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四章 三戰定印度(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新順1730

  和克萊武這種單純的軍事視角反對的理由不同。

  賈法爾也堅決反對沃森中將提出的固守棱堡,令大順頓兵堅城之下的戰略。

  他反對的理由,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孟加拉沒有一支強大到能讓大順恐懼的海軍。

  恒河……恒河不是胡格利河。

  恒河下游寬的地方,有二三十里寬。別說艦隊通行了,就是艦隊在里面打轉兒,都轉的開。

  大順手里捏著西拉杰,正統的孟加拉節度使,

  老節度使死前指定的繼承人。

  當初是軍頭們和收稅官們合力把老節度使推上去的,賈法爾為了答謝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幫助,把國庫都搬空了。

  又不得不把別的地方割給英國作為抵押,理論上收完稅收到合同數之后還能還回來,但這已經引起了國內那些人的不滿了。

  再一個,英國人扶植印度教商人。

  而原本的什葉派、遜尼派的商人,

  或者籠統的摩爾人,

  相當的不滿。再怎么說,

  莫臥兒帝國在奧朗則布全盛時期,也是對非穆征收丁稅的。現在英國人一來,那些印度商人卻抖了起來,這能忍?

  賈法爾的背叛,也真的不是啥好名聲,私下里罵他的人多了去了。再怎么樣,臨陣倒戈這種事,在各國、各文化圈里,都是要擔罵名的——可以提前造反,那也比作為下屬臨陣倒戈的名聲好。

  問題就在于這。

  大順完全把控著制海權,其運輸能力,已經得以體現。能夠將錫蘭、馬六甲的軍隊,迅速運送到胡格利河口。

  那么,他們看到英國鑿沉軍艦、水手上岸、炮艦加強棱堡防御后,

  為啥非要打威廉堡?

  為什么不沿著恒河而上,

  讓達卡、拉杰沙希等不戰而降?

  憑借西拉杰的姥爺留下的余望,

  以及賈法爾為了討好英國人的諸多過分舉動,尤其是觸動了之前特權專營的穆教商人利益的行為,

  沿著恒河而上簡直毫無難度。

  到時候,孟加拉就要站在大順一邊,西拉杰帶著孟加拉軍隊配合大順再去慢慢打威廉堡,有什么難的嗎?

  賈法爾難道要靠自己,在恒河邊上對抗大順的萬余軍隊嗎?

  一旦西拉杰復辟,大順在孟加拉,要錢有錢、要米有米、要勞役有勞役、要火藥有火藥,到時候,豈不是輸的更利索?

  還是說,英軍準備坑了賈法爾,趁著大順攻打孟加拉的時候,步行跑回南印度地區?

  且不說回不回得去,就算回去了,難道大順會把全部兵力都用來這邊嗎?難道圣喬治堡就沒有守軍?

  難道英軍以為,憑他們這點步兵和水手,也能復刻大順快速攻破圣喬治堡的武功?

  況且……

  賈法爾并不懂近代作戰,他不知道大順攻取圣喬治堡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卻知道大順很快就攻下了圣喬治堡。

  所以,

  在他看來,

  英軍只怕也很難守住威廉堡。

  故而,

  不管是大順越過恒河,

  利用西拉杰獲取孟加拉貴族的支持;還是堅持先打加爾各答,攻破威廉堡……都不難。

  沃森中將的提案,在戰略上,被克萊武和賈法爾都反對。

  在聽取了兩邊的意見后,他也不得不承認,好像說的確實有道理。大順現在掌控著制海權,這是英國很難遇到的情況,完全不知道該怎么應對。是以,主動權在大順手中,就算威廉堡固若金湯,那么大順如果不先打威廉堡呢?

  如果先取恒河而上呢?

  而之后,庫特中校的話,更讓沃森無言。

  “中將大人,你的一切計劃,都是以中國人一定會主動進攻為前提的。”

  “可是,他們一定會選擇主動進攻嗎?”

  “你要知道,他們選擇開戰的時機,從來都是那樣的無恥。就像是之前對荷蘭人的戰爭,他們選擇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時候。”

  “而現在,歐洲已經亂成一團。法國人攻取了梅諾卡島,陸軍也在朝著漢諾威步步逼近……”

  以此時的消息傳遞速度,他們當然不知道,法國人在漢諾威的攻勢已經失敗、也并不知道大順集結了艦隊前往歐洲。

  所以,庫特的想法,自然是對的。

  “中將大人,中國人未必非要主動進攻。如果,他們就在薩格爾島上駐扎了呢?就像是荷蘭人當年賴在澎湖一樣筑城了呢?”

  “如果他們派出他們那些足以在歐洲打一場決勝海戰的艦隊,襲擊公司的商船呢?要知道,當年在亞琛,我們可沒有在他們倡導的反海盜和反私掠船公約上簽字。”

  “如果他們想要向整個印度,彰顯他們的武力,把他們帝國的數萬兵力都運到這里呢?”

  “如果他們選擇在薩格爾島筑城,用海軍封鎖孟加拉,然后慢慢把本地治里、孟買、圣大衛堡、葡萄牙的果阿、丹麥的特蘭奎巴、甚至莫桑比克、紅海的貿易棧、波斯的貿易棧都啃下來呢?”

  “他們的海軍力量,在好望角以東是無敵的。他們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海軍力量,就足以讓公司破產——就像是他們當年對付荷蘭人一樣的令人作嘔的經濟手段。”

  “法國人說我們總是把戰爭和貿易混為一談,但實際上,我們在亞洲,是有同好者的。”

  “讓我們回顧一下他們的幾次戰爭,琉球、日本、東南亞、巴達維亞、荷蘭……他們也是把戰爭和貿易混為一談的一群人。”

  “上一次,他們就用這樣惡心的戰術,制造了阿姆斯特丹的股災,造就了VOC的毀滅。”

  這一番話下來,讓沃森啞口無言。

  是啊,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否有些過于一廂情愿?

  在雨季來臨之前,大順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接手法國人的遺產,也把南印度的各個要塞城堡,包括孟買,都啃下來。

  大順的確摧毀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但是,這妨礙他們與荷蘭人的關系親密無間到一起走私嗎?

  如果大順依法炮制,毀滅倫敦東印度公司,那么,這妨礙他們和西印度商人合作往英格蘭走私嗎?

  如果是這樣,大順為什么一定非要在雨季之前攻下加爾各答?

  為什么不在薩格爾島修城堡,海軍封鎖孟加拉,借助歐洲戰爭無力支援印度的機會,一點點把印度的殖民地都接手呢?

  這么想,當然沒錯。

  但是,這群人就算想破了天、開了腦洞,也沒想到,大順這邊的戰略,壓根不想復刻毀滅VOC的故事。

  而是要徹底摧毀英國的航海條例、徹底讓歐洲融入所謂的“自由貿易”的關稅協定中。

  所以,既不知道這個大戰略,那么對于大順是否會主動進攻加爾各答,也就自然產生了一種懷疑。

  當然,僅就孟加拉一地,沃森不管是戰術還是戰略,肯定是錯的。

  克萊武從純軍事角度的分析沒錯,水手上岸、炮艦入堡,其實并沒有什么卵用,只能給守軍一方增加一點玄妙的信心,假裝人多炮多可以守得住。

  賈法爾從政治角度的分析也沒錯。死守威廉堡,孟加拉軍隊在遠處觀望等待大順兵疲,可大順真的可以走恒河,直接入孟加拉的核心城市。

  如果非要類比,恒河沿岸的拉杰沙希和達卡,才是類似于大順海運之前的金陵和鎮江。加爾各答,此時于孟加拉,并不重要。

  大順手里還有個西拉杰。

  或者,這樣類比:原本歷史里的永歷帝,跑路成功,數年之后,帶著十字軍和日本幕府的援軍,攻下了南京、鎮江。

  站在賈法爾的角度,他怎么可能接受這個戰略?

  于是,在一番爭論之后,英軍和孟加拉人,達成了一個兩邊都能接受的意見。

  集結英國和孟加拉的聯軍,在大順的后續部隊還在源源不斷抵達之前,主動進攻。

  這,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野戰能否獲勝,未知。

  但死守威廉堡,一定會死。

  沒有野戰獲勝能力、或者沒有援軍的守城,都是死守。破城只是早晚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于歐洲打成什么樣?就算歐洲一切順利,大為有利于英國,法國艦隊全滅了,英國派出艦隊支援印度,又要等多久?

  以及,需要多大規模的艦隊,才能在距離馬六甲不遠的地方,和大順海軍交戰并且全滅大順海軍?

  就憑喬治·安森艦隊,環球航行死三分之二的遠航后勤補給水平?怎么在好望角以東贏?

  想通了這個問題,那么主動進攻,也就成為了唯一正確的選擇。

  軍事上,一旦獲勝,大順可能就會選擇去攻其余地方。雖然封鎖,但是英軍可以和孟加拉的貴族合力,利用一兩年的時間,編練一支超大規模的新式軍隊,在達卡和拉杰沙希修建棱堡。

  政治上,一旦獲勝,那些搖擺于應該選賈法爾還是西拉杰的貴族,也會再次展現他們的忠誠。

  只不過,唯一的缺陷,就是兩邊即使達成了一致的方案,也湊不出多少軍隊。

  賈法爾可不敢把所有的忠于自己的軍隊,都拉到前線去,他要預留足夠的軍隊,防止貴族們“反正”,把他老巢給抄了,做投名狀。

  而那些搖擺的貴族,賈法爾更是不敢用,英國人也不太敢用。之前坑了西拉杰的戰役,就是戰場倒戈,英國人和賈法爾可都不想復刻當時的故事。

  一場決定孟加拉、甚至日后整個印度命運的戰役,就這樣即將在加爾各答以南打響。

  此戰,英軍和孟加拉聯軍,合計12000余人。

  其中,英軍和英國訓練的印度土兵,1400人。孱弱的孟加拉的步兵,6000人。賈法爾的騎兵和象兵,4000人。

  6磅以上的大炮,22門。

  大順這邊,刨除輜重營的戰兵,合計15000人。

  其中,錫蘭的抗線府兵抽丁,6000人;精銳的戰斗工兵,2200人;大順的正規南洋騎兵,2000;馬六甲方向支援的陸戰隊四個營2000人,分屬淡馬錫軍鎮、婆羅洲軍鎮、爪哇軍鎮;南洋方向的朝貢國支持的武吉斯人輕騎兵和各南洋朝貢國的貴族騎兵合計600;精銳膛線槍散兵獵手400人。

  6磅以上大炮,90門。快速騎炮,12門。營屬炮,和工兵的輕便臼炮或者叫擲彈筒,不計。

  海軍可支援的水面火力,標準法式74炮戰列艦,4艘;標準快速且便宜的36炮巡航艦,18艘,裝備24斤炮26門,12斤炮10門,按說其主要任務是到處溜達抓英國商船,但暫時都被抓過來先把英國印度分艦隊消滅之后再撒出去到處抓英國商船。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