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撿到一只始皇帝

  大悲大喜大悲,這大概就是秦人這幾年的狀態。

  在昭襄王逝世后的一年零三天,新任秦王也離開了。安國君只做了三天的君王只見了一次群臣,甚至很多的任命還沒有下發,便急匆匆的離開了,群臣們并沒有多么的驚訝,安國君的身體狀況,一直都很不好,尤其是昭襄王逝世之后,他常年都是在病榻上,無法起身,大臣們甚至認為他可能熬不過守孝期。

  原先的大勝所帶來的喜悅,消失的那么迅速。

  趙括聽到這個噩耗的時候,整個人也有些不敢相信,登基三天就逝世了?他也不清楚歷史上的安國君是怎么樣的,可是他記得,千古一帝是幼年登基,那如此看來似乎異人也堅持不了太久?與秦人的悲傷不同的是,趙括的門客們,家人們就要顯得平靜的多,他們不是秦人,對秦王也沒有那么濃厚的感情。

  安國君因為身體的原因,也不曾來拜訪過趙括,對于這些人而言,安國君只不過是個陌生人而已,就連趙政,他的臉上也沒有多少的悲痛,似乎都不是很愿意去哭,他對這位大父,沒有任何的感情當趙括帶著他去為王發喪的時候,他也是低著頭,一言不發,這跟其余那些哭成了淚人的公子們截然不同,格格不入。

  異人哭的很傷心,趙括不覺得這是偽裝,他是真的很傷心而平日里那些不敢太靠近異人的大臣們,此刻也是圍繞在他的身邊,因為在秦王逝世之后,異人就要成為秦國的王,無論是大臣們,是陽泉君這樣的貴族們,還是異人的兄弟們,看向異人的目光都變得恭敬了很多。

  原先那些對他懷有敵意的兄弟們,此刻都抱著他,喊著兄長,哭的一塌糊涂。

  葬禮還是很簡單,趙括也明白為什么商鞅一個法家的人要像墨者一樣提議節葬了,大概就是因為害怕出現安國君這樣的情況吧,若是短時間內有數位君王逝世,而每一次都要勞師動眾,還要讓全國的百姓守孝,那可真的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災難。趙括對這位安國君,心里還是有些尊重的。

  安國君跟他的父親不同,他比昭襄王要多出一些人情味,他有自己所寵溺的妃子,他也喜歡將自己的孩子孫子們叫到身邊來,昭襄王是一個純粹的君王,他的腦海里只有治理國家,昭襄王可以為了秦國而犧牲掉自己的家人,而安國君大概是不會如此的。在他實際上統治秦國的一年時間里,他也做出了不少的事情。

  秦國是一個很幸運的國家。

  秦獻公趙連登基之后,在秦國國內進行改革,他廢止人殉,遷都櫟陽,并且擴大秦國的商業活動,編制戶籍,推廣縣制。并收復河西,打敗韓魏兩國使得天下人發現,這秦國還挺有潛力的。而在他之后繼位的秦孝公贏渠梁,這位不用多說,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

  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東。

  使得天下人發現,這秦國還挺強的。

  在他之后的秦惠文王嬴駟,雖說殺了商鞅,可是沒有廢除他的變法,他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當政期間,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里子、司馬錯,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開始了瘋狂的擴張之路,使得天下人發現,這秦國怎么這么強???

  他之后的秦武王嬴蕩,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對內設置丞相,對外結盟魏國,聯越制楚。在軍事上,攻拔宜陽,設置三川,平定蜀亂,在經濟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橋雖然只做了四年的君王,可他這四年里所做的事情,超過了其他國家的君主十幾年的功績他讓天下人發現,不聯合起來根本沒有辦法戰勝暴秦。

  而他之后就是昭襄王了,這位就不必多說什么了,左手范雎,右手白起,打得各國聯軍哇哇大叫,直呼秦國不可戰勝!

  而剛剛逝世的安國君,登基三天可是為人也并不庸碌,若是身體再好一點大概也是一位明君,至于異人,趙括并不知道他在歷史上的表現怎么樣,不過就從他的平日里的舉止來看,他也絕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他之后的嬴政嗯秦國從獻公到如今,代代出明君,這就有些太欺負人了。

  在封建時代,君王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縱觀亡國之君,都不算是太有才能,哪怕想要施行的一些政策是好的,也是操之過急,根本沒有想到可行性,看不到民間的情況,聽不到群臣的勸諫,最后導致國家滅亡。這樣的君王,實在算不上是明君。

  在送走了秦王之后,趙括便帶著政回了家,坐在馬車上,戈還在說著:“那個異人要做秦王了?當初他在趙國的時候,是那樣的落魄,整個趙國的貴族,除卻您,就沒有人愿意搭理他,他如今居然要當秦王了“,戈的話里,頗有些這個時代太瘋狂的意思,趙括卻沒有理會他。

  戈又說道:“當初那個呂不韋拿出自己的全部財富來資助他,大概是早就看出了他有可能來擔任君王吧這個商賈倒是厲害,只怕以后他就要成為秦國最受寵愛的大臣了可是我不太喜歡他,我每次看到他,就感覺他像邯鄲城里的奸商,在盤算著如何騙走我的錢”

  “戈公啊在秦國詆毀國相和王,都是重罪啊”,趙政忽然開口說道。

  戈有些生氣的說道:“秦國就是這一點不好,做什么都是重罪,那天我在院落里修車,結果里長還罰了我一個盾牌,我修自己的馬車,與他有什么關系呢?連這也違法!政啊!將來你要是繼位!記得頒發一條律法!在府邸里修自家的馬車是無罪的!”

  “咳咳”,趙括清了清嗓子,戈這才沒有繼續再說。

  趙政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當他們剛剛返回家的時候,迎面就看到一個大腦袋探出門來,左右張望著,戈看了一眼,頓時冷笑著說道:“這不是我們的丞相府屬吏記室令史百石大官狄嘛?您怎么來了?”,狄笑嘻嘻的走了出來,戈停下馬車,趙括與趙政也下了車,趙政急忙走到了狄的身邊,狄與趙括拜見之后,這才俯下身來,偷偷的給了政什么東西。

  戈一邊拉著馬車走進院落,一邊又說道:“不知道您要來,也沒有做什么準備,您怎么沒有帶上您的隨行武士,家臣,賓客什么的。”,狄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方才說道:“我來見你個庶民,還有必要帶上這些嗎?連個爵位都沒有!”

  “呵,就您的爵位高,聽聞您在呂不韋的府里幫他看門?”

  “你這老賊,怎么就是不死呢?”

  兩人再次爭吵了起來,趙括對此早已習慣,直接從他們倆人之中便走了過去,他才懶得理會這兩人呢,院落里,有幸,趙傅,李魚等人,他們圍繞在一起,不知在談論著什么,看到趙括前來,都即刻起身,趙括很開心,自從趕到秦國之后,他們都去了各個地方擔任官吏之類,李魚甚至都當上了縣令,還有進一步上升的機會。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聚在一起了。

  原來他們這次都是請假來為秦王發喪的,主要目的還是來看趙括,趙政看到這些人自然也是非常的開心,眾人坐在一起,聊起了天,而戈和狄是最后才進來的,戈推開了幸,便坐在了他的位置上,又看了他一眼,方才說道:“都是盜賊出身的人,怎么你才做了個亭長呢?狄這樣的都能混到丞相府里。”

  幸并沒有惱怒,他只是笑著,說道:“我認識的字沒有狄多。”

  狄點了點頭,說道:“那可是,我最近是讀了不少的書。”

  “哦,我還不知道自己身邊隱藏著這么一位大學者,狄子,失敬失敬啊。”

  又是熟悉的爭吵聲,李魚坐在趙括的身邊,認真的說道:“鄭國先生要修建的渠正好是在富平,他還記得我,見面之后非常的開心,他如今就在那里忙著修建水渠他整日都在外,吃著粗糙的飯菜,也睡不好,他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趙括時不時的點著頭,方才說道:“您要派人照顧好他啊”

  趙傅是留在趙括身邊的,哪里也沒有去,此刻也只是安心的聽著他們聊天,趙傅此刻也有些老了,不再像當年那樣的強壯有力,話語也變得更少,平日里只是安靜的聽著他們聊天。

  “明呢?明怎么沒有來?”

  一旁的狄忽然轉過身來,說道:“明去了魏國,哦,是丞相派他去的他是副使”

  “怎么,秦國派出使者去魏國?這是要做什么?”

  狄立刻來了精神,看著他們,低聲說道:“我告訴二三子,可二三子不要告訴其他人這件事情啊”,趙括即刻大聲訓斥道:“狄!不能多說!你如今是秦國的官吏,就要遵從秦國的律法!”,狄有些無奈,沒有繼續說,而其他人知道輕重,也沒有去逼問,直接將話題轉移開。

  他們聊了許久,趙傅又準備好了飯菜,眾人一同享用。他們都非常的開心,他們很享受這樣的生活,說起來,像如今這樣擁有爵位,在各地為官吏,卻并不是他們所想要的生活。而此刻,就好像他們都還在邯鄲那樣,開開心心的聊了起來,李魚提醒了他們很多次,秦王剛剛逝世,按道理來說,是不能聚會,也是不能說笑的。

  這些人一直待到了晚上,這才相繼離開。

  趙括有些依依不舍的送別,狄抱著康,在他的臉上啄了好幾口,這才放下他來,最后一個離開了這里。趙政也是跟著父親站在門口,一一送別他們,他們也是在感慨,不知不覺之中,趙政就變得這么大了,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去逗他,好在還有個康,康看著懷里滿滿的果子,傻笑著。

  趙政微笑著看了他一眼,他即刻抱著果子就跑掉了。

  這讓趙政非常的生氣,大叫道:“我又不搶你那些吃的!你跑什么跑!”

  兄弟倆總是在吵架,趙康太小了,他還不會吵架,可是他知道如何激怒自己的哥哥,弄壞他好不容易堆砌的城堡,在他的竹簡上作畫,晚上吵著跟哥哥睡然后尿在他的床上這些做法,總是能讓趙政暴跳如雷,有數次,他都發誓要跟趙康斷絕關系,可是當小家伙厚著臉皮來吻他的臉的時候,那誓言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好消息是藝又懷上了身孕。

  這一年,趙政九歲,趙康三歲趙康并不知道父母,大母她們為什么會這么的開心,他也不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將母親抱起來歡呼,而趙政看起來就愁苦了很多,從前趙康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是那樣的期待,希望母親能早點給他生個弟弟,可是如今,當趙康長大之后,這種期待感也消失了。

  趙政總是很擔心,光是一個趙康,就已經夠煩的了,若是再來一個,那可如何是好啊?

  他只能往好的方向去想,或許母親會生下一個不像趙康這么頑皮的孩子,又或許母親會給自己生個妹妹,她就不會像趙康那樣氣自己了吧??

  就在趙括因為自己即將有第三個孩子而開心的時候,荀子卻來到了他的府上。

  是李斯扶著他前來的,荀子先是祝賀了趙括,這才說出了自己的來意,他要離開秦國了。

  “為什么啊?”

  趙括有些驚訝,荀子這個年齡,已經是非常年邁了,在如此高齡,他離開秦國,又是想要去哪里呢?

  荀子笑呵呵的說道:“在秦國,整日面對公孫龍,這飯也吃不下去”,趙括輕笑了起來,荀子這顯然是在開玩笑,他雖然看不起名家,也看不起公孫龍,可是他們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荀子認真了起來,方才說道:“我已經很老了,我想要去各地看看,多收幾個優秀的弟子,繼承我的學問”

  “我的《詩》,傳給了毛亨。”

  “《書》傳給了李斯。”

  “而《樂》,《禮》,《春秋》卻沒有人可以繼承”

  “我得找到合適的弟子,讓他們繼續發揚我的學說不然等我死了,我的學說只怕也要跟著我入土了”

  荀子笑著說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