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11章 烹飪的藝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硬核廚爸

  餐館里有人驚呼一聲,自然是立刻引起了其他食客矚目,一些沒有拿手機出來看視頻的食客立刻伸頭張望。

  “哪呢?哪呢?是什么電視節目啊?老板又錄制的新視頻嗎?”

  “是不是網上的做菜視頻啊?我之前可是跟馮大廚學了好幾道菜的,現在天天守著就盼望著馮大廚出新視頻。”

  孟詩彤他們小團隊發布的視頻,還真的是在網上獲得越來越高的反響。

  尤其是馮一帆連續幾期的烹飪視頻,更是成為了不少人爭相模仿的典范。

  如今有不少淮城本地粉絲,每天除了來蘇記吃飯,也會期盼著可以在網上看到馮一帆做菜的新視頻,想要偷學幾手做給家里人吃。

  所以聽到了有人對著手機上喊道“是馮大廚”,很自然就會想到是不是馮大廚又出新的烹飪教學視頻了?

  驚呼的食客很快說:“不是馮大廚做菜視頻,是電視臺的菲常見證節目。”

  這么一說,更加讓餐館里其他食客充滿了好奇。

  “馮大廚又上電視了?”

  “老板又上菲常見證了嗎?”

  “菲常見證最近不是都在做富景樓比賽專題嗎?老板也沒有參加比賽啊?”

  食客們此時甚至覺得面前的面條都已經不香了,一些人趕緊掏出手機來,從網上找到電視臺的網絡同步直播。

  一看之下,食客們又是驚訝不已。

  “還真是老板啊?”

  “馮大廚這是要干什么?”

  “好像是要給富景樓那邊廚藝比賽確定的菜肴,做一個規范烹飪標準吧?”

  “這么厲害的嗎?”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蘇記的老板,原來不參加比賽,是因為水平太高了,要作為比賽評判標準的啊。”

  “牛啊,這才是馮大廚該有的位置嘛。”

  “就是就是,馮大廚的水平,當評委都沒問題。”

  “別說了,趕緊看,開始做了。”

  餐館里很快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聚精會神,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獨自一個人,盯著一個個大大小小手機屏幕,看著菲常見證節目上,馮一帆的烹飪過程。

  視頻里,李菲兒微笑問馮一帆:“馮大廚,這次富景樓舉辦的廚藝比賽,規定的菜肴有兩道,一道是炒軟兜,一道是大燒馬鞍橋,您可以給我們先介紹一下,為什么要用這兩道菜嗎?”

  馮一帆面對鏡頭,也是不卑不亢地進行解釋:“因為淮城本地特色,便是在于這鱔魚的烹調上,而在鱔魚烹飪中,炒軟兜和大燒馬鞍橋,又算是兩道極具代表的菜肴,并且是兩種風格不同的菜。”

  李菲兒繼續問:“哦?風格不同嗎?馮大廚您能詳細說一說嗎?”

  馮一帆點頭繼續說:“炒軟兜,是非常講究精細的菜肴,大燒馬鞍橋,從字面這個大燒上,已經不難看出,這道菜相對要粗獷些。”

  李菲兒笑著說:“原來是這樣,那馮大廚是不是要給我們演示一下這兩道菜?”

  馮一帆應下:“好的,不過在做這兩道菜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關于鱔魚宰殺的兩種方法。”

  接下來的視頻里,馮一帆也是講解了兩種鱔魚宰殺方法。

  其一自然是常見的直接用刀宰殺,當然因為過程相對血腥,錄制的時候并沒有演示,只是展示了清理后的樣子。

  馮一帆在清理完鱔魚后,也是笑著對鏡頭說:“其實這一種宰殺過程,大家如果覺得自己做不來,可以在買鱔魚的時候,交給熱心攤主代勞。”

  餐館里看視頻的食客們,聽到這里頓時一個個全都笑起來。

  “哈哈哈,馮大廚還是那么逗,熱心攤主代勞這話太逗了。”

  “人家老板說的也沒錯嘛,自己宰殺過于血腥,交給熱心攤主沒毛病的。”

  “我覺得最逗的是,畫面當時一黑,還有字幕說過程過于血腥,畫面省略,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感覺李菲兒和馮大廚的配合,真的是很有趣。”

  “對對,節目效果很好呢。”

  接著,馮一帆又演示了另外一種殺鱔魚的方法,便是用沸水直接把鱔魚燙死。

  這個過程就不那么血腥,尤其是馮一帆用的是比較密的網兜,鱔魚裝在其中也完全就看不到鱔魚樣子。

  馮一帆也是沒有很多的保留,直接告訴大家燙殺的過程。

  “鍋里的水先燒熱,然后加入一些料酒和蔥姜,這個過程等于是在烹調,也是為了去除鱔魚身上的異味。”

  在一切準備就緒,馮一帆直接將網兜丟進沸水,接著便把鍋蓋給直接蓋上。

  盡管隔著網兜看不到里面鱔魚,但這一幕還是讓不少食客看的有點心驚肉跳。

  “天吶,就這樣丟進沸水里啊?”

  “嘶,鱔魚雖然好吃,但看著過程還真的是有點殘忍。”

  “喂喂喂,你們能不能別這樣?吃的時候也沒見你們有誰會拒絕這一口啊。”

  “哈哈哈,說的是,雖然看著做法有些殘忍,但還是忍不住想吃。”

  餐館里氣氛重新活躍起來,大家繼續聚精會神看視頻里馮一帆的烹飪過程。

  而食客們發現,雖說過程看著似乎很殘忍,可是馮一帆的手法很是瀟灑,會讓人在看的時候,忽略那部分殘忍。

  當鱔魚燙殺完成后,馮一帆將網兜從鍋里取出來。

  接著也是迅速過個涼,然后解開網兜,將里面的鱔魚給倒出來,開始用一把竹簽刀,對鱔魚進行分解。

  竹簽刀在馮一帆的手上,仿佛化身為一把精妙的利刃般。

  伴隨著馮一帆非常順暢的一劃,鱔魚被開膛破肚,鱔背和腹部分離,同時被剔出一條完整的鱔魚骨。

  “喔,喔,喔,這真的是太帥了吧?”

  “真的好帥,看著真是好爽。”

  “原來做菜是這樣帥氣嗎?”

  “不,應該說看馮大廚做菜,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啊。”

  “我想說一句,真是無情鐵手。”

  “對對,我也想說這句,你們沒看到,鱔魚劃開的時候,還冒著熱氣呢。”

  “厲害了馮大廚。”

  在餐館里一片驚呼聲中,馮一帆已經開始了接下來的步驟。

  “鱔背和這腹部分離后,我們炒軟兜就是只用鱔背,同樣只用鱔背的還有熗虎尾以及鱔背鍋貼等一些菜。”

  李菲兒在視頻里也是看的目瞪口呆,看著一條一條鱔背被分離出來,她又問:“馮大廚,用你現在的這種辦法,似乎更容易將鱔背分離出來,能更好的進行只用鱔背為食材的烹飪吧?”

  馮一帆點頭:“對,我這種辦法,確實比直接宰殺鱔魚,分離鱔背要簡單。”

  李菲兒接著又問:“所以要回到比賽中,那您覺得比賽中,如果參賽的選手,應該用哪一種方式呢?”

  馮一帆微笑回答:“這個要看做什么菜吧。”

  李菲兒沒有插話,而是等待馮一帆進一步解釋。

  馮一帆自然是繼續解釋:“如果是做大燒馬鞍橋,實際上并不是只用鱔背,所以用直接宰殺方式沒問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里面也有去骨和不去骨的做法,這個稍后我也會演示。”

  停頓一下,馮一帆接著說:“但如果是炒軟兜,我必須要說,炒軟兜的標準做法分四步:一燙,二劃,三汆,四炒。

  在比賽中做這道菜,可能還是需要遵循這四步,否則恐怕是不合格的。”

  李菲兒也是點了點頭:“好的,那么接下來馮大廚請繼續。”

  馮一帆也沒有停歇,直接用劃好的鱔背繼續烹飪炒軟兜。

  劃下來的鱔背,接下來便是要進行一個汆。

  馮一帆一邊做還一邊說:“這個汆雖然只是一個熟制的過程,但這里面也還是有講究,如果想要這道菜做的地道,汆的過程必須要用高湯,這樣汆熟的鱔背味道上才有多樣的變化。”

  看到這里,餐館里食客又是一片驚呼。

  “原來這么一道菜這么講究的。”

  “是啊,這道菜看起來挺簡單,但真要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啊。”

  “啊,我終于知道,為什么在蘇記吃的炒軟兜,會和很多小餐館里味道不同了,原來是這個三汆上,其他小餐館沒有用高湯。”

  “講究,馮大廚果然講究,講解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私藏呢。”

  “這才叫大師風范。”

  視頻里馮一帆汆過了鱔背后,接著便是進行最后的炒。

  因為鱔魚已經熟了,所以炒的過程是進行調味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講究一個快,而且不能夠過分的翻炒。

  馮一帆有條不紊進行著,翻炒的過程中更是全程顛鍋,看得餐館里食客們眼花繚亂。

  “學不來學不來,我還是來蘇記吃吧。”

  “這確實學不來,我的天,這顛鍋簡直絕了。”

  “感覺根本不需要炒勺了,馮大廚就是顛鍋就能完成這道菜的。”

  “出鍋了,快看,出鍋了。”

  在一片驚呼聲中,馮一帆最后成菜出鍋,擺盤同樣是非常講究,幾乎是沒有讓醬汁灑落在其他地方。

  一氣呵成完成了這么一道菜。

  當鏡頭給出特寫,看著盤子里的炒軟兜,著實讓屏幕前看客是個個流口水。

  吸溜,吸溜,吸溜。

  連續幾大口吃面的聲音,將一群目瞪口呆看視頻的食客思緒拉回。

  然后循著聲音看過去,便看到一個食客一邊看視頻一邊吃面,嘴里還不停嘀咕著:“嗯,好吃,炒軟兜,真棒。”

  見到了這一幕,盧翠玲忍不住笑起來:“這是把面條當炒軟兜吃了嗎?”

  那個吸溜面條的食客,聞言抬起頭看向盧翠玲說:“阿姨,真的好香,看著老板做菜,就著這面條,真的就像是吃到這盤炒軟兜一樣。”

  盧翠玲聽了有些擔憂說:“孩子,你要是實在饞的話,晚上過來點一盤吃,你這可別把自己給整癔癥了。”

  聽到盧翠玲的話,看到食客的樣子,蘇若曦也忍不住問:“要不我跟老板說一聲,讓老板單獨給你做一份吧?你真的沒事吧?”

  見到蘇若曦一臉擔憂,旁邊同伴馬上笑著說:“哈哈哈,老板娘你們別被他騙了,他這純粹就是自我陶醉而已,平時這小子總喜歡看一些美食視頻下飯,他這都成習慣了,你們別管他。”

  那個食客也笑了笑說:“沒事,我真沒事的老板娘,你們別擔心,我不能壞了老板的規矩,炒軟兜等晚上過來吃。”

  接著,食客低下頭繼續看視頻,看著菲常見證節目中馮一帆的烹飪下飯。

  真是有一種那視頻當菜,就著下飯的感覺。

  在炒軟兜過后,馮一帆接著便是做大燒馬鞍橋。

  馮一帆在視頻里也是笑著跟李菲兒說:“這道菜,聽名字好像聽高大上,但實際上這道菜還有個通俗的名字,叫做肉燒鱔段。”

  這一刻,餐館里的一些食客,和視頻里的李菲兒幾乎同時恍然。

  “唔,原來就是肉燒鱔段啊。”

  “我家都是用咸肉燒呢。”

  “用咸肉嗎?我家都是五花肉的。”

  沒等食客爭論,視頻里馮一帆也已經開口:“有些地方呢,是用咸肉燒,也有一些是用五花肉燒,其實都是可以的,因為這么燒的方式,是為了用肉的油脂,去彌補鱔魚本身缺乏的油脂。”

  馮一帆的解釋,讓餐館里看視頻食客自然也就沒能爭論。

  大家繼續聚精會神,看著馮一帆用一種帥氣方式,烹飪這一道很家常的菜。

  雖然這道菜的烹調過程,很多食客都知曉,甚至不少人自己在家做過。

  但看視頻里馮一帆做,還是讓大家感到一陣驚訝。

  那非常瀟灑的顛鍋翻炒,還有行云流水的過程,真的是讓人看的是賞心悅目,哪怕是不吃這道菜,就是看馮一帆做,也讓人覺得很享受。

  “唉,看馮大廚做菜真是一種享受。”

  “對對對,真的是太好看了。”

  “你們有沒有發現?馮大廚做菜的過程里,幾乎不會有飛濺油和汁,鍋和勺都控制得太穩了。”

  “你們看,灶臺上,都看不到什么油漬殘留。”

  “別說話,快看要盛盤了。”

  到了盛盤的一刻,觀看視頻的食客甚至屏住呼吸,就像是他們自己在進行這一步,又是期待,又是緊張。

  當最后馮一帆完整的盛盤,幾乎是沒有湯汁溢出,完美的一盤大燒馬鞍橋。盛入盤子里便完成了擺盤效果,真的是讓所有人感到一種舒暢。

  大家心中會不禁想:這便是烹飪的藝術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