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86章:這下,去不成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魯國那邊被俘的叔孫僑如是誰呢?

  他是魯國三桓之一叔孫家的家主。

  擊敗叔孫僑如的又是誰?

  他們是來自齊國西部的七個家族。

  晉軍入侵齊國是從南部開始,禍害……,咳咳,席卷的地方僅限于齊國的南疆。

  也就是說,齊國其余的區域并沒有遭到入侵晉軍的破壞。

  當然,齊國各家族已經知道入侵的晉軍在齊國南疆搞了什么,肯定會被嚇得心驚肉跳,怎么敢不拿出吃奶的力氣準備應對。

  叔孫僑如好死不死在齊國各個家族咬牙準備應對晉軍的入侵時進去,折損了兩三千人攻克齊國的一座城池,想再干點什么成績出來,下一刻被揍得滿頭包,本人也被俘虜了。

  如果說齊國算是一流強國的話,魯國只能算是二流中層的國家。

  比硬實力,魯國肯定比不過齊國,甚至比一再挨打的鄭國都要弱上不少。

  魯國之所以能夠扛住齊國的步步緊逼,主要是魯國的東部疆域都是山區,有太多適合防守的地方,并不是魯國的軍隊有多么能打。

  呂武知道魯國打不過齊國,獨獨沒想到齊國的三個“軍”都被自己看管著,魯國的一個正規軍團還是干不過臨時集結起來的齊國貴族武裝。

  這里,他好像忽視了一件事情。

  現在這么個年頭,不能打的貴族早被淘汰掉。

  還能繼續繁衍生息下去的家族,哪一家沒點武力,集結起來就是一支軍隊。

  只要齊國貴族能推選出一名首領,很快就能將各家的軍隊整合起來,并且一下子就能形成戰斗力。

  說白了,各國的“正規軍”也是由一個又一個家族湊起來,只是多了一個“名份”而已,其實實質上是沒什么區別的。

  “魯君戰敗,主將被俘,魯執政求見將主。”魏琦過來,沒什么寒暄,直接講出來意。

  呂武正在研究魯國那個“軍”是怎么敗的。

  能研究的東西并不多。

  現在不講什么陰謀詭計,來自不同國家的軍隊擺開陣勢,進行的是堂堂正正的交鋒。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又不能玩什么臟手段。

  玩的就是硬實力。

  呂武只得出一個結論。

  禮儀之邦筆桿子厲害,武力方面著實是有些拉稀,一再被齊國摁在地上錘,只能嘴巴上過過癮了。

  事實也是那樣。

  打不過,嘴巴還要欠。

  齊國不一直捶魯國才是怪事。

  “好像齊國也算心不夠狠,滅掉魯國的是楚國?”呂武有點回過神來,看向魏琦,臉上帶著疑惑。

  魏琦哪知道呂武沒聽清自己講了什么,說道:“魯執政來意該是請將主相助贖回叔孫氏,昂或講和。”

  什么玩意???

  呂武伸手拍向自己的額頭,問道:“魯國并未遣使向齊國宣戰?”

  魏琦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魯國與齊國從未停戰。”

  哈!?

  也就是說,魯國跟齊國一直是處在戰爭狀況,想開打不用再派遣使者宣戰?

  呂武好奇地問道:“時也?”

  魏琦答道:“十年有余?”

  你特么逗我?

  魯國和齊國一開打就是十年?

  好像也沒聽說魯國和齊國有爆發什么大型戰爭。

  難道,他們玩的是冷戰?

  又或者,打一場之后,誰都覺得自己贏了,對方卻是死活不認輸,一氣之下打算玩一場耗時百年的小打小鬧???

  想到南北棒子的呂武問道:“新軍將意下如何?”

  以前叫“大大”。

  現在都直接稱呼職稱了。

  這不是以前身板太小,職銜上面也很低嘛。

  家族的實力發展上來了。

  地位方面呂武是下軍將,魏琦是新軍將。

  等于說呂武的地位比魏琦高了。

  到這個時候,不是呂武飄了,是繼續喊魏琦“大大”會造成很多困擾。

  私下能喊喊,辦公事時就算了。

  另外,夠格讓呂武去喊“大大”的只有一個,也就是骨頭能當棒槌用的趙朔。

  像是魏琦、韓厥?

  之前呂武喊他們“大大”算是一種攀緣附會和趨炎附勢。

  實際上很不要臉的。

  不過,當事人不反感。

  呂武又發展起來了。

  誰敢多嗶嗶?

  魏琦沉默了一小會才說道:“我軍用兵至多兩月。”

  臨近冬季之前,征討齊國的戰爭不管有沒有出現結果,他們都需要找個地方貓冬。

  現在,齊國的三個軍團投降,處在晉軍的監督之下。

  齊國的執政以及三軍主將,包括軍中的貴族,一樣被晉軍看管著。

  硬要說同樣是俘虜卻有區別待遇,比如那一幫齊國貴族能每天吃吃喝喝,還有個好的臥榻之處;齊國的士兵卻只能風餐露宿和有一頓每一頓,之類什么的?

  那不關晉軍這邊的事情。

  齊國那些將士的命運還沒有被裁決。

  他們的一應生活物資還是需要自己來應對,吃好或壞取決于自家能運來多少物資和種類。

  倒是被俘虜的齊國黎庶在吃喝上是由晉軍來安排。

  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

  齊國的黎庶成為了晉國的財產,晉人肯定不能讓他們被餓死。

  魏琦說道:“若齊國屈服,不宜再行用兵之舉。”

  士魴之前也表達過相同的意思。

  尤其是魯國一個軍團覆滅的消息傳來,表明齊國并沒有因為三個軍團退出戰斗失去抵抗能力。

  呂武卻知道魏琦、士魴,甚至是其余貴族,有一個算一個生出了“小富而安”的心態。

  他們席卷了齊國的南疆,有了非常豐厚的收獲,又迫使齊國執政崔杼帶著三個軍團投降,覺得戰爭打到這種程度就夠了。

  呂武就不得不考慮,是不是再適合繼續打下去。

  事實上,晉軍入侵齊國,前前后后損失的兵力沒超過一個“旅”,禍害了齊國的南疆,又逼降了齊國的三“軍”,不提收獲方面的多少,戰績方面無比輝煌。

  差的只是齊國從國家層面承認戰敗,表示自己愿意繼續當晉國的小弟。

  還有另外一個方面。

  齊國對晉國悖盟。

  魯國一樣對晉國悖盟了。

  這種狀況之下,魯國的求援不合理也不合情。

  一旦呂武得到魯國的求援就屁顛屁顛繼續進軍齊國,屬于晉國的霸主逼格就要下降,甚至會開一個壞頭。

  這個“壞頭”就是,背叛晉國的成本會被無限降低,并且背叛之后還能讓晉國當自己的打手。

  那么,到底誰才是老大?

  會不會讓各國爭先恐后玩背叛晉國又再指使的事情?

  呂武內心有無數的MMP要講!

  他也算是看出魏琦壓根不想自己去見季孫行父,要不就不會講那么多,該是直接將季孫行父帶過來。

  “崔杼何在?”呂武不是在問魏琦,是問自己的家臣葛存。

  魏琦笑了笑,進入到賢者時間。

  呂武需要試探一波崔杼,搞清楚齊國到底服不服軟,再商討齊國該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來結束這一場戰爭。

  去商業之都逛一圈的事?

  如果崔杼代表齊國服軟,肯定是去不成了。

  為了能去商業之都玩耍,呂武需要開動腦筋。

  比如,提出一個看似很合情合理,齊國卻是打死不會接受的戰敗懲罰條件。

  這樣一來,就不是晉軍接到魯國的求援繼續攻打齊國,是齊國沒半點逼數,迫使呂武率軍繼續攻打齊國。

  你特么個熊孩子!

  一再胡搞瞎搞,逼得本大爺不得不帶兵不遠數千里來開片。

  知道用兵成本嗎?

  還特么搞什么全民皆兵!

  先悖盟。

  再壞規矩。

  活膩歪了哇!!!

  交出兩個“軍”聽從調度,隨后的一應物資要齊國來出。

  帶這兩個齊國“軍”去打誰?

  問你麻痹呢問。

  另外,俺聽說海邊風景挺不錯,需要塊地蓋房子,有空了能去住一住。

  琢磨著,來個百八十里挺合適的。

  地點嘛?

  就莒國邊上的那個半島(青島)。

  啥!?

  你同意啦???

  不問問自家的國君?

  別啊!

  你只是執政,還是先問問自家的國君吧。

  真同意啦?

  呂武手持寫著一應條款的國書,非常不滿地盯著崔杼在看。

  而崔杼臉上則是有著慶幸。

  崔杼心想:“瑪德!幸好老子夠慫,不給陰武繼續對齊國用兵的理由,要不該增加多大的無人區?”

  幾個來見證的齊國貴族,一個個都是悄悄松了口氣。

  不就是兩個“軍”去為晉國服務嘛。

  這種事情,以往還發生得少啦?

  他們出兵,接下來的后勤物資卻是由國家來出。

  而他們答應下來之后,覺得呂武不會好意思再索要個人贖金。

  這么一搞,人生履歷方面就可以春秋筆法一把,少了一個污點。

  關于呂武要齊國靠近莒國的一塊地?

  那邊的地盤屬于誰來著?

  反正不屬于俺。

  有事,那也是執政崔杼的事。

  話說回來,齊國打不過晉國,歷經這一次慘敗的齊君呂環該醒悟過來了吧?

  那么,晉國的“卿”,還是負責與齊國邦交的“卿”,能夠在齊國有塊地?

  長遠方向來看,好像對齊國是一件好事啊!

  手持國書的呂武則是在算賬。

  他琢磨著,哪怕沒去商業之都逛一圈,自己好像也是賺大發了?

  有齊國的兩個“軍”當不用花錢也不用負責后勤的雇傭軍,不管指派去哪干仗,怎么看都是只賺不虧。

  陰氏要是用點手段,說不定還能將這兩個齊國“軍”給吃得一點不剩。

  另外,呂武覺得自己要好好地思考一個問題。

  海鹽是怎么整的了來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