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六章 我給大海降降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零開始打造大海

  漆黑如墨的深海。

  安靜到有些恐怖。

  順著紅光,李青峰將上帝視角的鏡頭搖了過去,再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深海大斷層。

  整個斷層呈現W的形狀。

  仿佛巨大的力量硬生生掰裂。

  紅光就是從底部傳來的。

  鏡頭往下移動中,李青峰發現不可思議的一幕,大斷層的下方,密密麻麻都是活動的海底火山。

  看到你這一幕后。

  李青峰整個人都傻了,之前噴發的那個海底火山跟這個火山群比起來,簡直就是弟中弟。

  如果用一句裝逼的話來說,這里每秒所產生的熱量,相當于同時爆炸數十顆原子彈。

  (地球每秒接收到的太陽能量,相當于3200顆廣島原子彈)

  這一刻。

  李青峰也終于明白海洋溫度為什么會上升了,這是有人拿著火把,在鍋底不停加熱啊。

  由于鍋里的水,實在太多了,短時間內的加熱的效果肯定不明顯。

  可只要堅持不懈。

  這些海底火山所散發的熱量,遲早有天會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從而導致真正的變化。

  或許......

  這應該就是海島世界在百年內會遭受生物大滅絕的元兇。

  在現實世界,碰到這樣的情況還真是無解,畢竟這是大自然的力量,但在海島世界,只要能找出原因。

  李青峰就有解決的辦法,既然這些海底火山給海島世界加熱,那我就想辦法給你丟幾個冰塊。

  李青峰了地形工具。

  將畫筆調節到最大的的尺寸,選擇了冰山作為填充物。

系統提示:筆刷填充物為冰山,這類生態會對周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請慎重選擇  李青峰看著系統提示。

  還是決定嘗試一下,與其什么都不做,還不如拼一把,至少努力過后失敗,也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很多。

  李青峰每次涂抹,倒計時也就越長,不過讓他震驚的是。

  李青峰在海島世界的南極都刷了一個省份那么大了。

生成時間:20年  看到這個生成時間,李青峰都有點難以相信了,從森林到灘涂到冰川,這三種地形的生成時間差距也太大了吧。

  在李青峰疑惑時,全息光幕跳了個新窗口出來,上面還有一段文字介紹。

  考慮到宿主的疑惑,系統將做如下說明:

森林涉及到植物生長,填充最為緩慢;灘涂涉及到物質轉變,相對較為緩慢;冰川則只需改變氣候,相對簡單  “原來是這樣的設定啊。“

  李青峰沒打算將南北極刷的太大,先弄一個省份大小,看看它對環境的影響,在做下一步打算。

  刷完冰川后。

  在高空俯瞰的李青峰發現,海島世界的兩極一直都籠罩著陰黑色的云團,海面結起了一層冰,且每日每夜不停下著大暴風雪。

  刷完南北極后。

  李青峰發現海島生態指數慢慢又上去了,且恢復的速度還很快。

  海島生態指數:33

  海島生態指數:34

  ......

  看到海島生態指數飆升后。

  李青峰總算安心了。

  經過這么一系列事件,李青峰終于明白一件事,大自然的事情,終究還是得靠大自然(系統)去搞定。

  一番折騰后。

  等李青峰回過神時。

  不知不覺都已經凌晨五點多了,可能是這一天發生的事情太過超綱和震撼,到現在整個人還很興奮,沒有半點困意。

  簡單刷牙洗臉后。

  李青峰拿著鐵鏟子進去了海島空間,給那艘長滿貽貝和鱗笠藤壺的漁船做個刮皮手術。

  貽貝和藤壺這兩種海洋生物的生長速度都很快。

  李青峰最討厭的就是這種圓圓的,中間還有一點的鱗笠藤壺,認真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形狀太像那個了。

  這玩意在海邊非常的多,泛濫起來后,絕對是密集恐懼者的“福音”,看一眼,保準抓狂一整天。

  小時候,在外婆家附近的港灣時,他就曾看到有人拿著火把對著滿礁石的藤壺直接烤,然后再撬起來吃。

  李青峰也吃過一次。

  甜是挺甜的,就是沒有肉,吃到后面,會讓你有種得不償失的感覺。

  而這種生物,就是憑借肉少的優點,成功地躲避了漁民的追殺,成為了現在礁石區域生活的最輕松的海鮮。

  李青峰用鐵鏟子撬掉附在船底的貽貝和藤壺后,全都丟進了海里。

  因為怕船底生物贅生,給船的航行帶來阻力,一般都會給船底涂的防銹漆中,加入了一些有毒物質,象氧化銅、氧化汞、酚醛......等物質。

  一般附在船底的貝殼,漁民是不會去吃的,尤其那些巨輪和大船,每次清洗都要花很多錢,導致涂的有毒物質更加的厲害。

  鏟干凈后。

  李青峰嘗試啟動了下漁船,還不錯,還可以發動,起籠器也能正常工作。

  “隆隆隆”的馬達聲想起。

  李青峰前往了放蟹籠的地方,結果發現飄在海上的浮子,特么都長滿了貽貝。

  勾起浮子后。

  李青峰將繩子靠在了起籠器上,隨著起籠器“咔咔咔”開始工作,第一個蟹籠被拉了上來。

  蟹籠上附了不少海帶,而籠子里面景象更是觸目驚心,有不少螃蟹的尸體,有花蓋蟹,也有青蟹。

  蟹螯和爪子全都斷了,就跟之前被他打水漂的那只螃蟹一樣,就剩一個殼了,且蟹殼也已經褪色發白,已經死很久了。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條海鰻的尸體,一只大八爪正抱著它的尸體在啃,整個籠子唯一幸存的,只有這只大八爪。

  從海鰻身上的傷口來看,并不是給大八爪給干死的,而是跟籠子里的那些螃蟹亂斗,受傷過重死亡的。

  最后被大八爪給撿了人頭。

  李青峰抓起這只十多斤的大八爪后,丟進了儲物空間里。

  接下來,十個籠子三個壞,抓到的不是海鰻,就是大章魚。

  因為食物鏈頂端的它們在籠子里,其它海鮮就不敢往里面鉆。

  放在珊瑚礁外面的蟹籠,則更加讓他無奈,一整籠的螃蟹拉起來,幾乎全都是死的,蟹籠臭到李青峰都忍不住想扔掉。

  這是他擁有海島空間以來,收獲最慘淡的一次,總共才收了:

  七條海鰻。

  三條有傷,傷口有的感染發爛,還得扔回海里,不適合賣給顧客。

  十只大章魚。

  最大的有十多斤,最小的兩三斤,有幾只觸須斷了好幾條。

  螃蟹和蝦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幾條石斑茍活了下來。

  這次五十個蟹籠的總計收獲加起來,估計還不到5000元。

  好在李青峰早就有心理準備。

  他打算把這些蟹籠收起來,該補的補,該換的換。

  離開海島空間后。

  李青峰開車前往海鮮市場,前段時間,李青峰給阿貴也配了一輛面包車,如果沒有事先跟他說有捕撈海鮮的話,那阿貴就會前往海鮮市場進貨。

  他家海鮮店跟其他家不同,會特別標注出,哪些海鮮是野生的,哪些是養殖的。

  李青峰把早上抓到的那些海鮮,全都交給了阿貴,打算回去稍稍休息一下,沒想微信收到了一段視頻。

  老吳在船上興奮道:“老板,發財了,連續五網都是梭子蟹啊。”

  看著視頻里滿甲板亂跑的梭子蟹,李青峰也很是驚訝,這個捕魚效率,真的比他那個蟹籠要強百倍。

  看情況,自己是真的要發財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