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四章手藝是偷來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木匠也開掛

  “我到不是擔心以后沒有木地板的活干!

  專門學做木地板到是簡單,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學會!

  只是,那樣的話,那些學徒學不到真正的木匠手藝……”

  “爸,您真是太善良了!”張俊平聽了父親的話,忍不住笑道:“木匠這個行業包含了到是門類?很多人窮其一生也學不全!

  不說別人,就是您,您被稱為木匠大師,木匠門類里面所有的技藝您都掌握了?”

  “都掌握?這怎么可能?估計除了魯班祖師爺,沒人能夠掌握所有的木匠技藝!”張英杰搖頭道。

  “還是啊!既然窮其一生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木匠技藝,那還有什么好糾結的?

  您沒聽說過,一門精吃遍天這句話?

  與其多而不精,不如讓他們專精一項,只要他們把手工木地板這一項做精了!那么這一輩子都不會愁沒飯吃!

  咱們手藝人,講究什么高大上的情懷沒用,祖師爺傳下手藝來,為的也是讓后人能有碗飯吃!”張俊平笑著勸道。

  “嗯,也是!

  是我有些鉆牛角尖了!

  兒子,還是你看的透徹,學手藝就是為了有碗飯吃!說其他的都是虛的!”張英杰也不傻,張俊平一提醒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從古至今,木匠被分成了無數個小門類。

  大方向上,有大木匠和小木匠之分。

  大木匠是蓋房子的,小木匠是做家具的。

  再細分,又有專做木桶,木盆的圓木匠,專做雕刻的木雕匠,根雕匠,核雕匠,在家具或者木質飾品上做鑲嵌的鑲嵌工匠,做竹制品的竹匠,藤制品的藤匠等等。

  這些,都是專精一個小項,千百年來發展的也都很不錯。

  家具廠要想培養會繪圖,會下料,會加工榫卯,會雕刻,會上大漆的木匠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多。

  所以,張俊平準備把其中一些技藝分開,專精一項。

  比如榫卯加工制作,雕刻和上大漆的完全可以分開,專門就學一項。

  甚至上大漆還可以再分,分成披麻掛灰和刷大漆兩個工序號,專精一個工序。

  “爸,不光是木地板這一項,其他的也可以讓他們分開來學!

  現在這種培養模式,很多人學了一年,連個四腿八叉凳都不會做!

  不如直接讓他們去學一個單項技藝!”

  “虎子,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極端了?

  很多人可是奔著學手藝來的,你讓他們只學單項,那些學徒恐怕要鬧情緒!”

  “爸,鬧情緒可以走人,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有的是!

  我們給他們開著工資,讓他們學手藝,還鬧情緒?

  至于說有人天賦高,完全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其他的技藝!

  我們又不藏著掖著,全都敞開了,有本事,能學多少是多少!

  學手藝要靠偷!

  老祖宗有句話叫做藝不輕傳,您現在這么上學的教,恨不得手把手的教,他們往往不知道珍惜,反而不用心去學!

  所以,就拿鞭子抽著他們去學一項技藝,然后就讓他們出師,去干活!

  當然了,咱們也不虧待他們,可以給他們開熟練工的工資,或者干脆給他們按照計件工資來算!”

  過去想學手藝可不容易,你得先幫師傅干幾年活?才能教你手藝。

  師傅還經常要留一手,很多時候,學手藝就靠偷師!

  “我看行,虎子這人雖然不靠譜,但是這些話還是比較靠譜的!”剛剛上任的副廠長董耀宗推門走了進來。

  和他一塊進來的還有大隊書記兼家具廠書記張英文。

  在早上剛剛召開的金河家具廠第一屆干部會議上,董耀宗成功當選分管后勤科,保衛科的副廠長。

  本家大爺張英文自然是金河家具廠書記。

  其他的大隊干部,各生產對隊長分別擔任副書記,工會主席,副主席,以及各科室負責人。

  “那行,那就按照你說的做吧!

  等你把木料采購回來,我就教他們如何制作木地板!”

  “爸,沒必要等我買回來再教,咱們不是有舊枕木嗎?

  就用那個就行,做壞了,也不心疼,用這個來練手藝最好不過!”關于學手藝這一塊,張俊平早就考慮到了,所以很自然的給出解決辦法,“包括其他的技藝,榫卯加工,雕刻,披麻掛灰,刷大漆等等都可以用這些舊枕木來練手!

  因為是練手,所以也不需要處理枕木上的味道什么的!”

  “嗯,我一會就讓人把枕木解開,弄些料子出來,給大家練手!”見兒子考慮的這么周全,張英杰也不再多說什么,點頭答應下來。

  張英杰一點沒有被兒子領導的尷尬,相反干勁十足。

  以前是自己干事業,現在是和兒子一起干事業,兒子能成材,這比賺多少錢都讓他高興。

  商量完,張英杰就準備轉身離開辦公室,去車間開啟新的教學模式。

  “爸,你干嘛去?”看著轉身就走的父親,張俊平有些愕然,忙開口問道。

  “我去車間啊!”

  “爸,我姑父過來應該有事,等會再去也不遲!”

  “哦!對,姐夫你有事?”張英杰這才想起問董耀宗有什么事。

  董耀宗對自己這個小舅子已經習慣了,也不計較,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昨天不是虎子不是說要再招二十名木匠學徒嗎?

  外面來了不少人報名!

  你們看怎么處理?”

  “那還怎么處理?

  只要附和我之前說的要求,都招進來就是了!”張俊平笑著說道。

  “人有點多!”

  “有點多是什么意思?”

  “來了有四五十人!這還不包括路遠沒趕到的!”

  “這么多?”張俊平吃驚的問道。

  在他看來,八十年代中期,農村應該沒那么多初中畢業生才對。

  “你以為呢?光是咱們村,就有十多個初中畢業生,再加其他村里的,四五十一點都不多!”

  “多大點事!

  按照咱們之前說好的,先緊著咱們村的人,剩下的再從咱們村的外甥中選擇!”張俊平語氣輕松的說道。

  “除了咱們村的,其他都是咱們村的外甥或者外孫子!”董耀宗一臉看熱鬧的表情笑著說道。

  “都是?”張俊平長大嘴巴。

  “咱們村是附近最大的村子,每年娶進來的不少,嫁出去的也不少。

  這么多年下來,這附近十里八村,哪個村子沒有十幾二十個咱們村出去的閨女?”張英文笑著給張俊平解惑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