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閱讀的是由www.as16.me提供的《》1094劉備從未計劃過打益州(4300字求訂閱)
  聊天群中,曹操,劉禪等人都譏笑宋徽宗打仗的人地圖都不看,當時就把宋徽宗噴了個狗血淋頭。
  這讓宋徽宗異常氣憤,他真想罵一句,打仗還用看地圖嗎?
  不知道什么叫做遇山開路,遇水搭橋嗎?
  沒有路地方,走的人多了也就是路了。
  但宋徽宗多少也有點智商,知道這樣說的話肯定會被人噴的生活不能自理。
  甚至還會連累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所以他并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反正劉備不是之后還執行了隆中對的計劃嗎?”
  “這大的方向是不是沒錯呢?”
  “這就說明,其實劉備還是想要去奪取益州的,只不過中間有一個小插曲,”
  “來了一個劉備借荊州。”
  “你說對不對?”
  “他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著打孫權!”
  臥槽!
  你這樣都能跟人抬杠?
  劉備眼中滿是厭惡,他現在恨不得就撕爛宋徽宗的嘴,看看這狗嘴怎么能夠吐出象牙來呢?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諸葛亮的第二步就是聯合孫權,然后以荊州為跳板去打益州。
  而此刻的劉備明顯把矛頭對準了孫權。
  你卻給我說,這又跟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重疊了?
  這不是扯淡嗎!
  照你這么說的話,所有的戰略到最后那都沒有錯呀,因為你打來打去總會要打另一個敵人的。
  那你這種戰略計劃又有什么用呢?”
  漢武帝,劉邦,呂后等人也是一臉的厭惡,這種人竟然覺得一個計劃中的先后順序都不重要了。
  這是要胡攪蠻纏到什么程度!
  可宋徽宗卻不這么認為,他此刻反而得意洋洋。
  “反正劉備的計劃中只要有了攻打益州的這個方案。
  我不管劉備在什么時間點上有了這個計劃。
  反正劉備就是在執行隆中對!
  我就問你,劉備難道在赤壁大戰以后,從來就沒有制定過攻打益州的計劃嗎?”
  陳通搖了搖頭。
  陳通:
  “那還真沒有!”
  “劉備在赤壁大戰以后,他在自己的宏觀規劃中,的確沒有想著用荊州的兵力去打益州這個計劃。”
  劉備眼中滿是欣慰,這才是真正懂自己的人。
  不像有的人只知道諸葛亮,好像缺了諸葛亮,他劉備就活不下去了一樣。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你看看,真正看懂三國這段歷史的人,誰會覺得劉備想用荊州去打益州呢?”
  “也只有你這種傻叉會有這種計劃。”
  “劉備現在去打益州,那就是去送死啊!”
  皇帝們紛紛點頭,荊州剛剛經過了三個諸侯王之間的混戰,怎么可能有實力去打益州呢?
  估計豬都不會這么想,
  宋徽宗卻非常篤定這件事。
  “你們認為劉備不可能用荊州之兵去打益州,不可能制定打益州的計劃。”
  “那是你們對諸葛亮低估了。”
  “早就給你說過,諸葛亮早就預測益州會有帶路黨。”
  “明知道有帶路黨的情況下,為什么就不能制定打益州的計劃呢?”
  尼瑪!
  劉備氣的是七竅生煙,這分明就是以結果來推論原因。
  這也太不要臉了。
  但他此刻卻沒有辦法跟宋徽宗去辯論,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了答案,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
  這還怎么爭論呢?
  李治此刻也是滿臉笑意,他倒要看看陳通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杠精?
  他就不相信,陳通這樣還能贏?
  而此刻的陳通卻笑了。
  陳通:
  “你把打贏益州的希望寄托在帶路黨身上,那就更不可能制定攻打益州的計劃了!”
  “就是你把諸葛亮叫過來,他都要重新取消自己所設定的隆中對第二步。”
  我去!
  你瘋了嗎?
  宋徽宗看陳通的眼神就像看一個傻子一樣。
  “明知道益州有帶路的,你竟然還說要取消攻打益州的計劃?”
  “你是有多腦殘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大家都來看看,陳通現在的思維已經混亂了!”
  “你們還能相信他說的話嗎?”
  崇禎,岳飛,朱棣等人也是十分好奇,他們也想知道陳通為什么這么的肯定呢?
  而此刻人皇帝辛等人卻笑了。
  他們也意識到了陳通的說法,最近人皇帝辛整天跟妲己一起在擼熊,把這個大狗熊都快馴化成為聽話的大狗了。
  現在閑來無事,剛好來解釋解釋這個問題。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為什么明知益州有帶路的,卻還不能夠制定攻打益州的計劃?
  其實這理由主要有三點,
  第1點,那就是你無法預測這些帶路黨什么時候會背叛劉璋,
  你是要去等時機的!
  這個時間段完全不由你控制。
  要知道,這些人背叛劉璋,那是要等到矛盾無法調和的時候。
  他們的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才會跟劉璋徹底決裂。
  我就問你,你能知道這種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時候,需要幾年時間嗎?
  如果是需要10年,20年,或者30年呢?
  你覺得劉備就能干等在那里,等待這個時間的出現嗎?
  然后他在這個時間段上啥也不干,就等待著人家內部決裂嗎?”
  朱棣聽完恍然大悟,他這才明白自己跟人皇帝辛等人的差距在哪里。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去,這時間太不可控了!”
  “誰能清楚要等幾年時間才會等到這個機會呢?”
  “你就算把諸葛亮吹成神,他也無法預測這幫人什么時候要出賣劉璋吧!”
  尼瑪!
  這樣也行?
  宋徽宗翻了翻死魚眼,心里把人皇帝辛詛咒了上千遍。
  你能不能閉嘴呢?
  就你話多呀!
  宋徽宗此刻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抬杠。
  “誰說這個時間不可控了?”
  “諸葛亮早就料事如神,他能掐會算,還算不出這些人反叛劉璋的心思嗎?”
  “你把諸葛亮的能力看得也太低了!”
  好好好,你喜歡吹,就繼續吹!
  聊天群中的其他皇帝也沒有必要跟這種腦殘計較。
  而是順著人皇帝辛的思路,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作為戰略大師,劉邦肯定是有話說的。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剛才說到了第一點,那就是法正,李嚴等人跟劉璋決裂的時間不可控。
  那我就說說第二點,就算法正,李嚴等人要出賣劉璋,但你想要讓劉璋傻不拉嘰的引狼入室。
  你還必須要有一個外部條件!
  劉璋就是再蠢,他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把劉備從荊州邀請到自己的勢力范圍。
  這點腦子,是個人都應該清楚吧!
  劉璋之所以要把劉備請入道蜀川內部,就是邀請他一起去防御張魯的。
  所以這又有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張魯在什么時間點準備對蜀川發動進攻。
  只有張魯這邊有了動作,劉璋才會產生危機感,他才能在法正,李嚴這些叛徒的誘導下,做出腦殘的行為。
  那我問你,你諸葛亮能夠預測到張魯什么時候要打蜀川嗎?
  你覺得這個時間是一年兩年,還是三年十年呢?
  你諸葛亮可以等,劉備等得起嗎?
  劉備都土埋半截子了,他要去等這種不確定性的因素嗎?”
  我去!
  岳飛抽了抽袖角,感覺自己以前對三國時代了解的簡直太少了。
  人家隨便一個大佬都能看出,每一個問題里面存在的不確定因素。
  這才是那些真正能夠主宰一個時代的絕代人杰呀!
  岳飛覺得他在宏觀把控方面,跟這些人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上,甚至根本就想不到這些人所考慮的問題。
  怒發沖冠:
  “到現在我也覺得,劉備不可能等待這種不確定的時機出現。
  就是諸葛亮他看到了目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處境,他也不會強硬的執行隆中對的第二步。
  如果一個真正的絕代英杰是靠著等待機會,那他真沒有什么可以令人稱贊的。
  真正的強者那是需要依靠自己去制造機會!
  所以我也覺得,不管是劉備亦或者是諸葛亮,他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改變戰略計劃。
  不能把機會浪費在不確定性上。
  必須要主動出擊。
  時間可是不等人的呀!
  你難道非要在這等上個幾年或者十年,那人家曹操就會把北方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
  你還會有機會嗎?”
  小蠢萌崇禎已經被這些大佬給驚呆了。
  原來,你們還可以通過各種實力對比,然后推算出,這些人物在特定環境下所做出的必然選擇嗎?
  這不會就是真正的帝王之術吧!
  崇禎趕緊拿起毛筆在紙上瘋狂的書寫,他要把這些知識點都記下來。
  宋徽宗也是一頭冷汗,你們還是人嗎?
  現在他都不知道怎么去反駁劉邦等人了,因為劉邦提到的這個外部因素非常重要。
  沒有這個外部因素,劉備就絕對不可能被帶引入到蜀川。
  劉璋再傻也不可能傻到我內部風平浪靜,卻要把別人的大軍帶到我的地盤上來。
  這就不是去侮辱智商了。
  這簡直就是腦殘到家了!
  假小子張曌此刻都被聊天群里的這些人給驚呆了。
  作為一個只會研究歷史的女漢子,她真是想不到,這些人心里面有這么多的彎彎繞。
  她眨巴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看向了陳通,仿佛在問,還有嗎?
  陳通笑了笑,既然大家都已經把這些問題提出來了,那他就說說最后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陳通:
  “第三個不確定的因素,那就是這些帶路的會跟誰合作的問題。
  很顯然,這些人最開始選擇的也不是劉備。
  不管是張松這個蠢貨,亦或者是法正,李嚴這些白眼狼,他們最開始選擇的對象都是曹操。
  為什么呢??
  因為曹操能給予他們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曹操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人,他們此刻如果把劉璋賣出了一個好價錢,未來他們不但可以高官厚祿。
  甚至可以青史留名。
  面對這樣的誘惑,他們怎么可能不動心呢?
  所以,劉備也只能等到曹操跟人家談崩了之后,他才能心急火燎的接手這個爛攤子。
  劉備就是人家的備胎。
  這里的不確定性更大了。
  如果曹操當時沒有那么強勢,愿意去接納這些無恥之徒,那就真沒有劉備什么事了!
  也就是說,劉備如果真要制定一個計劃攻打益州的話,那他就要面臨三個不確定的因素。
  你要用時間去等,等一個也許永遠不可能存在的機會。
  你覺得劉備會坐等機會從天砸下來嗎?
  諸葛亮和劉備會相信他們有這么幸運嗎?
  都不可能!
  如果一個人把未來的成功,寄托于這種虛無縹緲的微小概率上,那跟買彩票中大獎沒啥區別了。
  那這種人,真就是沒啥出息了。
  所以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他們在沒有奪取全部荊州地盤的情況下,沒有人再會執行所謂的隆中對了。
  他們得先考慮怎么樣在現有的條件下,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資本爭霸天下。
  所以劉備去打孫權,那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朱棣這下心里舒坦了,就這三個不確定因素,就可以完全否定劉備要坐等機會出現。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如果你稍微讀點三國的歷史,你就知道劉備從來不是靠天下掉餡餅的人。
  這家伙是沒有機會也要去創造機會的人。
  他怎么去奪取了徐州?
  他怎么去奪取的荊州?
  他又怎么去跑到曹操的陣營成為了豫州牧,這都是劉備自己爭取來的機會。
  你讓劉備去等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劉備還不如去拼一個可以看得見的明天。
  你連劉備的性格都沒搞清楚,就在瘋狂的胡吹,說什么劉備要執行隆中對。
  簡直太可笑了!”
  宋徽宗用袖子擦著臉上的汗,心里卻苦澀無比,現在還跟人怎么抬杠呢?
  他難道要說,劉備就是那種混吃等死的人,就是要等到機會來臨嗎?
  如果他真這么說的話,那把諸葛亮也說的太沒有水平了。
  難道諸葛亮制定一個隆中對計劃,看不到這個計劃可以執行,他就攛掇劉備一直等待嗎?
  這一等要等幾年呢?
  如果諸葛亮真讓劉備這么干,那關羽和張飛是不是會笑掉大牙呢?
  所以此刻的宋徽宗覺得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了。
  于是他就把問題引向了第三步。
  “劉備到底有沒有執行隆中對的第二步,只要眼睛不瞎,那自己都有判斷。
  我也不給你瞎扯這些。
  咱們就說說隆中對的第三步,劉備有沒有執行呢?
  劉備在得到了益州和荊州的地盤后,蜀漢就應該分兵兩路,一路攻取關中,一路從荊州出兵去攻打洛陽。
  你說劉備有沒有執行呢?
  劉備可是先向北攻打關中拿到了出秦嶺的交通要道,
  然后又在荊州屯兵,這意圖還不夠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