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44.司馬遷冤不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顛覆了這是皇帝聊天群

  李世民的話,猶如在寂靜的湖水中,投入了一顆炮·彈。

  可以說,司馬遷的這個話題,是大家一直在刻意回避的。

  而且群里對于司馬遷的遭遇,分歧非常之大,有人覺得司馬遷是咎由自取,有人卻覺得這是漢武帝,霸道蠻橫,造成的悲劇。

  卻沒想到李世民,直接把這個話題,給搬到了臺面上來,現在誰都無法回避了。

  千古李二:

  “陳通,你要覺得,漢武帝,這件事也沒做錯。”

  “那我就真的服你!”

  曹操臉色難看,你這是欺負我老曹家人的人啊,陳通要是回答了這個問題,不管是好與壞,對與錯,必定是要遭受口誅筆伐的。

  因為司馬遷的事件,分歧太大。

  人妻之友:

  “李二,我想跟你做朋友!”

  “告訴你,陳通,除了我之外,誰都不能欺負。”

  “欺負我老曹家的人,我就要跟他拼命!”

  李世民臉一黑,下意識的看了楊妃一樣,然后氣的真想隔著屏幕,射曹操一箭。

  武則天也對李世民相當不滿,這不是給陳通招黑嗎?

  幻海之心:

  “對呀,不用理會某人。”

  “就當他不存在。”

  朱棣也是相當不滿,你李世民要真的想跟漢武帝硬剛,那你直接就去懟漢武帝啊!

  他又不是沒在這兒。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忽略,你可以直接評價漢武帝了。”

  “你可以把李二當成工具人。”

  李世民臉色發黑,這幫家伙,也太護著陳通了吧,不就是陳通可以幫你們嗎?至于嗎?

  我為什么不懟漢武帝呢?

  那是因為漢武帝肯定會偏袒他自己,這根本就沒有意義。

  只有一個外人來評價這件事,才會站在比較公正的立場上。

  李世民覺得,陳通雖然有時候觀點比較奇特,但起碼陳通這家伙,什么都敢說呀!

  他要的就是敢說真話的人,不要那些,只會人云亦云的。

  千古第二:

  “陳通,怎么,不敢評價了?”

  “你也怕了嗎?”

  陳通眼睛跳了跳,你以為我跟別人沒有杠過嗎?

  陳通:

  “沒什么不能說的,我一直的觀點就是,不能因為誰可憐,誰就是對的!”

  “咱得就事論事。”

  “要說司馬遷到底冤不冤,那我們必須說一下事情的起因。”

  “首先,很多人認為,司馬遷,被處以宮刑,都是因為他替李陵仗義執言。”

  “而人們認為的真相是這樣的:”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率3萬騎兵,出擊匈奴,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帶5000步兵,作為偏師,隨軍出征,碰到了匈奴的8萬主力,他毫不畏懼,與匈奴主力拼死相戰。”

  “給予匈奴了沉重的打擊,但最后,因為寡不敵眾,而被俘后,投降!”

  “可以說,很多人都認為李陵英勇無比,他是應該受到同情的,他投降是為了從新回歸大漢的懷抱,是詐降。”

  “可事情真是這樣嗎?”

  “李陵是需要被仗義執言的嗎?”

  “難道所有的將軍和大臣,都不如一個司馬遷,看得出李陵,是迫不得已的嗎?”

  朱棣當時一愣,難道李陵不應該被同情嗎?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難道不是嗎?”

  “我記得,大家都在說,李陵悍不畏死,勇氣可嘉,但是因為寡不敵眾,所以才會被俘投降。”

  “至少在情感上,大家還是覺得他是個悲劇的英雄。”

  曹操,揉了揉腦袋,他感覺朱棣真是不太讀書。

  人妻之友:

  “你應該好好讀讀歷史,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簡單。”

  “李陵值得同情嗎?狗屁!”

  “他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人皇帝辛眉頭一挑,如果單看陳通講述的事情經過,帝辛覺得大多數人會同情李陵。

  可是聽著曹操的意思,似乎還另有隱情!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怎么,這難道不是歷史真相嗎?”

  “事情沒有錯,可架不住被人剪輯過啊。”

  “事情是經過掐頭去尾的,所以你覺得李陵比較可憐。”

  “但,”

  “我給你說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之后,你就不會這么認為。”

  “當時,漢武帝,準備派李廣利出擊匈奴,原本是想讓李陵擔任李廣利的后勤官,押運糧草。”

  “但是李陵心高氣傲,不愿意屈居人下。”

  “所以,他向漢武帝請命,說讓他帶領一支偏軍,他可以大破匈奴!”

  “漢武帝當時就為難了,畢竟飛將軍李廣是自刎的,他也很欣賞李家的忠義,可實際情況是,漢朝沒有那么多的騎兵戰馬。”

  “漢武帝就把實際情況告訴李陵,還勸李陵,不要心急。”

  “可李陵卻拍拍胸膛,非常驕傲的道:不用騎兵,給5000步兵就行,我一樣可以大敗匈奴!”

  “漢武帝當時,真的被李陵的霸氣所震撼,他感覺自己,像看到了第二個霍去病一樣,當時一拍桌子就同意了。”

  “而且,漢武帝,在李陵出征時,都已經做好了,李陵犧牲的準備。這一次,李陵不管成敗,都會成為大漢的英雄。”

  “畢竟草原作戰,帶著步兵,去跟騎兵打,那基本上找死沒什么區別。”

  “可是,萬萬沒想到,在漢武帝心中,一個如此壯志凌云,堪比霍去病的人才,竟然特么的投降了!”

  “你說,這讓漢武帝如何能接受?”

  “這讓大漢的軍方,又如何能接受?”

  朱棣眼睛瞪大,還有這回事兒?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那是我的話,我也接受不了。”

  “你李陵吹牛逼的時候,這就不等于立了軍令狀嗎?你如果怕死的話,那你就別去送死啊?”

  “在草原上,帶領5000的步兵,還要去跟對方的騎兵戰斗,人家怎么都能玩死你。”

  “感情你是想帶著士兵,跑去秀智商去了?”

  人妻之友:

  “所以我說,李陵根本就不值得同情,自己作死而已!”

  “最可惡的就是,他還帶著5000士兵一起去死。”

  “我只看到了,一個只是立功心切,毫無擔當,貪生怕死的世家子弟。”

  幻海之心:

  “李陵沒有任何值得同情的地方,好大喜功,驕傲自負。”

  “如果說,他與匈奴作戰,重創匈奴后,拔劍自刎,也不做俘虜。”

  “那么我就佩服他的氣節。”

  “可是這一貪生怕死,投降后,這性質一下就變了。”

  陳通滿意的點頭,大家看來三觀還是挺正的。

  陳通:

  “為什么,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替李陵說話?”

  “第一,就是李陵太傲了,他帶領5000步兵,去打匈奴的這個決定,在大臣看來,這都是腦殘。”

  “第二,大漢跟匈奴不死不休,不管何種理由投敵,那都不能被人所接受。”

  “所謂生死事小,叛國是大!”

  “如果縱容了李陵,那么人人皆可叛國,可以說,對當時的風氣,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就怕有人跟風,如果不重重責罰李陵,怎么能提振軍心士氣?”

  “尤其是,李家可是當時大漢學習的榜樣,是軍門的榮耀。”

  “所以朝中的大臣,那口徑是前所未有的統一,就是你認為李陵該死,沒有值得同情的。”

  “而在這個時候,司馬遷,卻提出了跟別人不一樣的言論,為李陵申辯,你說他冤不冤?”

  聊天群內,陷入了沉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