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81章:屬于我們的時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趙氏現在壓根就拉不出三個“旅”的部隊。

  哪怕是連“羨”也全部征召,趙武頂天也就只能拉出兩個“旅”,再多就只能是攜老帶幼了!

  諸夏一直秉承的就是“士不教,不得征”的理念。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能隨隨便便將什么人都拉上戰場,一定是要應征者經過最起碼的新兵訓練。

  這個理念是被后來的秦國所打破。

  挨揍挨到不拼命不行的老贏家,國內上至五十歲,下到七八歲,能拿得動武器的男性,包括強壯的女性,有一個算一個給拉到戰場上。

  然后?

  幾十萬秦軍被少于自己十倍的魏軍教做人,也讓吳起練出來的魏武卒名揚天下。

  拉女人上戰場是胡虜的做法。

  他們只要能拿得動武器,壓根就不看性別。

  秦國從秦穆公開始征討西戎,作為征服者卻學了不少西戎的理念。

  衛鞅入秦變法,可算讓秦國重新回歸到諸夏的大家庭,至少讓女人上戰場搏命這種事情是沒再發生了。

  趙氏復立已經有幾年的時間。

  可是,趙武僅僅是接收了“趙”城,并沒有其它的封地。

  “趙”城原本有多少居民都是過去式了。

  趙武在接收“趙”城之后,慢慢又將一些屬城(邑)拿到手,治下人口滿打滿算也就三萬多人。

  因為是復立不久的關系,趙氏現在幾乎什么都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士兵。

  也就是說,除非有人相助,要不在“士不教,不得征”的前提下,趙武肯定拉不出三個“旅”的!

  呂武一再欲言又止。

  而這時,趙武好像才發現魏絳和魏相也在場?

  他行禮,一臉抱歉地說:“見過兩位世兄。”

  老趙家和老魏家的交情還真的很久了,世兄這詞并沒有用錯。

  兩個家族的交情是從趙衰和魏犨的那一代人建立起來的。

  只是,交情也能分為好多種。

  重耳回到晉國即位之后,甚至在之前,一塊幫助他的那些賢人,明面上和暗地里就已經斗了起來。

  趙氏強盛時期,魏氏就屬于被打擊的一家,只是沒像其余家族被趙氏給打擊沒了。

  等到趙括和趙同飛揚跋扈的時候,魏氏還在蓄積力量階段,雙方沒有過多的糾扯。

  魏絳和魏相對本家族的歷史很了解,對趙武談不上有什么好感,要說惡感也不至于。

  “武陰氏新晉常有一‘旅’留駐北疆提防赤狄與白狄;明歲亦要遣一‘旅’借道魏地討伐襲殺陰人之義渠。”魏絳用一臉‘你好意思嗎’的表情說道。

  魏氏會知道呂武要去討伐義渠,純粹是呂武需要取得魏氏的同意不然軍隊肯定不能進入。

  這樣一來保密那是不可能保密的。

  至于老呂家一直以來有一個“旅”在北疆活躍,時間一久肯定也被人得知。

  其他家族只是知道老呂家有一個“旅”在北疆活動具體是干什么只能靠他們自己去猜。

  那么,老呂家有多少兵力?

  需要從呂武屢次帶多少兵力納賦來判斷。

  他最多的一次是帶一個“師”進行納賦。

  只是那個“師”并不完全是老呂家自己的“徒”或“羨”有來自“霍”地、“楊”地和向智氏借了一部分。

  魏絳差不多就是直言,埋怨趙武著實是太過于強人所難了。

  對了,說起“楊”地,其實就是趙氏主宗以前的封地。

  只是“楊”地的貴族到底是不是趙氏的舊臣需要考究一下。

  趙武沒理會魏絳就那么眼巴巴地看著呂武,希望能夠得到幫助。

  “韓伯不知你家狀況?”呂武皺著眉頭。

  趙武說道:“韓伯前次損失數千,今次鄭國進犯封地,不可無行動。”

  晉國是在“鄢陵”獲得勝利,卻沒可能自身不產生損失。

  打得最兇的郤氏在“鄢陵之戰”填進去了四千多人其余的軍械、馬匹和輜重也不少。

  韓厥是下軍將,不可能只讓上軍佐智罃去拼命。

  其實就算韓厥想,智罃也絕不可能答應啊!

  結果就是看著沒打多兇的下軍,作為主力的韓氏也填進去了兩千多人。

  這些折損包括當場戰死以及后面重傷不治還有殘廢。

  郤氏損失四千多人,以他們的體量并不算嚴重。

  損失了兩千多人的韓氏,則是稍微有那么點傷了。

  畢竟,韓氏雖然說是卿位家族,以硬實力來看,卻是最弱的一家。

  呂武問道:“你來借兵,是韓伯之意?”

  反正,韓氏沒征召呂武,也沒有過來借兵。

  趙武就是再遲鈍,也能看出呂武沒打算借兵,將失望擺在了臉上,低聲說道:“非是韓伯,乃我自主。”

  “我不知韓伯何意,只是人心最不可試探。”呂武干脆不管韓厥到底什么意思。

  聽了這話的趙武一愣,隨后臉色很不自然。

  魏相則是贊同地點頭。

  魏絳笑得咧開了嘴,附和道:“有語,言之,人心不可稱量。”

  呂武沒理會魏絳的捧哏,說道:“陰氏確為新晉,七歲如此極不易。”

  趙武低頭,說道:“我知。”

  魏相聽得挑了挑眉頭。

  既然知道,還過來強人所難?

  這少年是個什么情況???

  也許,他是有什么能夠交換。

  可能,他被逼得沒辦法?

  “我之‘徒’不過三千,‘羨’不可計量。北疆已用一‘旅’,再遣一‘旅’往義渠……”呂武停下來看著趙武,等趙武與自己眼睛視線形成對視,才接著往下說道:“邀‘霍’、‘楊’之人相助,我回以軍械、俘虜、財帛;請智伯相助,我贈予兵甲(武器和甲胄)。”

  魏相補了一句:“魏氏相處,則獲‘術’與經濟。”

  他說的“經濟”特指甲胄銷售權。

  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無緣無故的給予。

  趙武需要懂得這個道理。

  不是找誰一開口,別人就必須不計得失,甚至是傾家蕩產地對其進行幫助。

  “我無物可予。”趙武肯定是懂了那個道理,變得有些頹廢。

  讓呂武把北疆的那一“旅”調回來,再借出去?

  放棄對義渠展開報復?

  又或者,封地內不留下可用的兵力?

  三觀不正確到何等地步,才敢開這個口!

  “我可借一‘旅’予你。”呂武就看到趙武先是不可置信又變得無比驚喜。

  魏相和魏絳則是搞不懂呂武在操作什么。

  “非為韓伯,只為趙氏。”呂武有自己的考慮,也該說清楚。

  他并不是在搞什么提前投資。

  “絳、相,我亦覺,魏氏應借一‘旅’予武。”呂武說得頗為認真。

  腦子轉得比較快的魏相率先反應過來,頷首說道:“可。”

  魏絳則是沒搞明白,詫異道:“為何?”

  本以為徹底沒戲的趙武同樣感到困惑。

  魏相說道:“欒氏與郤氏有亂,中行氏力助欒氏,智氏必受牽連;范氏范伯有隱世之心,士匄銳意進取,恐將操戈;眾‘卿’唯有韓伯可處身事外;我等非‘卿’,亦為同輩,理當守望相助。”

  這些就是呂武想說的,還有更多魏相沒提的。

  只是由他來說的話,會顯得比較不合適。

  魏相的身份不上不下,甚至也不是魏氏主宗的繼承人,作為旁支一家的繼承人,講那些話就很合適。

  只不過吧?

  現在光是從表面上來看,趙武的趙氏是他們之中最弱的。

  魏相不留痕跡地與呂武來一個點頭致意,兩[八一fo]人相視一笑。

  別看趙氏現在很弱。

  純粹是趙武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而已。

  他現在最應該做的不是其它,其實是得到自己老媽的全力支持,將自家那個老媽手里把持的力量拿到手。

  一旦趙莊姬愿意放手,其它地方不太好說,光是“楊”地那一邊,趙武立刻能夠接收至少大半。

  如果趙莊姬手腕足夠,甚至還能從郤氏那邊扒拉一些東西,好好地給趙武的趙氏補補血。

  呂武會知道這些,是他對周邊的土地很饞,有特地去收集情報。

  他覺得自己拿下“霍”地應該沒有問題。

  至于“楊”地的話?

  不是沒有進行過試探。

  老呂家跟那邊的貴族進行了交流,窺探到“楊”地的大多數貴族就是受趙莊姬的遙控。

  呂武不確認其余家族知不知道這一點,猜想應該是有人知道的。

  他唯一不太確認的就是魏氏知不知道。

  要是趙莊姬將手頭的力量交給趙武,趙氏恢復到全盛時期屬于沒可能,卻怎么都能補上來,恢復到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二左右。

  不要看只是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二!

  要看全盛時期的趙氏有多強才對。

  當然了,呂武其實并不愿意看到趙氏強到過份。

  “陰”地其實就在“趙”地邊上。

  呂武向北邊進行擴張,又要拿到“霍”地,等于是將“趙”地給包在了“內陸”區域。

  趙氏……,至少從趙盾開始,趙氏是挺邪門得一個家族。

  他們但凡有所余力,屢屢會盯著一些其余家族看不上的“蠻荒之地”,逮住機會將進行開發。

  呂武不得不思考一點。

  一旦老呂家將老趙家可以擴張的方向給堵死,老趙家會放棄擴張嗎?

  到時候,老趙家是南下跟魏氏、范氏和韓氏過不去,還是向北找老呂家的不痛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