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40章 相聚與離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宋膽

  隨機推薦:

  忽必烈來請張簡之出山,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張簡之平定教改的能力,這一點著實讓忽必烈刮目相看。

  第二,張簡之所處境地,正適合跟他回大元。

  在大宋地,相爺背負罵名。可是在元地,卻極受士大夫推崇。

  既有背叛大宋降元的理由,又有暗中幫助趙維鞏固權力的能力。

  之前,忽必烈留下阿丹,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在老爺子的設想中,阿丹在暗,張簡之在明。一個利用情報網,一個利用朝堂的權力,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這也是他在趙維面前夸海口,你做的事我做不了,朕做的事你也做不了的原因。

  然而,見到張簡之之后,忽必烈才知道,他把相爺想簡單了。

  這老頭兒,哪里只擅長教改?那么短的時間,還是在自己有意戲弄,亂了心神的情況下,馬上就理清脈絡,并瞬間做出應對。

  這絕對是個不世之才啊!

  當然,對于相爺的那些小算盤,忽必烈自然也看得出來,只是不計較罷了。

  你看看,朕的胸懷,哪是你這個小肚雞腸的張簡之所能比擬?朕還是比你高那么一點點!

  送走忽必烈,張簡之獨自在草廬之中沉吟了好久。

  最后,差人去給江鉦傳了口訊,邀之相見。

  江鉦自然是知道忽必烈去了張簡之那里,只是不知道元帝去找相爺做什么。

  第一時間應邀而來,結果聽張簡之一說,殿帥眼珠子沒瞪出來。

  “兩個老硬幣碰一塊兒了啊!”

  氣的張簡之差點把他轟出去,罵誰呢?

  然而,有求于人,還是忍住了。

  莫名奇妙的來上一句,“寧王是不會讓老夫去元廷的。”

  江鉦,“廢話!你都多大歲數了?還折騰什么?安心在此等死吧!”

  張簡之卻道:“我還行,還能折騰折騰。”

  江鉦瞪眼,“那你找我也沒用啊!寧王不讓你去,我哪能說得動他?”

  事實上,誰能說得動趙維?

  相爺已經為趙維扛過一次雷,這次天王老子去說,他也不會同意。

  只見張簡之一笑,“自是不指望你的.。”

  好吧,江鉦又挺失落,人家壓根兒沒看上他。

  “那你叫我來做甚?”

  “幫我借軍中渠道傳個信。”

  “傳給誰?”

  “成王。”

  “噗!!”江鉦噴了,就說相爺沒憋什么好屁!

  也是,如今能鎮住寧王的,也只有成王。

  “請成王回朝?”

  張簡之點頭,“北邊不是還有太尉嗎?也該換人了吧?”

  江鉦,“成王戍北多年,確實該換一換了。”

  接下來一個多月,忽必烈依舊留在新崖山,并沒有著急北歸。

  一來,要等張簡之。

  二來,也要給趙宋一些時間制定詳細的計劃,以便銀行、金鈔、軍售等事務落實處。

  雙方也以軍售為由就這么拖著,爭取更多的時間。

  忽必烈采納了張簡之的建議,暫時不提納趙維為駙馬之事,一切等兩方準備好之后再謀后動。

  祥興十年,九月初,戍北四年的成王趙與珞終于回到新崖山。

  趙維自然要去碼頭迎接。

  可惜,趙與珞根本就不想搭理他,話都不和兒子說,直奔成王府。

  入府第一件事,便是把孫女趙晴兒抱在懷里,好生疼愛。

  末了,卻對兒媳王瑜嘆道:“兒媳于我家門有功啊!”

  王瑜還有些愧疚,畢竟不是男孩,未傳習香火。

  可是趙與珞卻一點都不介意,“雖是女兒,卻也不輸兒郎!”

  好吧,看的趙維直撇嘴,心說,親爹也是夠虛偽!

  其實,趙與珞是純純的重男輕女,老封建一個。之所以這么說,則是其他的原因。

  夜深人靜,父子二人終得清凈。

  “以后要善待王瑜。”

  對此,趙維也只是苦笑,“爹,您一句話,什么特么大元皇帝,咱不要了!干嘛弄的這般傷感嘛?”

  “呃....”趙與珞愕住,支吾良久,“該要...還是要的。”

  說完,父子相視,驟然發笑,卻是開懷的緊。

  趙與珞看著趙維,不由想起他十年前的樣子。

  那時,趙與珞做夢也想不到,趙維會有今日這般樣貌,這般成就。更想不到,大宋會有如此前景。

  可謂人生如戲,不過爾爾。

  而趙維則笑其它。

  按趙維的料想,最不能接受宋元趨和的,也許就是親爹這些老將。

  國仇家恨啊!

  宋元打了一甲子,趙維的三個兄長皆戰死陣前。

  突然不打了,和平了,讓他們怎能甘心?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趙與珞的胸懷。

  和陣前活生生的大宋兒郎比起來,心中的那些恨,那些傷痕累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十萬川軍、十萬東渡的禁軍,能讓他們活著回家,活著享受太平盛世,也許這才是為將者的責任,更是為將者的仁慈。

  “太尉讓為父傳話給你,和談結果一旦傳出來,軍中定會有一些躁動,很多將士都不會理解。”

  “但無需朝廷操心,我等會盡到統帥之責,力保穩定。你...放心大膽的去做吧!”

  祥興十年,九月十七,宋元兩朝于新崖山互遞國書,結為友邦。

  一個全新的時代,以此為起點,撲面而來。

  其中,除了一張為期五年,涵蓋艦船、火炮,以及用于傳遞訊息的小批量飛艇買賣契約之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元朝許諾。

  在千島城開辦第一家扶桑銀行,并開放匯兌業務。

  將中統鈔與金鈔掛勾,按二十五比一的比例無限額兌換。

  是的,考慮到元朝內部的斥力,宋廷沒有按原計劃直接用金鈔代替中統鈔。

  太過激烈的手段很可能事得其反,而自由匯兌則是一種懷柔手段,且暗藏殺機。

  按照正常來說,中統鈔是銀本位,三貫中紙鈔抵一兩白銀。

  而金鈔則是金本位,一貫鈔便是一兩金。

  再把白銀和黃金的價值折算,匯率應該是三十比一才對。

  再加上中統鈔幣值疲軟,多少都有些貶值,實際匯率可能還要更低這一些。

  但是,扶桑銀行統一定價25:1,這就給了元朝富戶和百姓一個有利可圖的誘餌。

  原本,三十貫中統鈔,甚至三十多貫紙鈔只值一兩黃金。可是到扶桑銀行轉一手,便成了一兩二錢黃金。

  這個利潤已經不可謂不巨大了,簡直就是大宋在送錢一樣,只賺不賠。

  然而,這其中卻包藏著一個巨大的陷井,真正只賺不賠的,其實是大宋。

  大宋金鈔盛行扶桑百城,看上去流通范圍很大。可是和中原數千萬的人口相比,還是小了些。

  更何況,大宋盛產黃金,殷人千年存量加上十幾個大礦的開采,使得金鈔的總量其實相當大,是元朝的貨幣總量沒法去比的。

  說白了,就是貨幣超發帶來的通貨膨脹,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很嚴重了。

  打個比方,新崖山一戶普通百姓,一月的最低開銷大概在5貫金鈔,那就是五兩黃金啊!

  五兩黃金,折白銀50兩,中統鈔150貫,夠上等水準的大都城民美美的過上大半年了。

  然而現在,千島城的扶桑銀行一旦開始匯兌,那么可以預見,整個大元的中統鈔都將追逐巨利而在短時間內兌換成金鈔。

  原本在不同貨幣體系下,資產持平的一戶大都人家和一戶新崖山人家,現在在同一個貨幣體系下卻是一個在地一個在天。

  同樣,大宋也相當于把通貨膨脹的風險轉嫁到了大元。

  起初,宋廷提出放緩貨幣置換的腳步,忽必烈還不屑一顧,認為宋廷辦事好不拖沓,一點都不爽快。

  朕都已經把話說出去了,你們還謹慎個屁,怕朕反悔不成?

  他帶來的那些色目財臣也不明所以,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反正要置換金鈔的,一天干完收工,多好?

  結果,把陳宜中氣樂了,直接建議忽必烈,“把這幾個紅毛怪辭了算了,我給你選幾個銀行學徒當財相。”

  只給忽必烈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我扶桑宋廷所有金鈔是一塊錢,所有貨物也值一塊錢,那我每印一塊錢發出去,那新崖山的貨價就要長一倍。看上去金鈔變成了兩塊錢,身家翻了一倍,可實際上沒變!”

  “現在元廷也用金鈔,也有一個塊錢,貨物也值一塊,和新崖山加在一起,兩朝所有的貨物值兩塊。”

  “假如我現在再印一塊錢給新崖山,那么兩國一共有三塊錢,貨物的價值也是三塊錢。可平均下來,新崖山的貨物只漲到了一塊半,剩下的半塊就是我凈賺的。”

  “而你們呢?你手里還是一塊錢,可貨物卻漲到了一塊半!”

  “你們什么都沒干,可是錢卻無端的就少了,而且少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我手里這半塊錢,不是在我手里,而是在百姓手里,可控性很低的!”

  “如果是慢慢兌換,那還好說,百姓反應沒那么快,也沒那么大。”

  “如果是一下就置換完,你的大元根本就反應不過來,新崖山手里這半塊錢就會瘋了一樣殺回去,看見什么買什么。”

  “而且,這不是半塊錢只能買半塊錢東西的問題,你的貨物雖然值一塊半,但是你的物價還沒反映過來,還是原本的低水平。用不了半塊錢就能把你大元全買下來,國家就崩盤了!”

  忽必烈:“”

  忽必烈嚇著了,有…這么兇險的嗎?

  突然有點后悔了,就不應該答應金鈔進大元。

  這比千軍萬馬還殘忍。

  之前,忽必烈還真沒想那么多,宋廷提出在大元開銀行,發金鈔的時候,他還挺高興。

  畢竟老爺子是吃過虧的人,當初用中統鈔置換舊宋的十八界會子,可是下了血本兒的,褲衩差點沒賠進去,以至于忽必烈對幣制這個事兒一向不感冒。

  這就是個賠錢的買賣。

  加上他親眼所見金鈔堅挺,那換就換唄,宋人愿意當傻子,他就當去吧!

  現在一聽,是自己無知了啊!

  當場就想反悔,這事得再考慮考慮,別趙維還沒接班兒,自己的大元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了,那著實難受。

  然而,陳宜中卻笑,“元帝莫要擔憂,宜中與你一件大生意!”

  “什么大生意?”

  陳宜中暗自陰笑,“元帝不是要征戰歐羅巴嗎?不是要統一大蒙古帝國嗎?”

  “你可以這樣兒,每打下一個地方,就在那建銀行,就發行金鈔。”

  “這樣的話,我一塊錢,你一塊錢,每多一塊地,就多一塊錢,你大元貨物貶值的風險就少一分。”

  “而且,我可以低價賣給你金鈔啊!元帝可以做金鈔的代理人。”

  “你每發行出一塊金鈔,我給你一塊一。”

  “每多一個地方用金鈔結算商貨,只要過元帝的手,我們都給元帝一點優惠。怎么樣?”

  “只要你打下的地方多,賺的就多。”

  忽必烈心里雖然很不爽,讓人當槍使了?可是,卻有點動心了。

  以至于看著自己那兩個紅毛兒綠眼珠兒的財臣,越看越不順眼。

  朕沒看出來也就算了,非朕所長,可你們都是干什么吃的!?

  那兩個色目財臣也是冤得很,真不怪他們啊,宋人玩的太高級,他們根本就沒學過好嗎?

  十月初。

  在宋地盤恒數月的忽必烈決定北返,同行的除了太子真金,以及一眾元臣,還有張簡之。

  是的,趙與珞一回來,即便趙維再怎么反對張師北上,但在親爹面前卻是稍顯無力。

  最終,相爺還是跟著忽必烈走了。未撇清一個罵名,卻要背負另一個罵名。

  對此,相爺并不在乎。

  對趙維說,這輩子算你小子欠老夫的,下輩子還我!

  登船之前,張簡之深深的看了一眼新崖山,滿眼眷戀。

  這里是大宋重生之地,亦是他張簡之重生之地。

  只是,他這個歲數,永遠也回不來了。

  忽必烈亦是留戀的看著新崖山。

  這里也是老爺子的重生之地,讓他見識了不應該他見識的新時代。

  好在讓忽必烈很滿意的是,他自己也在開創新時代,至少是新時代的締造者之一。

  放下仇恨不容易,放下權力更不容易。可是,像他這樣的人,如趙維所言,是注定傳奇的!

  沒有什么比開天辟地,更讓老爺子熱血沸騰。

  忽必烈知道,這同樣是他最后一次來新崖山,真不知道再過十年,這里又會是什么樣子?

  那宛若天河的大運河,那鋪陳天地的城鎮,那如飛鳥般翱翔的飛舟巨艦……

  十年后,是什么樣子呢?

  家門口修路,那動靜.....白天什么都干不了。

  本來想堅持兩更的,怕是沒戲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