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769.隋文帝的出身,屬于哪個階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聊天群中,皇帝們此刻都對隋文帝楊堅的身份產生了疑惑。

  說實在的,以前陳通如果提出一個觀點,那么大家一定會有多數人想要贊同。

  可是這次大家真的是不想認同陳通的觀點了。

  開什么玩笑?

  從他們進入聊天群的那一刻起,陳通就把隋文帝是弘農楊氏這句話掛在嘴邊。

  結果現在你給我來一句,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

  這誰受得了啊?

  曹操都想吐槽了。

  人妻之友:

  “陳通,你再這么搞下去,我腦袋真是要炸了!”

  “這一次連我都不想相信你了。”

  “隋文帝楊堅怎么可能不是弘農楊氏的人呢?”

  所有皇帝此刻都屏氣凝神,就看陳通怎么回答了?

  而大梁皇帝朱溫已經做好了打臉的準備。

  這一次可是絕對要噴死陳通!

  李世民此刻喝了一碗藥之后,感覺精神好多了,他甚至都沒有聽從太醫的吩咐,好好休養。

  而是想要看看陳通是怎么丟人現眼!

  就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

  陳通卻不急不忙。

  陳通:

  “關于隋文帝楊堅的身份,不管是史書還是舊唐書新唐書,亦或者是資治通鑒中。

  都在說隋文帝楊堅出身于名門大族,弘農楊氏。

  是那個時代最頂級的大貴族。

  可中國有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

  經過很多史學家的驗證,隋文帝根本就不是弘農楊氏的人。

  非但不是弘農楊氏的人,而且他跟弘農楊氏的500年前都不可能是一家。

  這就是完全的兩個家族的人。”

  朱溫撇了撇嘴,這次不是我要抬杠的,這次是你非要我噴你的。

  那就不能怪我了。

  不良人:

  “吹,你繼續吹!”

  “你這是要跟李世民學呀。”

  “吹得越猛,死的越慘!”

  “我就看你怎么被打臉!”

  “你說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證據呢?”

  皇帝們此刻都沒有說話,他們其實跟朱溫的想法差不多。

  因為隋文帝楊堅是弘農楊氏的人,這種說法已經成為他們的固有觀念,這種固有觀念是很難被打破的。

  而陳通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并沒有爭論,而是直接上證據。

  陳通:

  “關于楊堅不是弘農楊氏的人,其實有很多證據。

  但最有力的一條證據,可以一劍封喉!

  如果說你聽過弘農楊氏這個名字,那你絕對對弘農楊氏的先祖有過了解,在漢朝時期有一個人叫楊震。

  他被稱作為關西孔子。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弘農楊氏的名人。

  而弘農楊氏也在他的手中名聲大噪,一時間成為了具有話語權的超級大族。

  這個大概應該不陌生吧?”

  關西孔子,楊震!

  武則天當然不會陌生,這可是他們弘農楊氏地位最高的祖先之一。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這個當然了!”

  “弘農楊氏中最出名的幾個人,第1個就是砍掉項羽大腿的人,是他讓弘農楊氏在劉邦集團封侯。”

  “而第2個就是楊震,他被稱為關西孔子,那是當世圣人級別的存在,這才讓弘農楊氏做大做強。”

  “在整個貴族門閥中,那也是擁有極大的聲望和人脈!”

  朱溫眼中漏出一抹嘲諷,他算看出來,陳通這是想要拿族譜說事。

  不良人:

  “你不會給我整出一個隋文帝的族譜來吧!”

  “然后說這是考古出現的?”

  “然后就跟劉備一樣,用這個來證明出身來歷?”

  “這種東西,能信嗎?”

  曹操此刻真想說,肯定不能信!

  他寧愿相信劉備是被劉邦的后代幫忙了,屬于義務勞動后的成果。

  那也不愿意相信劉備真的是劉邦的直系后裔。

  在古代的時候,不光名字可以改,那是連姓氏都可以改的!

  就比如諸葛亮。

  他以前的家族根本不姓‘諸葛’,而是姓‘葛’!

  最后因為移居到了其他地方,被人稱作‘諸縣葛氏’,這才有了‘諸葛’的姓氏!

  連姓都可以隨便改,一個小小的族譜能說明什么?

  就在眾人覺得陳通這次肯定要吃鱉的時候。

  陳通的話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陳通:

  “誰給你說,我要用族譜來證明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

  這太麻煩了!

  隋文帝他爹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據!

  這還用找隋文帝的族譜嗎?”

  隋文帝他爹?

  眾人都是一愣,而楊廣此刻卻嘆息一聲,他對陳通之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你真不會是陳扒皮呀。

  這你也知道?

  楊廣此刻直接提陳通說了,你也別扒我老楊家的皮了,什么事都瞞不過你啊。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陳通說的沒錯,隋文帝楊堅根本不是弘農楊氏人。”

  “甚至幾百年前,他跟弘農楊氏都不是一個祖宗。”

  “原因就是因為隋文帝他爹叫做楊忠!”

  此刻的朱溫真是想罵娘了。

  不良人:

  “隋文帝他爹叫楊忠。”

  “這就能證明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了嗎?”

  “你這是跟我鬧著玩呢?”

  陳通呵呵一笑。

  陳通:

  “隋文帝他爹叫楊忠,這就夠了!

  因為,被稱作關西孔子的楊震,他的曾祖父就叫楊忠!

  名字一模一樣。

  這一下懂了嗎?”

  臥槽!

  朱棣當時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真是驚呆了,這就叫做一劍封喉啊!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關西孔子的爺爺叫做楊忠,這弘農楊氏的嫡系子孫,哪個敢起這個名字呢?”

  “這不是要當關西孔子楊震他祖宗嗎?”

  “這證據也太硬核了!”

  聊天群里,劉邦,呂后曹操等人也是錯愕不已。

  這證據也太給力了吧!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我去!”

  “這隋文帝楊堅還真不是弘農楊氏的人!”

  朱溫眨了眨眼睛,他也是被這樣的結果給弄得懵逼了。

  不過他心里十分不甘心。

  不良人:

  “古代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就因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叫楊忠,跟關西孔子楊震的曾祖父同名同姓。”

  “你們這就認為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了?”

  “這有沒有太武斷了?”

  “這萬一是忘了呢?”

  這一次,就連李世民都不想爭論這個話題了。

  因為這在古代,那根本就不用思考。

  陳通看了口氣。

  陳通:

  “你只要稍微懂得古代的一些律法規則,你就不會問出這么無腦的問題。

  古代的人起名字,可是非常講究避諱先祖的。

  這跟西方人不一樣。

  西方人非常喜歡使用自己祖先的名字,用以證明自己的血脈是有多么強大,張嘴閉嘴,我是誰誰誰的之子。

  比如亨利一世,亨利二世等等。

  還有威廉,伊麗莎白,愛德華等等。

  連拿破侖都有二世。

  這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血脈高貴。

  而炎黃古代的禮法和傳統中,那是非常避諱這種事。

  甚至皇帝登基,全國人都要避諱他的名字,趙光義改名的烏龍事件,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

  尤其是在隋朝時期,頂級門閥之中,那可是非常講究血脈出身的。

  所以他們先祖是誰,那一個個記得門清。

  隋朝時期,這些貴族門閥的子弟必須要干的一件事。

  那就是背自己的家族族譜。

  他們要知道自己家族哪一代出了哪一個人,這個人他有多少房分支,勢力分布在哪里。

  這都是他們以后要聯絡和拉攏的對象,也是他們日后要發展和壯大的基礎!

  那個時代,不光要把自己家族的族譜倒背如流。

  更可怕的是,你還要去背誦別人家的族譜!

  為什么呢?

  第一,就是因為體現你的學識修養。

  第二,你不能犯了人家的忌諱,豪門大族之間交往是非常有規矩和禮節的,你不能張嘴中冒犯了人家的先祖。

  第三方面,了解對方的實力。

  記住對方的族譜,那就可以知道對方在無數代繁衍之后,他分了多少房,而這些房在哪些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這是為他們以后聯姻或者對付這個家族,做好充足的準備。

  所以說,你在隋朝那個時代,你因為疏忽,把自己兒子的名字起成了自己祖先的爺爺?

  你這不是扯淡嗎?

  你這名字你是怎么能夠寫進族譜的?

  你祭祖的時候,一個個念著自己祖先的名字,你不覺得可笑嗎?

  大家都跪在祠堂里面,高聲念誦,后世子孫祭拜弘農楊氏先祖楊忠!

  你們轉頭一看,后邊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楊忠,正在祠堂里撒尿玩泥巴。

  你覺得這是在打誰的臉?”

  岳飛一拍額頭,這歷史還真是真假難辨。

  怪不得陳通說要用邏輯思維去驗證史料的真理。

  這光一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么多東西來。

  這一次性否定了所有史書。

  太可怕了。

  怒發沖冠:

  “把自己的兒子取成自己祖先的名字,這絕對是欺師滅祖!”

  “在任何家族,這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這不是讓別的家族看笑話嗎?”

  “現在我絕對相信,弘農楊氏跟隋文帝那是沒有半毛錢關系。”

  “非但沒用,弘農楊氏肯定還不待見隋文帝楊堅,你爹都成了他們的祖宗?”

  “這輩分怎么論呢?”

  武則天此刻美眸中滿是異彩,陳通真是太優秀了。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僅僅憑借一個名字,竟然就斷定了一樁歷史奇案。”

  “不得不說,這才叫做真才實學。”

  “豬瘟,這一回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你不會給自己的兒子起個名字,直接用成自己祖先的?”

  “然后每天見到自己的兒子,你就見到了自己祖宗?”

  朱溫臉一黑,你覺得我傻嗎?

  這是有多腦殘才會這樣起名字?

  就算他朱溫肯這么做,那他老朱家的那些宗族長輩,那還不打斷他的腿?

  開什么玩笑。

  在古代,宗族里面的家法,那有時候甚至都能大過國法!

  打死你,朝廷都不會找這些人的麻煩。

  你還敢這么干?

  朱溫此刻也是沒話說了,因為陳通給的這個證據實在是太硬核,讓他都沒有辦法再繼續胡攪蠻纏。

  繼續說下去的話,這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了!

  崇禎此刻真是開了眼界,這就是陳通所說的多學科思維嗎?

  原來破案這么簡單!

  自掛東南枝:

  “隋文帝楊堅如果不是弘農楊氏的血脈,那他是什么人呢?”

  “隋文帝楊堅的出生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此刻皇帝們都是一臉的古怪,原來他們對每一個開國皇帝的身份都有所誤解。

  那么楊堅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陳通一笑,手指在鍵盤上飛快的敲擊。

  陳通:

  “所以很多人研究隋文帝楊堅的時候,他從出發點就錯了,你連他的身份都沒有搞清楚。

  你怎么去判斷他的能力呢?

  隋文帝楊堅真正的身份,他不是出身超級門閥。

  他真正有史料可以查詢到的第1代先祖,那是在北魏時期。

  隋文帝的先祖是一個漢人軍官,他在這個時候投靠了鮮卑人。

  而這個時期,北魏王朝為了對抗北方的游牧文明‘柔然‘,在長城沿線設置了6個軍鎮。

  而這6個軍鎮,其中有一個叫做武川軍鎮。

  這就是隋文帝家族的發家之地。

  這個地區,大概在內蒙呼和浩特,西北方向。

  而這六個軍鎮之后因為均田制和府兵制的推行,那就形成了一股非常團結的軍事政治力量。

  而這股軍事政治力量在今后的歲月中,對整個炎黃民族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有很多都是出自于這個軍事集團。

  而隋文帝的家族,那就是從這里開始發跡的。

  所以史學界一些人把隋文帝的家族,叫做軍鎮楊家!”

  朱溫挑了挑眉,直接吐槽。

  不良人:

  “原來隋文帝楊堅的先祖是投靠的鮮卑人。”

  “怪不得他當上皇帝之后,那就硬要說自己是弘農楊氏的人。”

  “這也是為了洗自己的黑歷史呀。”

  皇帝們此刻都沒有言語,每個皇帝上位之后,沒有去洗自己的出身來歷呢?

  這應該是常規操作吧。

  不過朱溫顯然不肯,這么放過隋文帝楊堅。

  他思考了一會兒之后,突然笑了。

  不良人:

  “等等,北魏時期,為了抵擋北方的游牧文明‘柔然’,他在長城沿線設置了六大軍鎮。

  這六個軍鎮,那可誕生了許多超級門閥,這就是關隴門閥的來歷吧。

  你這能說隋文帝的出身不高嗎?

  這高的不像樣子了!

  雖然說隋文帝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出身于自漢朝就顯赫無比的弘農楊氏。

  但作為軍鎮楊家,那也是顯赫的家族!

  這就說明,隋文帝就是會投胎而已。”

  此刻的皇帝們都對隋文帝的身世非常好奇,這隋文帝到底是出身一個超級門閥呢?

  還是出生一個一般家庭?

  這里面的差距可是很大的。

  因為這是他們判斷隋文帝個人能力的一個標桿。

  看隋文帝是不是憑著自己的能力,這才成為了開國之主!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陳通,隋文帝的出身到底怎么樣啊?”

  陳通聳了聳肩,他就知道,人們一定對這個非常好奇。

  可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直接給答案,大家肯定覺得很扯!

  所以,他就一步步的分析,讓大家自己判斷。

  陳通:

  “隋文帝楊堅的出身絕對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好,隋文帝絕對比不上李淵。

  因為軍鎮楊家和當時的隴西李氏,那完全沒有可比性。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大概清楚,隋文帝楊堅當時的出生在什么社會階層。

  隋文帝楊堅的生身母親,他出生于山東呂氏。”

  劉邦一聽呂姓,頓時來了精神。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隋文帝的母親出生山東呂氏,能被叫做山東呂氏,那應該也不錯呀!”

  “比如說太原王室,隴西李氏,這一聽就是豪門大族。”

  劉邦覺得,這應該是漢朝以后發展起來的大族。

  要不是呂后的家族被滅了,他甚至都以為這就是呂后的家族了。

  朱棣撓了撓頭,這個還真沒有聽說過。

  山東呂氏是大族嗎?

  我咋不知道呢?

  陳通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陳通:

  “不要一提一聽這山東呂氏,你就覺得這好像是門閥大族,跟隴西李氏,弘農楊氏一樣。

  這就是先入為主了。

  山東呂氏怎么樣呢?

  我估計你一聽隋文帝的母親名字,你就沒有什么想法了。

  我們來看看隋文帝楊堅的母親的名字叫什么?

  她叫做:呂苦桃!

  你一聽這名字,你還覺得這還是超級門閥嗎?

  說一句實在的,這就是標準的小門小戶,勞動婦女的名字。

  你連呂后的名字都不如。

  人家呂后還叫做呂雉!

  你看看,這起名字的文化素養,那能在一個檔次上嗎?

  也就是說,這個山東呂氏,連呂后的出身都不如。”

  皇帝們此刻一陣無語,這名字怎么說呢?

  簡直太接地氣了。

  誰能想到這就是隋文帝楊堅母親的閨名?

  說好的超級門閥呢?

  就這?

  朱棣覺得他起名字,都比這強十萬八千里!

  咱越是讀書人啊!

  呂后嘆了口氣,起名廢在門閥是不存在的。

  詩經里面,隨便拉出一句話,就是一個美的如詩如畫的名字。

  比如《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就可以取名:婉兮,呂婉兮。

  這才有詩情畫意。

  這個‘呂苦桃’,怎么看都是勞動人家給孩子起的名字。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后):

  “起名字就可以看出水平來。”

  “如果真的是大家族的,你這名字怎么招也要引經據典。”

  “很多事情都好裝,但這個文化底蘊真是裝不了!”

  “這隋文帝的門第,還真是不太高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