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真的是太完美了,而且我考察了國際專利庫,很多技術都是原創。”
  “所以,如果我們引進回去的話,就不存在被米國等國家掣肘的問題。”
  一個白頭發的專家率先發言。
  目前國際化工領域,始終是美日德三家獨大。
  其中又以米國最為厲害,很多石油煉化的技術,他們都對華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的。
  這也是咱們煉化石油成本高的一個原因。
  還有就是在石油提純煉化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很多催化劑,穩定劑。
  而這些咱們都是需要向德國和日本甚至是米國購買的。
  但現在有了這項技術,那些花銷就能省掉大半了。
  “而且使用這種煉化技術,耗能更低,使用的原材料成本也更低,還非常環保。”
  “而且完成石油煉化之后,還有很多副產物,這些副產物的經濟價值也很高,比如石墨……”
  另外一個禿頭的專家也接口說道。
  雖然在李家島上的化工實驗室里,盯著整個反應過程,大家三天三夜沒怎么好好休息。
  可這時候卻一個個都精神抖擻,因為大家都預料到石油行業變天的時代要來了。
  哪怕不能改變米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最起碼咱們在石油產能和提純方面的困境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
  而且這種緩解,可不是什么租借海外港口,建設新的管線之類的。
  而是在自己本身技術上的提升。
  而根據專家組的推測,如果將這套技術,在國內所有石油煉化體系中全部應用。
  那么每年不止能夠為國家節省下三百億美元。
  光是那些石油煉化產出的副產品,還能為石油煉化企業在增加百分之三十的凈利潤。
  所以專家們才如此的興奮,一個個說起這項技術來那都是口若懸河,滿懷憧憬。
  而專家們只是從技術方面考慮的。
  臺前的那些領導們,這時候想的就更多了。
  掌握了這門技術,那國內光是石油煉化開采方面將又會迎來一個開疆拓土的時代啊。
  以前國內其實也發現過不少油田,但石油品質太差。
  核算下來,開采后的提純煉化成本太高,所以那些油田也就放棄了。
  但現在掌握了這項技術,那些油田是不是有可以從新開采出來啦?
  而且在西部中亞的那幾個小國里,像延C,C慶那種出產原油品質不高的油田,可以說比比皆是。
  他們本地人都不怎么看得上的,而國內的石油企業也不太愿意去開采。
  畢竟提煉成本太高了,加上運費就不劃算了。
  而掌握了這門技術之后,這些油田是不是就可以利用起來啦?
  另外還有加拿大的油砂礦,其實國內油企,也暗暗控制了不少。
  但提煉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而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后,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大量進口了?
  哪怕是把油砂進回來,自己提煉,那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反正領導們是高屋建瓴,對他們而言,掌握了這項技術以后。
  那可操作的空間就實在太多了,對華國的石油企業的擴張而言,那都會上一個新臺階的。
  于是當天,油企的領導們就給國內打了電話。
  然后又開了一天的視頻會議,在會議上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再三的確認和論證。
  最后終于決定。
  將先由華陽石油和泛美石油在北邊的筒子島,也就是華陽石油租下的那個石油煉化基地。
  先合資建設一座石油煉化廠。
  畢竟很多技術在實驗室里看起來非常完美,但等到用到大規模生產當中時候,就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所以先在這邊進行驗證,同時在鵬城的那座煉化廠也將同期展開技術改造。
  等到這種技術在大規模生產中得到驗證之后。
  那么接下來就將進入正式合作階段了,到時候在全國范圍內都將會大規模建廠。
  而泛美石油也將會在國內投資建廠,不過泛美石油在國內將不參與石油煉化的過程。
  他們在國內的工廠,主要生產的則是在石油煉化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和穩定劑。
  雙方的基本合作協議,幾次達成。
  而為了表示華國油企的誠意,對方同意給肖鋒提供三百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雖然利息低遠遠低于國內,在國際上也是相當低的。
  但三百億的金額,這一年的利息也得有小幾個億的美元呢。
  而且因為肖鋒還有基業在國內,所以人家根本就不擔心肖鋒會跑掉。
  反正他是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
  要不然,人家也不會,才在項目合作的一開始,就直接給你肖鋒提供三百億美元的貸款……
  誰都不是傻瓜,對方也自然算準了肖鋒不敢恰爛錢!
  而對肖鋒而言,有了這筆低息貸款,那收購沃格林的資金問題就解決了。
  其實這筆錢,他擠一擠也能拿得出。
  只是如果把這些錢,投入到他名下企業的運營當中,那會幫他賺更多的錢。
  光是賺回來的錢,都比他要付出的利息不知高出多少倍。
  也就在肖鋒為了搞定資金,而來回奔走之際。
  果汁王的總裁埃文斯,這時也正在山景城總部的辦公室里接待一個從硅谷來的投資方。
  最近一段時間,埃文斯對公司進行了調整。
  公司的研發部已經被裁掉了,關于這件事外面傳的是風風雨雨。
  很多人都認為,他這是在自尋死路。
  可埃文斯對外給出的回答,卻是說公司在調整經營思路。
  目前公司在海外已經組成了新的研發部,而新的研發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當然至于具體研發部,到底在哪,他也不知道。
  而他最近一段時間,只是在忠實的執行老板的指令。
  在全米國到處尋找合適的店面,打算進軍實體飲品連鎖產業。
  雖然對榨汁機他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喝過上次老板帶來的速溶咖啡之后。
  他對進軍實體飲品連鎖產業,是信心滿滿。
  他喝了幾十年的咖啡,也是頭一次喝這么好喝的咖啡。
  他堅信,這種口味的咖啡,只要推出市場,那么肯定會受到市場的追捧。
  畢竟米國人在追求飲料的口感方面,那可是世界一流的。
  說到喝飲料,那真不夸張的說,全世界的人都拼不過米國人。
  你以為雞尾酒是怎么誕生的?
  就是米國人為了瘋狂的追求不同的口味。
  把各種不同的酒,和各種不同的飲料比如汽水,果汁等等混合到一起。
  才創造出了雞尾酒。
  而關于那款新的咖啡,老板給他的界定,就是新一代調味咖啡。
  確實那咖啡埃文斯喝過之后的印象就是,不但保留了咖啡原味的醇香。
  還帶著更加新奇的味道,比如在苦的同時,還有點甜,與此同時還有點咸……
  反正那中復合的味道很難形容,但卻絕對可以讓你一喝難忘。
  在那之后,老板有送來了幾箱。
  給公司內部員工嘗試,結果無一例外,大家喝過之后都非常喜歡。
  甚至很多人都上了癮,現在每天來公司都要喝幾杯,甚至晚上都要接一杯帶走。
  也正因為有這新奇咖啡的安撫,當后來他給公司員工開會,說要調整經營策略之后。
  公司的員工,才沒有大面積離職。
  因為大家都覺得,進軍實體飲品鏈鎖這一步是對的。
  這種咖啡只要上市,那在米國肯定會爆火。
  而果汁王調整經營策略,這件事自然也瞞不過外面一直的人。
  畢竟公司員工會談論公司經營方向的調整,而那些此前一直對他們有興趣的資本,也在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不過當他們轉向打算去做咖啡連鎖之后,很多資本方都失望了。
  畢竟做咖啡連鎖,哪有做榨汁機這種互聯網的產業吸引眼球啊?
  所以很多資本都撤銷了對他們的投資計劃。
  不過埃文斯倒也并不擔憂,畢竟公司的榨汁機現在還在源源不斷的賺錢。
  雖然他們要轉型的消息傳出去之后,榨汁機的銷售確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但隨著他們公司內部咖啡的悄悄流出,他們公司榨汁機的銷量居然開始意外的回暖了。
  因為那些嘗過他們公司咖啡的外部人士,居然有不少都希望他們的實體咖啡店快點開張的。
  因為那咖啡真的太好喝了。
  畢竟硅谷這一代的碼農都有錢,而且小資情調非常濃厚。
  很多消息傳播的也非常快,尤其是果汁王這樣的企業的新聞。
  他們居然不搞果汁去搞咖啡,自然也引起了很多碼農的關注。
  而有渠道的人,就能通過果汁王的員工,搞到他們目前內部‘測試’的咖啡。
  而嘗過之后,那些人就都被征服了。
  也正因如此,他們的咖啡還沒上市,居然就已經在硅谷一帶小有名氣了。
  更讓埃文斯沒想到的是,這時居然還有一家資本方找上門來,要給他們投資!
  這家叫三叉戟的風投是一家新創立的風投企業。
  對方的CEO是一個三十出頭的金毛小子,叫特里。
  而他對果汁王感興趣的,卻不是他們的咖啡,而是他們曾經的王牌產品,榨汁機!
  請:m.ddxstx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