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78 四分東胡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明爭霸場

  郁結的路人走了,留下一句狠話后離開了。

  有意思的是,哪怕是路人留下的狠話中,也沒有絲毫提及衛滿國要對燕國怎么怎么滴,全程拿著大漢帝國的虎皮說事……

  趙作仁對衛滿國的做法真是無語至極。

  隨后,除了派出更多的探子查詢衛滿國的軍事行動,提前預防衛滿國是否會出兵外,就把這件事當作笑話一樣撇除腦外。

  他現在最重要的戰略是進攻東胡人!

  戰爭的準備一直都在進行,從扶余王國中搜刮的糧食和其他各類物資有條不紊的被集中起來,準備用于大軍出征。

  隨機任務中進攻東胡人只需要打一場敵人數目過百的小勝即可,不需要滅掉東胡勢力。

  然而,趙作仁很清楚戰爭不是兒戲,真要是動手了,以胡人睚眥必報的性情,必然會報復!

  所以,趙作仁一直在作戰全面戰爭的準備,甚至已經做好了胡人大舉南下的應對措施。

  沒辦法,胡人的騎兵太多了,趙作仁根本無法獲得戰略主動權。

  從扶余王國繳獲的少量草原馬,只夠趙作仁把斥候從步行探子升級到騎馬斥候,根本無法組建一支真正的騎兵隊。

  “王上,這是最新匯總的胡人情報。

  東胡現在分裂為四個獨立勢力,其中最強的當屬原本東胡人的共主盧煞吉,基本盤在東胡王帳草原。

  東胡大草原以各個游牧部落的名稱命名,原本東胡是部落聯盟制度,但匈奴和東胡人之間的時代壁壘破碎后,匈奴開始入侵東胡,并數次擊敗東胡王盧煞吉,且迫使東胡盧王所部向匈奴投誠。

  不過后來匈奴人與漢人之間的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導致匈奴人沒有精力滅亡東胡,使東胡人得到喘息之際。

  哦對了,匈奴是大漢帝國的稱呼,匈奴人自稱為匈人,匈奴是漢人對匈人的蔑稱。

  因為大漢帝國是整個已知大陸最強大的帝國,并且文化輸出十分強大,比精神世界空虛的匈人強出百倍,所以大漢帝國對匈人的匈奴稱呼已經成為各國的習慣性稱呼,只有匈奴人自己和他們的附庸,才會保留匈人的稱呼。

  匈奴人除了強大的騎兵軍團和兇殘的戰斗方式外,其它方面跟大漢帝國對比一無是處。

  不過傳言匈奴王庭可以調集百萬引弓之士,不可小覷啊。”

  “匈奴人的情況先不急,繼續說東胡人,只要匈奴人不滅掉東胡,跟我們就不會相見。”

  趙作仁擺擺手對葉曉啾吩咐道。

  “是,王上。

  由于東胡人的共主盧煞吉在與匈奴人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導致他個人威望大降,且東胡王帳的本部兵馬損失嚴重。

  這就引發了后來的東胡分裂。

  東胡本就是部落聯盟制度,東胡王的權利在于他本部兵馬的強大,所以東胡王衰落后,其余的大部落紛紛自立。

  其中丘力居帶領烏桓人自立為烏桓王,成律歸帶領鮮卑人自立為鮮卑王。

  烏桓人和鮮卑人都是曾經被東胡人征服的大部族,本來向心力就不夠,如果不是畏懼東胡王帳的實力早就自立了。

  除此之外,東胡人中遠離東胡王帳的東胡北帳的主人烏洛,看到烏桓人和鮮卑人自立后,認為東胡王帳的盧煞吉沒有能力繼續控制他,也開始聽調不聽宣,想要坐視東胡王帳跟自立的烏桓人鮮卑人拼命,坐收漁翁之利。

  只可惜,烏洛的算盤打錯了,盧煞吉十分痛恨本為東胡人的烏洛叛變自立,命令他的弟弟盧巨儒率領東胡幕帳對東胡北張的烏洛開戰,雙方殺得比東胡王帳和烏桓人鮮卑人還要慘烈。

  烏洛自知沒有退路,帶領東胡北張全力以赴的跟盧巨儒廝殺,而東胡王帳的盧煞吉本部人馬則在于烏桓人和鮮卑人對峙。

  這就是東胡人目前的形勢。

  除此之外,東胡幕帳的將軍盧巨儒廣招各路英雄好漢參軍,得到了皇太極帶領的女真人投靠。

  這使得東胡幕帳的實力壓過了東胡北帳,如今烏洛的東胡北帳已經被效忠于盧巨儒的皇太極所部女真人攻破,僅剩數千騎兵在東胡北張的草原上跟女真人兜圈子……

  烏洛之所以繼續堅持,主要是因為他得到了鮮卑人的聲援,在東胡北帳本部被攻破后,鮮卑人擔心東胡王帳的嫡系盧巨儒坐大,開始出兵。

  烏桓人那面則負責繼續牽制東胡王帳盧煞吉本部人馬,雙方還保持著克制,只有小股部隊互相廝殺,沒有展開決戰。

  盧煞吉麾下有兩名部族大將,分別為曳落河與卑呼衍,這兩人是唯二還忠于東胡王盧煞吉的大部族領袖。”

  趙作仁聽后點了點頭,消息還算詳細,但他知道這種消息都不是什么隱秘,只要多抓一些舌頭就可以問出來。

  真正的隱秘比如說各方有多少兵力,葉曉啾一個都沒探查出來,只有喪家之犬般的烏洛所部得知有幾千兵馬。

  幾千騎兵在東胡人眼里或許是殘兵敗將,但在趙作仁的燕國這面,已經屬于足以一錘定音的軍隊了。

  畢竟騎兵和步兵是完全不同的,冷兵器時代的騎兵綜合戰力不是要高于步兵多少倍!

  “現在東胡幕帳的盧巨儒是在本部老巢呆著,還是領兵在外?”

  “回王上,盧巨儒不放心坐大的女真人,一直親領東胡幕帳的本部大軍跟隨在后面,驅使皇太極圍剿烏洛所部。

  現在的東胡幕帳中,只有兩三千兵馬駐守!”

  趙作仁聽后面色一喜。

  因為他知道,東胡人雖然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分成一個個牧群游蕩,但其實每一部東胡人都有自己的‘領袖’大帳。

  這個大帳往往占據著所控制草原最肥美的地盤,并且已經進化為定牧模式。

  就是定居耕種和養牧群相結合的方式生產。

  如此一來,既可以獲得耕田所得糧食,又能通過牧群獲取食物。

  不過草原上可耕種的面積很小,所以東胡人大部分都只能逐草而居。

  定牧的肥美之地也就是東胡人的大帳,就是各部的老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