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長!咱們生產的這東西,從價格到質量,和其他作坊里的產品沒有太大的優勢,拿到大集上來賣恐怕銷量一般!”
就在史國在那里搬運陶器的時候,曹莊的殘疾軍人療養院中,就在前幾日剛剛建起來一座工坊里,傷殘軍人們倒是熱火朝天的在干著活,被熾熱的火焰熱得滿身是汗,但并沒有打消這些工匠們的積極性。
今天的時候,亭長手底下的木匠,給工坊里配備了椅子,可是讓這里面剛剛轉化成工匠的殘兵們非常舒服,尤其是那些本身腿便有殘疾的,坐在椅子上干活正好避免了他們的殘疾,在整個農場之中也是獨一份的,熱點兒就熱點兒吧。
只是負責此處工坊的王陽,臉色卻不是很好看。雖然沒有讀過《資本論》,不知道產品轉化成商品的那驚險一躍,但樸素意識還是讓他知道賣不出去的商品,屁都不是。
作為一個實在人,王陽覺得自己的產品,實在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要是賣不出去那不就搞笑了。這兩天生產了不少陶器,賣不出去壓在手里,難倒還要自己用。
正如史國所知道的那樣,永豐是有大集的,都是在每月逢一的時候。這一日的大集,簡杰也是在上面開了幾個攤位,用來賣東西的。
簡杰這次在這里賣的東西,大多數都是他從庵廬之中時順來的東西,像是鹽和白布,都是市面上的緊俏貨。不過簡杰在永豐站穩腳跟之后,這鹽已經不多了。
來到永豐之后,為了給自己手底下的人弄些糧食,簡杰也是賣了一部分鹽給永豐本地的村民。再加上士兵們干活喝的鹽開水,吃的蚯蚓干、咸鴨蛋,都是用鹽來腌制的,簡杰手里的鹽用得飛快。
盡管過去這段時間一直開發荒地、填塞沼澤,開拓出來的這不到一千畝的耕地,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這些剛開出來的地,前兩年不會有太好的收成,想要完成諸葛村夫十萬石的糧食產量還是非常困難。
不過簡杰一開始便沒打算完全通過種地完成諸葛村夫的十萬石糧食的任務,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個后世之人,簡杰自然想要搞工業,通過商品交易來換取糧食。
只是現在這個技術手段,最多也就搞搞簡單的手工業。不過這年頭的手工業也不好搞,真正利潤巨大的鹽鐵行業,全都壟斷在各地的豪強手中,準入門檻也很高。
咱們大漢一開始為了斂財,其實搞得是鹽鐵國營的政策,當時根據前漢著名的“鹽鐵會議”記錄整理撰寫的重要史書《鹽鐵論》,便闡述了鹽鐵這兩項生產控制在國家之中的好處。
到了后漢,一開始時也是秉承著鹽鐵國營的政策,不過到了漢和帝時期,主政的竇太后“罷鹽鐵之禁,縱民煮鑄”,在某些人眼中可以說是帝國的良心,再也不與民爭利,把鹽鐵經營權放開了。
由于鹽鐵需要一定的規模經營,普通小民是搞不起的,竇太后開鹽鐵之禁,其實是迎合了豪強的利益。總之,這么一項政策下來,大漢減少了稅收,壯大了豪強,此消彼長之下,國家的力量削弱更大。
簡杰自然也想搞鹽鐵這種暴利的行業,但他這邊的底子太薄,一時間搞不了這種東西。在思索和調研過一段時間后,簡杰準備搞陶器生產。
作為瓷器的故鄉,中國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很多瓷器,但是瓷器的工藝水平高,原材料也有限制。
于是簡杰退而求其次,選擇制作陶器,首先工藝水平低容易上手,別的不說,燒制所需要的溫度便比瓷器低很多。另外原材料也簡單,粘土就可以,不用非得瓷土。而且普通的老百姓,用的陶器也比較多,原因無他,便宜而已。
不過準入門檻比較低,市場比較大的產品,業務競爭自然比較激烈,各大國營和私營的作坊,都生產這東西。
簡杰也想搞點兒比較高端、只有自己玩的了的產品,但是他的作坊才剛剛建立起來,沒有這個實力,也就只能先弄點兒簡單的陶器,給手下的工匠們練練手,積攢經驗。
“沒事,我自有辦法!咱們亭不是有個大集嘛!把陶器拿到集市上來賣,也不用非得錢,只要咱們不虧,什么東西都能換!”
雖然面對的競爭壓力大,但是簡杰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取勝之道,那就是簡杰發現,現在鄉村的主要貿易方式,就是到大集上進行交易。甚至也不需要用錢,直接以物易物都可以。
位面之子雖然牛逼哄哄,但是后漢的商品經濟活動比起前漢來,甚至有了倒退,在很多偏遠的地區,五銖錢竟然都不能當做一般等價物,只能靠以物易物這種原始的交易方式。
只要能用手里的陶器換到有價值的東西,簡杰便不虧。
簡杰手底下的永豐亭,恰好有一個周圍近十個村莊都要過來趕集的永豐集。有這么一個先天優勢在,簡杰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看著王陽還是有一番猶豫,簡杰低聲對馬琦說道:“馬哥,等明天集市上,你多帶點兒人,給我把大集給看好了,凡是賣陶器的,一律不準讓他們進集市,甚至不能在集市附近的主干道上停留!他們要是非想要進集市,也可以,給我狠狠的收稅,收到他們的成本上去為止!”
既然現在成了大漢封建主義的接班人,簡杰也不客氣,直接把各種各樣的地方貿易保護手段拿出來。
這次把剩下的鹽和手里的白布全都拿出來賤賣,簡杰就是想要給永豐大集做個,就像是商君的立木為信一樣,讓周圍幾個亭里的人都知道永豐大集有好東西,吸引他們到永豐這邊來采購,順道把自己手里的陶器什么的賣掉。
作為永豐的亭長,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搞不正當競爭什么的,實在太容易了,沒有人比簡杰更懂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