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中。
  文臣集團再一次齊聚。
  禮部尚書趴在那里疼得嗷嗷直叫,但還是咬牙切齒的道:
  “我們一定不能放過朱棣。”
  “他這是要斷了我們的財路。”
  “既然他不仁,我們就不義!”
  他這么一說,其他官吏也都是咬牙切齒,很多官吏這一次就被朱棣整得傾家蕩產,這口氣怎么能夠忍呢?
  而且他們如果不跟朱棣斗爭到底,誰知道朱棣下一次怎么收安保費?
  真的要十稅四?
  可能嗎?
  打死他們都不想給。
  “我們一定要想一個辦法。”
  “要么解散水軍,或者干脆把水軍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這個方案一提出來,大家都是心中一驚,“怎么能掌控水軍呢?這可能嗎?”
  “怎么不可能?”
  戶部尚書眼神一冷,哼道:
  “只要坐實了太子的大罪。”
  “我們就有籌碼跟朱棣談判。”
  “比如,太子勾結倭寇,勾結海盜。”
  “到時候,民怨沸騰,懷疑太子,懷疑皇帝,我們在一起發力,讓朱棣交出水軍的控制權。”
  “只要水軍不在朱棣手中,不管在那個將軍的手中,都可以為我們所用!”
  “這才是謀國之策。”
  戶部尚書把他的計劃一說,群臣頓時興奮無比。
  這辦法太絕了。
  而且很容易操作。
  反正上一次他們煽動了一次民心,這一次并不難。
  只要坐實太子的罪行就可以。
  “干了!”
  “朱棣這次明擺著就是跟海盜合伙,我們也不算是栽贓。”
  群臣們一個個都覺得自己代表了正義。
  他們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是朱棣先惹他們的。
  可是很快有人就感到了為難,畢竟,坐實太子的大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這斗倒太子,必須要罪證確實,讓百姓信服,不好辦啊!”
  這個問題提出來,這些文臣們都陷入了沉思。
  禮部尚書疼得直叫,就是想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想著自己的小妾沒了,郁悶無比。
  而戶部尚書則是成竹在胸,他自信的一笑道:
  “大家不要忘了。”
  “這一次,遭殃的可不止是我們文官集團,武將那邊也基本上倒了大霉,除了李景隆那個混蛋,每一家都損失慘重。”
  “李景隆在朱允炆朝賣了多少人?”
  “我就不相信沒有人想找他的麻煩。”
  “他現在跟了太子,那是在自找死路。”
  “我們必須跟武將那邊聯合起,想辦法從李景隆那里拿到一些證據。”
  “只要擁有實際的證據,再加上一些物證人證。”
  “我們就可以逼宮發難!”
  “到時候,廢太子也可以利用的。”
  戶部尚書用力的一捶桌子,他不但要把朱高煦干掉,還要把李景隆給踹下去,這家伙太沒有節操了。
  “對,弄死他,竟然敢背叛我們!”
  群臣激憤,滿朝文武都遭殃了,就光李景隆全身而退,而且還受到了太子的賞識,跟太子都好的穿一條褲子。
  這誰能忍?
  當天晚上。
  李景隆就被他的手下門拉出去喝花酒了。
  這群手下,知道李景隆貪花好色,那可是專門找了一些當初的官家小姐作陪。
  這些管家小姐,那都是被抄家滅族后,納入了教坊司的。
  一個個生的是花容月貌。
  很多人都是李景隆垂涎已久的。
  美人在側,李景隆那是開懷暢飲。
  很快,他就被輪番灌的腦袋都暈了,然后在被人一引導話題,李景隆大著舌頭,炫耀道:
  “你們就是蠢!我讓你們跟著我一起,你們偏不信我。”
  “你們知道,海盜為什么要去打劫你們嗎?”
  “我可是帶著太子一起,刀架在那些海盜的脖子上,逼著他們去打劫你們的商船。”
  “我還給了他們海圖,我還跟海盜們約定三七分帳。”
  “你以為陛下想要你們的安保費,蠢貨,陛下想要的是全部!”
  “到時候,把你們搶的沒褲子穿,然后在吞了這些海盜,這叫做通殺!”
  李景隆的屬下們對視一眼,當時差點抽刀就想剁了李景隆的狗頭。
  這個混蛋太不要臉了。
  當年干啥啥不行,投降第一名。
  今天坑人那是更損!
  不過臉上那還是畢恭畢敬,諂笑道:
  “大人,難道那些海盜,真的就這么蠢嗎?”
  “他們能相信咱們當官的?”
  李景隆冷笑一聲,大舌頭道:
  “怎么可能?”
  “這些海盜他娘的太謹慎了,還害怕我們過河拆橋,當時就要跟我們簽訂一份文書?”
  “上面不單有我的印信,還有太子的印信。”
  “為了讓這些海盜們沒有后顧之憂,我還答應以后收編他們。”
  “他們才肯為我賣命。”
  李景隆像是傻子一樣,在那里胡言亂語,攬著那些官家小姐,那真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為老幾了。
  他的這些下屬們對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一抹兇光。
  心里早就把李景隆剁成了肉餡。
  他們又是對李景隆一陣吹捧,把李景隆夸的都找不到東南西北,李景隆這才告訴了他們這份文書放在哪里。
  “我跟你們說,一般人還真不知道,可我是誰?太子太師,有我在,姚廣孝算個屁!”
  “那份文書就放在太子的書房之內,你們都想不到吧,太子可是最不愛讀書了,我說把那個東西放在書房里,是不是很有想法?”
  武將們心理都是暗暗點頭,你他娘的太有才了!
  除了打仗不行,其他方面,真是壞到流膿!
  你不說我們還真不知道。
  這些人使了個眼色,就把李景隆扶到了床上,然后,讓那些官家小姐好好的招待。
  三天后,太子府意外失火,把整個書房都給燒了。
  而緊接著,文臣就拿到了那份文書。
  上面的確是李景隆和太子勾結海盜的證據,他們查驗了很久,絕對是真的!
  畢竟都是專業人士。
  這一下文官們的心里更加的瓷實,然后,文武集團合并,讓沿海的守軍駕駛著海船,帶著精兵,開始大規模的掃蕩海盜。
  把這份文書上,按著手印,寫著名字的海盜,抓了一個七七八八。
  經過他們秘密的審訊之后,這些海盜都承認了與太子的勾結,并且一個個橫得不行。
  海盜們都覺得太子就是他們的后盾,他們還怕誰?
  這些海盜說話鼻孔都是朝天的。
  根本就沒有把文臣放在眼里,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太子的認,是給太子賺錢的。
  文官集團此刻真是要笑瘋了。
  戶部尚書覺得這次穩贏了,他笑道:
  “諸位同僚,現在鐵證如山,我們正好一舉扳倒太子。”
  “這一次,我們一定要讓皇帝也出出血!”
  針對太子和朱棣的陰謀立刻緊鑼密鼓的進行。
  一時間,沿海地區流言四起,說是太子勾結海盜,勾結倭寇,為了攬財,枉顧百姓的生命!
  沿海的百姓最聽不得有人勾結倭寇,當時民怨四起,在當地官吏推波助瀾的情況下,流言迅速席卷了整個大明沿海,很快就傳到了京城。
  甚至大規模的沿海百姓,都要上京城告御狀。
  當這個時候,廢太子朱高熾在文臣的煽動下,向著自己的弟弟發難了。
  朱高熾帶著文武群臣,根本就不去皇宮大殿,而是跪在了最繁華的大街上,高喊道:“請父皇為百姓做主,嚴查太子朱高煦的不法事!”
  “還我大明朗朗乾坤!”
  “輕父皇公審太子,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他這么一鬧,立刻就讓人群聚集,京城守軍,錦衣衛,知府衙門都不敢管。
  而國子監的學生,更是義憤填膺,自從朱棣回復朱元璋時期的制度,他們那時管天管地管空氣,立刻聲援朱高熾。
  京城,直接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