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94章 無間道商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家公子是個現代人

  “嗯?”奕景微微蹙眉,接著便疑惑地問道:“難道起義軍又打來了?”

  “老奴問過他們,似乎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是起義軍中內部發生械斗,且聽說朝廷大軍準備圍剿,起義軍所轄的百姓紛紛南逃。”

  葉工匠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著。

  奕景松了一口氣,若是那些起義軍又打來,自己這點兵力一定不夠他們消耗。

  “看來他們內部發生了動亂,應該撐不了太久,屬于我們的窗口期不多了,要抓緊才行。”

  他慢悠悠道,思索片刻又繼續:

  “如今我們工人不多,那他們都招進來吧,哦,對了,他們人數有多少?”

  奕景差點忘記人數,不然可就糟糕。

  “約有四五千人,拖家帶口。”葉工匠回答道。

  “還是把他們全部招進來吧,里面的壯丁應該不超過兩千人,現在缺的是人,未來也更缺人,沿江找一塊大的空地,建造大量的房屋,供這些人使用,如果愿意成為工人,就讓他們進來,不愿意讓他們離開。”奕景細細的吩咐道。

  如今確實缺人。

  整個龍溪縣損失將近四五分之一的人口。

  許多人處于悲傷之中,田也荒涼了許多,大量的百姓出城占一塊無主之地,根本沒有多少人會謀求工作。

  特別是在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招工人更加困難,除非遇到社會動蕩,有大量流民招工才變得簡單。

  自家的工廠逐漸復工復產,帶手下的工人不超過兩千。

  三處礦洞需要人手,開荒與興修水利,水泥道路,加上未完工的商城,船塢碼頭的擴建,以及水泥窯高爐煤爐,這些全都需要大量的工人,現在十分吃緊,能有一半的動工,就感天動地了。

  未來還要加幾座伐木場,武器鍛造坊,各種工廠,荒地開墾完之后,又需要招大量的農夫,沒有幾萬人完成不了。

  古代技術含量最低,只能發展為人口密集型產業。

  要是出現蒸汽機,需要的工人數量更加龐大。

  奕景猶豫了幾下,接著便說道:“我們建一座城吧。”

  葉工匠微微驚訝,“公子為何如此想法?”

  “我們太缺人手了,若到未來,這么龐大的產業,需要的人數更加巨大,想必整個龍溪縣容不下這么多人,那必須建造一個新的城市,專門容納工人,”

  “嗯……”奕景又仔細的思考一下,“上游沿江劃分兩千畝地用于建造城市。”

  沿江堤壩就是一條大公路,距離規劃的工業區也不過三四里地,正好適合。

  “哦,對了,還有找一塊荒地建立戰俘營地,那些人不能白養。”奕景差點忘記了這茬。

  這些戰俘,可都是勞動力呀,不能白白浪費在蹲監獄里,有必要廢物利用,3000多人,若是訓練得好,可都是一技術一等一的工人。

  一天之后。

  一支幾人的隊伍,拉著牛車,各種柴米油鹽,鐵器工具,還有許多小孩都喜歡的糖堆兒。

  他們打扮像是商販一樣,不過里面都穿上防刺服,還有長刀。

  這些村子勢力強大,特別是宗族的,怕萬一有人暴走就麻煩,所以要有一些防身的手段。

  沒有道路,這一路上吃盡苦頭。

  牛車也是如此,經常陷入在坑洼泥沼之中。

  等到達村子,所有人滿身泥濘,牛車也似乎要散架一般。

  之后便是一瘸一瘸的來到村子內,很快有許多村民都圍了上來,一臉好奇的打量這些奇怪的商販。

  昨天還有一群怪人,而今似乎換了新的一批。

  一些好奇的小孩跑了過來,不過遠遠觀察著。

  直到幾個大漢將糖堆兒遞了上去,許多小孩才圍了上去,想要看看有什么好東西。

  他們從小沒有接觸過外面的世界,也不知哪里有什么好東西,現在有一個重要機會,所以他們興奮地瞧瞧。

  可就在這時,“咳咳……”一個聲音在那群小孩的背后傳出。

  那群小孩像是聽到可怕的聲音,便四散開來。

  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們。

  又是那名老頭,拄著拐杖,身邊還有許多村民,也是警惕。

  領隊是馮雅山,他原本不想來的,可是受不了奕景的威逼利誘,便成為商販的領隊,比他是奕景能夠找到,學歷最好的人了。

  馮雅山躬身向老頭行了一禮,禮貌問候完說道:

  “我是這商隊的領頭,叨擾了,做完買賣就離開,請您老人家放心。”

  “嗯……記住你們說的話,若是有什么小偷小摸,休怪老夫將你們打斷腿。”老頭先是點頭,接著便惡狠狠的說道。

  然后對身后的村民說道:“你們需要什么東西去看看,不過,要小心,防止他們有詐,若是太貴,或是簽什么契約,轉頭就走。”

  老頭嘮叨完之后,便派了幾個壯漢盯著,手上還拿著生銹的鐵刀。

  其他村民也都小心翼翼地靠近。

  緊跟著便在牛車上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貨物,“漢子,這耕具如何賣法?”

  “兩百文銅錢。”馮雅山回答道。

  “能用糧食換取嗎?”

  “半擔糧。”

  那村民皺起眉頭,這有些貴了,不過依依不舍。

  村子一直隱居森林之中,鮮有與外界接觸,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還是有一些東西只有在外面才能獲取的,而且村中工匠,只會簡單地修理。

  沒有像商販販賣的耕具如此鋒利烏亮,一看就是上等貨。

  馮雅山見他這般入迷,也不忘奕景叮囑,此次商販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打探消息,建立信任,讓村民依賴這些商品。

  于是熱情說道:“這樣吧,一擔糧食換三把,怎么樣?你可以與其他人一起合糧購買。”

  其他村民聽到立刻亮眼,這樣確實負擔得起。

  他們自己家里現在使用的耕具,許多都是上一輩人留下的,能夠成為傳家寶。

  可想而知,這些農具的損壞程度,可以使用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片刻就有村民開始議論起來,合糧一起購買新的。

  也有村民發現像沙子一樣細小的白鹽,偷偷的嘗試一小口,味道極咸,他們猶如發現新大陸一般,興奮的問道:“此鹽如何販賣?”

  “兩斤糧食換一兩白鹽。”馮雅山又是簡單的答道。

  這些村民可是許久沒有吃鹽,只能尋找其他替代物,比如打獵,食用動物血液,或是石頭上點點硝晶,暫時緩解。

  不到片刻時間,商隊滿滿的一車糧食,大量的東西被換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