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67.其實韓信早就造反了,只是你們沒注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大禮堂中,家長們都是臉色不善,看向史憶的眼神充滿了鄙視,有人就冷笑道:

  “沒想到在清北大學中,竟然還有人耍不要臉!”

  “這根本就不是學術辯論了,這完全就是在耍流氓。”

  “而你史憶也不配成為一個專業的歷史研究者,你這就是專業的文化流氓啊!”

  “我第1次聽專業的人說,評判歷史人物的時候,主要是看人品?”

  “這就是典型的歷史唯心論。”

  “你能要點臉嗎?”

  家長們甚至都看向了張教授等人,質疑他們教學生的水平,把學生教成這么不要臉的人,他們對學校的歷史系非常失望。

  張教授當時就怒了,憤怒的拍著桌子對著史憶吼道:

  “你就是這樣來評價歷史人物的嗎?”

  “我給你教的是唯物主義歷史觀,你現在竟然使用的是唯心主義歷史觀。你太令我失望了!”

  “你這簡直就是在侮辱整個歷史系!”

  張教授等人氣得高血壓都快犯了,自己的學生竟然為了跟人爭一時之高下,完全沒有了作為歷史學者的基本素養。

  竟然搞起了歪門邪道,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

  這些教授們紛紛指責史憶,這就是在敗壞他們的門風啊。

  而史憶的師兄姐們那更是咬牙切齒,這就等于要在他們這一鍋好湯里面,直接掉進一個老鼠屎。

  這以后他們也會受到影響的。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指著史憶的鼻子罵。

  史憶緊緊的攥著拳頭,一言不發。

  他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可他如果不這么做,他一樣會聲名狼藉。

  既然如此,那他為什么要讓陳通好過呢?

  此刻的史憶已經開始癲狂了,他那狹隘的嫉妒心讓他失去了理智,他就要咬死陳通,他不好受也不會讓陳通好過。

  史憶沒有理會這些人的呵斥和怒罵,而是猩紅著雙眼,死死地盯著陳通,咬牙切齒的道:

  “怎么?你沒有辦法反駁我了嗎?”

  “你不是吹噓自己是杠帝嗎?”

  “來呀!”

  “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反駁我!”

  史憶現在臉都不要了,他就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只蒼蠅,然后去惡心陳通。

  聊天群中,曹操摸著下巴,嘿嘿笑道。

  人妻之友:

  “他急了,他急了!”

  “這就是狗急跳墻啊。”

  “陳通把他逼到這個份上,那已經算是大獲全勝。”

  王莽則是冷哼一聲,他最見不得陳通這種呈口舌之利的人,這根本不符合他心中君子的形象。

  第一穿越者:

  “什么大禍全勝?”

  “陳通還不是被人問得啞口無言。”

  “他要真有本事,那此刻被人逼到墻角的就應該是史憶,而不是他陳通!”

  皇帝們此刻越來越討厭王莽了,這家伙怕不是學儒學把腦子給學壞了吧!

  楊廣卻對陳通卻充滿了信心。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你看著吧,我相信陳通一定會狠狠打史憶的臉!”

  “當然,還有你王莽的。”

  王莽的嘴角撇了撇,這是騙鬼呢?

  他可是當世圣人,在他這個時代,人品好就是無敵的!

  只要被人們說成人品好,你就是殺人放火,強搶美女,那你也是當世圣人。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要立人設的原因。

  人品說,那是所向披靡,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那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王莽覺得,陳通這一次絕對要吃癟。

  可下一刻,陳通說的話卻讓他都震驚了。

  陳通此刻并沒有表現出跟其他人一樣的憤怒,而是臉上展現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搖頭道:

  “我還以為你有什么本事,結果說來說去又說到了人品。”

  “你真以為我對這個就毫無辦法嗎?”

  “你用人品說來質疑韓信沒有造反。”

  “那我就告訴你,韓信其實早就造反了,他在被封為齊王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造反!”

  “這個你怎么永遠不提呢?”

  “韓信的人品一直沒有崩,韓信的人設也一直沒有崩,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骨仔!”

  什么!?

  陳通的話讓整個大禮堂的家長們一陣喧嘩。

  家長們都愣了,面面相覷的道:

  “韓信早就造反了嗎?”

  “我們怎么不知道?”

  別說家長們此刻愣了,就是史憶也被陳通的話搞的一頭霧水,然后他指著陳通的鼻子大罵道:

  “簡直胡說八道。”

  “韓信被封為齊王,這就是算韓信造反了嗎?”

  “你家造反是這么算的?”

  史憶感覺心里堵得慌,陳通這次簡直比他還流氓啊,簡直不能忍。

  張教授等人也是一陣錯愕,不知道陳通為什么這么說,但他們保持了沉默。

  剛剛考入清北大學的學子們,則是一臉好奇,他們非常期待陳通的言論,因為這有可能又是一個大瓜。

  而陳通則是走到白板前,風輕云淡的寫下了兩個字:君臣!

  陳通敲了敲黑板,幽幽的道:

  “首先,我們得確定一下,造反的概念是什么?”

  “在古代,造反就是以臣反君!”

  “背叛原有的家國和勢力。”

  “用我們現代的語言來理解,造反就是一個人他身為這個集團的人,卻要以武力的手段推翻這個集團或者分裂這個集團。”

  “背叛原來的家國和組織。”

  “那我們來看一下,韓信被封為齊王的時候,到底符不符合造反的概念呢?”

  “韓信在坐地起價,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之前,韓信跟劉邦是什么關系呢?”

  “君臣關系!”

  “劉邦是君,韓信是臣。”

  “而劉邦逼不得已把韓信封為齊王之后,他們兩個是什么關系呢?”

  “劉邦和韓信那是君王和君王的關系。”

  “也就是說,此刻的韓信已經脫離了劉邦集團,另立山頭,成了一個諸侯王。”

  “在這里,我必須要強調一件事情,所有人在討論韓信是否造反的時候,尤其是在韓信被封為齊王的時候,他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個時候的劉邦不是皇帝!”

  “劉邦根本就不是皇帝,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劉邦當時根本就不是皇帝!”

  “這個時期的劉邦他只是漢王,也就是說劉邦的身份是諸侯王,而韓信如果成為齊王之后,他就跟劉邦成為了平等關系。”

  “也就是說以前的韓信見到劉邦要跪下行禮,而被封為齊王以后的韓信,再見到劉邦的時候,那就只需要拱拱手就可以了。”

  “他們從君臣直接變成了君王與君王的關系。”

  “韓信在這一刻,他把劉邦集團一分為二,已經算是自立山頭,你說這算不算造反呢?”

  “別人都在說曹操是漢賊,可曹操與漢獻帝的身份自始至終,他都是君臣,就算曹操加了九錫,就算曹操把持朝政。”

  “但從名義上來說,曹操還不是皇帝,他只是一個加了九錫的親王,他跟皇帝之間還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而韓信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他們兩個都成了諸侯王,這不是造反,那什么是造反呢?”

  “不管是從古代的君臣父子的禮法來說,還是從現在的概念,背叛了原有的集團,分裂了原有的集團,從這種判斷邏輯來說。”

  “韓信已經用他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說明,韓信在造劉邦的反!”

  陳通話音剛落,整個大禮堂內都炸了。

  眾人都好像被頭腦風暴了一樣,情緒異常亢奮,仿佛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家長們驚呼道:

  “我去,我們竟然忘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韓信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的時候,劉邦還不是皇帝,劉邦只是漢王啊!”

  “這就跟項羽分封其他諸侯王一樣,項羽跟其他諸侯王的地位那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誰領導誰。”

  “當韓信成為齊王的時候,他就已經背叛了漢王,這就要自立山頭了,這別說是在古代,這在現在都算是造反背叛呀。”

  “以前的劉邦是韓信的君和父,現在劉邦和韓信那就成兄弟了,這不是造反是什么?”

  家長們終于意識到了歷史中隱藏的一些信息。

  他們在分析韓信成為齊王的時候,都下意識的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劉邦此刻還沒有成為皇帝。

  這個條件一改變,一切都變了。

  事情就發生了質的改變。

  聊天群中,楊廣眼中滿是贊許。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看看,這就是抬杠中的皇帝呀。”

  “這才叫做一劍封喉。”

  “現在誰還說韓信沒有造反?現在誰還說韓信的人品好?”

  “根本就沒有等到劉邦稱帝,韓信已經開始造劉邦的反了,直接把人家劉邦辛辛苦苦建立的勢力給分裂切割。”

  “這不是反骨仔,誰是反骨仔呢?”

  此刻的曹操也是破口大罵。

  人妻之友:

  “一些人太不要臉了,我曹操至始至終都是漢臣,我不就是成為了權臣嗎?我不就是加九錫成了親王嗎?”

  “但我又沒有自立為帝!”

  “我就成奸賊了?”

  “看看韓信,本來他是劉邦提拔起來的手下,結果等他羽翼豐滿的時候,他就坐地起價,要跟劉邦平起平坐。”

  “這還不叫造反?”

  “要是這樣都不算造反的話,那歷史上就沒有造反的人了!”

  “所有造反的人,就只不過是想跟之前的皇帝平起平坐而已,這能叫造反嗎?”

  曹操那是越說越氣,感覺自己太委屈了!

  自己一個品行高潔,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漢臣,竟然被人說成了奸賊,這到哪里說理去呢?

  崇禎張大了嘴巴,他現在的腦袋像是被雷劈了一樣,感覺已經無法自主的思考。

  自掛東南枝:

  “太可怕了!”

  “陳通竟然這樣都能夠反殺。”

  “原來這才是韓信和劉邦之間最大的坑啊。”

  “為什么從來沒有人提這個問題呢?”

  劉邦哈哈大笑,感覺太解氣了。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所以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有的人想要糊弄別人,就喜歡使用春秋筆法,隱藏最為重要的信息。”

  “看看,群眾的眼睛永遠都是雪亮的,必定有人會發現其中的貓膩。”

  “儒家的君臣父子,古代的倫理觀念,他怎么看,韓信都已經在造劉邦的反!”

  “這君臣綱常的規則,怎么到韓信這里就失效了呢?”

  “王莽,你不是自吹儒家的圣人嗎?”

  “儒家告訴你能以臣反君嗎?”

  “儒家告訴你臣子可以與君主平起平坐嗎?”

  “你說說這是不是造反?”

  王莽張了張嘴,感到無比的苦澀,這真是被陳通打到了7寸。

  他王莽再怎么牛,那也不能夠反對儒家定義的倫理道德,不能夠反對儒家提倡的君臣父子。

  這可是儒家存在的根本呀。

  最后王莽不得不承認。

  第一穿越者:

  “韓信這的確是造反了。”

  “我身為儒家圣人,必須要批判這種行為,要不然,君臣綱常何在?”

  皇帝們見到王莽都認慫了,都不由得想給陳通點一個贊,這簡直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些儒門中的人不是講究君臣大義嗎?

  現在就用君臣大義去反駁他們一下,就讓他們老老實實的閉嘴。

  這打臉打的不要太響亮。

  而大禮堂中,史憶的臉色則是跟吃了蒼蠅一樣,他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一次漂亮的反殺,直接把史憶打的是措手不及。

  此刻學生們還在指著他的鼻子問道:

  “韓信到底有沒有造反?你倒是說呀?”

  “如果韓信都不算造反,那么歷史上誰又算真正的造反呢?王莽嗎?曹操嗎?安祿山嗎?”

  “這些人,也不就是跟韓信一樣,想要跟皇帝平起平坐嗎?”

  “那孫猴子上天,還不是要求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與天同齊,你說孫悟空算不算造玉帝的反呢?”

  “你不要把自己的智商放在地上使勁摩擦呀!求你當個人吧!”

  學生們根本就沒有客氣,他們現在對史憶異常討厭,看到史憶如同看到了一坨狗屎。

  史憶身體一晃,感覺天旋地轉,陳通的這一下反擊實在太凌厲了。

  面對眾人的質疑,他整個大腦都是亂的,仿佛被一頭驢踢了一樣,根本不能夠集中精力來思考了。

  他只能強制爭辯到:“這怎么能算造反呢?這樣都算造反的話,那歷史上的造反簡直太多了!”

  陳通嗤笑一聲,道:

  “就是因為歷史上造反的人太多了,這才能夠顯示出那些不造反的人有多高尚!”

  “比如說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在輔佐劉阿斗的時候,他別說想跟劉阿斗平起平坐,他就算只是跟曹操一樣加九錫。”

  “你信不信,諸葛亮的人設立刻就會坍塌。”

  “正是因為諸葛亮永遠恪守著君臣之間不可逾越的界限,手握大權的時候,還把自己當一個臣子,兢兢業業,鞠躬盡瘁。”

  “所以諸葛亮才能夠名垂青史!”

  “諸葛亮如果跟劉阿斗平起平坐了,要求政治地位上的同等,要求加九錫,或者干脆以皇帝自居。”

  “那你覺得諸葛亮還是你心中的諸葛亮嗎?”

  “韓信造反,那是證據確鑿。而且韓信造反還不是一次,第1次坐地起價,分裂劉邦集團,他要劉邦封他為齊王!”

  “第二次。”

  “項羽即將落敗,韓信卻按兵不動,跟梁王彭越一樣,就是不去合圍垓下該下。”

  “這個時候張良就給劉邦說,人家韓信想要更多的東西,所以劉邦又不得不把大片的封地割給了韓信。”

  “韓信這才跟劉邦一起合圍項羽。”

  “你跟我談韓信的人品,韓信什么時候跟劉邦談過人品?”

  “就韓信這種無恥小人,該背叛的時候從來不留手,他造反,那簡直是合情合理,他這種小人的人設,反骨仔的人設,從來就沒有崩塌過。”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個梟雄。”

  “只不過韓信沒有劉邦的那種能力,韓信充其量就是第2個項羽,他跟劉邦就不在一個層次上,被人錘了,那也屬于自作自受!”

  “歷史中這種有才無德的人遍地都是。”

  “韓信如果人品真的好,他就不會去滅齊國,人家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投降劉邦,結果他硬要去滅齊國,直接就把酈食其給害死了。”

  “這種專門坑隊友的人,你竟然給我說人品好?”

  “不要提什么漂母,不要說什么以德報怨,這些東西根本就觸及不到韓信的根本利益,這全特么的都是在作秀!”

  “都是在立人設。”

  “只要觸碰到了韓信的根本利益,他還不是表現出了自己真實的本性!”

  “他如果真的人品高潔,他又怎么可能先背叛項羽,又背叛劉邦呢?”

  “他也就是比呂布稍稍強一點,沒有專捅義父而已。”

  “說呂布是三姓家奴,韓信又何嘗不是呢?”

  “那個時代可是沒有忠義可言的,談拳頭比談人品更現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