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了,你終于問到重點上來了,這是說不過我,準備找我的漏洞嗎?
  那我就滿足你。
  讓你來看一看真正的昆陽之戰。
  陳通:
  “那我們就來看一看真正的歷史。
  真正的歷史中,沒有王莽大軍圍困昆陽城這個劇情。
  而是劉秀主動出擊。
  劉秀他們在昆陽城,得到王莽軍隊準備在附近集結的時候,并且探知對方兵力不超過四五萬人。
  劉秀立刻就帶就帶領著3000騎兵,前去一探究竟。
  這擺明了就是去騷擾敵人。
  騎兵的戰術是什么?
  那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別看王莽的軍隊有四五萬人,但未必能夠留得住劉秀的這3000騎兵。
  人家劉秀對這一代的地理環境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這次突襲,可以說毫無風險。
  所以劉秀的這3000騎兵才跟著他一起去偷襲王莽的軍隊。
  并不是像你說的,劉秀的這3000軍隊為了什么夢想勇氣和義氣,連命都不要了。
  這不是扯淡嗎?
  人家騎著馬,還是搞偷襲的,跟拼命完全就不沾邊。”
  我去!
  漢武帝痛苦的捂著額頭,這一下真是被自家的秀兒給秀了一臉。
  這就是你吹的3000人,悍不畏死的沖向42萬敵軍嗎?
  搞了半天,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大軍圍困昆陽城,你劉秀也不是去解救盟友的。
  你根本就是帶領著3000人準備搞偷襲的。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這才是不侮辱智商的真歷史。
  不會有人真以為三千騎兵去攻打42萬人結成的戰陣吧。
  那是腦子抽成什么樣子,才去做的事情?
  騎兵本來就是沖鋒,搞偷襲的。
  那講究的就是侵略如火,奔襲如風。
  當年匈奴跟漢朝打仗,匈奴就是這么干的。
  傻子才會跟你剛正面呢!”
  此刻就連不喜歡李世民的楊廣,那也站在了李世民這一邊。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姓劉的,不要怪李二這些人噴你。
  你們這給劉秀身上加的光環,那比李世民更嚴重。
  李世民也沒敢吹他的三千破10萬,是他真的只有3000人。
  人家背后還有至少幾萬人壓陣。
  而且李世民還是重甲騎兵。
  劉秀這明顯就是輕騎兵。
  我就沒有見過輕騎兵去跟人家大部隊打陣地戰的。
  這兩個版本的昆陽之戰,哪個真哪個假,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嗎?”
  皇帝們紛紛鄙視是宋徽宗,到了現在,事實已經足夠清楚了。
  但宋徽宗卻不想這么認輸,陳通把他的偶像拉下了神壇,這口氣怎么能夠咽得下去呢?
  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為一炷香。
  你如果好好的跟我說,求著我相信,那我說不定還看你可憐,我就不跟你計較了。
  可是你非要當面拆穿,這我怎么可能忍你呢?
  那必須跟你杠到底。
  最美瘦金體:
  “誰給你說陳通說的歷史,他就符合歷史的真相嗎?”
  “就算當時王莽的軍隊只有四五萬人率先到達了戰場。”
  “但那也是劉秀三千破5萬,怎么會變成陳通嘴里的3000破1萬呢?”
  “你這縮水縮的也太嚴重了吧。”
  李世民現在隊陳通有著盲目的相信,他覺得陳通一定可以撕開漢光武帝劉秀身上不屬于他的光環。
  雖然李世民無法揭穿劉秀,但只要相信陳通就夠了。
  等劉秀被拉下神壇,那劉秀還怎么跟他唐太宗李世民比呢?
  在戰績這一方面,我李世民就可以妥妥的碾壓你!
  雖然我的戰績也有一點夸大的成分,但起碼我這些都是真的。
  而你整個故事都在造假。
  你漢光武帝只能去吹3000破42萬,就說明你其他的戰績真沒啥好吹的。
  或許別人連你打的什么仗都不知道,那你還有什么資格跟我比呢?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陳通,你就好好的給他說一說,劉秀為什么只是3000破1萬。”
  “而不是3000破五萬。”
  “你要讓他們明白,功業絕對不是靠吹的。”
  宋徽宗哼了一聲,眼中滿是不屑。
  你說劉秀3000破42萬,可能水分有點大。
  但劉秀卻真真正正打崩了王莽的先頭部隊。
  這3000破5萬總該是真的吧。
  我就不相信你能說出什么話來?
  然而下一刻,宋徽宗就不淡定了。
  陳通那是侃侃而談,根本就沒有宋徽宗想象的那樣,啞口無言。
  陳通:
  “為什么我要說,劉秀是3000破1萬,而不是3000破5萬呢?
  那就要看看劉秀到底是跟誰交戰。
  他率領3000騎兵跑去搞突襲,而這個時候,真正跟劉秀作戰的人,根本不是5萬軍隊。
  因為其中有4萬軍隊,根本就沒有跟劉秀交戰。
  跟劉秀作戰的只有王莽的大司空王邑,以及司徒王邑所率領的1萬軍隊。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呢?
  因為王邑,王尋的這1萬軍隊是中軍,這才是王莽真正的直屬部隊。
  在古代,中軍那就相當于作戰指揮部。
  讓你不敢相信的是:
  劉秀跟這1萬敵人交戰的過程中,剩下的4萬人其實就在不遠的地方,他們本來可以很快的支援過來。
  但他們卻沒有過來幫忙。
  人家自始至終連一根箭都沒有放過,就眼睜睜的看著劉秀端了王莽軍隊的作戰指揮部。
  斬殺了王莽的這只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之一的司徒王尋。
  所以我才說這是3000破1萬。
  因為剩下的4萬人都是吃瓜群眾。
  他們既沒有搖旗吶喊,也沒有擂鼓助威,而是有多遠閃多遠。
  生怕被這兩股交戰的軍隊給波及到。
  那你給我說一說,這能叫3000破5萬嗎?
  那4萬人參與了戰斗嗎?
  人家愿意跟王莽一起去攻打劉秀嗎?
  他們根本就不愿意!
  既然沒有參與戰爭,何來三千破五萬一說呢?”
  朱棣此刻都聽呆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原來是這么回事,敢情人家這四五萬軍隊中,愿意為王家出力的只有1萬人。
  剩下的都沒有參與戰爭。
  而是作壁上觀。
  這怎么能叫3000破5萬呢?
  如果這5萬人形成了包夾之勢,把這3000人包成了餃子。
  劉秀還能如果砍瓜切菜一樣,擊敗王莽的中軍嗎?”
  李世民這一下舒服了,這么看來的話,劉秀的軍隊雖然說是以少勝多。
  但其實,并沒有那么難以辦到。
  主要還是在于對手太給力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我就說嘛,在實戰這一方面,劉秀怎么可能跟李世民相比呢?”
  “這種戰績,李世民分分鐘鐘都能打出來。”
  “怪不得劉秀的粉絲們要瘋狂的包裝劉秀,如果不包裝的話,他在歷史上真是籍籍無名。”
  皇帝們一下都沒了興趣,畢竟3000對是1萬,看著似乎是以少勝多。
  但未必是以弱勝強。
  尤其是對方還是中軍,中軍主要是起到護衛的作用,護衛的都是最高指揮官。
  這戰斗力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而且方便護衛元帥,中軍根本不是清一色的騎兵,而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軍隊。
  甚至是步兵多于騎兵,那是結成防御戰陣,用于保護主帥的。
  根本就不是為了沖鋒殺敵。
  劉邦此刻都十分的氣餒,老劉家的秀兒是真不行了。
  這種戰績,放在武皇帝這里,馬馬虎虎也就是屬于中上檔次。
  你根本就不能跟朱棣李世民這些與勇武著稱的武皇帝相比。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秀兒,是不是吹牛吹大發了,讓人直接給踹了下來。”
  “這回舒坦了嗎?”
  劉秀感覺臉上發燒,他終于體會到李世民當初的尷尬。
  被人撕去光環之后,簡直太難受了。
  不過劉秀可是以柔道著稱的皇帝,你強我就軟,咱不在乎。
  要問老劉家的臉皮,那只能說是一個比一個厚。
  漢武帝劉徹那還算薄的了。
  劉秀可以接受自己被拉下神壇,但宋徽宗卻絕對不能夠接受。
  這可是他的信仰。
  宋徽宗此刻仰天狂笑,他笑的是陳通不自量力,笑的是陳通自己打自己的臉。
  陳通的話里滿是漏洞,不懟陳通簡直對不起自己。
  最美瘦金體:
  “陳通,你還說讓別人不要胡說八道,你自己竟然就在開始造謠。
  你竟然給我說,劉秀進攻王莽軍隊的時候,只有1萬中軍跟劉秀在作戰。
  其他4萬人竟然隔岸觀火,這簡直就是我聽到世界上最大的笑話。
  我就沒有聽說過不幫助友軍的!
  這4萬人還是王莽的軍隊嗎?
  你怎么不說這4萬人是劉秀的軍隊呢?
  你這分明就是在胡扯!
  這4萬人憑什么要隔岸觀火呢?
  你覺得這合乎邏輯嗎?”
  崇禎此刻都不得不吐槽了,這個他真的太熟悉了。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如果你去讀一讀明朝末年的歷史,你就能夠明白。”
  “將軍們隔岸觀火,互相拆臺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孫傳庭最后跟李自成的大戰,那崇禎這邊的將軍就瘋狂在拆臺。”
  “各種見死不救,各種提前跑路,各種坑隊友的現象,那簡直是層出不窮!”
  崇禎最近可是惡補了一下明朝末年的歷史,當他看到孫傳廷跟李自成作戰的時候。
  孫傳庭這邊的將軍竟然經常臨陣脫逃,把孫傳庭陷于死地。
  他的肺都要氣炸了。
  他翻盤的機會還是很多的,結果,就是讓這些狼子野心的混蛋全給毀了。
  這才讓他吊死在歪脖樹上。
  陳通此刻也不想廢話,就你這樣的,還想打我的假?
  你先搞清楚邏輯關系在說。
  陳通:
  “知道我為什么要給你反復強調,在昆陽之戰發生的那一年嗎?
  就是讓你有一個清晰的定位。
  你一定要對標崇禎17年,也就是崇禎在梅山上吊死的那一年。
  因為這兩個時期的社會大環境,那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就是王朝到了崩潰的前夕。
  你真以為這四五萬人都是王莽的軍隊嗎?
  那你也想得太美了!
  王莽可是出了名的皇權薄弱,他開始上臺的時候,那就是跪舔貴族。
  而當王莽復古改革失敗以后,王莽更是被所有的貴族,所有的地方豪強,以及所有的百姓拋棄了。
  也就是說:
  公元23年,除了王家直屬的勢力之外,王莽已經指揮不動其他人的軍隊了。
  只要長腦子的將軍和貴族都明白,王莽已經日薄西山。
  這就等于是快要吊死在眉山之前的崇禎。
  誰還愿意為崇禎赴湯蹈火?
  人家基本上都想著,怎么能夠在亂世趁勢而起,人家都想要保存實力!
  所以,除了王莽直屬的這1萬軍隊,其他的軍隊根本就不想跟劉秀作戰。
  因為如果王莽倒臺了,那么下一個最有可能成為皇帝的,就是更始帝劉玄。
  就是人家現在的綠林軍。
  你現在非要跟綠林軍死磕,萬一王莽死了,更始帝劉玄統一全國,人家不得給你秋后算賬嗎?
  所以,這些地主豪強以及世家的軍隊,那都采取了兩不相幫的態度。
  就看著他們往死里打,誰贏了我就投靠誰,反正絕對不會提前下注。
  現在你還覺得第4萬人會幫王莽嗎?
  人家看戲才是最正常的選擇。
  如果你是這些人的幕后大老板,這一些兵都是你的,你會怎么選擇呢?
  你會不會傻乎乎的繼續跟王莽一條道走到黑呢?”
  宋徽宗張了張嘴,他都被問住了。
  此刻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我可以怎么選。
  如果我不確定未來誰當皇帝,那我起碼也不能去得罪有可能成為皇帝的人!
  我兩不相幫就是最好的選擇。
  人皇帝辛嘆了口氣,這一次劉秀徹底被石錘了。
  原來炎黃真沒有什么神跡,有的只是人造的神話。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這一下事實夠不夠清楚呢?
  這就是陳通說的,任何歷史都不能脫離歷史大環境。
  一旦你脫離了歷史大環境,那你就成了架空了。
  所以真正的昆陽之戰,那就是劉秀3000破1萬。
  沒有所謂的劉秀率領13個人突圍,更沒有劉秀憑空變出三千騎兵。
  人家這3000騎兵本來就是昆陽城內的軍隊。
  當然,更不可能有召喚隕石這種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有的就是對整個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
  這簡直不要太清楚!”
  武則天伸展了一下懶腰,覺得應該睡一個美容覺了。
  這已經毫無懸念。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這不就揭穿了劉秀的謠言嗎?”
  “所以說,一定要相信科學。”
  “不要相信那些神話。”
  宋徽宗面如死灰,他竟然輸了!
  他怎么可能會輸呢?
  誰都相信劉秀是3萬破的42萬。
  為什么陳通眼中就是一個不一樣的歷史呢?
  他心里極度不甘心。
  最美瘦金體:
  “這一切都是陳通的猜測!什么時候猜測就成了歷史呢?
  難道就任由陳通猜歷史嗎?
  那還要史書干什么?
  那還要歷史這門學科干什么?
  雖然我在邏輯上無法否定陳通。
  但陳通也只不過是講了一個符合邏輯的故事而已。
  這怎么就能夠變成歷史呢?
  這簡直是對歷史的侮辱。”
  朱棣岳飛等人都愣了,貌似宋徽宗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
  陳通雖然說的很符合邏輯,但歷史可不是只符合邏輯就行。
  歷史可是要講究證據的!
  沒有證據的歷史,那只能算是猜測,算是假設。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陳通,這該怎么說呢?”
  陳通笑了,我這是猜的嗎?
  那你真是孤陋寡聞。
  此刻,就連假小子張曌都笑了,這些人真是找虐啊!
  你這不是王槍口上撞嗎?
  陳通:
  “我給你說的這一段昆陽之戰,你覺得是我的猜測嗎?
  那你真是書讀的太少了!
  這個故事那就明明確確記載在正史之上。
  而這本正史你們都不會陌生,它的名字就叫做《漢書》。
  沒錯,這就是班固寫的昆陽之戰。
  這就是漢朝史官寫的史書。
  沒有神話,只有史家的滿滿的操守,別看劉秀當了皇帝,班固還在劉秀一朝當臣子。
  但人家班固照樣不吹你劉秀。
  因為實在沒啥可吹的。”
  臥槽!
  朱棣差點都跳了起來,滿眼的不可思議。
  啥玩意?
  這竟然是班固寫的《漢書》?
  誰特么給我說,《漢書》和《后漢書》記載的昆陽之戰,是一樣的?
  宋徽宗這個哈批竟然敢騙我?
  朱棣真想錘暴宋徽宗的狗頭。
  尼瑪,你這是欺負我讀書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