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四一章 你是明珠,莫蒙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組織派我來諸天

  這是一個漫長的黑夜,無數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暗手在其中攪動,潑灑著無數如化不開的濃墨般陰謀,試圖讓黑暗永罩大地,黎明再也不來。

  然而,煌煌天地的意志不可阻擋,陽光終究刺破黑暗,灑向了這座古老的城市。

  時值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天上驕陽似火,甫一出現就曬得人頭昏腦漲,街邊的垂柳死死的低垂著頭顱,一絲風都沒有。

  宮中的消息還沒有傳出,百姓們如往常一般過著日子,商販在大街上的吆喝叫賣,商鋪生意鼎盛,仿若太平盛世,烈火烹油,同樣的還有青樓賭館林立,很多背后都是官員親自開設,生意火爆!

  陸文昭今日當值,到了衙門點卯,他現在的身份行動不便,但師妹丁白纓可以出動。

  田爾賡自詡掌握了錦衣衛中的指揮使、指揮僉事、指揮同知,就是真正掌握了錦衣衛嗎?可笑!

  想想他陸文昭、陸仁、左穆、龐勇這些實權千戶,還有那些隱蔽在暗中的人,包括百戶、小旗以及小校,田爾賡真正調動起來,又能調動多少人?

  丁白纓這次出去,就是去見試百戶盧劍星。化名靳一川的師弟丁顯,從薩爾滸死人堆一起爬出來的沈煉與他在一起。

  丁顯是可以信任的,因為他本就是自己安排的,否則他憑什么冒名頂替不被人發現?

  沈煉這個人,由于避嫌,沒有與他過多接觸,不知道他現在是什么心思。

  盧劍星是最近才落入他可爭取目標中的。

  陸文昭當初也不敢輕易相信他,害怕他是別的派系的,直到王生跟他說了句:“混的這么慘,有可能是他們的人么?”

  他這才下定決心,讓師妹丁白纓去接觸。

  要改變大明眼下的局勢,需要太多的有志之士共同奮斗!

  京城的百姓早已適應了錦衣衛抓人,司空見慣,稍微驚訝后,又恢復了繁鬧的氛圍,反而多了一個談資。

  可誰又知道,在這鮮花似錦的表象之下,京城外的地方過的是什么日子呢?

  易朝臣只知道,西北之地已經幾個月沒有下雨了,秋糧不要指望有收成。本就是多災之地,又沒了口糧,日子怎么過?

  若是正常情況,自是由朝廷出面賑災,減免賦稅,再從各地調拔錢糧,解燃眉之急,然而現在國庫沒錢沒糧,江南富庶之地,魚米之鄉,商業繁盛,但想要多要,卻是一個子都沒有!

  為了籌錢,連妓女都要收稅!

  經過一整天的忙碌,人沒抓到多少,累倒是真的累。天氣炎熱,汗水早就濕透了他的衣背,四周的喧囂聲在烈日下,仿佛隱藏著躁動,一個火星就會爆起滔天火焰。

  易朝臣回頭看看身后的士卒,一個個也是無精打采的,這次的抓捕行動沒有取得什么成果,只抓到了聊聊幾個小雜魚,根本就挖不出背后的主謀。

  敵人的反應比自己的快啊,好多地方都撲了個空。不過,這也是在預料之中,想來分頭行動的陸仁和左穆也和自己沒什么不同。

  他一路沉思,還是得把抓到的這些人關到錦衣衛鎮撫司,與陸仁和左穆匯合。

  謠言是難以對朝廷真正傷筋動骨的,可耐不住它惡心人!

  易朝臣此時真正考慮的,是以前和朱允熥商議的,如何去實現稅制改革,讓國庫充盈起來。當時朱允熥的話還猶在耳邊:

  沒錢。連兵士的撫恤金都發不出來,這樣的士兵哪里還有心情去賣命打仗?不死還可以活著,糧餉雖克扣、拖欠,總還有個盼頭;可打仗一死,就什么都沒了,那些人吃空餉就算了,連撫恤金都貪!家人怎么辦,在這亂世活不下去的!

  女真號稱滿萬不可敵,但大明的男兒真打不過女真嗎?在這個還處于冷兵器為主流的戰場,從客觀上來說,根本原因不是戰斗力不行,而是戰斗精神不行!

  女真戰斗力高,是因為他們可以縱兵劫掠!

  明初的軍隊戰斗力為什么強,因為有繳獲,因為戰死后三年內可以領全俸祿,三年后領半俸,直到家里男丁成年接班,可以支撐這個家庭繼續活下去。

  但是現在呢?朝廷沒錢,財政撐不住了,有錢發下去又被貪墨,戰斗精神、戰斗力都沒有,軍紀自然渙散,那就只能死人,然后再征兵,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錢糧下去,好吃好喝訓練著,戰死后家庭生活還有保障,還不把女真那點人馬啃得渣都不剩!?

  “易大人!”

  陸仁和左千戶的聲音打斷了易朝臣的思緒,原來已經到了鎮撫司衙門。

  易朝臣回過神,問道:“你們那邊怎么樣?”

  陸仁道:“別提了,都是些小蝦米,大魚都跑了。”

  他們按陸文昭提供的情報,行動不可謂不快,但敵人實在太狡猾。

  易朝臣安慰道:“不用太過在意,反正我們都知道背后最大的黑手是誰,這次只是小小的敲打他們一下罷了!”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天色漸黑,皇帝駕崩,新皇繼位的消息也從宮中傳了出來,只要人們還怕殺頭,這種時候是不會再有謠言現于是面了。

  諸葛臥龍和寧采臣也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俗話說謠言止于智者,但如果智者不愿意謠言停止呢?傳播謠言的就是智者呢?

  諸葛臥龍浮浮沉沉,經歷了太多事件,對這些方面門清,古人就有以謠制謠的方法,此時大可以學宋太祖,放出多個版本的《推背圖》,擾亂視聽。

  也可以放出新的讖言,朱允熥的老祖宗朱元璋就是一個搞童謠、預言的好手。

  當時義軍聲勢浩大,北地便流出了“塔兒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做主人翁”。最后朱重八最后真的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朱姓明朝。這樣,這童謠便不再是謠言了,而成了神奇的預言。

  而且老朱同志“造謠”并非上述一起,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元大都北京街頭出現了一首童謠:“一陣黃風一陣沙,千里萬里無人家;回頭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馬。”這里的“三眼和尚”,便是指非同尋常的朱元璋,他曾當過和尚;蒙古人自稱馬上民族,這里的“瞎馬”自然是代指已快不行了的元朝廷。

  你看,謠言是很好制造的,而且還有根有據,朗朗上口,乍一聽,真有那么幾分道理。

  但朱允熥不屑這么做,他要行王道,堂堂正正的,以事實取勝。

  諸葛臥龍和寧采臣今次之行,與其說是去辟謠,不如說是去這些學生們辯論,更好的了解這些人的思想狀態,這些人要么家里本就是高官,要么就是詩書世家,掌握著傳播學識的力量。

  諸葛臥龍看著寧采臣,道:“是不是覺得很累?”

  寧采臣點頭道:“身體上倒是不累,主要是精神上的,你說,為什么明明就是很淺顯的事實,怎么就有人不信呢?”

  還是太年輕!人家是有組織的整體。

  諸葛臥龍輕輕搖頭道:

  “我們去辟謠,與他們辯論,是因為他們當中,有些是被蒙蔽的,無形中做了幫兇,這些人,我們要把他們甄別出來,拉攏到我們一方。”

  “而另外的那些,有的是被收買出聲,有的卻是始作俑者,他們不知道是謠言嗎?不,他們知道,他們是為了其背后的種種利益!”

  “這些人可謂是天之驕子,掌握了很多學問,他們本該傳播知識,教化百姓,做公共大眾的知識分子,但實際上,他們卻做了所謂的清流,只為滿足自身虛偽的道德感,操縱輿論,形成公議,打擊政敵;紙上談兵,攻擊朝政!”

  寧采臣想起了朱允熥曾說過的話,點頭道:

  “還是因為大明不夠強盛,百姓們掌握學識的少,獲得消息的途徑也少,而他們又形成了學閥,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是經他們之手才傳播出去,讓百姓難以分辨真偽。”

  還有一點寧采臣沒有說,那就是出現一個強力的朝廷,可以讓這些人“閉嘴”!

  諸葛臥龍道:“是啊,你明白就好,他們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朝廷按他們的意愿做事!這些事情不是短時間能有所改變的,需要你們年輕一輩去努力。”

  他抬頭望天,道:“經過這么多事情,我是明白了自己不是做官的料,還是好好的教書育人,寫寫書吧,把我們幾千年的歷史好好總結一下,為什么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演王朝更替,再強盛的王朝都逃不了落幕的命運。”

  “現在思潮涌動,陛下提過,歐羅巴那邊已經出現了所謂的思想啟蒙運動,我們大明做為中央之國,更不能落后,要與時俱進。”

  “我們要爭奪思想、意識方面的話語權,不僅道家、儒家的思想要傳播出去,也要誕生新的思想哲學。”

  寧采臣肅然起敬,著書立說,并形成一個流派,遠不是自己現在能達到的層次。

  就怕是里面夾雜私貨太多,又被封了。

  他不由問道:“諸葛博士,你準備寫什么?”

  “現在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我先在邸報上寫點東西。那些清流在上面亂寫,我自然也要上去駁斥他們。”

  諸葛臥龍想著朱允熥說的歐羅巴各國對大明的威脅,如今已經有人借著宗教的名義到了大明,一個叫什么耶和華的唯一真神,竟然說老子都承認牠的存在,在《道德經》中寫道: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取各句尾字,夷希微,實際就是耶和華,真是笑掉大牙。

  只有那些沒有歷史的民族和文明,才會認為自己是神創造的!

  但是顯而易見,敵人已經在開始行動了,從沿海到大明京城,都有了他們的身影,連大學士徐光啟都被鼓惑,這些歐羅巴蠻夷其心可誅!

  還有同樣在做這些事的普渡慈航,在民間、朝堂散播他的妖言,蒙蔽大明百姓的心靈。

  諸葛臥龍都不屑駁斥他。

  自從三寶太監下西洋,到現在歐羅巴的地理大發現,天文、地理的逐漸成熟,佛教的世界觀已經被打得稀爛了。

  太陽多大?大海多大?海里的魚有多大?佛經里描述的是一塌糊涂!

  嗡嘛呢唄咪吽這個眾所熟知的六字真言,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都羞于出口!

  還有,沒有藏傳佛教的時候,吐蕃能跟大唐相抗衡,蒙古鐵騎橫掃天下;有了藏傳佛教之后,也就有了大明的烏斯藏都司,蒙古變成了女真的工具人!

  嗯,得想個辦法,把這個傳到歐羅巴去!

  外面的事情搞定了,自家的事也要搞好,儒家的思想需要改進,我們需要務實,

  禮運大同篇有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以賢勇知,以功為己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是謂小康。

  怎么樣建立這個大同、小康的社會?要分幾步走?

  參考一下歐羅巴的發展歷史,立足大明的本身情況,開拓另外一條道路出來!

  或許,可以找朱允熥商量一下,大同社會太過遙遠,就讓他做個長遠的目標,在前面掛著,指引者人們前進,先把小康社會搞出來!

  諸葛臥龍的心態一下寬廣了許多,連帶看事看物都透徹起來,他眼中閃爍者智慧的光芒,忽然語重心長的對寧采臣道:

  “采臣,我能看出來,陛下對你是很看重的,甚至是超過了所有人,隨侍左右,時刻耳提面命,所有會議都讓你列席。你天賦才情很高,未來還有更多的大事需要你去做,站直了,走正道,要學的東西很多,但拉幫結派的事情就不要學了。。。。”

  ”你是明珠,莫蒙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