜的庫帕和簡斐慥被趙作仁高捧低放,分封到扶余郡和肅慎郡當鎮國將軍,野戰部隊里沒有比大都督更高的軍職,趙作仁還打算把白起再往上提一提。

  不過那么做白起的軍功就遠遠不夠了,如果后面立功的人以白起作為軍功提拔的標準,會讓燕國的官職變得混亂不堪。

  庫帕和簡斐慥獲封鎮國將軍,還分別掛了總兵銜,可謂是將軍功封爵的檔次一下子拔高起來。

  原本燕軍官兵還對將軍等爵位沒什么具體概念,現在聽到當上將軍后立馬就可以成為軍隊中最高的軍職總兵,自然清晰無比。

  于是,在燕中官兵形成了封爵總兵獲得世襲罔替封地的印象。

  自然而然的,這也成了燕國官兵的最高理想。

  這對于提升燕軍作戰積極性起到了不菲的作用。

  獎賞分封了那些軍中高級將官,特別是庫帕和簡斐慥兩個軍頭,沒有引起任何波瀾后,剩下的整編軍隊就變得水到渠成。

  大燕王國對軍制進行了系統的規定,分為王室近衛軍,野戰兵團,地方衛戍部隊三個體系。

  王室近衛軍的職責不必多提。

  野戰兵團就是實行997工作制度的職業士兵,無需承擔其他社會勞作,除了偶爾的固定輪休假期外,基本上是以軍營為家。

野戰兵團的軍餉福利待遇是燕國最高的,畢竟王室近衛軍不需要支付軍餉  野戰兵團的軍餉則全部由燕國的中央朝廷左右丞相負責統籌劃撥。

  并且為了杜絕軍官貪墨軍餉的惡件發生,燕國特別設立了直屬于中央的軍餉司,專門給野戰兵團發放軍餉,不經過軍官之手!

  這可是給幾萬人發放軍餉,并且還沒有趙作仁上輩子的網絡轉賬的便利,所以趙作仁才不得不單獨設立一個衙門負責發放軍餉。

  官兵的軍餉只能官兵自己和他們的直系親屬才能領取,領取的時候還要登記畫押!

  這一套制度固然復雜繁瑣,但卻從根本上杜絕了軍餉被貪墨的問題。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永遠無法避免,畢竟人性本貪,哪怕是趙作仁上輩子那個和諧社會,貪官污吏不也是比比皆是么?

  那可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都能錄視頻發到網上公示的時代,卻仍然無法杜絕貪污現象的存在。

說白了,不是大家無法發現貪污現象,而是上面人官官相護,不去管理  貪官對老百姓而言是毒瘤,但對統治者來說確實非常好用的棋子。

  政治斗爭失敗的官員,大部分都是以貪污罪名被拿下的,畢竟政斗那些齷齪事不能拿出來公之于眾,會降低政府在民眾眼中的形象。

  但貪污受賄罪名就很好了,如果每一個官員都貪污受賄,那就再也不用擔心想要拿下某個官員沒有理由可用了。

  所以,治理貪官污吏不是能不能做到的問題,而是想不想去做的問題。

  畢竟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上,真要是所有的官員都清廉如水,跟包公一般渾身毫無污點,當皇帝的怎么把自己不爽的官員拉下馬?

  隨隨便便就斬殺一名清官,那不是給自己頭上扣屎盆子么?

  就連趙作仁上輩子那個社會,拿下哪個官員不也是以貪污罪名么?

  每一次都能讓老百姓覺得大快人心,其實被拿下的官員不過是政治斗爭失敗的可憐蟲罷了,上面有的是比他貪污多達幾十上百倍的蛀蟲,仍然可以穩坐高位。

  趙作仁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可以忍受其他部門的貪污,唯獨軍隊不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