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060 陽謀誘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文明爭霸場

  柿子自然要先挑軟的捏,扶余人理所當然的成為趙作仁下一個攻伐的目標。

  只是他要先弄清楚,扶余人的主力在哪里?

  在趙作仁謀劃扶余人的時候,追皇太極追丟的扶余王解慕漱正暗自惱火。

  女真人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僅僅在依慮部落外圍晃了一圈就朝著胡人的草原北上。

  這讓扶余王解慕漱的很多布置都做了無用功。

  更氣人的是,他還不敢帶著大軍進入胡人的地盤!

  胡人雖然在內訌,但哪怕是跟扶余人瀕臨的東胡幕帳的隊伍,在草原上也能輕松玩死扶余人的步兵主力。

  東胡可是踏入生鐵時代的文明勢力!

  然而,當扶余王解慕漱帶著大軍回到扶余城老巢的時候,卻收到了自己扶持起來的依羅王被人陣斬,依羅王所控制的部落主力全軍覆沒的消息。

  扶余王解慕漱這一次沒有勃然大怒,而是看到了削弱扶余各部實力,鞏固自己王權的計策。

  “沒想到苦寒荒蠻的白山林海中竟然潛藏著這么多強者,既然如此,倒是可以作為我的一把刀。”

  很快,扶余王解慕漱對各部的王頒布了討伐令。

  依羅王控制的部落人口則成為這次討伐令的獎勵。

  扶余王大方的沒有侵吞依羅王所部的任何人口和資源,全部拿出來作為討伐令的獎賞。

  解慕漱很清楚,想要讓下面那幾個小王豁出實力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自己親自帶著本部人馬裹挾著他們出征。

  不過這么做還怎么削弱各王所部的實力?

  到時候扶余王本部軍隊不出動,那幾個王絕對會有一大堆托辭!

  第二,就是拋出足夠肥的誘餌,在給出一個看起來很弱的敵人,讓他們自己去撕咬。

  扶余地區的人口和肥沃的土地早已被瓜分一空,扶余王解慕漱也不可能拿出自己的本部人口和資源去當獎勵,所以第二條很難實現。

  但現在有一個群龍無首還喪失了主力戰兵的扶余部族擺在那里,白山林海中走出來的敵人在扶余人眼里也不可能是強者,依羅的戰敗全都被歸結于他的年輕和愚蠢。

  所以,解慕漱自認為真正統一扶余王國的機會來了!

  扶余王解慕漱自然明白扶余王國的政治狀態是不健康的,東胡人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例子。

  原本東胡人就是由幾個獨立的大部族組合而成,聽命于實力最強的東胡王帳。

  結果東胡王帳本部的實力被削弱后,其余各部不光沒想著支援,反倒是紛紛自立跳反!

  就連東胡本部分出去的東胡北張都開始謀求自立,試圖擺脫東胡王帳的控制。

  解慕漱不想自己的扶余王國成為第二個東胡,所以一直都在積極削弱吞并其他扶余部族的勢力。

  解慕漱發出的是陽謀,哪怕被識破了也不擔心沒人上鉤。

  依羅王所部的戰兵雖然沒了一大半,但剩下的老弱婦孺也是一筆不菲的財產,在青銅時代的扶余王國,女人可是繁衍人口的關鍵工具!

  只要吞下依羅王所部,只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繁衍出來的人口就能直逼排名第二的峭王!

  所以,沒有一個王不會心動,哪怕他們知道這是扶余王解慕漱在削弱他們的實力。

  然而,一群苦寒之地走出來的野人,能有多強?

  逃回去的扶余人戰兵已經把戰斗的大致情況公布出去,那個自稱燕族的部落取得勝利,靠的無非就是一種兩匹馬牽引的戰車。

  這種戰車并不是無敵的,數量也不多,依羅王敗亡只是因為他用步兵跟戰車對沖罷了。

  于是,除了峭王蘇仆延按兵不動外,另外三個小王尉仇臺、麻余、簡位居紛紛帶著自己的本部主力出發。

  出發前大家商議的計策是聯合進軍,然后瓜分依羅王留下的余部人口和資源。

  然而,這種商議出來的結果,只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才有效,打完了仗一旦出現實力失衡,會發生什么只有死去的創世神才會知道……

  不過至少在表面上,三部扶余大軍都比較和諧。

  三個小王帶出來足足兩萬大軍,從兵力上再一次碾壓了趙作仁所部……

  趙作仁收到線報后,不得已之下再次發動了舉族之戰,把所有能動員的男丁青壯都動員起來,只在遷徙到肅慎地區的部落老巢中留下必要的防備力量。

  趙作仁也是很無奈,自從來到這個世界,每一次戰斗他好像都是動用所有的力量拼盡一切。

  拼贏了自然是收獲豐厚,輸了就一朝回到解放前……

  好在,趙作仁有神棍系統當底牌,哪怕實力不濟,仍然胸有成竹的帶軍出征。

  燕族人似乎也習慣了連綿的戰斗,白山林海中走出來的人自然對戰爭不會陌生,最重要的是,趙作仁不光能展現神跡,還戰無不勝!

  從他發家以來,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不然趙作仁早就沒了)。

  這讓燕族上下對趙作仁充滿了信心。

  哪怕是那些剛整合不久的扶余戰俘,通過旁人的吹噓,也對趙作仁產生了信心。

  這些扶余戰俘都知道自己后方的家人必然會被其他各部吞并,早就沒了念想,現在在趙作仁的宣傳下,有機會殺回家鄉,他們自然振奮起精神來!

  在忽悠方面,趙作仁的口才還是不錯的。

  跟小胡子和破輪子沒法比,但比起一般的三流政客,趙作仁還可以勉強演一演。

  好在趙作仁麾下的人思想都很淳樸,沒啥見識,好忽悠!

  尉仇臺、麻余、簡位居三方沒有合為一處行軍,三人誰也不服誰,合軍一處只會制造麻煩。

  所以三方互成犄角,沒有相隔太遠,都保證大軍在半日內可以互相支援的距離向前挺進。

  由于這三個部族武裝同樣沒有騎兵,斥候全都是靠雙腿趕路,所以根本無法遮蔽戰場。

  結果雙方的斥候是十分和諧的窺視到敵軍的行軍路途。

  也就是說,戰場對雙方都是透明的!

  趙作仁得知扶余隊伍分成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名王,力壓全場的解慕漱又沒有在里面后,知道這一戰自己距離勝利已經不遠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