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54:失算的趙友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父母重生了

  兩個碰瓷的找到之前約定的接頭之地,把相機交了上去,一人領了三百塊錢。

  “咱們老板可真年輕”,弟弟看看手里的三百塊錢,說道。

  “嗯?”,負責交接的玖玖奶茶店趙友祥的遠房親戚,他下意識回憶起自己這個二舅家的女婿的表哥,尋思他也不算是年輕吧?

  不過他懶得節外生枝,以為這兩兄弟在說什么怪話,便隨意點點頭,就把相機接了過來。

  相機里除了剛進店拍的一張全景,就是店長那堆滿笑的大頭。

  雖然這一對兄弟失敗了,但趙友祥一共找了六個人,兩兩一組,其他兩組還是有點成果的。

  但是好死不死,趙友祥讓人拿著照片去了金陵晚報。

  當然還有金陵晨報。

  在應天,這幾份報紙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而且受眾廣,現在也沒普及電腦看新聞,這種報紙,一般人家還是會訂一份的。

  其中一組照片是某店長推搡了幾下捂著肚子的“顧客”。

  只能說照的很巧,當時那個店主的意思是讓捂著肚子的去旁邊坐著,因為這邊還有幾個顧客等著拿奶茶,動作也很輕,但是放到照片上,那就百口莫辯了。

  有些爆點。

  陶樹波在金陵晚報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首先拿著這組照片的是他手下的實習記者。

  按例,實習記者把材料整理好,是要給負責帶他的正式記者看的。

  “嗯?”,陶樹波看著爆料指向是李江河的曙光奶茶,心下思索。

  “陶老師,是我寫的初稿有什么問題嗎?”,實習記者有點忐忑。

  事實上,本來實習記者就很苦逼,工資少的可憐,寫好的稿子還可能被帶他的記者“搶走”,加班加點是常態,有些大記者懶得去的地方,就由他們這些可憐的實習生去跑腿。

  不過陶樹波的脾氣尚可,算是比較好的大記者了。

  所以實習記者更尊重他的意見,好不容易遇到個領進門的師傅,可不能丟了。

  “你看這幾處,用詞不太對”,陶樹波給他指了指,又說道:“這份稿子,你先放在我這里吧,我要跟其他人討論討論。”

  “這是個熱點事件”,實習記者一頭霧水,這曝光一個奶茶店而已,搞得好像什么大事似的。

  “你別問了”,陶樹波板起臉來,“先去好好練練你的措辭,報道新聞不是讓你寫散文,要平實,不要過多的主觀修飾。”

  “陶老師,您說的對”,實習記者低著頭,還是退出去了。

  話說到這份上,他也不敢深問了。

  陶樹波拿著這份稿子和那幾張照片,隨手扔進抽屜了。

  他想了想,給金陵晨報的編輯打了個電話。

  這兩個本地的大報紙亦敵亦友,競爭那肯定是有的,還不算小,但是具體到兩個報社的記者,編輯,因為都是編制內,倒也沒必要真拼個你死我活。

  某種意義上,死工資也是有好處的,像一些出版社,尤其是國內龍頭那幾家,以前很多翻譯拿著死工資,反正多翻也沒什么獎勵,態度就比較審慎,可能一出手就是一套“XX全集”,功夫相當扎實。

  這方面改革之后,反倒降低了一部分作品的質量。

  陶樹波也不用多說,就提到自己前幾天去滬城看車展,李江河和武時清在勞斯萊斯展臺訂了一輛銀天使,一副關系莫逆的樣子。

  他不是說不讓金陵晨報報道,陶樹波就根本沒提這事,只是裝作寒暄的樣子,把李江河可能的背景交代一下,全程一個關于這次爆料照片的字都沒說。

  但是那邊的編輯又不傻,他也就是半個小時前收到那份爆料照片,這一聽還能不直到是怎么回事?

  這爆料的真假本身就有一定問題,因為食物中毒,不是那種重金屬之類的比較嚴重的,也不好查,難以對證。

  所以可以爆料,也可以不爆料,既然這奶茶店背后有人,那自然還是不爆料為好。

  ......“這幫干媒體的都是吃干飯的嗎?”,趙友祥等了幾天,看報紙還一點動靜都沒有,惱火道:“塞了錢都不管用。”

  “可能是這兩家算是大報紙,真去實地調查了?”,趙友祥的遠房親戚,猜測道。

  “或許吧,算了,回來找幾個小報去弄吧”,趙友祥皺著眉頭問道:“咱們的降價策略,實施的怎么樣了?”

  “銷量確實在上漲了”,遠房親戚諂媚笑道:“現在咱們的同類產品比他們的店,大概能便宜五毛錢。”

  “五毛”,趙友祥眉頭緊皺,“唉,這就沒什么賺頭了,先這樣吧,等到斗贏了再漲回來。”

  另一邊李江河讓人去有競爭性質的奶茶店拿了他們的價目表。

  “老陸,你覺得該怎么辦?”,李江河喝了口檸檬水。

  “價格戰,但是我們的成本已經不能再壓了,再低就沒得賺了”,陸葉明看著這份價目表,道:“他們這個價格不就是沖著我們來的嘛,不過降了價格,原材料搞不好也要次一點的,咱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找媒體。”

  “找媒體?”,李江河問。

  “對,搞一個突擊檢查和報道,最好有個什么測評比較,讓消費者看看我們和他們用料的差距”,陸葉明說道:“我記得老板你有記者朋友,對吧?”

  “也不需要偏袒我們,實事求是即可”,陸葉明繼續說道:“只不過,嘿,咱們不是把奶茶拆成兩個高低端兩個部分了嗎?咱們混淆一下,就行了。”

  “行”,李江河也一笑,明白陸葉明的意思了,“我一會就去給我師兄打個電話。”

  話說回來,應天乃至整個南方,他師兄還真不少。

  出版社,電視臺,傳媒公司.......跟文化沾點邊的,基本都有老院長教過的學生。

  這就是好學校的一大優勢,校友牛逼啊。

  給陶樹波打完電話,李江河開著車去找傅茂杰商量買MINICooper的事了。

  早買早享受嘛。

  這邊陶樹波掛掉電話,思考一會,又聯系了一下金陵晨報,準備一起做一個全市奶茶店的暗訪。

  現在奶茶店越開越多,人們對奶茶也存在一些誤解,搞一個暗訪專題,還真挺有新聞價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