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3章 閑話之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墨桑

  幾天后,李桑柔一行人兩條船,到了大冶縣,轉進金湖,泊在石錘鎮碼頭。

  石錘鎮是個大鎮,離鎮子十來里,有一處看守金湖的駐軍營地。鎮子往南,阡陌縱橫,往北就是冶爐林立的大冶縣。

  石錘鎮是附近百余里的米糧菜疏集散地,鎮子上人來人往,繁忙喧囂,碼頭上,船來船往,同樣的繁忙喧囂。

  李桑柔站在船頭,從熱鬧的碼頭看到熱鬧的鎮子,抬起頭,遠眺著鎮子后面連綿的群山。

  那一片連綿的山,一直延伸到大江邊上。

  沿著這片山脈,可以從石錘鎮一路狂奔到大江邊上,只要有條小船,或是急眼了,跳進江里,就可以游到對面的齊國。

  或是從對岸過來,就鉆進了南梁的群山中。

  真是個好地方。

  可惜,現在,江南江北都是大齊的國土了。

  確實讓人很不爽。

  “咱們人手不夠,要不要調用那邊的守軍?”孟彥清站到李桑柔旁邊,壓著聲音問道。

  “不用,殺手路數隱密詭異,守軍圍不住他們,反倒多傷人命。“李桑柔搖頭道。

  孟彥清低低嗯了一聲。

  老大殺人無數,卻極重人命,無論貴賤。

  ”我到鎮上走走,大常和老董,帶上黑馬,到鎮上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做的生意。“李桑柔吩咐了句,下了跳板,往鎮上過去。

  李桑柔一身打扮,和碼頭上來來往往的船家女沒什么分別:靛藍褲子,靛藍半裙,本白短上衣外面,籠了件靛藍夾衣,頭上包著靛藍包頭布,挎著籃子,一邊走,一邊時不時停步,仔細看著路兩邊的鋪子和小攤。

  石錘鎮一條主街之外,沿著主街,延伸出去七八條略窄一點的街道,條條街道都很熱鬧。

  李桑柔不緊不慢,將主街從頭逛到尾,再逛向各條小街。

  主街上,一小半是大大小小的糧食行,伙計站在大大小小的糧食行門口,熱情的招呼著看起來像是買家,或是賣家的過往行人。

  李桑柔仔細看著每一家糧食行。

  這些糧食行都不大,小的只有一間門臉,最大的也不過三間門臉,看起來都是新開的,招牌上的油漆,仿佛還沒有干透。

  李桑柔一家家看著糧食行,很是滿意。

  小戶林立,才是真正的市場和行市。

  臨近碼頭的兩條小街,全是挑擔推車來賣菜蔬的農人,一條街上,都是成車成筐的買賣,另一條街上,多半條街是成筐成車的賣,小半條街,則是零買散賣,也不用稱,各樣菜蔬,都是扎成一扎一扎,一捆一捆,或是堆成一堆的賣。

  這會兒,太陽已經高高升到頭頂,成車成筐買賣菜蔬的街上,已經稀稀落落,幾乎沒什么人了,零買散賣的半條街上,也是人流稀落,余下的,多半是擺了攤兒,買進賣出的菜蔬商販。

  再過去一條街,是魚市、肉市,雞鴨市,以及擺在路邊的小籃子大筐,籃子里筐里,堆著雞鴨蛋。

  這一條街上,也已經是人流稀疏,雞鴨市和魚市幾乎沒什么人了,賣雞鴨蛋的也沒幾個了,只有肉市,雖然買的人已經不多,但攤販都還擺著,有的忙著洗切鹵煮,以便下午售賣,有的閑坐著,和隔壁的同行說笑。

  再往里的小街,就各種店鋪混雜了,有小茶坊,小食鋪,針線繡樣,南北貨,藥鋪等等。

  鎮子那一頭出去,是兩家大車店,以及騾馬行。

  李桑柔細細看過,在菜市街和主街拐角的小食鋪坐下,要了碗素面。

  小食鋪是家夫妻店,剛剛忙過最忙的時候,這會兒,鋪里內外沒坐幾個人,坐在門口喘口氣的掌柜娘子見李桑柔一個人,拖著凳子坐到李桑柔旁邊,打量著她,笑道:“小娘子是頭一回到咱們石錘鎮吧,我瞧著你面生。”

  “鎮上這么多人,難道嬸子都面熟?”李桑柔細聲細氣,看起來有幾分羞澀靦腆。

  “我生在這鎮上,長在這鎮上,不瞞你說,但凡這鎮上的,還真是都能面熟。”掌柜娘子言詞爽快。

  “那這么多來買賣的呢?碼頭上那么多船。”李桑柔接著笑道。

  “常來常往的,都能瞧出來。不過,這一兩個月,咱們鎮上一天比一天熱鬧,面生的客人越來越多,不過像你這樣的小娘子可不多。

  “你是頭一回到咱們石錘鎮吧?”掌柜娘子再問一遍。

  “是。”李桑柔點頭,“跟阿爹哥哥他們來的。”

  “來做什么生意的?咱這石錘鎮,米好,這方圓好幾百里,吃的都是咱們石錘鎮出去的米。

  “菜也多,我跟你說,咱鎮子往外十來里,全是種菜的,啥樣兒的菜都有,還有魚蝦。

  “咱這金湖,再往里,那湖中間有金井,湖底都是金沙,可不是想進就能進的。

  “咱這石錘鎮,離縣里最近,那漁家打了魚,都是往咱這鎮上送,從咱這鎮上往東,還有縣里的人吃魚,都是從咱們鎮上過去的。

  “你們是做什么生意的?”掌柜娘子爽利熱情。

  “我家從前做米行生意,現在米行生意不好做,阿爹和大哥他們,就出來看看,我還不知道他們看好了什么生意。”李桑柔細聲細氣的答道。

  “現在哪,只要有本錢,到處都是賺錢的生意!

  “你家是江南的,還是江北的?”掌柜娘子站起來,端過李桑柔要的素面,順手拿了碟子油鹽小蝦米,放到李桑柔面前,“這是嬸子腌漬的,你嘗嘗,鮮得很。”

  “謝謝嬸子,我不吃魚蝦,怕腥氣。”李桑柔忙擺手。

  “不吃魚蝦的可不多。”掌柜娘子一邊笑,一邊將那碟子小蝦米放回去。

  “我哥一直說,像我這樣不吃魚蝦的,滿天下也沒幾個,嬸子難道遇到過不吃魚蝦的?”李桑柔挑了根素面,看著掌柜娘子笑道。

  “有!”掌柜娘子笑起來,“說起來,還是個笑話兒呢。

  “咱們這鎮子南邊山里,住了一群怪人,隔個一天兩天的,就到鎮上來一回,買米買油買菜買肉。

  “有一回,是他們當家的帶著來的,有幾個小小子,還有小丫頭,也不能算小了,十五六,十六七了。

  “我也是這樣,送了幾碟子油鹽蝦米,那幾個小小子,還有小丫頭,都搖頭,說他們不吃魚蝦。

  “后來吧,有一回,那個當家的沒來,就四五個小小子來的,推著車子,到那條街上買菜,買了菜,到我這兒吃飯。

  “我記得他們不吃魚蝦,就沒給他們,那幾個小小子,就一眼接一眼的看我這油鹽蝦米,我就端了一碟子過去,那幾個小小子吃的那個歡哪,一碟子小蝦米也算不少,一眨眼就吃光了,我就又端了一碟。

  “那幾個小小子,一連吃了五六碟兒!

  “到后一回,又是那個當家的帶著來的,來了十好幾個小小子,小丫頭,買了好幾車東西,中間就有上回吃蝦米的小小子,我再給油鹽蝦米,又不吃了!嘖!”掌柜娘子嘖嘖有聲。

  “他們當家的為什么不讓吃魚蝦?

  “我是真不吃,我大哥成天變著法兒想讓我吃,我一吃就吐。”李桑柔一臉驚訝,又有幾分不好意思。

  “聽人家說,那些侍候人的,不是在一般的有錢人家侍候人,是在那些不得了的貴人家里侍候的,聽說都不許吃魚蝦蔥蒜什么的,說是怕味兒沖撞了貴人。”掌柜娘子見多識廣,頗有幾分見識。

  “我們在江州府的時候,遇到過一位特別貴氣的老嬤嬤,她說她從前在江州城守將府當差,說她是專管調教下人的。

  “聽她說,貴人們用人,都是極小,說是三四歲,四五歲就買回去,要調教好些年,才能到貴人那里當差侍候,這些人,是咱們鎮上貴人家里的?”李桑柔一臉好奇。

  “咱們這小鎮,連個秀才都沒有,哪有這樣的貴人家!

  “說來吧,也是怪,那一群人,從那個當家的,到那些小小子,小丫頭們,除了不吃魚蝦,別的,可粗得很,吃很飯來,呼呼嚕嚕,面汁兒都濺出來了。”掌柜娘子再嘖了一聲。

  “我聽那位老嬤嬤說,在貴人身邊侍候,做什么都不能出聲,走路不許出聲兒,吃飯不許出聲兒,說是出了聲兒,就驚擾了貴人呢。”李桑柔驚訝接話。

  “可不是,這講究我也聽說過,真是一群怪人!”掌柜娘子再嘖一聲。

  “他們到鎮上買菜,那肯定不遠,您不是說這鎮上人人都熟么,怎么不知道他們是做什么的?”李桑柔笑問。

  “你這小妮子,瞧把你聰明的。”掌柜娘子笑起來,“他們可不是咱們鎮上的,他們……讓我想想。”

  掌柜娘子擰著眉頭,掐著手指點了點,“去年見過,前年也見過,大前年,見過,再前年……就是大前年,頭一回見到他們,你瞧,他們到咱們鎮上,可沒幾年。

  “有一回,就是大前年了,我問過一個小小子,他們是哪兒來的,做什么的,住在山上哪里,那個當家的是他們什么人。

  “我這個人,就是嘴碎,我們當家的常說我。

  “那小小子吧,就沒理我,一個字兒沒答,后頭,他又來,我又問,他就答了一句,說他們住在山上廟里。

  “我一想,咱們這鎮子后山,哪有什么廟?想了半天想不出來,我就跟我們當家的說,我們當家就說:山里不是有一群道士,道士住的也是廟。

  “我一想可不是,那道士廟我還去過兩三回,里頭住了十好幾個老道小道呢。

  “你瞧,他們可不能算是咱們鎮上的人。”

  “那些道士呢?他們是跟著道士修道的?”李桑柔好奇問道。

  “不是修道,修道的一看就不一樣,從他們來了之后,就再沒見過那些老道小道了。

  “廟都給人家住了,那些老道小道,指定是走了。”掌柜娘子皺了皺眉,“誰知道呢,前些年多亂呢,誰有心思管別人,唉,那幾年真是,天天提著心,現在好了,總算太平了。”

  “您那時候,去道士廟做什么啊?我大哥總說道士厲害,畫了符,能呼風喚雨,神仙都能招來呢。”李桑柔一臉好奇。

  “你這小妮子。”掌柜娘子笑個不停,“行啦,一把年紀了,說就說吧。

  “那是好些年前了,我還在家當姑娘呢,我爹我娘給我說親,我么,就覺得我們當家的好。

  “我爹就嫌我們當家的是個沒嘴的葫蘆,說開門做生意,話都不會說,等他接手做這飯鋪子生意,指定做不好,我跟著他,指定得受窮受苦。

  “我家翁吧,又嫌我話多,愛往外跑,成天頭上不是花就是朵的,說我指定是個敗家的性子。

  “你說說,那時候,我得多急,唉,你想想是不是,得多急!

  “我們當家的吧,本來就是個沒嘴的葫蘆,既怕他爹,又怕我爹,在他爹面前不敢說話,見了我爹,就真是,連個屁都放不出來,你說說!

  “我急的啊,后來,聽說山里的老道有法力,我就去了,求那老道給我畫一張能讓我爹回心轉意的符。

  “頭一趟沒找到人,第二趟去了,老道沒給我畫,第三趟,老道說,這事兒畫符沒用,說我們當家的是個沒嘴的葫蘆,那就該去找媒人,讓媒人去說。

  “我一想可不是,回來就偷偷跟我們當家的說了,我們當家的那時候有一兩半銀子的私房,原本是想偷著給我扯幾身新衣裳,就全給了媒人。

  “這事兒就成了。”掌柜娘子愉快的拍了下巴掌。

  “瞧嬸子這日子過的,紅火得很呢。”李桑柔看了眼在鋪子里忙著做鹵貨的掌柜。

  “那可是,我們當家的是個實在人,不用說話,人家就知道他人實在,東西也實在,我家翁那時候,這店正經是個小店,就這一間,這兩邊兩間,都是在我們當家的手里置下來的。”掌柜娘子頗為驕傲。

  “嬸子也是個會做日子的,存得住錢。”李桑柔奉承了句。

  “那可是,從嫁給他,我就沒怎么做過衣裳,從前那些花啊朵的,還不是戴給他看的!”掌柜娘子說著,笑起來。

  “嬸子真好。明兒我們要是不走,我再來找嬸子說話。”李桑柔吃完了面,一邊排出十個大錢,一邊笑道。

  “那好!不走你就來,嬸子年青時候話多,這老了老了,話更多了。”掌柜娘子推了兩個錢回去,“你給八個錢就行了,咱們娘兒倆投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