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3章:列國之君多智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呂武有點理解到趙氏和郤氏的難受了。

  未必是他們想要表現出強橫的一面,囂張和跋扈可能是為了恫嚇別人。

  只不過,趙氏一邊施恩一邊表現得強橫,還有郤氏表現出來的驕橫,一樣將自己給玩沒了。

  那可真是大海都無法洗凈的悲傷!

  心中警鐘長鳴的呂武,覺得自己有必要抽空好好研究一下趙氏、欒氏和郤氏的風格。

  他沒有因為三家的滅亡,只看到了他們不可取的一面。

  單獨的一種方式可能會引來不好后果。

  結合一下呢?

  可以學會趙氏怎么去施恩。

  學郤氏的霸道。

  結合欒氏的陰險風格。

  別說?

  好像很有搞頭啊!

  “卿可知曉,秦楚相約蜀地會盟,邀列國而往。”國君滿臉的憂傷,接著說道:“寡人無德啊。”

  這么說,國君才剛知道這事嗎?

  站在邊上的智罃笑呵呵地說:“宋亦往。”

  呂武不得不仔細觀察智罃的表情,看看是個什么意思。

  楚國一再侵略宋國,怎么還邀請宋國會盟?

  而實際上,楚國邀請宋國就對了!

  楚國無法使用武力讓宋國屈服,不能嘗試在談判桌上來達成目的嗎?

  呂武就當不知道事先已經知道這件事情,露出了適當的驚訝表情。

  他多少是納悶魏琦怎么還就是沒告訴。

  這里又是有點想當然。

  會讓他跟這個時代顯得格格不入。

  魏氏知道了消息,說給誰聽是情份,不講才是合情合理。

  各家在進行邦交,歷來能夠有選擇性地公開一些消息,不用什么都對國君掏心掏肺。

  國君哪怕知道是個什么情況,心里再怎么不爽,也只能是不爽。

  晉軍攻下“彭”城后交給了宋國。

  沒人去過問魚氏的下場。

  宋國也不會將怎么處理魚氏的事情告知晉國君臣。

  老大幫小弟收復失地,接下來又分為兩路南下,重新將“次睢”、“呂”、“幽丘”等地拿了回來。

  呂武聽說宋國也有一塊地叫“呂”,是一點都沒有感到驚訝。

  這么個年頭,重名的地方多得去了。

  實際上,楚令尹和公子喜退兵后,壓根就沒有留下軍隊駐守。

  晉軍幫助宋國收復失地,只是搞了一場武裝游行。

  而得知楚國退兵,晉國君臣松了口氣的同時,心里不免感到抑郁。

  智罃不止一次提到要搞事情來讓楚國變得疲軟。

  他們急匆匆地南下,是幫宋國收復了失地,自身卻沒有得到物質上的收獲。

  只是有付出而沒有收獲,怎么能行呢!

  不用再來幾次。

  只要兩三次就行。

  該是晉國被搞得疲軟不堪了。

  某次內部會議上。

  士匄眼冒兇光地提議道:“鄭無道,當伐之!”

  小鄭將小宋摁在地上一頓爆錘,席卷了宋國的大半個西部,吃得滿嘴流油啊!

  他們沒有忘記鄭國上一次膽敢主動侵犯晉國的“滑”地和“虛”地,哪能不想新仇舊怨一起算。

  中行偃則是不斷地在騷擾呂武。

  攻打“彭”城是由中行偃來主持,一雪因為攻擊“苦成”留下的無能名聲。

  他有太多的話題想跟呂武探討,希望能夠增進互補。

  呂武的注意力不在中行偃身上,時不時地應一聲,更多的注意力是在國君與其他“卿”的交流上面。

  聽到要討伐鄭國?

  呂武不知道該不該將聽到的一則消息講出來。

  那個消息就是鄭君姬睔病重了。

  呂武最終還是沒講出來,示意中行偃稍等,開口向國君請示道:“齊悖盟,臣請伐之。”

  這一次齊國不但拒絕晉國的召喚,還是第一個響應秦楚邀請會盟。

  以前齊國再怎么鬧騰,晉國真的不太愛搭理。

  那是因為齊國再怎么鬧騰都無法影響晉國。

  現在不一樣了。

  晉國內亂必然造成實質上的國力受損,舉國上下也因為內亂喪失了一些信心。

  齊國第一個悖盟,又明確要跟秦楚勾搭?

  揍啊!

  不揍是真的要讓齊國上房揭瓦了!

  陰氏負責跟齊國的邦交,作為主力去征討非常合情合理。

  國君看向了智罃,問道:“伐鄭缺下軍、新軍能勝否?”

  智罃思考了一番,給出答案,道:“必勝!”

  國君又看向韓厥,問道:“此時伐齊,允否?”

  韓厥沒有立刻回答,陷入了長久的思考。

  齊國是一流強國來著。

  晉國只是出動下軍和新軍,夠不夠?

  另外,下軍有陰氏和范氏,不用有什么兵力不足或不善戰的擔憂;新軍卻是有一個解氏,能依靠魏氏一家撐起來嗎?

  韓厥的視線停在解朔身上。

  慢慢的,包括國君在內,甚至是必須在場記錄的史官,目光全部集中在解朔的身上。

  解朔被眾人看得壓力山大。

  如果能選的話?

  他壓根就不想去征討齊國,更愿意參與捏鄭國這個軟柿子。

  當然,說鄭國是軟柿子只是相對時機而言。

  鄭國入侵宋國打了小半年,哪怕一勝再勝也將感到疲憊,別說他們才剛撤軍。

  了解這個時代的軍事,會知道一支軍隊進行撤軍,回國后肯定是得到解散。

  現在的士兵都是貴族的私有物,撤兵并解散等于完成年份內的納賦額度。

  一旦再次被征召,貴族就算愿意響應,他們卻是要擔負起“士”的所有耗費。

  簡單的說,“士”交血稅也是有份額的。

  他們在份額內的納賦什么都要自己準備。

  非份額的納賦則是吃、喝、用全部需要自己的封主來付出。

  晉國的貴族剛剛肥了一波都不太樂意出戰。

  而這種情況不會只出現在晉國貴族身上。

  晉國好歹是個軍果主義國家,貴族必須進行納賦,要不得到的懲罰后果很嚴重,參與納賦也等于是抓住上進渠道,能撐得住就不會選擇放棄。

  鄭國是個怎么樣的賞罰制度?

  完成納賦額度的貴族,愿意自掏腰包來跟晉軍展開血拼嗎?

  解朔張了張嘴,到最后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國君將視線轉到呂武身上,行禮道:“拜托下軍將了。”

  呂武回禮。

  那么,由呂武統率下軍和新軍征討齊國的事情,只差一個派人去宣戰的程序。

  宣戰需要國君給出國書。

  派去宣戰的人則是呂武來選。

  他選中的人是葛存。

  當作為魯國人的葛存得知自己要去對齊國代表晉國宣戰,興奮得滿臉漲紅又緊握拳頭。

  魯國人太不容易了!

  他們被齊國欺負了幾十年,只要是個魯國人,誰不想對齊國耀武揚威一把?

  得到國君和智罃的允許后,呂武帶著下軍和新軍重新北上。

  從宋國去齊國能選的路很多。

  可以徑直向東北方向行軍,穿過魯國再抵達齊國的疆域。

  能夠借道曹國和衛國,選擇從從西向東展開入侵。

  呂武選的是后面那條路。

  他們出征在外,不可能一次性就將所需的輜重帶上,必然是時不時就要進行補充。

  攻打齊國需要耗費多少時間才能讓齊君呂環屈服,誰也拿捏不準。

  呂武需要跟衛國進行溝通,讓衛國答應保證攻齊晉軍的糧道安全,甚至可能需要向衛國采購糧食。

  “將,我師使衛,言衛君必是亡國之君,噩其君,惹其怒,衛君安從?”趙武是下軍尉,肯定也在下軍服役。

  師曠出使衛國的事情?

  呂武已經知道了。

  事情辦得怎么樣,不作評價。

  反正是,衛國已經走向了悖離晉國的方向。

  呂武見過衛君衛衎,印象中是一個挺操蛋的人。

  他沒那個功夫去解決衛君衛衎,要找的人是衛國執政孫林父。

  大軍一直北上,抵達曹國的時候,不免要聽曹國的一種貴族哭訴衛君衛衎的無恥。

  話說回來,曹君姬負芻還被衛君衛衎給扣著沒有放回去呢。

  這件事情本來應該早點解決的。

  只是,先有楚國北上的事情耽誤,后來晉國又爆發內亂,導致一直沒有進行處理。

  國君在呂武率軍北上前進行了囑托,希望呂武能夠讓衛君衛衎將曹君姬負芻給放回國。

  這一次列國悖盟,只有曹國響應晉國的號召。

  曹國算是一個三流國家,無法出動多少軍隊,只能起到搖旗吶喊的作用。

  各個諸侯國并不喜歡殺掉競爭者又賄賂周天子繼承國君位置的姬負芻,問題是木已成舟,造成既定事實。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呂武記得是范氏負責曹國的邦交?

  問題是士燮病逝之前放棄了對外的邦交,不然齊國也輪不到陰氏來負責。

  呂武覺得國君是給自己交代了一個難題。

  陰氏負責邦交的國家已經占了一個一流強國,不能再過份的貪心。

  等于說,誰來負責曹國、衛國的邦交都行,陰氏不應該再攬在懷中。

  他們在衛國的邊境線得到孫林父的接待。

  孫林父見到呂武的第一句話,問道:“晉伐衛?”

  也不是不行呀!

  誰讓衛君衛衎最近腦子抽了,不斷喊著囔著要遠離晉國,想改換門庭給楚國當小弟。

  呂武看到的孫林父很頹廢。

  只有被諸事纏身又難以解決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精神狀態。

  孫林父畢竟是臣,對國君只能隱性的壓服,無法再做出更激烈的舉動。

  “若晉伐衛,請允許我回國都召集貴族與您交戰。”孫林父說完,行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