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84章:晉國有“卿”死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中行吳今年才十九歲啊!

  盡管下軍三戰三捷是中行吳兩次對陣楚國令尹子囊、一次對陣鄭國司空子耳,問題贏了就是贏了,并且還是在兵力和局勢全面劣勢下打贏,等于是中行吳為“卿”之后給晉國和一眾小弟一個接近滿分的答卷。

  呂武心里比較奇怪地想道:“怎么沒有提到趙武呢?”

  新軍將祁奚絕對會完犢子,同在“新軍”的趙武受到的影響會非常大,導致趙武干脆就選擇無所作為?

  趙武如果真的那樣做是一種自暴自棄,并且因為新軍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負面分數更多。

  如果趙武要掙扎,應該做的是拼了命地去表現,盡力獲得一些分數,拼命換取在接下來晉國卿位和家族的洗牌中不受波及。

  宋彬沒有提到趙武的原因太直接,不是趙武沒有進行掙扎,純粹是趙氏的部隊不給力。

  大部分來自趙莊姬遺產的那些士兵,他們打從根本上就是公族的一份子,長期無所事事慣了,懈怠成為一種“病”,哪怕歸于趙氏再被加強教育,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病愈”的。

  趙武有拼命,兩次幫中行吳看顧側翼,第一次“不講武德”占了大便宜,第二次開始守規矩卻被鄭軍擊敗。

  晉軍跟鄭軍較量遭受失敗?霸主國的軍隊在堂堂正正的交戰中輸給了二流強國,數十年來是頭一遭啊!

  宋彬需要給自家的主母留點面子,不能當那么多人的面揭趙武的傷疤,后面要講卻是接到新任務,沒來得及進行匯報就走了。

  大體上了解戰事進程的呂武,他下令中軍和上軍停止前進,軍隊駐扎在了“牧”的東南方向。

  楚鄭聯軍打探到晉國中軍和上軍抵達“牧”的消息了嗎?以現在的交戰常態來看,列國幾乎不會派斥候到周邊偵查,不知道這一次會不會出現意外。

  現在是個戰場周邊遭遇到敵軍傳令兵都不會殺的年代,甚至遇到敵軍運糧隊都不會進行為難,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君子”到了一種極限。

  晉國中軍和上軍抵達“牧”會不會被楚鄭聯軍窺知,取決于楚國現在是拿自己當蠻夷,還是選擇做個文明人。

  “元戎今次為何……”魏琦說到一半停下來,納悶呂武怎么選擇當個‘君子’了,沒有攻打秦國的花樣百出。

  呂武正在觀看斥候的匯報記錄,聽到魏琦說一半不說,抬頭臉色奇怪的看了魏琦一眼。

  真的要花樣百出,用得著直接向“朝歌”進軍嗎?肯定是急行軍給楚君熊審在半路上狠狠地來一下子。

  秦國位處西境一隅,發生了什么事很難傳到外面。

  并且講一句大實話,呂武因為陰氏的發展戰略選擇在西邊,干一些事情會更無所不用其極。

  發生在“朝歌”的戰爭被幾乎所有國家注視,但凡呂武想要好好當個人,哪怕在某些方面會吃虧,還是要表現出對禮節和世俗的遵從,不能將手段玩得太花。

  這個也是楚國覺得自己行了,遵從中原列國價值觀的原因。他們只有覺得自己不行了,才會拋開想當個“文明人”的想法,用蠻夷的手段扭轉局勢。

  不得不說的是,楚國一旦不認為自己是個“文明人”的話,戰斗力起碼會得到百分之十的增幅。

  士匄剛接到一個好消息,以至于“朝歌”那邊的情勢不妙,臉上怎么都繃不住。

  不是士匄的夫人要生了,才讓他笑得像個傻子。

  范氏與陰氏一起對付伊洛之戎、陸渾戎和蠻氏,兩個家族的聯軍在洛水邊上取得了一場關鍵性的大勝。

  這一場勝利決定了洛水以北今后由晉人說了算,伊洛之戎的部落被迫撤向洢水,生存空間遭到壓縮的伊洛之戎會可能遭到陸渾戎的悖盟。

  洢水一帶是陸渾戎的草場,水草豐美的地方就那么大,容不下兩個部落群一塊生活,出現齷齪是早晚的事情。

  那個消息呂武早就知道,陰氏傳遞消息是一回事,正確的方式是士匄從自家獲得消匯報。

  呂武掃了一眼很高興的士匄,再看一眼神色輕松的士魴,清楚這兩個叔侄為什么會那樣。

  范氏掉進伊洛之戎、蠻氏和陸渾戎那個坑已經有一段時間,長期被牽扯了超過三個“師”的兵力。

  不管“朝歌”的戰局發展怎么樣,未來晉國肯定是要跟楚國大打出手,哪能允許范氏一直陷在伊洛之戎、蠻氏和陸渾戎的交戰泥潭出不來。

  呂武將匯總的消息看完,輕咳幾聲將帳內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說道:“我需增兵。”

  一系列的消息顯示,位于“朝歌”周邊的楚鄭聯軍數量超過二十萬,包括“朝歌”以及晉國下軍、新軍、衛軍已經被團團包圍。

  晉國的新軍已經廢了,下軍的有效戰斗力不足一半,衛國緊急動員也就不到兩萬的部隊。

  衛國都城“朝歌”沒有陷落……,甚至沒有被攻打的原因只有一個,也就是晉國的下軍還在堅持。

  中行吳事先加固了營寨,利用交戰規則掛免戰牌爭取了三天的時間用來喘息,隨后依靠營寨進行防守。

  沒有錯誤,掛免戰牌不是沒有時間限制,真的沒有時間限制干脆也就比拼誰的糧秣先消耗完被餓死,還繼續打生打死干么呢。

  士匄、魏琦和士魴沒有意見,他們都能猜到楚國陣營的一幫小弟得到楚君熊審的召喚,未來一段時間會陸陸續續抵達戰場。

  雖說小國的軍隊在晉國和楚國的較量中作用不大,關鍵還是要分時候的。

  晉國與楚國較量的很多時候,兩個霸主的一眾小弟是一種互相抵消的情況,作為小弟沒資格與霸主較量,一旦發生交戰不分是跟晉軍或楚軍打,小國輸是絕對的事情。

  當然,不久前鄭軍戰勝了晉國新軍,哪怕趙氏的士兵大多來自戰斗力低下的晉國公族,足以讓鄭國自豪上數十年并一再拿出來夸功了。

  現在是緊急狀態,作為元戎的呂武清楚單獨使用自己的印信不合法,號令國內貴族集結軍隊“聽成”也必須做。

  在晉國符合程序的征召需要來自國君和元戎的共同加印,缺少任何一個都是屬于違法,貴族可以進行無視。

  呂武需要士匄、魏琦和士魴在征召令上署名和蓋印,增加權威性和法理性是一方面,有鍋大家一起背才是重點。

  另外,采取這樣的做法也是呂武雞賊,有了這么一次,下一次再單獨使用“元戎令”就會成為一種成例,國中貴族不聽也得聽。

  他們當然不能等國內的增援部隊上來再有行動,停在“牧”不動彈只是一種臨戰前必須有的休整。

  中軍和上軍在“牧”休整了兩天,得到來自“朝歌”更多的消息,其中一個是楚君熊審放開了對“朝歌”的團團包圍。

  那是楚君熊審覺得這一波勝率很大,拿自己當個“文明人”看待,要跟晉國來一場堂堂正正的對決?

  呂武率軍抵達“朝歌”,沒有受到任何的干擾靠近己方友軍的營寨。

  在這之前,楚軍收攏了部隊,看著一大片的軍營將“沫”以南幾乎占盡,營地一直延伸到大河邊上。

  這個“沫”是區域名,直白來說就是“朝歌”為一個行政名稱,“沫”則是直隸單位地名。

  抵達交戰區域的中軍和上軍開始進入營寨,一支看去白花花的隊伍卻是“逆流”而出。

  走在最前面的是祁奚。

  這支隊伍是一種披麻戴孝的裝扮,甚至連幡都給舉了起來。

  有人要死了……,不對,戰場每天都在死人。

  應該說,有大人物要給自己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大人物就是身穿一身白色服飾,嘴巴里早早就含著玉的祁奚。

  “非人哉?”士匄與呂武同車,對祁奚的選擇進行了最徹底的鄙視。

  有人活著卻已經死了。

  該死的人偏偏要搞出大動靜,給予將死的自己進行風風光光的送行。

  士匄看著呂武,說道:“我家擬法,獨缺制裁此類人等。”

  是哦。

  晉國沒有律法來處置利用周禮進行避戰的貴族。

  祁奚選擇自我死亡,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用意是在抗訴命運對自己的不公,闡述不是他的錯。

  某些方面來講,祁奚被其余的公族坑了。

  追根到底還是祁奚壓不住公族,得到了今天的下場。

  呂武看到了祁奚。

  祁奚也看到了呂武等人。

  眼神交匯的那一時間,祁奚行禮。

  呂武等人卻是扭頭,并且沒有回禮。

  自裁還無法得到原諒嗎?

  一聲悲呼從祁奚的嘴巴被喊出來,披麻戴孝的隊伍開始痛哭,一時間現場成了戰場上的一種奇觀。

  祁奚帶著隊伍一直向前走,距離營寨轅門大約三百里的位置停下來。

  這么一副動靜不止晉衛聯軍在看,楚鄭聯軍也被吸引。

  祁奚的準備很充足,有人在地面鋪上毯子,抬來案幾和一應酒菜,布置好了幡與白布條,只差吹響哀樂了。

  一陣吃吃喝喝過后,祁奚又開始了悲呼,甚至還念了兩首詩,拿起放在案幾上的劍抽出來,抬頭看天起碼一刻鐘才自刎倒地。

  殷紅色的血液將白色的毯子染紅,一雙失去焦距的眼睛屬于祁奚,渾濁的雙眼倒映了天空的白云……

  天才一秒:m.dushuzh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