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90:電子閱讀器的競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父母重生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度日如年和千年一瞬,都是相對的。

  第一批墨客一代的反饋信件飛回來的很快。

  李江河坐在工廠辦公室和幾個骨干一封一封看。

  反正也就一百封。

  李江河的盲盒選樣,其實已經排除掉一部分消費者了。

  老年人是不會去商店特意買盲盒的,基本上盲盒的覆蓋人群就是二十到三十五歲之間的,正在盛年,接受能力強且有一定購買能力的消費者。

  這些人在提純一下,就是墨客一代的預估消費人群。

  有經濟基礎,注重生活品質或潮流感的年輕人或者說新的城市一代。

  四五十歲的人購買力可能更強,但他們不太可能花上千塊去買一個“大玩具”。

  讀不讀書反倒是次要的了,就像不讀書的人書架上也總要擺上幾本大部頭裝點門面一樣。

  墨客一代的電子產品的屬性太濃,在這個時候已經遮蓋了他的一部分讀書的實用性。

  收回的評價各種各樣。

  有說這是一個失敗的產品,有這個錢能買一書柜的紙質書,誰買這么個小東西?

  也有人體驗后給出了不錯的評價,認為這東西很方便,坐火車的時候拿上一本,很有感覺。

  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至于產品意見改進,出乎李江河預料,聽音樂的需求竟然是最多的。

  估計是都下意識把他和同樣可以看書的MP3放在一起比較了。

  “老板”,祁漢源和李江河呆在一起久了,估計也少了,嘆道:“不妙啊。”

  “哈”,李江河放下手里的信封。

  “咱們的競品是MP3啊”,祁漢源看出問題所在:“咱們的主打功能是看書,但是試用者希望他們可以聽歌,聽歌+看書,這就是MP3的功能嘛,這就不太妙了,MP3競爭太激烈了。”

  這就是太前衛的痛苦了。

  原本時間線里,kindle系列是2007年11月在米國推出的。

  不得不承認,人家的電子設備是比我們上新的早一些。

  比如手機,他們流行了幾年,我國才開始流行。

  換句話說,米國在2007的電子設備普及率,基本相當于我國2010年以后了。

  MP3已經不再新鮮,甚至可以說距離被智能手機全方面淘汰已經不遠了。

  人們也已經被一味做“加法”的產品轟炸的差不多了,kindle的功能單一在當時反倒成了一個賣點,而不像墨客一代的功能單一成為被吐槽的“缺點”。

  再就是版權意識。

  這不是外國月亮就是圓,而是就版權意識來說,我國還真是有點任重道遠。

  但是到底是不是不保護版權,就會造成像一部分說的那樣對創新造成較大影響呢?

  還真不一定。

  因為你的錢不一定交給誰了。

  交給作者,交給創造者當然是有益于創新的,但是很多時候你的錢都交給中間商了。

  而人家之所以叫中間商,就證明它不是生產者,而且通常,他們并不會掏出額外的錢來獎勵生產者。

  版權法一開始就不是作者抗爭的產物,而是出版商的。

  而且真正的核心技術,通常都是不登記專利,作為商業秘密來保護的。

  就像可口可樂。

  這之間的區別是,你哪一天夢到了可樂的配方,起床之后想要去生產可樂。

  你會先看看你夢到的配方是不是已經被人注冊專利。

  如果沒注冊專利,那么恭喜你,即便你夢到的配方和可口的是一模一樣的,那你也可以生產,換句話說作為商業秘密的那些配方就看你能不能知道,知道了就可以用,只要別被起訴竊取商業秘密。

  而注冊了專利的,不交專利費,沒有授權你就不能用,但若干年后,專利到期,那就大家都能用了。

  但是說回來,版權意識要加強還是靠教育和法律。

  80后年輕時候看的金老爺子的書,我相信看正版的數量是絕對低于盜版數量的,但是現在新一代,比如05后,10后,如果教育跟上,那他們跟國外一部分人那樣認為看書,看電影,看電視劇花錢是理所應當的,就是可以實現的了。

  “哎”,李江河呲呲牙,也覺得這事有點棘手。

  此時像Sony大法的MP3還是在一千以上,但是國內嘛,幾百塊的滿大街都是。

  而李江河的墨客一代,定價本來4GB是1699,6GB則是1999。

  這個價格甚至比大法的MP3還高一些。

  不過大法是真的牛逼,什么產品都有,而且這些產品基本都是質量中上。

  “聽歌”,宇文博士說道:“那就加上聽歌功能唄,技術上這個沒那么難。”

  “不行”,李江河斷然拒絕,“那就真成MP3了,毫無賣點了,MP3不需要水墨屏。”

  幾個人坐在辦公室苦思冥想。

  “要不,老板,這樣你看行不行?”,陸葉明突然一拍腦袋開口道:“我們開發一個語音朗讀功能,替代聽歌,都是聽,聽書似乎更高級。”

  “好主意!好主意”,李江河一拍大腿,忍不住說了三遍:“好主意!”

  “就是不知道技術上能不能實現”,陸葉明把目光轉向宇文博士:“我也不太懂”

  “技術上”,宇文博士掰了掰手指,“這怎么說,看你們想要怎么樣的了,如果是朗讀屏幕那種,不算難,要是有感情,那就實現不了。”

  “沒得感情”,李江河說道:“用不到那么高端,能語音朗讀就是高級功能了。”

  “那文字識別轉語音的功能二十年前就有了”,宇文博士解釋道:“找個人讀一下漢字字典,錄下所朗讀的字典里所有的音節,然后再內置一個漢字讀音的數據庫。等到用戶需要語音朗讀的時候,從數據庫里面提取文章種漢字對應讀音的音頻文件,只要播放出來,就完成了最簡單的語音朗讀了,或者說語音合成。”

  霍金跟人交流就是應用的類似的技術。

  “太復雜了”,李江河捏捏眼眶。

  “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實現”,宇文博士笑道。

  “行,那就這樣”,李江河拍板,“這個盡快推出,哦對了,英語也可以朗讀嗎?”

  “呃,具體是?”,宇文博士問道。

  “就是點讀詞典的形式,不會的單詞,一點,就可以出來注釋,最好是有語音”,李江河說道。

  “這個,英語比漢語難,它的音節太多了,就算要實現也要段時間”,宇文博士說道:“但是只要漢語的內置語音合成,那其實很快。”

  “這樣啊,那就光注釋吧,功能一個一個推出好了,以后還得賣呢”,李江河點點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