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西夷總督就是荷蘭駐大員總督法蘭索斯卡隆,原本是荷蘭在倭國的甲必丹,也就是那邊的頭目,一年多前經過運作,升到了如今這個位置上。
然而,他當了荷蘭駐大員總督之后,一直沒有什么政績,原本是要在來年就要被解除這總督一職了。事實上,這時候,他其實也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可能性,因此他心中就很急。
不過之前的時候,卡隆就算急,那也沒有辦法。
從倭國到大明東南沿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都被鄭芝龍所掌控,而鄭芝龍本人也被稱為“閩海王”。整個大明東南海疆,全都唯鄭芝龍是從。
當時凡航行在東亞地區的船只,都必須花錢購買明鄭的令旗,若無此旗,在東亞海面被攔截的概率超過百分之五十,若在福建沿海,則百分之百被攔截。最后就連大員的荷蘭人都不得不偷偷地以日本船的名義購買令旗,以求一個平安。
也因此,歷史上就有記載:“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
這么大的利潤,荷蘭人當然眼紅。向鄭芝龍交保護費,當然也不甘心。
他們一直想搶奪這個利潤,甚至是要獨占這個利潤,為此從崇禎六年初就進犯大明沿海。從一開始,大明這邊忍讓,結果他們卻步步緊逼,甚至這些荷蘭人還許諾大明海盜劉香以及李國助,提供大員、巴達維亞及其它要塞之處給這兩個大海盜做自由停泊買賣為條件,聯合他們一起和大明水師斗。,試圖逼迫大明被他們魚肉。
這情況報上去之后,最終崇禎皇帝下令:打!
于是,這一年就爆發了有名的料羅灣海戰。
朝廷發了懸賞:燒掉荷蘭船得200兩賞銀,取得一個荷蘭人頭顱得50兩賞銀。
隨后,鄭芝龍自己出錢又加了懸賞,也就是發出了江湖令:參戰者每人給銀二兩,若戰事延長,額外增給五兩。每只火船16人,若燒了荷蘭船,給銀二百兩(16人分),一個荷蘭人頭給銀五十兩。
于是,在崇禎六年十月份的時候,就得到了線報,荷蘭和海盜的聯合艦隊停在料羅灣。御賜,朝廷水師大軍突襲了料羅灣,重創荷蘭和海盜的聯合艦隊。
隨后,鄭芝龍一直趁勝追擊,窮追猛打,最后把和荷蘭勾結的海盜劉香等人趕盡殺絕。
而荷蘭人這邊,并沒有因為料羅灣戰敗就認輸,一直和鄭芝龍交戰,一直到崇禎十二年,荷蘭人再度派朗必即里哥率大型戰艦9艘騷擾大明沿海,數次擊敗明朝水師的小型船隊,但最終又被鄭芝龍遣人攜帶盛滿火藥的竹筒泅水攻擊,一連焚毀5艘,朗必即里哥大敗而回。
至此之后,荷蘭人才不得不認輸,在這東南沿海,以鄭芝龍為尊,他們也不得不交了保護費。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荷蘭人會一直比較乖巧,這個卡隆也是擔任了兩年多的大員總督沒什么政績之后被別人取代。
可在這個位面上,情況卻有了不同的變化。
先是鄭芝龍的船隊,被調了一半去了北方,據說是和北方反叛的蠻夷打仗。
如果光是這,卡隆也不會有別的心思,畢竟鄭芝龍的威名,那是打出來的。
可沒想到,到了后來之后,鄭芝龍竟然也被明國朝廷給調走了。據說是調去了明國都城,還不是執掌水師的。
這個消息,外人的解讀是明國皇帝擔心鄭芝龍,因此用了明升暗降的方式給解除了兵權。
到這個時候,這個卡隆就有點心動了。
想想看,稱霸這片海域的鄭家船隊先是少了一半,然后連鄭芝龍都走了!
還有,在這兩年來,在這東南沿海的商船,明顯比起往年還要多。想想鄭家收的那些保護費,說真的,卡隆不知道有多少次夢到他搶到了這個利潤,那口水都流出來了。
不過,鄭家的威名還是有的,雖然是毛都沒長齊的鄭一官兒子鄭福松統領大明水師。可是,卡隆還是有點忌憚的。
讓他沒想到的是,后來又傳來消息說,在這邊幫著那個鄭福松的鄭芝豹,竟然又領著五艘大船出去了就再沒回來。
這一下,卡隆就徹底動了貪婪之心。這不,趁著大明一年中最為重大的傳統節日,大年三十之際,他便領兵前來偷襲明國水師了。
卡隆并不是一個沒腦子的人,他都打算好了。只要能偷襲掉明國的主力水師戰船,那至少在接下來的一年半載之內,這東南沿海就都是荷蘭說了算了。
如此一來,原本鄭家收到的那么多的保護費,就歸他這邊所有。以他這個賺錢程度,東印度公司絕對會非常重視。
或者派來更多的戰艦維持這個利益,如果可能性不大的話,他也打定主意,就趕緊打報告調走。
其他人不了解明國,看到這邊有這么大的利潤,肯定會搶著來。
這么一來的話,以后和明國的海上控制權之戰,他就一點風險都不用擔了。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想法之下,他把大員這邊他能調動的十艘戰艦都調了過來偷襲。
還真別說,這個卡隆在東方待了很多年,當然了解東方的風俗。
在這大年三十之際,大部分水兵都不在船上。本地人,都是回去過年團聚了。
就連總兵鄭福松,也同樣是不在。
畢竟如今又不是戰時,自從崇禎十二年之后,這片海域就一直是鄭家說了算。
而且,到了這崇禎十八年的時候,就連陸地上的情況也都是好轉,再也不是流賊遍地。完全可以說,基本上就是個國泰民安的局面。
因此,誰也沒有想到,荷蘭人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偷襲大明水師港口。
突然之間的戰事爆發之下,大明水師這邊措手不及,被荷蘭大員艦隊堵在了港口里,擊沉七十三艘大型戰船及四十五艘小型戰船。如果不是岸防炮及時還擊,估計就都沒了。
隨后,荷蘭艦隊又立刻趕赴其他港口,趁著消息沒有傳開的時候連續偷襲。一時之間,福建水師的損失很是慘重。當然,這個損失慘重,主要是戰船。至于水兵,大都見勢不妙都是能逃上岸的。
急報很快到了安平鄭府,鄭福松一聽,頓時大驚,連忙趕去,當場發誓,一定要報仇。
請罪的奏章和請戰的戰書立刻送到福建巡撫處,福建巡撫同樣大驚,立刻八百里加急飛報京師,上奏這個情況。
就在崇禎十九年正月里,崇禎皇帝還真高興著呢,就收到了這份急報。
于是,他立刻召集張明偉,還有鄭芝龍等人議事。
情況就那么一說,鄭芝龍立刻向崇禎皇帝請罪道:“陛下,這都是犬子疏于防范,以至于有此大敗。末將愿意趕回福建,戴罪立功,向紅夷開戰!”
“先生,你怎么說?”崇禎皇帝的臉色嚴峻,沒有理鄭芝龍,轉頭看向興國公道。
崇禎六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大明多事之秋,可聽說了荷蘭人侵襲大明沿海的事情之后,他都是下了開戰的旨意。更不用說,如今大明國力強盛的時候,那肯定是要打的。
只不過,怎么打,如何打,有張明偉在,崇禎皇帝當然要請教一下了。
張明偉聽了,皺著眉頭說道:“向荷蘭人開戰,那是肯定的。不過如今福建沿海的水師損失慘重,戰力上肯定沒法壓過荷蘭人。”
說到這里,他看向鄭芝龍問道:“你準備怎么打?”
一聽這話,已經表態的鄭芝龍也是頭疼。不過興國公問話,他也不敢耽擱,便連忙回答道:“我立刻回去想辦法,實在不行,就想辦法再拼湊起一些戰船,總之,就得給那些紅夷一個教訓。別以為他們在大員的據點堅固,末將就真得奈何不得他們了!”
話是這么說,不過張明偉也聽出來了。鄭芝龍對荷蘭人在大員的據點也很是頭疼,怕是不好打。
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在以前的時候,哪怕和荷蘭人打了那么多年仗,他也沒有去打荷蘭人的老巢。
大員,也就是后世的臺灣,在大明戰略向大洋發展之后,位置就會變得重要。那個地方,不能再給荷蘭人占據了。
一想到這,張明偉就立刻很自然地想到,在另外一個位面上,鄭福松收復臺灣的功績!
還有,大明如今出海的商船越來越多,這制海權也肯定不能落到別人手中。荷蘭人的這個侵略行為,必須立刻猛烈的報復回來,才能給大明海商以信心,才能震懾其他有想法的勢力。
想著這些,張明偉的心中便有了大概的想法,再稍微考慮一會之后,他便向崇禎皇帝說道:“陛下,本來我還想等到收拾了遼東建虜之后,我們大明再把重心轉向海洋。可如今,荷蘭人竟然敢來動我大明。如果不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他們還以為我們大明是其他地方的土著。因此,我建議,滅了荷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