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0章 成立后的第一件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不一樣的1994

  “王老板您看,這里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我帶你仔細看看。”

  “那就有勞楊廠長了。”

  “不勞煩不勞煩,這邊請。”

  王知行雙手背在身后,戴著一副看上去就廉價的墨鏡,老氣橫秋的走在最前面,這位被稱為楊廠長的人一臉笑意的落后半步跟在身后。

  這是一家完全私有化的工廠,92年的時候這個叫楊立堅的買下了這里。

  最初是給歸化市一家本土的飲料企業做代工,可惜這家企業在93年的時候因經營不善倒閉。

  企業倒閉后,廠里最大的訂單沒了,只能靠剩下的小訂單勉強支持。

  在外人看來這樣隨時都可能會跑路的工廠應該敬而遠之,王知行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找上門來尋求合作。

  其實有考慮過國營工廠。

  思來想去,現在能夠加工飲料的就那么兩家,沒有誰缺訂單,去找他們代工價格相對會高很多,這對剛成立的公司來說不是首選。

  站在生產線前,老式的機器在賣力的運轉著,看著像是要隨時停工的樣子。

  “楊廠,這條生產線的情況如何。”

  “這條生產線從我接手開始就存在,日產量大概在4000左右。”似乎是覺得這個數字說出來太丟人,又補充道:“別看一天只能生產四千瓶,但這是清理掉瑕疵品后的數據。”

  王知行微微點頭,一天4000瓶實在是太少了一些,距離心里的預期還有差距。

  “如果一天只能生產這點兒量,我們之間沒有什么好合作,多的不說至少也得兩萬瓶起步,才能夠勉強達到我的要求。”

  楊立堅臉上略微有些尷尬,開口道:“王老板,您也知道現在廠子效益很不好,加上沒什么訂單,現在只有這一條生產線在運作,更何況第二條的產量在6000瓶左右,現在最多就3000的訂單。”

  他何嘗不想敞開了生產,可是沒有那么多的訂單。

  “帶我去看看。”

  老板有需要自然是沒有拒絕的道理。

  來到第二條生產線,王知行眼前一亮,這里的環境和剛才相比較,天壤之別。

  “楊廠長,有這么好的東西都不拿出來展示,藏著掖著沒有必要。”

  這里不是別的,居然是一條嶄新的生產線。

  在楊立堅解釋一番后,王知行才知道,原來這里是去年引進,當時的他正準備大干一場,結果就得到了企業倒閉的消息,這里就沒了作用,一直存放到現在。

  把廠子全部轉了一圈后,王知行開始在心里默默盤算著,一天一萬瓶的產量對當下來說其實是足夠的,但是放長遠來看指定不夠。

  現在的問題在于不確定有多少的訂單。

  “楊廠長,我們還是坐下來具體談一談。”

  有戲。

  楊志堅的心里蹦出兩個字來。

  他對王知行不抱有希望,一開始聽到有老板過來還有些期待,當看見來人不過二十來歲頓時失去了興趣。

  當拿出資質后才勉強來了興趣,通過這小會兒時間的接觸和談論,他發現面前這人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樣,而是有足夠的資金。

  并且剛才從王知行的眼神里看到了對第二條生產線的興趣。

  辦公室里,楊立堅吩咐秘書倒茶,王知行則是毫不客氣的先坐了下去。

  喝了一口端上來的茶說道:“根據我們企業現在的規劃,希望月生產量不低于80萬瓶,而你的工廠連一半的需求量都無法達到,這個合作恐怕是有難度。”

  楊立堅哪里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回道:“王老板可以放心,我手里現在都是一些小訂單大概還需要兩日就可以完工,到時候可以全力生產貴企業的產品,另外還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一些優惠。”

  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微微點頭。

  “那我接下來說一說部分的要求,首先原材料以及瓶身外包裝會由我這邊提供,工廠負責加工,打包,運輸等等。”

  “這不是問題。”

  在沒有找到供貨商的情況下,是準備和工廠協商原料的問題,現在有穩定的供貨商還是自己提供的好,降低成本,楊立堅更沒有意見,這是很常見的操作。

  接著王知行繼續說道:“第二點,我們的合同里面需要加上每個月交付的貨物數量,如果沒有達到按時交付的要求,我有權力延后貨款支付時間或者是進行罰款處理,當然數量不會超出當前最大生產量,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也會在合同里面注明。”

  初期,王知行必須要保證充足和穩定的貨源,那么就得想辦法讓工廠這邊不出問題。

  這下楊立堅沒有立刻回答,思索片刻后點頭道:“好,這點我同樣可以答應,具體的合同內容可以制定。”

  “好,楊廠長爽快,我的最后一個要求,第一筆貨款交付時間最短為三個月,從第二筆訂單開始可以重新約定貨款交付的時間。”

  現在和奶茶原料供應商的簽訂的時間就是三個月,讓王知行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安排下一步,如果和工廠的結算時間太短,會影響資金的流通,至少第一次交付至少是三個月時間。

  說完,楊立堅搖了搖頭,“王老板,關于原材料和產量這方面可以商量不是問題,但是貨款的方式恕我不能接受。”

  “為何?”

  “按照當前的產量,一天的成本會在2000多左右,三個月的時間就是20多萬,對于我這樣的小工廠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資金,并且會產生巨大的風險,除非可以預付百分之五十的款項。”

  到了現在,楊立堅明白眼前這個看起來不值得認真的年輕人是在來真的,所以更加的努力想要談成這筆訂單,可是面對墊付的資金還是有很大的顧慮。

  就是把現在的工廠賣掉,估計就是個二十來萬,這一下子就要墊付這么多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最主要是現在工人們的工資可能都快要出現問題,加上生產的成本,三個月的時間不是一筆小數目,以他現在的身價必然拿不出來。

  如果能夠得到50%的預付金,那么這些都不是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