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0章:這下成為四朝元老了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蠢人以自己的意志為主導,腦子越是清醒就越有可能干出蠢事,相反腦子暈懵的時候可能在無意間干出一件聰明事。

  那聲呼救就是楊干害怕到失去主張后,干的聰明舉動。

  晉國叫朔、武、單、勇的人非常多。

  在場的人其實不止呂武和趙武的名是“武”,好些個沒法露臉的人也是“武”這個名。

  那些無法露臉的人可定救不了楊干,只能是呂武或趙武了呀。

  只是吧,楊干不愧很蠢,犯下圍攻八“卿”的事,怎么覺得自己還有救呢?

  也許……,楊干還真的能搶救一下?

  畢竟,他的兄長是國君,是國君不一定能救下,是剛剛死去的國君就不一樣了。

  晉國的公室非常內卷,不是儲君根本無法待在國內,姬周在回國站穩腳跟后立刻將弟弟楊干接過來享福,平時幾乎是對楊干有求必應,能夠知道是多么溺愛。

  大家都知道國君非常溺愛公子干?國君才剛剛薨逝,尸骨未寒的時候殺死楊干這種事情,干了是一種法理之中,卻是缺了人情味。

  也就是說,哪怕楊干會被處死,怎么都該先晾一段時間,等大家對姬周的記憶模糊了再處決楊干最合適。

  那一聲求救將趙武嚇得夠嗆!

  對,趙武的母親是公室女,天然上跟公室會比較親近,雙方的關系是怎么都無法完全斬斷的。

  在晉景公時期,趙莊姬就一直是居住在“下”宮,歷經晉厲公到姬周這一代國君,她并沒有從“下”宮搬走,一直住到逝世。

  趙莊姬死后,“下”宮并沒有新的人入住,平時依然有寺人和宮女進行打掃,可見姬周對趙氏還是有點想法的。

  而楊干因為趙武有公室血脈的關系,回國之初沒少兩人一塊玩耍,后來姬周對趙武失望,導致楊干極少找趙武一塊尋樂子了。

  有一句話叫“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之前趙武跟楊干玩得來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一聽楊干的求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在對趙武發出呼救。

  呂武掃了一眼滿臉錯愕的趙武,不等趙武進行解釋,視線轉到楊干身上,問道:“公子可曾聽聞‘尸骨未寒,束甲相攻’之典故?”

  其余人知道那是齊桓公小白薨逝后的故事。

  無緣君位的晉國公子基本會很落魄,楊干可沒有姬周的幸運,讀書不多之下,沒有人給講史,并不知道呂武在說什么。

  事實上,哪怕是拜了單公姬朝為師的姬周得到的待遇也是一般般,不單單是因為單公姬朝窮,主要還是身份擺在那里,導致姬周從單公姬朝處獲得的教育也不多。

  收留晉國公子的眾人,他們除非是盼著“重耳”的故事重演,要不真心不會盡力去教導,甚至還要凡事悠著點,免得當代的晉國國君將視線移過來。

  為什么?就因為“重耳”的故事太出名了呀!

  呂武看到楊干一臉的懵逼,故不再理會。

  很有眼力介的解朔重新將楊干的嘴巴塞住,示意武士看牢一些,不要再讓楊干搶存在感了。

  呂武看向了一眾公族,目光停在了祁午身上,沉聲說道:“祁氏有罪,黃羊罪不至死。”

  本來一臉平靜的祁午一下子淚奔了,一邊哭泣一邊說道:“我父以誠侍奉君上,祁氏不當得此回報。”

  那個“黃羊”是祁奚的“號”。

  要說祁奚對姬周有多么的真誠,不是當事人很難百分百論斷,超過七成以上則是能看出祁氏很希望從公族轉變成為卿族的。

  今天這么一出,祁午完全是怕當代公室直系的下場會不夠慘,為了出心中那口惡氣,代價會很大!

  呂武認識的公族封主挺多,沒打算一個一個搭話,更不會當場進行審問。

  他盡管猜測國君應該是咽氣了,還是派人前往最終確認,得到答應讓人將一眾俘虜押下去看管,領著幾位“卿”前往“冬”宮。

  借著呂武等人剛才說事的機會,幾個卿位家族連同宮里寺人、宮女干活,庭榭外面已經看不到尸體。地面上則是還有著處處的血跡,一些寺人和宮女正在灑水和清掃,忙著清理掉戰后的痕跡。

  接近“冬”宮時,能夠聽到那片區域傳來了哭泣聲。

  他們重新來到那間臥室門外,停下腳步接受國君未亡人以及公子彪的行禮。

  “君上突兀離世,臨終并未留下只言片語。”國君未亡人說道。

  幾位“卿”臉色并不一致。

  呂武和士匄對視了一眼,有些感到納悶,更多是心里松了口氣。

  不管國君到底掌握了什么秘密,他們認為國君最好帶著那個秘密入土,不要再給局勢大好的晉國多事了。

  只是吧,他們又多多少少覺得可惜,一旦國君將秘密說出來,也許他們能做點什么文章?

  “魏氏……”士匄先讓彘裘隔開魏琦,再換了一下身位,湊到了呂武的耳邊,嘀咕道:“上軍將神色有異。”

  呂武沒吭聲。

  魏琦是有些不對勁,很難不讓呂武和士匄多想。

  他們不止一次在腦子里分析,思來想去著實難以找到魏氏為什么要刺殺智瑩的理由,越想心里越加困惑。

  刺殺智瑩到底是不是魏氏干的?

  如果魏氏跟智瑩遭遇刺殺沒關系,魏琦聽了國君一些含糊不清的話,為什么會出現神色有異的異狀呢???

  壓下腦子里各種想法的幾位“卿”,他們親自前往臥榻確認國君薨逝的事實,看完即刻退出臥室。

  這位國君勢單力孤地回國,就任君位十二年,哪怕很多功績是躺著給賺到了,少不了得到一個有為之君的待遇。

  一國首腦嘛,其實就是看在位期間國家的狀況到底怎么樣,真不是單獨來看君王有什么作為。

  哪怕是某位君王很有作為,然而國家卻是每況日下,什么睿智、勤勉、有為等等都會成為負面評價,比如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做不錯多做多錯、有為還不如無為等等。

  相反那些十分幸運能夠獲得猛人幫忙主政理國的君王,他們再怎么花天酒地和舉止荒唐,但凡國家呈現一種上升趨勢,死后少不了得到一個正面的歷史評價。

  呂武的心情或多或少有些沉重,以至于低嘆了一聲,說道:“時也,命也!”

  他對春秋這一段歷史的了解很少,有些模糊印象的知道姬周是個很厲害的君王。

  從姬周的一些表現來看,是個挺有想法,并且還有偉大理想的君王。

  盡管姬周一再強調要保衛諸夏文明是為了晉國的霸業,能說理想不偉大嗎?

  再看看姬周的一些手腕,不是公族那么拉垮的話,但凡公族能夠給點力,他還真的能借勢玩出花來。

  場地換成了平時開朝會的大殿。

  君位上變得空空如也。

  眾“卿”屈膝跪坐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國君未亡人抱著公子彪坐在君位左側不遠處。

  帶兵來到宮城,說不太好是來勤王,還是來助賊,反正就是一大幫貴族,他們一樣被放了進來。

  這一幫貴族對消息的了解很缺失,只是從夫人、公子、寺人、宮女的打扮得出驗證,也就是國君已經薨逝的事實。

  什么打扮?不就是換上喪服嘛!

  暫時沒人去過問國君怎么就給死了,存不存在被加害的可能性等等。

  場面很安靜,呂武坐了一小會站起來,先從士匄開始,再到羊舌肸那邊有個暫停,接下來又去接觸另外一些中等貴族,然后走向了公族的封主那邊。

  “元戎,我等實不知今日之事呀!”屈昭看上去很驚恐,又有著十足的委屈。

  另外的公族封主神態跟屈昭差不多,害怕的同時覺得委屈到炸裂。

  呂武看著他們,心想:“看來還真的是楊干臨時起意,祁午干了推波助瀾的事。”

  要不怎么說楊干蠢?

  如果楊干真的要成事,怎么都要至少拉攏一個有實力的卿位家族,不是針對所有的“卿”要一起干掉。

  就算入宮城的八位“卿”全被殺死,以公族的實力能扛得住陷入暴怒狀態的七個卿位家族嗎?(范氏有兩個卿位)

  那樣做,不成功自己要帶著一大幫人被祭天,一旦成功則是晉國必然會一蹶不振,智商但凡不是負數怎么干得出那種事?

  呂武溫和聲問道:“諸位可有新君人選?”

  事發突然之下,再則是公子彪年紀太小,晉國并沒有名正言順的儲君啊!

  什么叫名正言順?其實就是公子彪在有分量的人見證之下,隆重地舉行加冠禮儀,再獲得應有封號。

  現在這么個年頭,“加冠”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說白了,不管當事人多少歲,只要加冠被認可也就等于說成年能擔事了。

  因此,古典的加冠典禮上一般會有一個“可質疑”的環節,也就是哪怕真的到了二十二歲,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頑劣不堪或放蕩不羈,還是能判定沒加冠資格的。

  各國的國君嫡長子,他們的加冠儀式其實也就是一個冊封儀式,加冠之后也就成為儲君了。

  處在擔驚受怕到不行的一眾公族封主,他們下意識看向了“陛(臺階)”上的母子,又瞄一眼羊舌肸,七嘴八舌卻十足小心翼翼地進行表態。

  大致上的意見就是:事發突然什么的,請眾“卿”先理出人選,公族隨后進行公議,再給眾“卿”一個商議后的建議。

  呂武對公族封主的答案并不滿意,收起了臉上的和煦的笑容,面無表情說道:“公子彪可繼承君位。”

  說完,他就一個又一個掃視過去,等著表態誰贊成,又有誰反對。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