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1章:史上第一個正規收費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說實在話,卿位家族那么強勢,人心不在國君那邊,呂武覺得當晉國的國君真是挺不容易的。

  在這種現狀之下,國君想將權力完全收歸于手屬于不可能,晉國沒有國君乾綱獨斷的空間。

  呂武在思考的是,國君不能太有權,卻也不能完全沒有權力,要不卿位家族的斗爭只會加劇,直至又發展到成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慘烈局面。

  “我想取代趙氏贏姓成為秦國之主的前提太多了。至少在布置妥善之前,晉國絕對不能再爆發大亂,要不對秦國的打擊肯定要被迫暫停的!”呂武看著遠處的新田,給自己這次歸國在心里定下了一些小目標。

  他們這一次西征歸來,如往常那般沒有帶來太多的軍隊。

  哪怕是西征對晉國有貢獻,說到底只是家族私戰罷了。

  這種模式的戰爭,成了功勞會被記在心里,一些禮儀酬謝的場面則不會有;如果是打輸了,再惹來哪個國家的報復?等著國君和眾貴族算賬便是。

  所以,要不要開啟私戰這種事情,肯定是需要量力而行的。搞到外戰沒打勝,輸了再被國內一大群人圍上來責難或瓜分,弄個身死家滅純屬活該。

當然了,也就是在春秋中葉能搞家族私戰,主要是現在的社會制度,再來就是各個家族強到不像話。往后的歲月……,比如進入戰國時代,則是要悠著點了。李牧遭到忌憚的原因就是屢次私開戰端  “陰子!”楊干看到呂武立刻打招呼,一副熱情到不行的模樣。他的下一句話則是問道:“繳獲何在,多寡?”

  這可是,真尼瑪的現實啊!

  呂武知道楊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其他人怎么看楊干,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呂武對楊干什么都表現出來倒是覺得很不錯,經常能夠從楊干這里窺探到國君有什么心思。

  他先爽朗大笑來展現態度,再說道:“輜重落于三里之外,你若心急自可親往。”

  楊干喜滋滋地先行禮,再大聲讓馭手趕緊驅馬動起來。

  這一幕讓來迎接的一些貴族露出了各不相同的表情,每一個人的腦子里生出屬于自己的想法。

  大多數貴族并不喜歡活躍的楊干,尤其楊干是國君的同母胞弟。

  國君不會出現在這種場合。

  幾位“卿”之中倒是來了魏琦和趙武。

  來的中小貴族比較多。

  魏琦到場是應該的。他自家的兒子和軍隊都參與了西征,不來才是一種怪事。

  沒親人或軍隊參與西征的趙武到場就有點意思了。

  沒有過多的寒暄,軍隊在城外扎營,再等楊干回來,他們一塊進了宮城。

  作為都城的“新田”跟往常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該熱鬧的地方熱鬧,該安靜的位置靜得跟沒人居住似得。

  而“新田”其實非常擁擠,不存在沒有用的地皮,越是住著達官貴人的區域則會顯得越加安靜。

  呂武本以為趙武要說什么事,結果壓根沒有。

  那就是純粹表示親近咯?

  他們來到宮城的正門前,負責迎接的人是祁午。

  “拜見上軍將、上軍佐、下軍佐,見過諸位。”祁午恭恭敬敬地見禮,復道:“君上已在夏宮等候,請隨我來。”

  這一下給呂武愣了。

  宮城里面有兩個讀“xià”的宮闕群。

  最出名的當然是“下宮”,也就是上演誅滅趙氏的那個宮殿,趙莊姬一直都住在那里。

  另一個“夏宮”則是國君用來放松的地方,里面甚至有呂武送給國君的不少禮物,出動陰氏匠人幫忙建造的一些設施。

  在呂武的腦子里,聽到現在的話,會下意識地翻譯成為普通話,哪怕現在“下”跟“夏”不是一個讀音,瞬間的“即時翻譯”之下也足夠他稍微愣住。

  他還是自己腦子里快速地整理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不是去“下宮”。

  其實說來也是。

  國君跟自己那個姑母關心不近,能容忍趙莊姬住在宮城已經是一種極限,怎么可能會將招待人的場所選在“下宮”呢。

  一路無話,只是眾人的腳步聲以及身上甲胄發出的摩擦聲。

  呂武才不會干那種進宮不帶甲士的事情,走哪里都是至少有十名以上的甲士以及靈活輕便的武士護著。

  其余的“卿”也差不多,一點都不給刺客有發揮的機會。

  發生了大肆拼殺的話,甲士的存在就是支撐,給予援軍抵達的時間。

  在晉國當貴族的危險系數非常高,為“卿”的風險更大,因此即便是國君都不能要求“卿”什么護衛力量都不帶。

  國君真的提出那樣的要求,信不信“卿”在疑神疑鬼的情況下,會選擇先發制人?

  “諸位請。”祁午站在一個門廊邊上,看樣子沒打算再進去。

  站在外面已經能看到里面的情況。

  這是一個有著一大片草坪、一個不大池塘,邊上有一個涼亭的地方,看去就是那么的一覽無遺。

  呂武和魏琦對視了一眼,一樣選擇讓甲士和武士留在外面。

  畢竟,里面有國君和其余“卿”,連服侍的人都沒有,他們再帶甲士或武士就不止是怕死,該是變成存心搞事了。

  沒有擺上案幾,也就不存在什么水果、蜜餞、酒水、菜肴之類。

  現場只是在涼亭里面擺上坐蒲和靠墊,幾個人看似懶散坐著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怎么看都能顯示出一種愜意的氣氛。

  “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來矣?”士匄最先看到,同時開口打招呼。

  幾個人調整姿勢,坐得更加正規一些互相致意問候。

  國君笑著說道:“今日明媚,亦無事端,恰是浴日解乏之時。”

  這是在定基調,不要講會破壞氣氛的事情,免得惹人嫌棄。

  呂武是出征狀態的歸來,身上穿著標志性的金屬重甲,并且還不止一套。

  他看著早先就在場的幾個人都是怎么舒服怎么穿,對國君說道:“且容我更衣再來?”

  國君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至于衣服什么的?不是貴族奢靡喜歡帶一大堆人出行來裝逼,純粹就是什么場合穿什么,需要用到什么必須有什么,辦不到會被笑話,以至于什么人都需要帶,物品也是相同的情況。

  呂武派人去備來需要的東西,換了輕便的衣服再過來,只是腰間依然有劍,懷中也會常備一柄匕首。

  隨時佩劍屬于貴族禮儀的一部分,不帶才是一種失禮。

  時刻帶著匕首?貴族是“食肉者”呀!這玩意可以用來自衛沒錯,真正的用途則是隨時隨地都能切肉,說白了就是一種常備的餐具。

  呂武并不知道國君和幾位“卿”先前在聊些什么,坐下去再調整姿勢,反正其余幾個人是怎么樣,選擇相同的姿態融入進去。

  到了他們這種身份地位,哪怕只是閑聊,說的一些話包含的信息量都會非常足。

  比如,士匄提到“祭”地駐軍已經增加到三個“師”,認為只是由范氏來警惕鄭國可能的反攻,以及隨時會北上的楚軍,任務有些重了。

  他像是在講閑話那樣,又說到“虎牢”的建立阻斷了好些國家北上的商路,考慮要不要以收錢的方式放開通道。

  其余人聽后的反應并不大。

  呂武一聽表面上沒有反應,內心里則是想道:“在虎牢設卡?這是要搞史上第一個正規的收費站咯???”

  之所以說是“正規”,原因在于路過國家建立的關隘以及有據點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要打聲招呼,給不給好處則看會不會做人。

  而目前經商的人大多是貴族,不是貴族也難有足夠的人力和資源;想長途經商還必須是大貴族,要不光是走商的護衛力量就組建不起來。

  老范家要將“虎牢”搞成收費站?士匄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啊!

  他這么一搞,晉國南下的商隊要不要給錢,北上的各國商隊給了錢是不是該增加貨物的價格?

  呂武觀察國君和幾位“卿”,納悶地發現這些人不是假裝沒反應,是真的一點反應都沒有。

  “好像也對。老范家收稅,還能收到國君和幾個卿頭上?真那么搞,中小貴族和列國貴族跑不掉,倒是會弄得我們的貨物價格更具備競爭力。”他想明白后,決定跟其余的明白人一起裝糊涂。

  要是誰不懂?以起碼是個“卿”的身份地位,跟著占了便宜就會懂了。

  接下來輪到中行偃的專場,提到的是東面幾個諸侯國變得服順,很是贊賞負責邦交的幾個卿位家族,希望大家能多多努力去維持。

  在這種事情上,有負責東面邦交的幾個卿位家族都是笑嘻嘻地答應下來,也是瞬間秒懂收取“邦交費”要悠著點,不能太過于貪婪將哪個諸侯國給逼反了。

  如果是在其它時候,幾個卿位家族會懷疑中行偃是不是手伸得太長。

  考慮到范氏剛盯上鄭國,又要搞“虎牢”收費站項目,中行偃提起那些話就是在表態不會盯上東面的哪個國家。

  對這個局面最感到舒心的一定是國君。

  只是國君同時要產生警惕心,想明白中行偃到底是個什么意圖,怎么收回了先前的貪婪心思。

  總的來說,今天是一幫君臣最為友好的時刻,一些矛盾在說說笑笑中好像得到了消弭。

  呂武卻是知道一點,國內不能生亂在今天被很有默契,又用很合適的方式,再一次地確認下來。

  而作為背景,無外乎是想搞事的卿位家族盯上了國外的目標,有心搞事無力擴張的家族則是想整頓好自家的內部。

  “這樣挺好的。”呂武很愉快地想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