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89章:我已經天下無敵啦,哈哈哈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楚軍來了,他們在“樠木山”邊上休整了五天,慢悠悠地來到以晉國為首聯軍駐扎的區域,相距大約十里停了下來。

  “敵軍已至,冬季將臨,為免列國受困,我決意當即與楚交戰。”呂武看向了隨軍巫師。

  不是什么“困”,是冬季要來了,曠野環境再經受雨、雪,日子會很不好過。

  現在這么個年頭,出征這種大事當然會帶上“巫”,級別方面還挺高。

  “巫”的工作是正式開戰前給卜上一卦,基本上就是得到個大吉的卦象,再來就是幫忙勘測時節、天氣什么的。

  別說,不知道“巫”的傳承是怎么樣,一般都能準確地料中短時效的天氣。也就是,他們能夠判斷什么時候會下雨,風力多大之類。

  所以“巫”也并不全是糟糠,他們的某種先進性堪比氣候衛星啊!

  當然了,能料中天氣其實有規律可尋,沒有科學體系支撐的春秋時期能辦到那些,一定是記載了數量多到可怕的文書,提供后輩去閱讀再汲取相關知識。

  很多年紀大的老人,他們長久居于某處,其實也能根據經驗來判斷天氣。

  晉國的“巫”地位也就那樣,某些國家的“巫”權力自大能決定君權更替,乃至操弄一國興亡。

  “半月之內并無雨雪。”隨軍大‘巫’講得很篤定。

  他們這些“巫”沒有自稱擁有盤古血脈,祖上更沒有傳下“十二都天”大陣,有的是一些跳儺舞的技藝,再來就是一些玩蟲子和搗草藥的手藝了。

  諸夏這邊的“巫”就是不懂事,怎么就不搞放血治病的手段,病人能好純粹是命大,死掉則是一點都不關放血者什么事,無形中達到了殺人滅口的效果。

  另外,有些時候史官想要了解上古的歷史需要找到“巫”,一切只因為上古時期“巫”也兼任檢史的任務。

  有了大“巫”的背書,再加上中原列國的習俗都差不多,清楚且明白“巫”的任務之一就是充當“氣候雷達”。

  知曉了天氣的變化,各諸侯對呂武想要立即與楚軍開戰并沒有意見。

  只有十來天的時間用來干仗,能分出勝負是極好的事情,大家就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啦。

  列國君臣巴不得這一戰趕緊打完,再快點分好“行李”什么的。

  晉國的一眾小弟其實也沒資格決定打不打,他們要是有逼數就老實聽話,連建議都不要發表一個。要不然啊,最后晉軍敗了,將鍋給丟過去,他們扛得住嗎?

  呂武前一腳派人去楚軍那邊約戰。

  來了已經在砍伐材料準備駐營的楚軍,楚君熊招派的人后一腳到了。

  “我王有話說予陰子。”楚國使者看上去情緒很平靜,先講了一句,再行禮說道:“于‘許①’會盟,不谷代陰子以誠,陰子乃何想法,不谷皆可。楚晉相爭不言天道、倫常,乃利益之爭是也。如今陰子率軍來犯,行于暴力,止于暴力,無需多言,你我啟戰來也!”

  呂武沉默了一小會,才說道:“如此,戰也!”

  看起來熊招是一個不愛廢話很利索的人?沒有想要使用更多語言來互相交鋒的拖沓,事先已經休息夠了,來了就想趕緊分出勝負。

  楚國當然想早點打完,無論勝負以晉國為首的聯軍還能賴著不走?

  等晉國陣營的聯軍滾蛋,受到戰爭摧殘的楚人好趕緊撫平傷痛,再修復好家園,早點恢復生產呀!

  比較尷尬的是,楚軍到來的時間已經下午,留給他們用來擺陣再開戰的時間已經不多,真的打起來也就是小戰一場,沒可能一下子決定整場戰局走向。

  呂武在楚國使者離開后,環視了諸‘卿’一圈,目光再從本國貴族身上掃到列國君臣那邊,說道:“中軍出營列陣。”

  晉國的中軍有陰氏和范氏,無論從哪一方面來定義都是晉軍這邊精銳中的精銳,等于是呂武沒前搖就直接放大招了啊!

  來自列國的君臣下意識就是呼吸一窒,感受到了來自呂武的大決心,很期待看見楚軍那邊是怎么個應對方式。

  軍營的轅門大開,先是大批騎兵出去,再來是戰車滾滾而出,隨后是成群的步兵踏步奔跑魚貫涌出。

  他們在己方的營寨前方開始列隊,耗費的時間并沒有超過一刻鐘,一陣急促且短暫的戰鼓被擂響,一聲“戰!!!”被整齊地呼喝出來,整個軍團開始緩緩地向前推進。

  在晉國中軍以及約四千陰氏騎兵推進期間,晉國陣營這邊的列國君臣也乘車出營了。

  來自列國的君臣帶上少許的護衛力量跟在晉國中軍后方,打算就近觀賞晉軍與楚軍的博弈。

  怎么只帶了少許的護衛?他們就是仗著自己的身份,不參與交戰也有安全保障,要那么多的護衛干什么?

  楚國那邊的出戰部隊,他們的出營時間跟晉國中軍也就是一個前后腳的差距。

  幾乎跟晉國中軍同時出營的楚軍,他們肯定也是會抓緊時間來擺陣,現場進入到考驗兩軍的時刻,也是爭面子的時間啦。

  晉國中軍列陣開始推進,楚軍才將自己的陣型列了個一半的完整度,充分展現了屬于楚人天生浪漫帶來的影響,襯托出晉人刻板、死板之下的辦事效率。

  人在陣前的楚君熊招視線像是刀子那般在刮薳罷、蒍子馮。

  瑪德!

  寡人又在偶像面前丟臉啦?

  不是寡人不爭氣,看看‘左右廣’已經列陣完畢就能作證,純粹是薳氏、蒍氏和另外那幫兔崽子不爭氣呀!

  打從事實上來論,楚軍這一邊事先并不確定晉國那邊會是哪個“軍”出戰。他們要拿出自己的精銳取得頭彩,打出聲勢、打出氣勢、打贏戰爭。

  等晉軍那邊的旗號一亮相,楚君熊招多少有點“英雄所見略同”的感概,琢磨著自己跟偶像還是有默契的,然后徹底不開心了。

  楚君熊招雖然干了實力追星的事,要說是個腦殘粉則是沒可能。

  一國之君啊!要擔負起數百萬人過得怎么樣的責任,沒可能逼迫他們賣房、賣血就是要討偶像歡心。

  “王上,晉軍不止步,且來勢洶洶。”薳啟強現在是楚君熊招的御戎,也就是牛車夫。

  楚軍這邊的戰車,超過八成以上就是用牛拉車。

  那話什么意思?就是提醒自家的老大,晉人之前已經拋開長久的默契直接入侵楚國,大軍氣勢那么兇悍的在推進,要不還是悠著點先退到安全的位置避避風頭吧?

  楚君熊招說實話是有點被晉國中軍的氣勢所懾了。

  正在推進的晉國中軍,他們在鼓點聲中保持了一致的邁步節奏,不但看上去好看,將近四萬人的踏步也讓地面產生了細微的震蕩感,氣勢真的是太足夠了!

  然而,楚君熊招就是尿了、殘了、死在陣前,說什么也不可能灰溜溜地逃去安全的所在。

  畢竟,楚國數代以降,凡君王親征皆是列在陣前,未有膽氣被掠逃奔者。

  晉國中軍的推進速度一點都沒有放緩的趨勢,并且好像有點推進速度在加快的樣子?

  楚君熊招已經能夠看到位于軍陣前方的呂武,就是相距有點遠只能看到一個輪廓。

  他要出聲催促己方列陣的速度更快一些,耳邊傳來了數萬人放聲的大吼。

  “殺!殺!殺!”

  鼓聲先是短暫的停止,隨后一陣蒼涼的號角聲被吹響。

  在那“嗚嗚嗚——”的號角聲中,位處左右兩翼的陰氏騎兵越過陣型的頭“徹”,他們沖鋒了!

  這一刻,楚君熊招:“???”

  一直在關注晉軍動向的楚人:“???!!!”

  陰氏的騎兵,他們真的沖鋒了呀!

  暫時無法看出陰氏騎兵的具體攻擊目標。

  四千匹馬有一萬六千只馬蹄,它們以極快的頻率在踐踏地表,每一次的踏蹄都會踩出一記沉重的馬蹄聲。

  別看只是四千騎兵而已,要分清楚騎兵的戰馬體長和身高,再看他們沖鋒狀態下彼此的間距,再加上四千騎兵沖鋒起來的氣勢,很嚇人的!

  事實上,一樣有四千的數量,步兵和騎兵展開沖鋒帶來的視覺效果真不能一概論之,毫無疑問會是騎兵沖鋒起來的畫面更為震撼。

  楚人上下先是懵逼,隨后出現了混亂。

  楚君熊招用著納悶的表情說道:“兩軍未有致師也?”

  怕真心是有點怕,主要是怕晉軍不講規矩真的發起進攻。

  要說怕到要死要活則是未必,只因為對方的國君并沒有身在戰場,誰能拿一國之君怎么著?

  “嗚嗚嗚——”

  一陣號角聲再次傳來。

  沖鋒狀態中的陰氏騎兵在距離楚軍約一里地時來了一個迂回,馳騁向了預設戰場的左右兩邊。

  呂武終究還是活成了一個“春秋人”,沒干出趁楚軍正在列陣發起攻擊的事。

  陰氏騎兵的上場,再假意發起沖鋒,就是嚇唬嚇唬楚軍,干的是挫傷楚軍士氣。

  見晉軍還愿意守規矩,楚人怎么都是松了口氣,隨后一種巨大的恥辱感涌上心頭。

  他們剛才真的被嚇慘了,一度以為要被喂下一顆藥丸。

  離得足夠近之后,呂武讓全軍止步,自己單獨一輛戰車向前,再次停下來,放聲大喊:“楚侯,我來也!”

  下一秒,是不是該問:何人敢與我一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