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番外第42章 高干:請諸位單于努力,再來一次白登之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幸好,劉備有點高估了如今的民智、和百官對天文物理的聯想能力,

  也高估了那些被這個時代唯我獨尊的大漢自豪感、所包裹起來的士大夫,對海外蠻夷事務的關心程度。

  哪怕距離第一批羅馬技術工匠和科學人才、被大漢引入交流重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朝中百官,能開眼看世界的,依然是少之又少。只有原先大鴻臚轉過來的使部官員,以及負責科教的文部官員,對這些事兒比較關心。

  不過,即使是最關心外夷事務、同時也對大興土木、舉債用兵極為不滿的反對派官員,

  也極少有傻到因為一次“熒惑守心時死了外國君主”的佚聞,就傻呵呵地推導“羅馬皇帝才是地球正統”這種無厘頭結論。

  原因無他,人都是利益動物,利益決定立場。你說一個三萬里外的蠻夷是正統,對你也沒好處啊,你自己之前供職的整套系統,不都被貶損了嘛?

  所以,即使后來確實有極個別腦子秀逗了的家伙這樣嚼舌頭,也普遍被人唾棄了。

  法正在皇帝的暗令下,把說這些大逆不道的話的家伙抓來全殺了,也沒有任何人為他們叫屈,反而是所有活人都覺得這些人死得該。

  太史和靈臺官員系統中,那些封建迷信殘余,也再一次被肅清了一波,剩下的都是李素諸葛亮一派的科學門徒、被理工科新思想和科學素養武裝起來的人。

  這一出迷信的鬧劇,也就這樣漸漸淡化了。

  不過,后來李素也發現,這場鬧劇也不是完全沒起到正面效果——至少它讓劉備出于擔心,又夾著尾巴做人、謹慎勤政的半年多,很多奢靡享樂的活動也暫停收斂。

  皇室用度的開支,也一度跌到了天下統一后的最低水平,劉備還拿出了不少皇室私產、也就是之前交給作為內庫卿的外戚甄堯管理的那部分皇室工場,

  抽取了相當一部分盈余積攢,法外施恩劃撥給國庫,用于今年的運河修繕工程,給民夫提高福利、增設撫恤。

  總金額規模,居然也有二十多億錢,看得出劉備是狠狠勒緊褲腰帶,沒打算留太多皇室私財了。

  有了這筆額外之財,朝廷得以給修運河的意外死者發點撫恤——原來朝廷只有穩定糧食價格、超期服役發給工錢這些待遇,而撫恤并沒有形成明確的制度,基本上是遇到具體事故具體分析。

  漢朝人腦子里也普遍沒這根弦,很多人覺得干活的時候不小心遇到意外,摔死了淹死了,那是自己操作不當,沒人會覺得雇主有必然責任。

  這次,朝廷似乎是為了積德,定了個普通民夫因為集中勞役染瘟疫而亡的、撫恤一萬錢(月薪六百錢,一萬錢接近一年半工資)。

  而對于因為意外施工事故而亡的,撫恤兩萬錢。如果是朝廷現役的工兵,比民夫再貴一點,撫恤三萬錢。整個項目干完,死個三萬人還是要的,所以光撫恤就十億八億規模了。

  看了劉備這一切圖安心積德的操作后,李素心里也大致認清了一個問題:

  當年董仲舒搞封建迷信,動機未必有多壞,他可能就是想嚇嚇皇帝,讓皇帝也有個怕的,好收斂一點。

  但即使有時候結果上能辦到好事,李素原則上還是很反感這種用裝神弄鬼來實現目標的不擇手段。

  迷信確實有可能某些時候結果上勸善了,但這不是人們宣揚迷信的理由。

  時間很快來到公元211年的秋天,隨著秋收農忙的開始,已經修到了第二年的河北運河項目,也不得不暫時再次停工歇業,讓民夫和工兵們能回去收獲莊稼,以免延誤農業生產。

  運河的施工量倒是一切按計劃,秋收之后,只要這個冬天再加把勁,絕對是可以完工的。明年夏天,就可以對草原用兵了,屆時整個北方邊境的運糧問題,也會得到極大的緩解,大漢幾乎可以說是立于不敗之地的。

  當然,這個項目最終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甚至可以說超出了預期。

  主要是210211這兩年,自然天氣方面的災害也確實比剛剛戰爭結束那陣子多了點。大漢剛剛稍微消停了六七年好日子,又被災害往回狠狠推了一波。

  原本按照《后漢書》的記載,這兩年里荊州發生了較大規模的地震。210年熒惑守心之前還有日全食。

  后續211年開始也連續有日食、還有之前荊州地震導致的一些后續反應,主要是南陽盆地的好多河流都發生了泛濫滿溢——

  后人按照地質科學分析,倒是沒發現有局部連續大暴雨的紀錄,所以極有可能就是地震導致的盆地抬升、原本供河流外流的山谷出現堰塞(李素利用的“漢初武都郡地震導致秦嶺閃崩、漢水改道”,也是這種情況)

  反正結果就是白河、淯水這些漢水北側支流全部泛濫,整個南陽郡一直到襄陽民不聊生。漢水以北的南陽盆地,沿河灌溉最好的區域全淹了。

  這種自然力量也是沒辦法的,似乎歷史上漢末這一段,荊北地震和水災的相輔相成本來就很多,這場水災的規模,甚至比原本八年后關羽在襄、樊一帶水淹七軍時還猛烈。

  說句題外話,只看《演義》的看官千萬別覺得關羽水淹七軍那場水是人造的,那只是天災,但也因此實際受害面積肯定比《演義》里說的更大更嚴重,連于禁的七軍都淹了,漢水北岸的百姓損失也是很嚴重的。

  只是《演義》為了凸出關羽的神勇,把水說成了人造的,也就必須淡化百姓的損失,而史書也偏向記載王侯將相,所以后人對此也就不甚了解。

  實際上,歷史上219年當地百姓淹死的絕對比于禁的部隊還多。

  當然,現在劉備和李素遭遇的,是211年的“荊北地震后遺癥水災”,還有其他一堆小災害,

  包括冀州地區因為修運河死人多了之后,哪怕衛生條件跟上了,依然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瘟疫,百姓死傷、非正常人口下降,加起來也有十幾萬。

  荊、冀兩州作為這兩年的主要災區,承擔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災害損失。荊北地震導致的河道變化,還讓十幾年前修的南陽運河也產生了短暫的斷流。

  好在李素和諸葛亮緊急派了工部的人去核查勘測后,發現萬幸河道主體部分沒有發生地質抬升——要是連續上百里的河道都抬升了,那就等于抬升多少就要再額外深挖多少,否則河面太高水就流干報廢了。

  河床沒有抬升,但運河水還是斷流了,經過嚴密復查后,發現主要是幾處膨脹土地帶的河段、原本用過羅馬水泥鋪底,防止河水全部滲入膨脹土流失。

  現在那些地段的羅馬水泥鋪底被震壞了,河水就依然大量流失、還導致膨脹土層體積變大、上漲堵住了河。

  所以,這些因為地震而新突破膨脹的高嶺土,就得讓諸葛家的白瓷作坊加班加點全部挖走,然后那些段的河床羅馬水泥還要重新修補一下。

  另外,南陽運河穿越桐柏山的埡口位置,桐柏山部分山體也因為荊北地震發生了山崩塌方,把河谷堵住了。這些塌下來的山石和山體滑坡,也要全部重新挖走,南陽運河才能恢復使用。

  好在新塌方的山體本來就不結實,不用廢力挖掘,只是土方運輸量有點大。

  林林總總算下來,額外又是二十多個億的修復工程款花出去了。不花還不行,因為南陽運河不修好的話,光把河北的新運河挖好,源頭的南方物資北上也會出現問題,無源之水還有什么用?

  南陽運河畢竟是涉及到益州和荊州的物資北上效率的,不修復荊、益物資都要多繞兩千多里水路才能到豫州。

  另外,劉備還免了荊州、冀州各一年的賦稅,讓各州內部協調自救。

  比如以荊南地區原本應該上繳朝廷的那部分賦稅錢糧、去給荊北南陽、襄陽地區的受災人民賑濟災害。

  冀州這邊也是,讓渤海郡、清河郡、河間郡這些河北東部各郡,把本該上繳中央的錢糧,拿去給冀州西部修運河區和瘟疫區的百姓賑災。

  劉備唯恐自己失德,也再次出血、加大了拿出皇室產業賑災和修復運河的力度。

  而且劉備這是第二次拿出自己的錢了,朝臣們也不好意思不捐款。所以文官這邊李素諸葛亮、武將那邊關張趙,也都帶頭捐了點。

  趙云是公爵里最窮的,主要他當年也沒怎么投資工商業,也比較謙退保守。所以這次就給個兩千萬,已經算盡心了。

  誰讓他沒有娶甄家的女兒為妻,而是娶了樊娟這種沒來頭的美女呢。趙家親戚的商業基因顯然比其他大家族差了一大截。

  不能和李素諸葛亮、關羽張飛、糜竺甄堯那些“老牌官僚資本”相提并論。

  這六大老牌官僚資本,則是最多的捐了五個億,少的也至少是一億。

  從這個角度看,劉備的朝廷雖然也是巨富云集,但好歹動員能力還是可以的。朝廷遇到事情、國家危難之秋,皇帝帶個頭,好歹能募到巨量善款。

  跟后世那種皇帝遇到大難、找老丈人帶頭捐款也只能捐到一萬多兩,還是有差距的。

  眼前的難關渡過去之后,朝中又有大臣秘奏,希望劉備緩一緩,既然運河預期今年能修完了,北伐草原也不急于一時,給百姓再恢復一下。

  畢竟一旦開始打仗,冀州百姓肯定要負責往前線運送糧草的任務。而冀州百姓這兩年累計修運河和瘟疫死了十萬人,剛放下挖河的鏟子立刻又要撐船運糧,太累了。

  劉備得到奏章,內心也是猶豫的。

  今年他已經開始下令讓部隊重新進入訓練狀態。讓各級將領展開戰備、給部隊的戰斗力先摸摸底,看看有沒有因為將近十年沒打仗、手藝軍紀都丟了的情況。

  如果停止戰爭,讓部隊維持在警備訓練狀態下,那花費也是比較大的,拖越久用錢越多。

  除非是把部隊的動員等級調低、重新回到軍屯狀態,明年再從事一年農業生產補貼軍糧,那樣倒是能把費用降下去。

  但這就意味著以后再決定真打時,還要重新動員集結部隊,這折騰也是不小的。

  說不定到時候又有朝臣出來嘰嘰歪歪、拿費用損耗說事兒,表示“既然一年都等了,索性再休養生息多等幾年,把朝廷超發工商抄引的債券全還清了再打仗。”

  劉備太了解那些省錢仇債派官員的德行了,這種事情肯定是會發生的。

  誰知,就在劉備猶豫的過程中,對面的敵人,倒是不肯坐以待斃,幫劉備下定了決心,不想打也得打了。

  211年秋,九月。

  秋收已經完成,秋糧也全部入庫了。

  眼下正是草高馬肥、草原上駿馬貼完秋膘、最壯實的時節。

  如今草原上的王者,不服大漢統治的,主要也就剩下兩部分了。

  一部分是鮮卑人,他們從來沒屈服過,而且幾十年來都是草原上最強大的存在、漢人北方最大的敵手。

  哪怕多年前,王庭盛樂陷落了,鮮卑人也沒有遭到決定性打擊,傷筋動骨幾年就繁衍恢復過來了。

  誰讓草原民族不需要死守任何城市呢,所謂王庭陷落,也就等于積攢的貴重財富被洗沒了,可人口牲畜戰馬武器這些還在。

  鮮卑大人拓跋力微,依然是草原上的王者。

  漢人的另一部分敵人,則是烏桓人當中的一小部分,如今的烏桓單于乃是樓班,當年丘力居的兒子——歷史上,樓班幾乎沒有親政,因為親袁的那部分烏桓,在207年就覆滅了,樓班當時還算年輕,一直是他堂兄蹋頓在實際掌權。

  但是,這一世漢人對烏桓殘部的用兵時間不是又延后了么,眼下都快211年底了,所以是樓班親自掌權。

  相比之下,蹋頓反而因為早年從叔父丘力居那兒,見識過漢人的威名,丘力居當年就是李素為劉虞勸降的。丘力居覺得不該參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后來蹋頓也是,就一直蟄伏臣服。

  樓班這是屬于“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素當年勸降他爹的時候他還是液體,不知道李素的可怕,這才被袁紹家族最后的血親將領高干所蠱惑,跟高干聯手。

  不過,這也導致樓班手上的烏桓部落勢力,比歷史上蹋頓掌握的,要少得多。烏桓內部的分裂也更嚴重,為袁家賣命到底的,最多只占歷史上的一半多。

  當然,如今在幽州北部草原上的反對朝廷武力,也不光只有烏桓人,也有高干的嫡系部隊——歷史上,袁尚袁熙在幽州的統治覆滅時,因為懷念袁家統治而逃出長城關外的漢人,都有超過十萬戶。

  如今這個數據沒有歷史同期多,但至少也有四五萬精壯、近二十萬人口,一共三萬多戶。

  高干靠著袁紹和劉和的旗號,募集懷念劉虞和袁氏的人民,也得了大約四萬壯丁。這些人算是半生產半戰士的民兵,也已經在草原上生活了將近十年。

  總的來說,如今整個草原上,按照游牧民族青壯年男性可以全民皆兵的特性,大約可以拉出三十萬民兵戰力。

  鮮卑最大,約二十萬騎(不是全都有戰馬,大部分只是普通馱馬,可以騎,但不能像戰馬那樣精確執行沖鋒和騎射陣型。)

  其余烏桓七八萬人、高干四萬人,加起來十一二萬。

  這些草原大人、單于當然也不傻,中原大漢有動作,他們也一直在打探。

  劉備修運河都快兩年了,一直在著力保障幽州西部、幽并結合部防區的軍糧供給問題。這事兒做了是為了對付誰,拓跋力微和樓班心里都是清楚的。

  他們也知道,不能一味坐以待斃。

  如果什么都不干,等漢人做好萬全準備,到時候就算鮮卑人能繼續往北撤,但漢化程度相對更高的烏桓殘部和高干的人馬,肯定是不能無節制撤的。

  鮮卑人撤成功了,那也等于放棄了整個漠南草原,得一下子退卻兩千里,退到更苦寒的漠北草原,也就是貝加爾湖一帶。

  越往南的土地越肥沃值錢、養牛羊馬匹也能養得更多,冬天還不會凍死,偶爾遇到災年草場不好或者牲畜大批凍死病死,也好就近有個搶劫補給的地方。

  這些樸素的生存道理,每一個游牧領袖都很清楚。

  這一切,促成了九月底的時候,高干為求自保、攢出了一個局。

  整個九月份,高干在樓班和拓跋力微之間往返游說,把他手頭剩下的那些當年袁家剩余的財寶,也全部獻了出來,曉以大義,告訴兩位蠻王,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單于,如今劉備還沒做好全部后勤準備,眼下又是草高馬肥,我們草原勇士這時候都不下手,以后沒機會了!只能被動挨打!

  要想你們的子孫長久占住草原,就看這一戰了!劉備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他雖然兵強馬壯,可眼下沒有準備。

  我們只要別被劉備牽著鼻子走,在幽并數千里的防線上,找出其不意的點,發揮偷襲之利,至少能一戰打出草原十年太平。打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重現白登之圍的輝煌!”

  PS:明天請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