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7章:理該高人一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單公姬朝對郤至到來選擇避而不見。

  感到惱火的郤至沒有干出什么過分的事情,帶著部隊穿過“單”地,進入到一個屬于周天子的平野。

  因為是周天子的直屬封地,該地區也就被稱呼為“王野”。

  呂武親眼所見,屬于周天子的封地非常空曠,相隔有一段距離才出現一個村莊,走了十來天一座城池都見不著。

  實際上周天子東遷之后就勢微了。

  要不然,諸侯的“卿”哪敢對周天的“卿”不敬呢?

  偏偏周天子知道后,至多就是派人去找晉君訴苦,一旦晉君不處理郤至的話,他頂多也就是生生悶氣。

  一同行走這一路線的郤锜,他覺得郤至表現還是過于軟弱了一些。

  呂武親耳所聽。

  郤锜都要帶兵直接殺到姬周家里,被郤犨和郤至好說歹勸才算放棄。

  一樣在軍中的中行偃,他選擇了全程旁觀。

  還是郤犨更加理智一些,覺得不應該逼周天子的“卿”太狠,建議部隊從“單”地離開。

  另外,郤犨知道郤至去見了姬周之后,詳細詢問郤至都跟姬周說了些什么。

  郤至內心有些不喜,還是將過程詳細地講述出來。

  在場的呂武就看到郤犨不斷皺眉頭和嘆氣。

  郤至不理解郤犨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態度。

  郤犨也就講事情講得通透一些。

  他很直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別看郤氏現在那么風光,得罪的人卻是有些多了。

  同等級的敵人中有欒氏,光是應付欒氏的明槍暗箭都需要小心翼翼,更別提國君一直在針對郤氏了。

  在這種環境下,郤氏是該像一只刺猬沒錯,但也別再搞出點什么授人以口實的事呀!

  “與之一見,隱患實多。”郤犨看了一眼呂武,再看向也在場的中行偃,說道:“如有人多以口舌,郤氏必有大禍。”

  話都講得這么明白,郤至哪還沒反應過來?

  他不看呂武,看著中行偃,說道:“你可會告知元帥?”

  中行偃面無表情地說:“在下非長舌之人。”

  郤至又看向呂武,沒有開口說話。

  呂武行禮道:“武現如今在溫子麾下效力,亦隨溫子前往。若有事端,武亦難以逃脫。”

  郤至很滿意呂武的態度。

  倒是中行偃比較不解地看了呂武一眼,沒琢磨明白老呂家的呂武究竟是怎么想的,別人都對郤氏避之不及,不知道想什么的呂武卻湊了上去。

  因為有智罃公開表示看好呂武的關系,中行偃覺得需要找個時間,私下好好地問一問呂武,不能讓呂武把老智家給坑了。

  他們一路沿著大河沿岸向東行軍,經過了范氏、韓氏、欒氏、郤氏以及眾多中小貴族的封地。

  這一走,直接來到了衛國。

  孫林父早早地帶人在邊境等待晉國上軍和新軍的到來。

  他還很識趣地準備了犒勞晉軍的物資,就是只夠吃一頓,并且只有貴族有葷腥,武士以及輔兵那是別想能吃到一塊肉的。

  這位衛國執政,他遭到衛君衛臧驅逐之后,得益于晉國給力才重掌權柄,恰是對晉國最有好感的時候。

  另外,范氏在孫林父受到那種待遇的時候沒什么動作,導致孫林父對范氏失望,必須重新找根粗大腿。

  按理說,孫林父為晉國的“卿”設宴,非卿位不能到場。

  郤至卻是刻意地帶上呂武,并且要求在宴會上給呂武一個位置。

  同一家的郤锜和郤犨自然不會有什么不滿。

  中行偃剛剛成為“卿”,并且因為德不配位的關系,一直謹小慎微得很,同樣沒表示不滿。

  倒是作為東道主的孫林父內心里非常驚訝。

  他在將幾位晉國的“卿”給舔得舒服之后,沒忘記呂武這么個人物,舉起酒爵邀飲時,說道:“陰武子之勇列國皆知,請與我同飲。”

  呂武伸手要握住酒盞,想了想站起來,行禮說道:“今日場合,武本不該來。得溫子厚重,有護衛溫子的差事,方不敢推辭。孫子為一國執政,武僅為晉國之‘帥’,安敢與孫子同飲?”

  孫林父要說點什么,有人先開口了。

  郤锜說道:“晉之‘大夫’位比列國之‘卿’,你亦為‘帥’,如何不能飲?”

  中行偃先是愕然,隨后用詫異的目光偷瞄郤锜,覺得這位不但脾氣暴躁,好像也不怎么會講人話。

  很會做人的孫林父再次邀請呂武。

  只是呂武再次委婉拒絕,并舉起酒盞看向站在孫林父邊上的那個年輕人,說道:“孫子盛情,武不敢推辭。我與此位良人年紀相仿,可否同飲一盞?”

  這年頭,想當個“良人”可不簡單,首先名聲要好,還得有背景。

  通常稱呼誰為“良人”的話,意思就是表達同等交往。

  呂武好歹是晉國的“中大夫”,軍中的職位也是“帥”的等級,跟衛國執政的兒子稱兄道弟,資格上不但足夠,還有余了。

  等于說,他是給孫林父面子。

  那個年輕人叫孫嘉,是孫林父的嫡長子。

  他還在愣神,卻被孫林父撞了一下,反應過來很是感激地看著呂武,說道:“陰子相邀,嘉榮幸。”

  他說著趕緊命人酌酒,再邀請呂武,道:“滿飲!”

  矮油?

  能被武勇名聲響徹列國的人邀請共飲,跟小伙伴們吹噓起來,絕對是極有面子的事情!

  孫林父則是時不時地看一眼呂武,眼眸里很有想法。

  呂武到酒宴中途,找了個理由離開。

  看著呂武離去的郤犨對郤至說道:“陰武年少有為,難得不見驕橫。”

  郤锜就在旁邊,說道:“初得高位,膽氣未足,謹小慎微罷了。”

  郤至對這個大哥有些沒辦法,本來要說點什么,收口沒講出去。

  其實,作為晉國的貴族,對上列國的貴族就是天生的高人一等。

  這個習慣還是列國的貴族對上晉國貴族說話不敢大聲,深怕給得罪,給帶來的規則。

  漸漸的,晉國貴族習慣了列國貴族對自己的態度,不就覺得理所當然了嗎?

  在后續的行軍中,他們一再受到當地貴族的招待。

  每每進入一地,離開后總是能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禮物。

  禮物收到最多的當然是那些“卿”,其余就看當地貴族知不知道有這么個人,又愿意付出多大的代價結個善緣。

  一路走下來,一直到進入宋國地界。

  呂武收到的極品美玉就有三四塊,次一些的玉石甚至能裝滿一個小箱子。

  其余雜七雜八的土特產,種類千奇百怪,甚至包括了女人。

  其中兩個越女最為讓他感到滿意。

  不是越女的床上功夫太好,是她們竟然被訓練得不差,有著一身很好的劍術。

  呂武就缺能在內宅擔任防衛力量的女性,得到兩個越女肯定需要好好籠絡一番。

  至于是怎么個籠絡法,自己去猜。

  反正不但廢腰子,財帛也沒少給。

  甚至,他還過問兩個越女有什么親人,要不要接到老呂家。

  她們原本叫什么名字不再重要,到了呂武名下,被取名小白和小青。

  為什么是這名字?

  看她倆的水蛇腰,懂了吧。

  上軍和新軍是在宋國都城商丘的郊外與中軍、下軍完成會合。

  他們需要在商丘等待國君的隊伍,也是進行必要的休整。

  晉國四個軍團來到宋國,得知消息的宋國貴族開心得跟什么似得。

  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感到開心,只因為晉人長途跋涉過來,之前攜帶的物資肯定消耗不少,能就近采購補充,誰會派人回去再運輸過來?

  這樣一來,宋國貴族多多少少都能賣出點東西,要是門路夠廣,少不了賺個盆滿缽溢。

  對于一些宋國貴族來說,賺錢其實是次要的,能趁這個機會抱上晉國的哪條粗大腿,以后在面對同國貴族時,說話就能大聲了。

  享受列國貴族巴結這種事情,一般是晉國“卿”的權力。

  畢竟,有晉國的“卿”在場,目標是那么的明顯,誰還看得上實力和地位不如“卿”的晉國貴族?

  他們抵達商丘時,季節已經進入到秋季。

  要是人在自家的封地,一眾貴族該是進入到準備秋收的忙碌中。

  呂武跟很多遠道而來的晉國貴族一樣,派人進入商丘采購物資。

  他本著閑著也是閑著的想法,帶上足夠的護衛以及家臣,隨處閑逛著查看營盤周邊的環境。

  其他家族是怎么樣,老呂家管不著。

  呂武每每去一個地方,能觀察山川地勢,絕對不會放過。

  在觀察地形的同時,他還會繪畫地圖,要是有機會更會品味風土人情。

  “在下戴安。”他是本地貴族,得知有晉國貴族過來,親自過來致以問候,不解而又小心謹慎地問道:“敢問足下來此何意?”

  呂武正要回答,卻聽到一陣馬蹄聲,轉身看去看到一支隊伍正在朝這個方向筆直前來。

  他沒看錯的話,那支隊伍打頭的戰車上站著中行偃?

  戴安又看到一支新的隊伍過來,沒有出現什么惶恐,有的只是好奇。

  “足下便是晉國‘中大夫’陰武子罷?”戴安是看到那么多身穿鐵甲的老呂家武士才有這樣的認知。他笑呵呵地說:“陰武子能來我家,請一定接受我家的招待。”

  呂武在納悶中行偃來干什么,一看還是直奔著自己而來。

  他對戴安行禮,提醒道:“新來者為我晉國上軍佐。”

  這一下戴安臉色呆滯了,著實搞不清楚自己有什么東西,能吸引來名傳列國的呂武,甚至引來了晉國的一位“卿”。

  呂武說道:“還請回避。”

  戴安并沒有感覺受到冒犯,其實也不敢,只好行了一禮,之后離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