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05.你可相信,皇帝竟然還能愁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第(1/2)頁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被陳通的言論說懵了。

  崇禎用力的敲著自己的腦袋,他實在不明白,為什么陳通總會有這樣顛覆性的理論呢?

  自掛東南枝:

  “因為給予地方的權利越大,所以他們就越不敢造反?”

  “這是什么邏輯呀?”

  李世民眼中滿是憤怒,他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陳通這次提出的觀點,那就不應該是反常識了。

  這絕對就是反智!

  要是現在不攻擊陳通,那李世民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這可是陳通自找的。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這能有什么邏輯呢?”

  “這邏輯就是崩的呀!”

  “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給地方的權力太大,所以才導致地方做大做強。”

  “而地方的這些世家大族以及軍政長官,他們就會伺機而動,謀奪江山。”

  “他們的實力越強,野心就越大,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就從來沒有聽說過,你給他們的權利越大,讓他們的勢力越大,他們反而越不敢造反的?”

  “陳通,你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

  “來來來,你告訴我,你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你不雙標的話,我看你怎么能說清楚!”

  岳飛也是一頭霧水,你讓他去打仗還可以,但是一牽涉到這些治國的理論,他就感覺力不從心。

  尤其是陳通這次提出的觀點,簡直刷新了他的三觀。

  他在心里面也是100個反對。

  他也想知道,陳通到底怎么自圓其說?

  陳通看到他們的反應這么大,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陳通:

  “我用得著雙標嗎?”

  “我分析任何事情,無非就是用兩個字,利益!”

  “趙匡給邊城將領越大的權力,他們就越不敢造反,說來說去,其實就是為了利益!”

  利益?

  李治也在咂摸著嘴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陳通以利益導向來分析這個問題的話,那絕對不算是雙標。

  可關鍵的問題是這個利益該怎么分析呢?

  秦始皇眼中滿是贊賞,這就是他對陳通非常欣賞的地方。

  因為陳通去談這些歷史問題,自始至終其實就是圍繞著利益導向。

  任何事情都是從利益維度來分析,那么根本就不會存在雙標的事情。

  而縱橫之道和帝王之術,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分析利益。

  這一刻他都忍不住喝彩了。

  大秦真龍:

  “這才對嘛,自始至終貫徹一個標準。”

  “這能叫雙標嗎?”

  “這才叫真正的本事。”

  “這才叫做真正的通過現象看本質,有的人老是叫嚷著為了情懷,但其實質上還是為了利益。”

  “聰明的人總會看到偽裝之后的真相。”

  “而傻的人,總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楊廣哈哈大笑,眼中滿是得意,他最喜歡看到的就是李世民吃鱉。

  現在秦始皇都一錘定音,要讓所有的皇帝以利益導向來分析問題,這豈不更說明陳通的正確性!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二,看到沒?”

  “這就是你的本事不行啊!”

  “我看你是沒有能力通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

  李世民攥緊了拳頭,他現在感覺到了整個世界的惡意。

  他并沒有覺得自己在死抬杠,畢竟誰聽到陳通這么反智的言論,本能的就會反對吧!

  就算是陳通說以利益導向來分析問題,但李世民覺得,這都不可能分析出這種結論。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陳通說用利益導向分析的結果,他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怎么也想不到,給邊城武將的權力越大,他們就越不會造反。”

  “這一個結論到底是怎么得出來的?”

  朱棣也是一腦門子的黑線,他現在其實跟李世民一樣,根本就想不通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是他把這些問題想通了,朱棣覺得自己在治國方面那絕對是厲害的不行。

  劉邦嘿嘿直笑,他越來越覺得聊天群有意思,這才是真正展露個人才華的時候。

  你到底有沒有本事,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呀。

  對一個問題有什么樣的觀點和結論,你說出來之后,是對是錯,大家都可以看得見。

  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看出真正的水平。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陳通,那你就好好的教教他。”

  “很多人都覺得掌握了常識,那就可以成為人上人。”

  “這完全就是異想天開,掌握常識,只是讓你不會變成反智人群。”

  “而你真正想成為精英,那你就必須有著自己的東西。”

  “人云亦云的事,只會讓你成為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而你也不可能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

  崇禎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口水,他感覺劉邦說話簡直太深奧了,這難道就是整個社會的現狀嗎?

  掌握了常識,只能讓你不成為蠢貨。

  而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理論,才能成為精英嗎?

  他現在就迫切想形成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應對更加殘酷的現實。

  他現在越來越想知道,陳通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也想知道,陳通到底是怎么來分析這個事件。

  陳通:

  “其實我用的方法極其簡單,是個人都會用。

  想必你們也聽過一句話,

  有5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鋌而走險;

  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這就是從人類有思想開始,一直就存在的一種非常普遍的分析問題的辦法。

  那就是風險和收益的分析。

  當風險大過收益之后,人們肯定不會去干這種蠢事。

  只有當收益大于風險的時候,人們才會去受到刺激,才會愿意去做這件事。

  按照炎黃的話來說,那就叫做:趨利避害。

  而趙匡給邊城武將的權力越大,他們就越不敢造反,其實就是因為:趙匡讓他們造反的風險無限放大。

  而讓他們造反的收益無限縮小。

  最后,當風險遠遠超過收益,我覺得就是一個傻子他也知道,造反是不劃算的。”

  就這?

  朱棣當時就愣了,趨利避害,誰不懂呢?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就這么簡單嗎?”

  “我本來以為你要用多么復雜的理論來闡述這一件事。”

“原來說來說去,就只說了一件事,造反的風險遠遠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大于造反的收益。”

  “這是個人都能想到啊!”

  岳飛也是一頭霧水,陳通提出的這個理論簡直太簡單了,只要是個人都懂得。

  如果連風險和收益都無法對比的話,那只能是憨憨了。

  他完全沒有想到,陳通竟然是用這么簡單的邏輯。

  而此刻的隋文帝卻嘆了口氣。

  他聽到了朱棣語氣中的不可置信,他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悲哀。

  寵妻狂魔(千古一帝):

  “是呀,陳通所說的趨利避害,那簡單到令人發指。”

  “可你想過沒有?”

  “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千百年來卻要被人反復強調,而且還成了縱橫之道顛簸不破的真理?”

  “那就是因為,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會用這個方法去分析問題。”

  “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牛逼,總是相信直覺,總是相信固有觀念,根本就不會對每一件事情認真分析。”

  “最重要的是,當用這種最簡單的理論分析出了讓他瞠目結舌的結論之后,很多人是不會相信讓他顛覆三觀的結論。”

  “反而會覺得自己可能有問題。”

  “于是他們就會尋找自以為很正確的方法,其實他們不是想要去分析問題,他們只是想找一個借口去證明自己的觀點沒有錯。”

  “他們已經預設了觀念,預設了結果,然后才去找能夠支撐他觀點的理論。”

  李世民感覺這句話好像就是對自己說的,隋文帝這是說自己連傻子都不如嗎?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趨利避害,誰不知道呢?”

  “可趨利避害怎么能夠得出這么顛覆的結論呢?”

  “這明顯就不科學。”

  曹操,劉邦,漢武帝等人紛紛搖頭,他們對李世民其實非常失望。

  作為一個決策者,看重的絕對不是結果,反而更要看重分析論證過程。

  因為他們的謀臣會有很多人,曹操手下那么多謀臣給曹操提出來的策略,那絕對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而曹操想要選擇哪一種,那絕對是要聽取對方對于這個策略的論述闡述過程。

  只有覺得過程沒問題,才敢去相信他提出來的策略。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策略到底是對是錯,他只能對過程把關。

  結果那是需要實踐之后去驗證的。

  他們聽到那些謀士提出來的觀點,有的比陳通更顛覆。

  人妻之友:

  “陳通,那你就好好的告訴他,為什么你能夠得出這么一個結論來?”

  陳通也是暗暗搖頭,其實最難改變的就是人心中的固有觀念。

  這才有了一句話,殺人誅心。

  殺人簡單,誅心難。

  誅心,就是顛覆人們心中對于一件事情的執念。

  陳通: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么趙匡給邊城武將的權力越大,他們越不敢造反了?

  首先,就要分析這些邊城武將的收益和風險,到底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趙匡給了邊城武將四大特權,讓邊城武將比以前的節度使權力還大,

  我就問一下,如果他們造反的話,他們得到的收益比這個還好嗎?

  你信不信,就算他們當了皇帝,他們反而失去的會更多!

  也就是說,就算造反成功,他們反而混得更慘。

  就跟外國銀行一樣,你往銀行存錢,你不但沒有從銀行獲取利息,銀行還要收取你的費用。

  也就是說,只要你把錢存進銀行,錢就會越來越少。

  你還會把錢存進銀行嗎?”

  什么!?

  朱棣聽到陳通說這些話,感覺自己腦子都不夠用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就算造反成功當皇帝,還不如當一個邊城武將獲得的權力大?”

  “這感覺有點太扯了吧!”

  別說朱棣聽到陳通的話懵逼,就是曹操等人也感覺到有點滑稽。

  他們以為陳通所說的風險和收益,可能是風險無限大,

  但沒有想到,陳通直接給你來了一個收益會變成負的。

  這一下就把他們整不會了。

  還可以這樣嗎?

  李世民眼中滿是冷笑,他覺得陳通說的話越來越扯淡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我就從來沒有聽說過,當皇帝還沒有當臣子的權力大?”

  “你是在開玩笑嗎?”

  陳通呵呵一笑。

  陳通:

  “你沒有聽過的事情太多了!”

  “那你可曾聽說過,皇帝會自己愁死的?”

  什么玩意?

  呂后那是一臉的不可置信,她感覺自己都幻聽了。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當皇帝還能愁死?”

  “真的假的?”

  “皇帝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任性,比如說劉邦每天風花雪月。”

  “皇帝不應該是人世間最為快樂逍遙的人嗎?”

  劉邦翻了個白眼,我啥時候風花雪月了?

  我后宮嬪妃的數量,那跟李隆基能比嗎?

  可他此刻也不想跟自己的老婆爭論這件事情,他也被陳通的信息給搞懵了。

  就算當皇帝要操心國家大事,但身為人間至尊,那也絕對是享受了人間最頂級的榮華富貴。

  怎么可能愁死呢?

  李世民感覺陳通就是在開玩笑,皇帝有被老婆殺死的,有被兒子殺死的,有被臣子弄死的,有縱欲過度累死了。

  但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愁死的!

  你這是發明了皇帝的新死法呀。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這就開玩笑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

  “昏君絕對不會發愁,那是得過且過,絕對不會愁死的。”

  “而明君心志堅定,怎么可能會愁死呢?”

  “你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啊!”

  秦始皇也愣了,他現在都不敢相信陳通說的話了。

  普通人發愁憂思過度,那是因為他們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問題,皇帝一般是遇不到的呀。

  就在眾人質疑的時候,陳通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無比的錯愕。

  陳通:

  “這可不是我胡說八道,這是史書上真正記載的。

  北漢皇帝劉均,那就是愁死的。

  根據《十國春秋》的記載,對于北漢國主劉軍的死因,史書上給出了四個字。

憂瘁得疾  什么意思?

  憂,是憂愁。

  瘁,是過分勞累,心力交瘁。

  這意不要太明顯,因為憂慮過度,再加上過分操勞,最后生生把自己給熬死的。”

  臥槽!

  朱棣腦袋嗡嗡直響,竟然還有這么奇葩的死法?

  這可真是讓他長了見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